《蜘蛛人三》- 时光之砚部落格
http://blog.yam.com/YenC/article/9943641 ( 字真的超多的 Orz
建议看图文版比较不会眼花哦 :p )
===========================================
一枚戒指、两段私仇、三个反派、四人大乱斗。转眼间,蜘蛛人攀上大银幕已进入第五个
年头。这回的故事讲的是亲情、友情与爱情,除此之外还有自傲、嫉妒与复仇,但是山姆
雷米只有不到一百四十分钟。终究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蜘蛛人三(Spider-Man 3)》被
过多的元素、过大的野心侵蚀掉收放蜘蛛丝的从容,于是观者只能在零碎闪烁的光芒之间
,寻找那刺激官能的感动。
生平第一次可以放劳工节,大白天的前往人声鼎沸的西门町。见识到国宾戏院不晓得几年
没看过的拥挤人潮,还因为会员领票队伍太长、迟到入座而待到下一场才补完片头。身为
本年度暑假档期的先锋大片,全台湾首日有一百七十九个影厅(会不会太夸张)同时上映
,《蜘蛛人三》所背负的期待可不是“庞大”两个字足以形容。然而敢摆出这种阵仗、能
动用那么多资源,自然标准要比人家高一些。于是就像《地海战记》带给宫崎吾郎的枷锁
般,《蜘蛛人三》该被问的问题不是它好不好看,而是“有没有及格”。毕竟能力越大责
任越大,这句话可是他自己说的喔!
从这样的层次切入,其实非常想替它说好话的我,只能爱之深责之切地回答:比起三年前
第二集给我的满足感,实在是差多了。看得出来山姆雷米想更强化这个系列在一票英雄电
影中的不凡之处,那便是彼得帕克身为凡人的种种苦恼。但是在人情剧本写得老套、许多
转折不自然地硬凹,人物塑造又因为太庞杂而失去立体感的情况下,《蜘蛛人三》终究只
能做到精彩而非特别、感性但不深刻、炫丽而无法留下多少触动了。
为了写好这篇文章,我特地去找了《蜘蛛人二完整版(Spider-Man 2.1)》重新看过一遍
。电影结束片尾字幕冉冉升起,我忍不住把头顶在沙发背上嘟哝著:“啊....可惜唉!第
二集拍得这么精彩...”
看看当年,奥图博士与彼得在实验室的对话,把这反派塑造得多么深刻多么感性;看看整
部电影前半层层堆积的惨况,把彼得的种种无奈以致信念被打垮、描写得多么令人认同;
再看MJ对“the "One Kiss"”贯串全片的执著,把她对彼得的心意注解得多么动人...
不得不承认,我对山姆雷米与《蜘蛛人》系列、对那红蓝相间的俐落造型、对彼得与MJ还
是很有感情的。所以我打算先把令我失望的部分讲完,把让我感动的部分留在后头。
《蜘蛛人三》在架构上,是用两段往日的怨仇来开启自始至终的冲突。哈利耿耿于怀父亲
的死,彼得忿忿不平班叔被杀,两人都管不了实情而急于找罪魁祸首复仇。绿恶魔当年的
死究竟算不算蜘蛛人的错?在第二集片尾得知彼得身份的哈利,一度拒绝为报父仇而跟挚
友作对。如今他成了绿恶魔二世,在杀与不杀间的内心挣扎可是很好的冲突点。而在蜘蛛
人这头,“制止当下罪行”与“主动惩罚恶人”之间的角色拿捏,更是个具有辩证深度的
切入点。由此而带出黑蜘蛛装(Black Costume) 作为扭曲心态的符号化象征,并且强化
彼得与MJ两人变质的关系....其实回头来看,《蜘蛛人三》的主线安排是没有失去水准的
。
那么为什么,这部电影硬是无法带给我像上一集那样方向一致、单纯而绵密的感动,无法
再一次深化蜘蛛人作为“平凡英雄”的动人之处?
如果要问我的话,问题共有三个。而最糟糕的一点便是对彼得心态的描写。《蜘蛛人三》
中的他已经能在白天的学生身份与晚上的英雄任务中取得平衡,并且获得纽约市民的认同
、私底下更有MJ的爱与支持。彼得帕克不再拥有平凡人物的孤独,因此编剧想塑造的是他
的自满与失去控制。而问题便是出在这里,出在“失控形式”的选择上。贯串整部《蜘蛛
人三》的情绪是“复仇”,编剧利用彼得想为班叔叔报仇的心情,具现化蜘蛛人对能力运
用的心境转变。然而“一个得到天赋能力的优秀主角、自认为是正义的代言人,甚至扮演
起神的角色论断他人生死”,这已经是个足够丰富,可以画成畅销漫画、拍成动画还改编
电影的题材了。但是《蜘蛛人三》的编剧显然觉得不够,还为彼得帕克加入另一个非常糟
糕的特质,那便是“轻浮”。
从蜘蛛人在市府的表扬会场、在钢架上倒立耍宝开始,我便皱眉怀疑着这跟先前角色性格
的落差。彼得帕克是个小孩子,所以先前穿着蜘蛛装送披萨、在大楼间飞腾一边兴奋地吆
喝,都是无可厚非的顽童表现。但是当他把这样的调皮变成公众舞台上的形象演出,甚至
还有那无可原谅的倒吊之吻,这就跟系列原本的设定有所出入了。
如前所述,《蜘蛛人二》中的MJ念兹在兹、潜藏心底的爱慕便是以那经典之吻作为象征。
而彼得竟然能够得意忘形地在台上怂恿女同学吻他,其轻浮令人难以置信。加上电影后段
他那自以为意气风发的模样、以及酒吧里失控独舞的演出,小丑般地说帅气不帅气、说搞
笑又不怎么好笑,是我整部电影看得最不耐烦的片段。把主角孩子气的一面延伸而成幼稚
的行为,进而摧残与女主角之间长久建立的感情,是少年漫画常见的桥段。但此中转折来
得突然而欠缺铺陈,和一直以来的角色预期差距太大,于是变得缺乏说服力、令人难以接
受。
需知道,观众对主角情绪化行为的同情是有限度的。大家可以接受克拉克肯特因为爱情的
失落而躲在露薏丝家门外偷窥,大家可以接受布鲁斯韦恩因为长久被父母之死纠缠、而想
动私刑杀掉凶手;大家更可以理解彼得帕克在经济、学业与爱情的三重挫折中,想放下担
任孤独英雄的沈重负荷。蜘蛛人之所以受到观众喜爱,正因为他虽然有着我们无法成就的
英雄身份,更同时有令我们感同身受的凡人苦恼。绝大多数的观众都是平凡人物,所以可
以认同他的无奈苦闷。但是当他因为明星光环而变得任性、而失去自我时,就很难再得到
大家的同情了。
再说这部电影的第二个问题,是剧情上几个巨大的不合理转折。哈利在恢复记忆之后,找
上MJ并威胁要她跟彼得分手。这里的转变让人无法理解、摸不著头绪。哈利到底以什么威
胁她?MJ为什么要乖乖听话?在彼得做出那么幼稚的报复后,又为什么不需多加解释就愿
意原谅他?
除此之外还有:一路演来良心未泯的沙人,为什么兴致勃勃地答应跟Venom合作? 而性格
被两极扁平化的哈利,又为什么突然回心转意、愿意与彼得联手?在此虽然有老管家的忠
告与MJ被绑架等等因素,仍旧显得突兀而廉价。
至于第三大问题,则是肯定让许多漫画迷扼腕的“Venom被浪费掉”这件事。 身为蜘蛛人
数十年历史中最大的宿敌, Venom不但戏份少、性格不明确,而且缺乏一个强大反派的气
势。没有俐落的肢体动作、没有让人感到恶心至极的形象塑造、也没有压倒蜘蛛人的战技
演出。更糟糕的是其能力与弱点的描写,例如“共生体拥有前一代宿主的记忆,因此艾迪
布洛克知道彼得帕克的秘密”这点,只以他绑架MJ及那句被一堆台词淹没的“ Tiger(大
英雄)?”粗糙带过。再看共生体害怕声波这项弱点,明明就可以让博士在任何时候随口
一提,不然放在片头的讲课中当作伏笔也行。结果完全没有交代,蜘蛛人就那么刚好地选
择圣母院的钟塔来摆脱黑蜘蛛装。看到这里一般观众难道不会纳闷:他的黑衣服不是平常
就可以脱下来的吗?为什么非得这样狂扯硬撕?
而在Venom被浪费的同时,备受期待的托佛葛瑞斯也就一并被牺牲了。 他所饰演的艾迪布
洛克理应是个际遇悲惨的角色,但是在电影里既缺乏被同情的立体魅力,又没有多悲惨的
遭遇铺陈。另外哈利的部分同样是一大可惜。在他失忆的段落里,其实可以看到这男孩在
三集中最阳光的表现,而他和彼得之间挚友的情谊也前所未见地被清爽描写着。但是在恢
复记忆之后,编剧就没为他的心态写出多少深度了。
在第二集哈利发现彼得的真实身份时,其实是不愿为此和他决裂的。但是这回既不曾深入
表现他的挣扎、又没有为他的怒气作出真正动人的诠释。他很单纯地一味想复仇、又更单
纯地反悔而和彼得联手。当然最糟糕的是让他最后莫名其妙地为彼得牺牲,这场面来得太
突然太随便、连煽情的机会都没有。如此粗暴地终结一个角色是编剧的失著,相较于先前
让他在医院说道“他们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愿意为他们而死”,这样的结果令人不胜欷嘘
。
相对来说,沙人至少是个较有感情描写的反派。在此不能不认同,有经验的老演员毕竟拥
有不可取代的价值。汤马斯海登乔许不需要多少戏份,那历尽沧桑的面容便能让人感受到
这角色的悲哀与内心的冲突。而报社老板那场震动式办公桌的喜剧演出简短但情绪丰富、
舞台效果十足,这个段落和法国餐厅招待员的逗趣演出,称得上是《蜘蛛人三》里品质最
高的笑点。
同样属于老一辈演员的梅婶,一直扮演着《蜘蛛人》系列中稳定叙事口气的角色。她在电
影开头把戒指交给彼得的那段回忆戏码,娓娓道来如此深刻,让我当时想着:“丝毫不吝
于在文戏中从容地营造人物,这正是山姆雷米令人感动的坚持啊!”万万没想到这仅仅是
昙花一现...
我是如此地期待这部电影,如此地期望在看完之后能够兴奋地为它写一篇文章。可惜在走
出戏院之后的一整个白天,缠绕着我的是一股淡淡的失落。那么,在戏院里的那两小时中
,这部电影是否曾带给我乐趣呢?答案其实不是没有。正如我前两个星期在文章里所预期
的,《蜘蛛人三》在最吸引我的两个特质上并不是失败的:
首先是依然优秀的特效表现。从第一场两兄弟在小巷中的热斗开始,山姆雷米就展现出他
在快节奏中让人物相对移动、再将镜头以更刁钻的角度一路追逐的炫丽技巧。彼得穿的不
是蜘蛛装,因此在动画的套用上更显难度;而绿恶魔二世的肢体动作更是霸气与帅气十足
。在这之后沙人的诞生过程是全片最让我感动的视觉成果。使用微粒(Particle)构成的
人体不疾不徐、步履蹒跚地成形,让一度想把这项技术当作研究题目的我自己印象深刻。
另外外星共生体的视觉表现同样精彩,那不规则外型在地面上移动时,无言的角色性格栩
栩如生。再到分裂附身时的压迫感、以及被声波震出体外的哀嚎呈现,都是近年来最成功
的视觉杰作。
蜘蛛人本身的肢体动作,是这个系列最吸引我的元素之一。那场在摩天大楼边营救女配角
的戏,利用空中飞散的砖墙回身、加速坠落等等动作,让人看到其他英雄人物难以企及的
华丽身段。最后决战中和哈利的空中合体技也颇有新意,虽然在此蜘蛛人的魅力已经有点
被绿恶魔二世给吃掉就是了。
视觉表现上的过瘾度,是《蜘蛛人三》仍旧能让我看得非常兴奋的原因之一。不过如果要
客观地论断,则这集是否有哪个场面超越了第二集中、两人在地铁车厢上的对决?我想我
还是得回答“没有”...
另一个吸引我目光的,显然是我们的女主角MJ。她的成熟与富含层次让人看到克丝汀邓斯
特五年来演技显著的进步。从一开场在舞台上的女神架势、在彼得公寓里送他出门的复杂
心情、被剧组开除后孤独的落寞身影,再到走进法国餐厅时的高雅气质... 克丝汀邓斯特
早已摆脱英雄身边的配角性质,从第二集的深情女孩进一步扮演着立体性丰富的核心人物
。可惜的是她与彼得的关系在片尾没有更多的对话交代,让最后的转折显得过于简单。
仇恨与宽恕,是《蜘蛛人三》为众多角色们套上又解开的枷锁。彼得对沙人的愤怒与原谅
、哈利对彼得的挣扎与友情、彼得对MJ的误解与任性、艾迪对彼得的嫉妒与怪罪等等;蜘
蛛人战胜了自己内心的黑暗面,编导却无法摆脱想要塞进太多元素的企图,而在诸多细节
上缺乏诠释、交代不清。也许哪天会出现一个《Spider-Man 3.1》的DVD, 将这部电影补
完成至少口气沈稳、条理清晰的版本吧?
一直以来谣传着《蜘蛛人三》将是系列完结篇,但最近又重新传出山姆雷米继续执导的消
息。对于他的掌镜我其实没有失去信心,毕竟第三集与先前的评价落差他一定会知道,而
哈利的离开虽然可惜,至少可以让往后的剧情更加单纯清晰...
昨天晚上我重看《蜘蛛人2.1》, 在八爪博士重建核融合装置的废弃仓库里,MJ终于看到
了蜘蛛人的真面目。她压抑著满腔激动望着他说不出话来,三年来这一幕一直是令我念念
不忘、整个系列中最让我感动的画面。MJ终于知情,这表示彼得多年来的孤独与辛酸将能
有一个港口停靠。这样的安排当年也为英雄电影的处境开了新例,让人格外期待一个有人
陪伴的暗夜英雄将会变成什么样貌。没有想到整整三年过去了,编剧不但没能把他的处境
设计出崭新的型态,甚至还把两人之间的关系摆在砧板上、重新捉弄一番。
《蜘蛛人三》的最后两人言归于好,但那枚戒指终究没有能够被送出去。写完这篇文章我
重新看着前面的批评,深怕自己太过苛责一部并没有那么失败的电影。我想是期望越大失
望就越大,全世界的影迷应该跟我一样,等这部热血大片已经太久太久。
“有时候,为了成就对的事情,我们必须放弃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即使是梦想也一样。”
拜托制作团队,下次别再为了吸引观众入场,而在电影里一次塞进三个反派了。毕竟《蜘
蛛人》系列如果想在大银幕上长久存活、和前景看好的新超人与新蝙蝠侠平起平坐,必定
要重拾那收放蜘蛛丝的从容,以及在都市丛林里恣意飞翔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