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记者张茗喧台北17日电)为了解决离岛医疗人力缺口,卫福部拟祭铁腕政策,要
求医学中心认领离岛、偏乡地区,视其需求长期派驻医师支援并保障薪资,不愿配合的医
院恐遭降级,最快108年上路。
根据卫生福利部护理及健康照护司统计,全台共有18个离岛乡,分布在屏东县、台东县、
澎湖县、金门县以及连江县5县市,这些地方总共仅254名医师,却得照顾超过近25万人,
平均每位医师得照顾近千人。
监察院民国99年针对金门、澎湖、马祖、绿岛、兰屿、小琉球等离岛地区进行“离岛医疗
调查”,点出离岛医疗政策的多点疏失,今年1月首次对外公开。
在地医疗、公费生留任不易
报告中指出,离岛地区医疗资源不足,地理环境又受到阻隔,恐因天候或其他因素致病患
无法采空中转诊、海运等方式至台湾本岛医治,因此卫生署(现为卫福部)以强化“在地
医疗”为主要策略,空中转诊仅为辅助用途。
不过,综观95至97年资料,转诊人数不仅从5353人成长至6165人,增幅达15%;后送转诊
费用方面,88年至98年2月共花费新台币2亿6000万元,让原本可用于医疗的费用全花在交
通上。
报告中也强调,卫生署培养离岛地区公费医事人员,却没有有效的分配管理,导致冷门科
别如麻醉科、神经外科、心脏内科等严重缺少,即便培养再多公费生,对于重症处理能力
依然不足。
调查报告出炉至今超过7年,离岛的在地化医疗、公费生留任问题仍不见改善。
卫福部次长薛瑞元接受中央社记者电访时表示,离岛在地化医疗是重要方向,要完全不后
送“根本不可能”,他强调,离岛交通不便、人口也不多,若为了落实在地医疗成立一家
医学中心,恐怕也无法长久经营。
至于公费医师科别配置问题,薛瑞元坦言,即便是公费养成的医师,卫福部仍得尊重他们
选科的意愿,否则硬性强迫公费医师做不擅长、没兴趣的事,对患者也不是好事。
医学中心人力拟长驻
离岛医疗露曙光解决离岛医疗问题,卫福部除规划明年中旬在澎湖、金门、马祖各设置一
部飞行器,让紧急后送不必再从台湾本岛出发,省去一半飞行时间;小琉球也正在打造新
的救护船,预计明年就能启用。
除此之外,卫福部也打算祭出铁腕,要求医学中心长期派驻医师在离岛,并将执行成果列
入医院评鉴,做不到恐遭降级。
薛瑞元表示,现行“医学中心支援计画”是以奖励的方式,鼓励医学中心派医师到偏乡、
离岛地区支援医疗服务,但医师经常一周只去一次,每次去的人也不同,难以建立医病关
系。
为此,卫福部正规划要求每一个医学中心都必须认领一个离岛或偏乡地区,以医院支援医
院的形式,补足当地缺乏的医疗服务或人力,并要求每次都得待上数周至数月,一改过去
蜻蜓点水式的支援模式,并且保障医师的薪资,也会确保医师服务期满后可回到原医院的
职位,满足7至9成的在地医疗需求。
薛瑞元强调,医学中心不是拼业绩就好,也应配合国家政策支援偏远、离岛地区医疗,医
学中心若不打算承担这样责任,“可以不当医学中心”,预计明年就会召集各界开会讨论
细节,最快108年上路,109年就会纳入医院评鉴项目,届时无法配合的医院恐遭降级。
106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