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对于日本恐怖小说家泽村伊智作品“邪临”所改编电影,以民俗学角度探讨的解
析。
在此版曾经看过不少对故事的解析探讨文章,当时写下这篇时,曾经有想过要发过来,不过
思考这既非创作也非经验,实在不知下何标题,因此就此搁下。如果版主认定标题不符,或
不符本版宗旨,还请直接删除即可。感谢。
在阅读这篇文章前,建议先看过小说或是电影,否则以下内容把雷爆光,就只能说不好意思
了。
电影原名《来る》,改编自日本作家泽村伊智的获奖恐怖小说《ぼぎわんが、来る》,为系
列作“比嘉姉妹”的第一部作品。原著小说中文版译名为《邪临)》。
以下为官方揭露预告:
田原秀树刚展开甜蜜的新婚生活。
某天公司有访客外找,根据后辈的转达,对方竟然提到他尚未出生的女儿知纱的名字,令他
毛骨悚然。之后,秀树的周围开始接到可疑的电话与电邮。
电影预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ntqHD6tDbA&feature=youtu.be
会想聊这部电影,主要是内容包含不少民俗学与宗教要素,并且与常听闻的版上格许多故事
有共通之处,尤其电影最后20分钟的场景更是非常精彩。
=====防雷分隔线=====
=====防雷分隔线=====
这部电影的卡司十分坚强,包括了妻夫木聪、黑木华、冈田准一、小松菜奈、松隆子等。
故事的结构分为三章,起篇“来访者”叙述无法理解的事情发生,主视角为田原秀树,次篇
“当事者”的主视角是田原香奈,秀树的老婆,叙述后续的发展并开始抽丝剥茧,终篇“局
外者”,主视角是最早透过他来连络驱魔师的野崎和浩,面对真相并试着处理状况。
三个章节以不同人物的视角来看待与经历这个故事。
故事中登场的“ぼぎわん”,是作者虚构的传说,在故事中表示,其名是室町时代的传教士
所号,由于其现象将其称为“Bogeyman”,意即在欧洲父母用来吓唬小孩使其乖巧听话的捏
造怪物传说。
日文版中并没有将“ぼぎわんが”写成汉字,在中文版则是译为“魄饥魔”。开篇的主视角
人物田原秀树,幼时在乡下时曾经遭遇过魄饥魔,并且目睹另一名女孩在山中失踪被魄饥魔
带走。
原作小说中,其实并没有严谨的考据以及详细的宗教仪式,许多内容都是电影版中增加的,
这些细节为画面赋予了强烈的风味。
画面呈现与剧情有许多看点可以聊。
电影一开始,幼时的田原秀树与女孩在山中,女孩说“我被叫到名字了,因为我是坏孩子”
,而后来田原秀树的祖父也告诉他说,“当它来时,不能回答也不能放它进来”“如果被抓
住,就会被带到山上去”。
这是两个在民俗中非常基础的禁忌。
第一是“真名”的概念,名字与个体的存在是相连结的,一但被唤名且回答,就会被“锁定
”。这个在《西游记》故事中有生动的描述,金角银角大王的紫金葫芦,叫名如应,就会被
吸入葫芦之中。在神秘学书籍《所罗门的小钥》中也有提到,得悉恶魔的真名,可以唤引、
拘束、控制恶魔。
因此,叫名、回答,是个很重要的禁忌。
再来是“邀请”。
在古今中外都有类似的禁忌,邪物并不像恐怖电影中杀人魔杰森一样,能够横冲直撞的乱闯
,邪物有邪物本身的禁忌与限制,在宗教学中“界境”是很重要的概念。
例如说神社使用鸟居切分出圣与俗的界线,古代村庄也有道祖神来分出村内村外的概念,举
凡桥、河、神篱、磐境等都是界境的一种。
非属于“这边”的事物,在没有被“邀请”的情况下,是难以进门的。
但前提是,居屋本身有界境存在。例如说地基主。
那么“进门”这件事就很重要了,可以在漫画《百鬼夜行抄》中看到,青岚与尾黑尾白要进
入不认识的人家中时,都必须先获得对方的“邀请” 许可,或是偷偷将鸟粪滴在对方不注
意之处,让对方先带进家中。
在西方的吸血鬼传说中也有“除非被主人邀请,否则不能进入房子”的记述。只要邀请了一
次,之后吸血鬼就能在房子内来去自如。
因此“不能回答,也不能放他进来”是两个很重要的禁忌。
一但被叫名又不小心应答了,或是邀请了一次,就会被纠缠无法脱身。在许多恐怖故事中,
都是因为触犯了这个禁忌而中招。
“人啊,把不凑巧的恶事全都说是妖怪所为。”
“例如说,过去在贫穷的农村,有闲引(间引き)或弃子(子舍て)的事情,在这种地方,大体
上就会有妖怪抓走小孩的传闻。”
“这种啊,只能说是一种托词吧。”
“实际上,是父母杀子埋尸后,推说是妖怪所为,用这种说法来搪塞解释而已。”
所谓的“神隐”或“物迷”皆如是。弃子—舍弃孩子很好理解,“间引”则是“疏苗”的意
思,透过将较差的苗或果实拔除,来让剩下的芽苗成长得更加健全,而对应到人类社会上,
就是抛弃或杀死养不起的小孩。
自平安时代就有这种状况,在江户时代最盛,由于缺乏有效的避孕方式,贫困的家庭会选择
用这样的方式来减轻负担。
同样的记载也能在西方的《格林童话》中看到,“糖果屋”或说“汉赛尔与葛丽特”的故事
,继母因为害怕食物不足,而要求父亲将小孩带到森林中丢弃。
“江戸时代の中期以降、全国一般に行われた堕胎と生児圧杀の风习をさす俗言。”
“间引きは、江戸时代中期以降、広く行われた堕胎・生児圧杀の风习で、财政困难におち
いった诸藩が、贡租収取を强め、くわえて灾害が农村をおそい、农民の生活が苦しくなる
过程で行われたといわれます。”
要讲“生児圧杀”的细节,还会谈到“部落民”的历史缘故,以及当时的“净土真宗”,讲
下去没完没了,而且内容也过于沉重,就不在这提。
印象中在本版文章“取子箱”的相关文章中已经有不少讨论。
作品中如此解释“魄饥魔”的来源,是由被“放弃”而死去的小孩们所形成的。
为了解决灵骚等奇怪现象,田原秀树透过民俗学副教授朋友找到了比嘉真琴,功力不足的比
嘉真琴暂时驱退了邪物,被誉为日本最强除灵师的其姊比嘉琴子感应到状况,直接打来电话
。之后田原秀树问到其姊究竟是什么人物时,从他人口中有这样的介绍:
“ユタて呼ばれる冲縄のシャーマンで。”
(称为ユタ的冲绳灵媒师)
没记错的话,当时的字幕直接把“ユタ”翻成巫女,不过巫女这个词的概念涵盖太广、太模
糊,“ユタ”本身有其独特的文化意义。搬出“ユタ”这个身份,直接把两姊妹的背景与根
源历史补丰富。
是那种男政女教,主持祭祀除魔,争战时会开巫女团跟对方打咒术合战的传承。
田原秀树受邪物所欺回到家中,邪物冒着比嘉真琴之姊比嘉琴子的声音告诉他说,将家中所
有容器装满水摆放,并且将所有刃物收起,将所有镜子打破。
这提到了两个点,“水”以及“刃与镜”。
关于“水”后面会提到我个人的想法。
后来真正的比嘉琴子有说明“刃与镜”的意义,邪物会厌恶惧怕这两种物品。日本神话中天
孙降临的三神器为“八咫镜・天丛云剣・八尺琼勾玉”,类比的物品自古以来在祭祀仪礼时
就不可或缺。在各个仪式场地与墓葬中,都能发现大量的铁剑与铜镜。
就像是名物“照妖镜”一样,镜子一向有驱邪辨明真实的效果。
在电影中真正的比嘉琴子感应到田原秀树中了邪物的圈套,打电话来警告说,“快离开,否
则拿着利刃,或到有镜子的地方去,邪物最讨厌利刃与镜子”。不过为时已晚。
田原秀树被作祟而死,视角转到其妻田原香奈。
在田原秀树过世后,镜头有带到一个由民俗学副教授朋友送来的护身符(お札)。
一般去神社求得的お札通常会是长条形的“関札(せきさつ)”,而这种菱剑形的叫作“剣先
(けんさき)”,两者的效果不同,“関札”是用于“家内安全”,“剣先”则是用于“除魔
(魔除け)”。
https://images.plurk.com/75cHR32uMHfNp6RIQ2Xme0.jpg
在原作小说中是“伊势神宫”的护符,大概怕被伊势神宫抗议,电影中变成一个虚构的“伏
峰大社”。
不过这个护符马上就有转折,其实是被做了手脚的“诅咒”。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处,如放置在玄关的尖盐碟“盛り塩”“お清め塩”,日本有洒盐去除
秽气的习俗,台湾也会使用盐米。角色野崎和浩说,用这个避避邪,有也比没有强。是人人
皆知的日本民俗。
电影后半开始进入高潮,这类宗教要素逐渐频繁出现。
那个被加上了黑边的护符,是在正常的护符上做了手脚,变成了吸引邪物的“魔导符”。
按:应该是作者原创设定。
比嘉真琴在被野崎电话告知说“快烧掉”,低声口念的应该是“薬师如来真言”,因为念太
快了不是很肯定。
这个是先洁净再烧毁的动作,在许多祓除驱邪的仪式中,都有类似的过程,而不是将带有恶
念的东西直接烧掉、毁坏或放流。
当妈妈对比嘉真琴说出“喜欢知纱,那她给妳了”,关键字触动邪物,整个事情就爆开了。
这个在讲到“魄饥魔”的来源时再一起说明。
在野崎和浩的梦境中,自己在河边抱着一个婴儿,她的前女友说,你不要这个孩子,所以由
你来流掉。
这时比嘉琴子的身影出现,说出“还孩子,把出生的孩子还给神明”。
以前因为婴儿以及小孩的死亡率相当高,有“七岁前是神明的小孩”的说法,甚至一直不取
正式的名字,认为到七岁之前,小孩的命运并未正式定着在这个世界,因此也没有登载在户
籍中。
一般都认为“七五三”是表示小孩过了七岁,平安无事成为社会一份子的礼仪的起源。
在江户时代因生活困难或是生下残疾者等,掐死初生婴儿时,会以“七岁前都还是属于神明
”的理由解释,而有些家庭则是说被“神隠し”,即“被神怪隐藏起来”,被其诱拐、掳掠
、或受到招待,而行踪不明。
“用着这样的说法,过去这个国家的人民,大量的残杀婴儿”。
这个时候野崎和浩无力的跪下,看到一旁河床上大量的婴儿在翻动哭泣。这个场景怎么看都
是在暗示“三途川”的“赛の河原”。
在传说中先于双亲死亡的小孩,都会到这边堆石受苦以惩对双亲的不孝。
在安抚因知纱被邪物掳走而暴乱的比嘉真琴时,比嘉琴子口中念出的是神语“幸魂奇魂守给
幸给”的祝词。
再来就是最后的大对决场景,日本最强灵能者比嘉琴子,动用了所有的人脉把全日本的灵媒
师与除灵师都叫过来帮忙。
然后就是目不暇给的各种仪式与细节。
在现场进行仪式工事架设的工程人员,安全帽上贴著“祓戸大神”的护符,是神道中司掌“
祓”的神祇,“祓”是神道的宗教行为,用以除去天津罪或国津罪污秽罪业的神事咒术。
工事在铺设白色的石头“玉砂利”。
砂利在日语中是指砾石之意,大小介于砂石与卵石之间。一般用做道路或铁路下的路盘材料
,或是庭园造景用的敷石。
而在神社等区域常会见到被称为玉砂利(たまじゃり)的纯色砾石,许多人认为这些砾石造成
行走困难,并且在其上难以推动轮椅或婴儿车,铺设这种玉砂利究竟有什么意义?
在字面上,玉砂利的“玉”有着与“魂(たましい)”“御灵(みたま)”及“灵(タマ)”的相
同意义,境内的分界墙(垣)则是被称为“玉垣(たまがき)”。因此“玉”可视为一种冠头尊
称。
在伊势神宫,使用着自宫川上游洁净水流所取得的白色砾石来铺设地面,这同时也有着洁净
、清净、神圣与净化等意义。当穿过鸟居,进入了“境”后,人们踩踏在神圣洁净的石砾上
,心情会逐渐平和,而能身心洁净的进行祈愿。
电影画面带到现场正在制作象征雷电的“纸垂”。所谓的“玉串・祓串・御币”等祓具,都
是用在神域・祭场形成圣域。
接着比嘉琴子在饭店内穿上了斎服,口上遮了一张纸,端坐地拿出古镜,并用毛笔在书写文
字。镜盒上写的是“神人龙虎画像镜”,这种文物是能拿出来用的吗?
https://images.plurk.com/4d5xuAmz9ZnXw6lal05H7X.jpg
在画面上可以看到一瞥而过的书卷内容,文字是“大祓词”,是在举行祭祀时神官宣读的祝
词,宣读何者为罪、何者为污秽,要如何祓除。
https://images.plurk.com/7xCqcrG1CpGNXAXjhuwWuh.jpg
而将脸的下半部遮住嘴的纸就真的很细节、很少见到了。
这在净土宗称为“覆子(ぶくす)”,神道也有一样的东西称为“口覆(くちおい)”,其用途
是在接触敬献给神的供品时,为了不要沾染到自己口鼻所呼出的浊息,而用的遮掩,只有在
神宫的大祭时会用到的祭器。是相当少见到的高规格仪式行为。
理论上,还会在嘴上啣著一片樒叶,樒叶有芳香及杀菌的效果。
“但为什么要清扫房间呢?”
“就算对手是邪物,也要先像迎接神明一样恭敬地迎接它,这是驱邪的基本。”
最后是聚集了多位除灵师的的大驱魔高潮,有着各种细节。据电影制作报导表示,剧组找来
了各宗派的实际专业者,所有的物件仪式与动作等,都是真正存在在使用的,因此看起来就
非常的精彩,看懂就会一直“喔喔喔这是某某祭仪”。
要开始所有除魔祭仪时,比嘉琴子坐在公寓房间内所架的祭坛前,可以看到不像是平常的白
色“币束”,三方上放的是少见的红色“币束”,红色自古以来就是“驱魔”所用的颜色。
并供上神馔。
https://images.plurk.com/7srUxfOBhQhERbbfS9Uac9.jpg
接着琴子说:“首先,鸡鸣。”
画面一转,分处四地的神官发出“カケコー”的鸡鸣声。
这个“鶏鸣三声(けいめいさんせい)”的仪式象征著恭迎天照大神从岩户中出现,破除在暗
闇中的一切邪恶与灾祸,是神事的开始信号。这项祝词至今仍在伊势神宫等地的重要的神事
中使用。
进行这个仪式的神官们,在胶囊旅馆更衣时特写了形式很特殊的鞋子“浅沓”。事实上,在
日本的神道教,服仪的规定相当严格,从颜色、花纹与样式等,可以看出每位神职者的位阶
。
鸡鸣后,第一个登祭台的是身穿白色礼装斋服的神官。
https://images.plurk.com/bTjxLo1V8PZEadp1oMZGc.jpg
当“其驹”的乐声响起,就知道要进行“人长舞”御神乐,由神职人员之长所担任,手上拿
著在神道仪式中被频繁使用,有驱邪意义的“榊”枝,枝干上还悬着白色的木制轮形,象征
著“御镜”。
玉砂利走道两旁的神官看似半跪坐,其实应该是坐著名为“胡床”的折椅。
接着上台的是头戴前天冠、身着若松鹤千早、手持神乐铃的巫女,在乐声中开始进行巫女舞
的纳奉。
在先前准备架设仪式的布置场所时,有四个看起来很突兀的四个高中女生,混在架设工事的
工程人员与执行宗教仪式的神官中,快乐的笑闹自拍,在公寓前的公园溜滑梯,还拿着符纸
互贴打闹。
等到临近时间,女孩们开始化妆更衣,接着就明白了,神乐巫女。
四个女子高生是进行“巫女舞(みこまい)”的担任者,手持“神楽铃 ”,以仪式化的祈祷
与纳奉的舞蹈,左旋右旋顺逆交替,旋转舞动达到“阴阳相接”而清净降神。
巫女随着乐声正旋逆旋,琴子坐于祭坛前念诵著“大祓词”,会注意到,琴子选择仪式开始
的时刻是黄昏,也正是“界线”最模糊的“逢魔时”。
“大祓词”结束,在巫女舞的一个动作中,画面切换中,天色在明暗间闪烁,象征著现界与
异界的分境逐渐模糊。接着电影的乐声停止。
天色骤然一暗。
“来るよ。”
迎神开门的仪式。
“那么,开始驱除吧。”琴子这么说。
先迎神,将邪物唤来后,再开始驱除/消灭。
在众多除灵者齐聚的大驱魔场景中,可以看到各种不同宗派,包括了大乘佛教的禅宗、神道
教的神官、修验道的山伏、潮来巫女(イタコ),甚至是韩国巫教巫堂()的“跳神”,以
及科学除灵(据说是在暗指大槻义彦博士)。
在将被邪物掳走的比嘉真琴与田原知纱唤来后,琴子救下了真琴,却看着知纱说:
“这孩子要送回异界。”
“只能这么做。”
“这孩子与其纠葛太深,一直与其游玩。”
这涉及到日本民俗“秽れ”的概念,秽不只是物理上的污秽,而是心理上、社会关系上、行
为上的污秽。是一种忌讳的不洁状态,无法用清水简单洗净,必须采用仪式来将污秽“拔除
”。
而与“污秽”接触或是有任何关系交集,也会沾染上污秽,也因此有处理秽事被视为贱民,
并且拒绝任何往来的传统。
这同样也是许多故事中共通出现的禁忌,“不要去触摸、甚至吃下污秽”,一旦做了,那你
就属于“那边”。这不是说洗干净或是吐出来就能解决的。
关于“秽れ”,小野不由美有一本恐怖小说《残秽》是以此为主题。
在故事中,琴子认为知纱与邪物牵扯太深,已经无法回来了。类似的例子在日本神话中,伊
邪那美命死后,虽然伊邪那岐命来救她,但她已经吃了黄泉国的食物,无法回返。
这也是没办法的,拿起了古镜唱起了“ ひふみ祓词”。
关于“魄饥魔”的正体。
简单可以理解成“不要的孩子”死去所聚集起来的“怨灵”,在电影版本中只粗略的提及,
不过小说版有解释,“魄饥魔”是由“被父母蓄意丢弃或杀死”或是“因父母的忽视或虐待
而死去”的孩童怨灵所形成,而在被赋予“如果不乖就会被邪物抓走”的概念后,具体指向
而变成邪物。
在小说版本中有更多解释,包括“子宝山”与“魔导符”等等,有兴趣可以去找原作小说来
看。
不过与电影版的详细考据相比,小说故事其实比较随意,并没有那么多的民俗学要素,也没
有电影那么具有张力的实物考据场景,更没有最后高潮的大型驱魔仪式。小说版来由解释得
比较清楚,而电影版的画面呈现力更强。
饰演比嘉琴子的松隆子,气场超强。
https://images.plurk.com/7lWPZ4NiKFpSq7q6xPgv3Z.jpg
最后是个人的民俗学补充,算是一种脑补,与导演真正意图无关。
我认为“魄饥魔”最原始来自于“水蛭子(ヒルコ)”,是伊耶那岐命与伊耶那美命最早生出
的神祇,因为天生异形残疾,而被放入苇舟流放抛弃。
而一路下来形成了“水子供养”的习俗,想像成是“婴灵供养”即可。而在田原秀树的老家
地区,过去也有“间引”的行为,将小孩丢弃在山中以减少粮食耗损,相同的“被抛弃”的
概念揉合形成了邪物。
这个邪物会主动去寻求“被抛弃”“不被需要”“被忽视”“被虐待”的孩子,把他们带到
山中。也因此故事中被附身时有多次提到“去山上”。
当然说被流放到海中与去山上感觉好像是两种不同的地理概念,不过在异界中并不会区分得
那么清楚。例如说在《异人考》中,来访神/异人可能来自于海的彼方,也可能来自于山中
。
田原秀树的童年玩伴知纱一直受到父母的虐待,这点可以从她身上伤痕看出,因此就被“魄
饥魔”带走,而常与她玩在一起的秀树,沾染了“秽”,也因此当几个关键条件满足后,就
被“魄饥魔”所找上。
虽然说比起小说版,电影版并未清楚解释,主要是着重在角色内心与画面表现上,但个人比
较欣赏电影版中,从头到尾都没有清楚拍出邪物的形貌的手法。
在小说版中,“魄饥魔”现身的姿态叙述是巨嘴满布尖牙,电影版则是用许多不同的他物来
表现,例如血手印、小孩游憩的幻影、大量的血、芋虫等。张牙舞爪的怪物虽然可怕,但比
起来还是样貌不定、来去不知的未知形之物更可怕。
为什么“魄饥魔”会与芋虫有关系,导演没解释,也不好多作猜测。
民俗虽然看似天马行空,但许多内容都依循着一定的规律。
之前讨论过很多的资料中表现,无论是民俗学、宗教学、神秘学或者是人类学,所有事物都
是有迹可循的。
事实上,小野不由美的《残秽》就很有这个意思,我们知道中了诅咒,那么,从神祕学的角
度来探讨,可以去找出“在哪里中的”“违反了何种禁忌”“透过哪一种巫术原理干涉”“
怎么样终止或逆转效果”。
可能会有人说,这些民俗故事千奇百怪,才没什么“规则”。然而,“原型”“母题”“原
始禁忌”这种共通的“规则”确实存在。可以从阅读分析一个故事中的元素来知道,这个故
事是“符合典型”的,还是“新造”的。
我们可以说,这些由先民们以经验得来的“共识”,将“禁忌”代代口传形成了“规则”,
这些口传文化透过童谣、床前炉边故事流传下来,这些“规则”形成了宗教,在其祭典仪式
中体现。
有些故事读起来,会觉得感觉并不是很对,因为在用过往的学术观点去验证时,会有所歧异
与不安定感,觉得作者只是想怎么惊悚就怎么写而已,没有符合这些“规则”。
补述至此,总觉得还是与本版宗旨不能说完全相符,虽然说在本版阅读故事时,常常会边读
边在心底用民俗角度来解析,但拿电影来谈,感觉还是有点偏离本版主题。感谢各位不吝阅
读本文。
如果版主认定本文偏离本版宗旨,还请直接删除即可。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