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情况严峻…重症童恐得出国看病 生子要找东南亚医师
记者:中国时报郑郁蓁、林周义、王家瑜 2024-01-16 06:23
台湾少子化严峻,儿科、妇产科“钱景”看淡,导致“缺医”危机。台湾儿科医学会统计
,儿科专科医师考试连续3年报考人数创新低,去年创下11年来最低纪录,人力缺口达3成
,龙头台大医院必须招考3次才招足,负责接生的妇产科医师平均年龄57岁,是所有科别
“最老”。
有医师忧心,妇、儿科很可能在5年至10年后完全崩溃,儿童若生急重病,可能要出国看
医生,同时可能要输入东南亚医师,孕妇才能生产。
国内医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急诊科都缺医师,已被称为“五大皆空”。台湾
儿科医学会统计,卫福部在2013年为上述五科每月加薪1万元补助后,儿科住院医师每年
招收率达9成以上,但2021年补助停止后,连续3年招收率下滑降至7成3,去年只有95人投
入儿科。
https://i.imgur.com/DoJsyLs.jpg
台大医院也“招呒人”。台大前儿童医院院长黄立民表示,台大每年要13人,过去都有30
至40人报名,近年却不到10人,2023年要14人,直到第三招才满额,“等于害别家医院少
1名儿医”。
黄立民表示,儿科医师收入偏低,加上儿科从问诊、打针都要有1名护士跟诊,人力成本
高,健保给付却没有比较多,近年儿童医疗占健保支出甚至逐年递减,“代表国家花在儿
童健康的钱,从未增加”,看不到国家投资儿童健康的魄力。
儿科医学会祕书长欧良修观察,在医学中心甚至可见50、60岁的主治医师忙着值班,做着
住院医师的工作,年轻医师见到这场景,怎敢走入儿科?他直言,如果医师提前退休,又
没有新人加入,5至10年就会崩溃,儿童出现急重症,只能去国外求医。
妇产科医学会理事长陈思原表示,如今医师选妇产科,是看准不孕症及妇癌治疗,而非“
要三更半夜出门帮忙接生辛苦的产科”。
妇产科医学会祕书长黄建霈表示,台湾妇产科医师平均年龄56至57岁,是所有科别“最老
”,最快5到10年,孕妇要生产,恐怕只能引进东南亚医师来帮台湾产妇接生,还会有语
言沟通的问题。
卫福部政务次长王必胜表示,儿科医师的减少,可能是肇因于儿童病人逐年减少,收入就
岌岌可危,儿科招收率不足,确是少子化造成的“国家大危机”。
心得:重点就是
儿科少人是因为钱少
产科少人则因太累或时间被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