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故弄玄虚─评《肉体性追缉》 (雷)

楼主: reke (当不成孩子王)   2007-04-14 16:00:38
安那库金诺斯 (Ana Kokkinos) 似乎是个很容易制造争议话题影片的导演,在这部新
作《肉体性追缉》 (The Book of Revelation) 当中,也采用了一个耸动的剧情主线:女
对男的性侵害。然而,尽管片名、电影海报以及片商宣传怎样将这部片子导向辛辣的肉欲
感官体验,实际上内容却并没有那么搧情。即使大胆的私处裸露或是交媾场影不少,但是
整部片的塑造的悬疑气氛更加浓厚,在两个小时里,观众几乎要被吊足胃口,最后还得背
负著“创作自己的结局”这种沈重任务步出电影院。关于肉体,实在没有时间再多去满足
窥视的快感。
我甚至不觉得,除了表象上的“女人强暴男人”之外,男/女的角色在这部片子里有
被做出任何的颠覆。主角丹尼尔 (Daniel) 在历劫归来之后,为了缉凶开始与一个一个他
怀疑的女性性交,实际上也代表了在男性沙文主义的世界里,男性集体潜意识里对女性的
憎恨与报复的想法。即使剧情上给了男主角一个非得用性进行报复的理由,因为三个加害
者的特征分别在胸部、阴部和臀部,一定得赤身裸体才有可能找到证据,然而这三个身体
部位其实也就是男性对女性性幻想的重点。从社会上种种男性对女体曲线加诸的重重要求
来看,这也不过就是具象化了男性对女体的憎恨与宰制欲望。正如同许多女性主义研究所
指出的,男性对女性的强暴并不是出于诱惑,而是出于憎恨,在最后高潮的酒吧女厕一场
戏里,就淋漓尽致的展现男主角怎样在对该名女性没“性”趣,且充满憎恨的心情下,演
出一场类强暴的戏码。回过头来看那十二天的性虐待情结,虽然在控制身体的权力方面有
传统男女角色的交换,但是整个影像里将刑场拍得像祭坛、施虐者扮得像女巫,还是隐喻
了长久以来男性对女性的集体性恐惧甚至被害妄想。
片中的女角也相当边缘化,丹尼尔的前后任情人布丽姬 (Bridget)、茱莉(Juile) 都
只是功能性的角色,最后都消失的无声无息。伊莎贝 (Isabel) 好一些,部份台词与后来
主角处境的对照则有些巧合式的嘲讽,但是最后与丹尼尔应该更精采的互动却被旧情人欧
森 (Mark Olsen) 给喧宾夺主了。丹尼尔最后可能的救赎既不在与茱莉的恋情,也不在伊
莎贝不断想引领他进入的舞蹈世界,而是那个热切的男男拥抱里,整个镜头居然流露出父
子和解的温馨感受。
如果说这部片子大量的故弄玄虚,那就得深入探究到底是为了什么?就我的阅读,在
开场舞蹈结束后,伊莎贝与丹尼尔的师生对话才预示了整个电影的核心。伊莎贝要求舞者
超越以“性”吸引观众的美学表现,丹尼尔误解成去除情感,而伊莎贝更正成要放掉“自
我”(ego) 。对照后来的剧情来看,丹尼尔在无法忘怀自我受辱的情况下,误以为得到救
赎的方式是透过性来擒凶,而这样性又是别有目的的、去除情感而存在的。但这条路子不
但未能达成救赎的目标,反而将他推入一场难以自拔的悲剧当中。最后欧森给他的指引非
常耐人寻味,他说“让我们回到最初”(Let's go to the BEGINING),表面上的解译当然
是要求丹尼尔将真正造成他“强暴”行为的远因给说明白,但容我刻意的误读为回到影片
的开头,也就是舞蹈。舞蹈对丹尼尔来讲是极具意义的,他自己是否理解不得而知,但绑
架他的三个女人却看得清楚,当他在表演时是接近“浑然忘我”的迷人境界的。
本片的隐喻安排巧妙,环环相扣,再加上情节十分开放,可以提供不同的思考面向,
所以不失为一部值得再三玩味的片子。然而在人物的演绎上,只有主角丹尼尔展现出角色
的张力,其他配角的情格都失于平面而缺乏表现,诚为可惜之处。
注:《肉体性追缉》预计于 4/20 日在台湾上映
作者: tenight (tenight)   2007-04-14 16:26: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