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莫莉与莎莎:普世的迷惘青春

楼主: kirua (生力啤)   2006-10-09 12:51:19
转自:http://www.wretch.cc/blog/woosean
若新闻的叙述正确无误—没有不敬,只是谁不知道新闻不能随便相信—本片导演的真正企
图在于以女性的角度检视以色列的军队议题,“服兵役和女人真实生活之间的关联到底在
哪里?”这是导演心中的问题。
同一篇报导里提到,闻天祥在看过本片后指出:“如果说史蒂芬史匹柏的【慕尼黑】把偌
大的种族冲突变成一个男人的家务事;那么【莫莉与莎莎】就是从两个女孩子的日常生活
凸显了真正的矛盾,内涵格局其实更大。”
而本片的海报文案是:“去他的国家荣誉,我只想做自己!”
然而我认为:导演所谓的真实生活,闻天祥所谓的被凸显的矛盾,以致于去他妈的国家荣
誉,都和本片没有太大的关系,同样取材自以色列,不代表本片可牵拖到【慕尼黑】,如
此将本片与种族、政治、战争议题挂勾的企图,难道不是另一种男性知识份子的典型态度

当然,我绝不反对这种联想,在这个读者/观者论的世界,任何因作品而生的想法都有其
道理,只是,我真心地认为,本片的文本并未直接表达以上所提到的深层讯息,本片的内
容很单纯,不过是普世而迷惘的青春。
不同的创作者以不同的文化角度诠释著不同的青少年心境,而【莫莉与莎莎】出自全民皆
兵、随时备战的以色列背景,你当然能将目光放在被压迫的阿拉伯人或假道学的军事长官
身上,然而这部片最大的篇幅在哪里?在莫莉身上,在莎莎身上,在莫莉与莎莎身上。
这是个莫莉与莎莎的故事。
不谈恐怖活动,不谈国家机器,不谈政治角力,这些仅仅是女孩生活中的寻常背景,一如
萤幕上不断重播的新闻剪影,然而无论是以阿间永无止境的斗争,还是蓝绿间绝不妥协的
拉扯,都掩盖不住源自人性的无尽青春,那无论多么无助、多么迷惘,也不可能被完全泯
灭的青春。
所以,你能够在片中轻松发现同于【杀人回忆】、【蓝色大门】或【花与爱丽斯】共通符
号,女孩的胆怯与勇敢、内向与外放、守规与放肆,那女孩成长历程中不断重演的戏码,
即使在在令人陌生的以色列环境里,仍然令人熟悉地透过银幕展现著,莫莉与莎莎从互相
仇视到接纳彼此,从反目成仇再到女孩的情谊与暧昧,这之中真的无关种族争议,无关军
队议题,而是彻底纯化了的,普世迷惘的青春。
因为,那里是以色列,全民皆兵的空气一如我们的朝会升旗与大学联招,而无论是以色列
还是我们,都一样有着不可回避的青春,以及必然通过的蓝色大门。
作者: EucalyptusJ (尤佳利树 MissJ)   0000-00-00 00:00:00
嗯,他这篇写得很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