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节] (雷)只爱陌生人--青春,断背以外

楼主: yutouu (melodie d'amour)   2006-06-30 10:31:48
文章的开头不禁让人想要提出一个小小的疑惑--“麦田”一词,在粤语中是否
有特别的涵义?很久以前王菲曾经有一首歌曲叫做“守望麦田”,而这首歌曲的
国语版则称为“百年孤寂”;恰巧这部电影,也真那么散发著一股独属于青春的
惆怅与寂寥。
无论麦田一词是否真有特别的涵义,这样辽阔的、金黄色的奇异景致,却贯穿于
整部晦涩的电影。为数大量的场景,都选择室内--甚至是小房间。整部电影,
观众的心情仿佛就是跟着镜头进出室内或者户外,而逐渐的七上八下著。第一个
场景,男主角Eric在朋友家打电动--掌镜者像是不熟练的使用DV捕捉两个男孩
沉默打电动的画面,镜头甚至有些晃动;然而银幕中两人若有似无、似乎比拜把
还要更多那么一点的情感,却很自然的在画面中晕开。此后,一场又一场伤悲的
爱情尝试,简直无法不让人联想到孙梓评的小说《男身》--原来所有人拥有的
青春,都总有那么一两个雷同之处:身不由己的被家长安排到国外唸书、爱上不
该爱的人(自己的表哥)、为了接近喜欢的人可以作出越轨的行为(偷窥约会、
借故过夜却难忍冲动的偷吻了对方)、因为自己“异于常人”的性向而惨遭同学
排挤、长久依赖的心灵以及肉体慰藉竟不如想像中那样痴心单纯(原来对方一直
在钓和自己一样的亚洲男孩)、父母因理念不合而逐渐步上各玩各的局面、最终
以为感情获得归宿了然而实际上却为自己惹来一身腥(为了喜欢的人竟然铤而走
险协助他偷渡,对方却让自己背上偷窃的黑锅)……一幕又一幕自然而紧凑的相
扣著,却像是自己和身边亲友们走过的荒唐青春,被随机撷取之后,理直气壮的
重组著。
整部电影不算是有个完满的结局--甚至称得上是未完成--我们看到的只是走
过青春的一个“过程”。男孩的母亲意外的发现了自己儿子原来有同志倾向,故
事却没告诉我们,后来呢?而每一次的爱恋也都是像这样的无疾而终。也许人生
的过程就像是这样,虽然总有完结的那一天,然而那天就真的意味着完满吗?生
命结束的同时绝对不会抱持着遗憾吗?最后Eric倒在麦田之中,表情似乎宁静祥
和著,其实是充满无奈的吧?“青春的流逝”这一件事实,便是这样通过了一个
接一个晦涩而不堪的画面,逐渐的鲜明了起来。
除此之外我也看到了,导演除了企图探讨同志少年的青春路难行之外,对于其周
边的人事物,也有细腻讨论的旺盛心。譬如Eric的妹妹在学校听课总像是鸭子听
雷,所展现的不适应;譬如中年男子事业失意、婚姻也出现裂痕,而在街上寻求
心灵上的依归;譬如到国外闯荡的人们:华人到了西方社会能做什么?稍有钱的
开餐馆、跳机的没钱的当餐馆雇工--或许这些都只像是浮光掠影般,被镜头冷
眼带过,却也都深刻的留在我的心坎了。唯全片可惜的是,所有企图探讨的议题,
都有后继无力的倾向--也许导演早在片子的前半段,早在台词中埋藏了只字片
语,暗示了他自身的哲学观;然而这些和片中桥段的结合却松散而不紧密,反而
让整个电影给我的感觉是:导演个人比较倾向留给观众自省的空间,却没有较强
烈的、属于创作者自我的意识形态,感觉有些可惜。
青春就如同这整部电影一般,长时间的灰色,或者一个人寂寞的走在,那难得的
温暖色调中;也因为这样,突显了那漫长的灰色过程,内心的无助感何其强烈。
然而那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也许有些荒唐,也许有些疯狂;不论你心中有没有
一座断背山,你都必定经过,那不完美、却永驻心田的--青春时光。
作者: bond1419 (还好大橘子去年就丢下了)   2006-07-01 12:22:00
应该是来自麦田捕手里的概念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