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媒体的恶意:关于那些“被衰退”的农产业

楼主: deepdish (Keep The Faith)   2016-05-22 18:22:56
Lin bay 好油》媒体的恶意:关于那些“被衰退”的农产业
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704103
老话一句,尽信媒体不如无媒体。
不过,这次不是胡说八道的食安议题,而是充满政治操作的恶意。
因为这样的恶意,明明没做外销的“被外销”,明明产值成长的“被衰退”,
农民好可怜,老是要被一群贩卖恐惧的人重伤就算了,连操弄意识形态都要拿他们垫背!
作者:Lin Bay 好油| 2016-05-21 17:39
Lin bay 好油
凤梨输中不但没有衰退,而且较往年更好,以出口的资料来看,
出口产值跟数量都再创新高。
(资料照,记者吴俊锋摄)
http://img.ltn.com.tw/Upload/talk/page/800/2016/05/21/phpvUh9WJ.jpg
前几天,某媒体开始进行恶意炒作,企图制造农产品输中因为换政府受阻,
台湾外销农产品因为政治因素都快挂了的氛围。
(你可能不知道 台湾水果8成5外销到大陆)
http://udn.com/news/story/1/1704568
配合这样的氛围,相关新闻还提到:
李协仓表示,台湾与大陆因运输近,量愈来愈多,外销水果中有百分之八十五销大陆,
宛如扮演和平的使者,市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
李协仓表示,台湾与大陆因运输近,量愈来愈多,
外销水果中有百分之八十五销大陆(图:截自联合新闻网)
http://img.ltn.com.tw/Upload/talk/page/800/2016/05/21/phpT9d6NC.png
这种带有恶意的操作,显见内部控管与报导专业在部份媒体已荡然无存。
媒体反应社会真实面天经地义,但这篇报导访问了某青果生产合作社的总经理,
却刻意不去探查受访者所提内容的真伪,先射箭,再找人来背靶,其心可议。
平心而论,水果外销中国数量,理应询问主管机关农委会或是关务署资料才不致失真。
问一个地方合作社的负责人,逻辑何在?
难道这个合作社出口全国的凤梨吗?
恶意与不专业从这样的操作中,可见一斑。
台湾外销水果是不是真的有85%外销中国?
整理关务署对外开放的出口产值资料,可以得到下表:
台湾果品外销数量与产值统计。(作者制表)
http://img.ltn.com.tw/Upload/talk/page/800/2016/05/21/php4fwTrH.jpg
的确,中国市场在我国鲜果外销所占比例愈来越大,但不管是产值还是数量,
都没有达到85%,仅凭一人之言,就断定外销水果中有85%外销中国,
也没有补上官方的资料佐证,这是媒体记者该有的专业水准吗?
凤梨输中今年是否呈现衰退?
今年起,各种流言都称凤梨输中衰退,却都忽略今年凤梨种植面积过量的问题,
把所有市场价格低迷的因素怪罪在凤梨输中衰退上,然而,从下表可以发现,
凤梨输中不但没有衰退,而且较往年更好,以出口的资料来看,
出口产值跟数量都再创新高,去年一整年,输中凤梨产值有7.64亿,
到了今年一到四月就已达7.45亿了,对比去年价格则有27%的上涨,
不管是数量还是价钱都大幅提升,衰退在哪?
近两年凤梨销中数量与产值统计。(作者制表)
http://img.ltn.com.tw/Upload/talk/page/800/2016/05/21/php2oZgTw.jpg
更耐人寻味的是,该媒体在5月21号,又补了一则新闻:
http://udn.com/news/story/1/1708290
嘉义县民雄乡“星农场”每年外销大批凤梨到中国大陆,负责人陈宪星表示,
期待蔡英文领导的新政府,持续维持近几年来和中国大陆的农产品等热络交流,
将台湾的水果外销出去。
他说,“双方都要互相让一让”,不要太强硬,有时让一下,
“不然死的是我们,不是他们”。
陈宪星先生今年根本没有做外销,往年外销的数量也很少,
又怎么会有每年外销大批凤梨到中国大陆的纪录呢?(图:截自联合新闻网)
http://img.ltn.com.tw/Upload/talk/page/800/2016/05/21/php6RVL9B.jpg
“星农场”是农民陈宪星先生的自有品牌,生产合作社为打猫生产合作社,
主要的生产区域以民雄乡三兴村为主,整个合作社在三兴村的共同运销面积约300公顷,
主要的销售通路是国内及网拍市场,陈宪星先生今年根本没有做外销,
往年外销的数量也很少,又怎么会有每年外销大批凤梨到中国大陆的纪录呢?
陈宪星先生是目前火热的金钻凤梨的发扬者,金钻凤梨是他从农试所嘉义分所取得后,
改良出来的品种,陈先生同时也得过神农奖,在凤梨领域是一等一的人物,
生产以国内市场为主,媒体因为人家是名人,就拿人家的名字来背书画押,
这种恶意行径,让人不敢恭维。
依靠中国“善意”的农产品外销
同时,新闻也提到:(新政府未出鞘 大陆刀尖已抵著台湾农渔)
http://a.udn.com/focus/2016/05/19/21155/index.html
屏东的石斑有七成以上销往大陆,最高时甚至达九成,屏东县林边区渔会表示,
大陆去年公布石斑输入检疫规定,虽然目前对台湾仍维持零检疫,
但养殖户现已开始担心,
“怕过了五二0,硬到都照规定来!”
依规定检疫天经地义,要输入国在边关刻意放水,才是件奇怪的事。
(图:截自联合新闻网)
http://img.ltn.com.tw/Upload/talk/page/800/2016/05/21/phpihriJu.jpg
依规定检疫天经地义,要输入国在边关刻意放水,才是件奇怪的事,
如果产业的竞争力必须建立在他国放水上,产业会进步才真是天方夜谭。
同理,如果过去我们的农产品输中成长是长期建立在中国的政策性收买上,
520之后也不过是回归正常的关口管理,比以前严格是理所当然?
但不合理吗?
并不会。
过去给台湾农产品在关口管理上的方便具有强烈的政治性,长期下来弱化了产业竞争力,
石斑养殖业如此,其他品项亦然,例如,虱目鱼契作输中就是一例。
虱目鱼是加工用鱼种,鱼刺过多,即使在台湾也多以鱼肚等分切产品食用,
为什么契作输中会用全鱼?
连国内一般家庭都很少使用虱目鱼全鱼料理了,在中国又怎么会有市场?
而石斑输中有可能衰退的原因并不单只有检疫趋严,
更重要的因素是影响是中国本土龙虎斑对于台湾青斑的竞争,
中国都能育出换肉率更好、生长期更短的鱼种,而台湾还坚持青斑青斑,
衰退早在预期之中。
我国农产品外销输出市场愈来愈集中在中国,是不争的事实,
而日本、香港、新加坡这些国际主要竞争的消费市场却是明显的衰退,
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竞争的国际市场持续衰退的现象,代表我国农产业的竞争能力不断下降,
台湾在严格的日本市场占比在5年内从13名掉到18名足可证明。
台湾外销农产品产业,倚赖的应该是优质农产品生产以及优良的品质控管能力,
而非中国带有政治意涵的“善意”,过度倚赖中国市场,
短期内或许能为外销带来一片荣景,但相对也会使国内农产业的竞争力停滞不前。
媒体以背离事实的报导,进行恶意的舆论操作,
明明成长的产业也硬凹成衰退、又把那些因为竞争力不如人而衰退的产业,
归咎在因为换了政府让中国取消善意上,出卖专业又充满恶意,
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