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心灵印记】观后感 by台北印度文化中心 吴德朗

楼主: kirua (生力啤)   2007-02-12 11:32:09
文/台北印度文化中心 吴德朗
我对本片导演"马克马巴夫"并不熟,但印度主要的民族和伊朗(旧称波斯)几千年前,均为
亚利安人;印度古典音乐,受到伊朗的影响非常大,西元16世纪,来自中亚蒙兀儿王朝的
王公贵族可是讲波斯话,一如19世纪欧洲贵族讲法文,王朝的文学诗歌是波斯文,今日北
印度的饮食亦融入侬浓的波斯菜,两国的交往,到了英国殖民到1949年印度独立,印度、
巴基斯坦分家,宗教立埸的属性相同,两国人民的"血浓于水"的印象已不复见,但看完"
马克马巴夫"的试片后,显然可以感受到,马克马巴夫在【心灵印记】中,对印度的诠释
,的确不同凡响,令人动容。
由于西方工业化,永无止境物质追求和政客为已利,从越战到波斯弯战?和伊拉克战争,
伊朗自从在巴勒维国王下台,柯梅尼上台,历经了两伊战争到今天仍和美国较劲,911事
件后,世人充满了不安、空虚,印度传统的宗教和音乐和逆来顺受,乐天知命的人生观,
重视心灵胜于物质,令西方人找到心灵慰藉,近代的"甘地"不合作的柔性抗争,争取独立
,西塔琴的一代宗师"拉威香卡"吸引了披头四等,成千上万的西方文艺青年,趋之若鹜,
纷纷前往印度取经(本片的男女主角所言之"追寻真理的生命之旅"),印度宗师"帕布帕德"
在1965年在纽约创立之奎师那意识协会(ISCON),如今包括台湾在内全世界已有200个分会
,印度的圣人宗师(Swami)在印度全世界受人敬重膜拜,印度瑜珈、阿育吠陀风糜世人,
印度如今严然己成了全世界"身心灵"的新故乡!
信仰并不表是迷信,表相不表是真理,相信导演马克马巴夫透过两位夫妻,在印度寻寻觅
觅的旅行,见证从"所见略同"到两人信仰(有神论和无神论)不同,逐渐找到印度人的价值
观之喜悦,他俩的顿悟得到那天,终于窥看到印度的美!
由于印度地大物不博,种族复杂,小国林立,几千年前婆罗门的"魔奴法典"的位阶,高过
现代的宪法,种姓制度,仍左右泰半印度人的思想行为,印度人猤仅容忍"贫富不均,种
姓之不幸不公"并且逆来顺受的宿命,令人不可思议。
印度遇雨成灾,不下雨闹干旱,因此,印度人的容忍度是超出我们想像,莫怪呼,印度宗
教林立,佛教、印度教、锡克教、嗜那教的发原地,穆斯林也有近2亿信众,宗教的力量
扮演重要之力量。
圣人(Sadu)在全国各地,络绎于途,随处可见;2007年元月初之三江会合的小壶节,吸引
了数百万圣人,6千万的信众跳河沐浴,创下了金氏记录,【心灵印记】和今天印度圣人
,和7世纪唐玄奘所称的"外道"?扮,仍然一模一样,印度广大乡间,人们的生活作息信仰
,千年不变,人们在印度旅行,有如回到未来走入时光隧道,马克马巴夫在片中,透过镜
头,显然传达了印度和我们所认知世界,产生"时光错置"的空间魅力!
在台湾,如果没有电脑、电视及各种电气设备,是无法容忍的,没水没电,更是痛苦不堪
,但在印度,可是司空见惯,三餐不继的印度人,大有人在,男主角对此现象,竟?疑上
帝的存在,的确世人对公不义,往往也是无神论的基础,对印度人,反而更坚信今日的困
境,是自已的"业报",为了来生,甘之如怡,在印度旅行,你看到的笑容,胜过所谓的开
发之国。在印度人们能深入观察,跳开观光心情和闪过对你死缠烂打的印度小贩,你可以
看到印度更真实的一面!
片中男主角抢了女主角那一幕,莫不告诉世人,请用心正视印度的真实面相?
男主角对女主角抱怨:追求真理的人变成了法西斯,一语道破从柯梅尼、布什,穆斯林和
印度教的冲突的根源。
本片原文"Scream of the Ants"(蚂蚁的呐喊),应该是耆那教的慈悲教义反射,耆那教徒
在行走时颜面包布,为防呼吸中,吸入有生命的飞虫;手持长扇挥榣,示警地面的蚂蚁闪
开,以免被道友误踩,耆那教徒不仅吃全素,不吃有根茎类的素菜,担心在采拾中,伤了
附着根茎上的小生命,因此,对一味长途跋涉的圣人是否一路踩死了蚂蚁,而不自知的警
告或反讽?人们常以健康和美食,每天牺牲上亿的生命而不自知,令人汗颜。
马克马巴夫的【心灵印记】(Scream of the Ants蚂蚁的呐喊),提醒世人自身的快乐是否
建筑在他(它)人的痛苦,我们应?时聆听"蚂蚁的呐喊!
透过镜头之瓦那拉西恒河,看到沐浴祈祷的信众,婆罗门的道场和岸边的烧尸场的景象,
体会生死的一体两面何足惧?
快乐是放空自已,舍弃、去承担,不是占有,【心灵印记】可不是风花雪月的娱乐导向的
宝莱坞片相提并论,呈现真实的影象令人动容,震憾,对白不落俗,男女主角明明是演员
,但他俩更像观众,你或许对印度一无所知,也许你去过印度,你可能将去印度,看【心
灵印记】的生命之旅,你将对印度、对你的人生有不同的想像!势必是你我期待的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