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上背景乐。
https://youtu.be/ixV7dOqCG6o
不过大家可能在上班...那就偷偷听吧(笑。
照惯例上篇回复完毕(合十。
—
【少年】贰
小学的时候,每次遇到“我的家人”这样的作文题目时,他都不知道怎么下笔。
因为他隐隐地知道学校这个小型社会运行的规律,当出现“家庭”或“家人“这种关键性
话题时,感觉班上三十几个小朋友都像是约好了一样,一定会出现关键字“爸爸“、“妈
妈”,顶多依照个人条件不同点缀几个兄弟姊妹,就已经是这个群体里所能容忍的个体最
大区别。
所以,当他只能写出“阿公”与“阿嬷”,好死不死又被点起来朗诵分享时,引来的好奇
目光与讪笑,让他捧着稿纸直勾勾地盯着地板,脚趾不断在洗旧的布鞋里扭动,即使坐下
来后整节课都羞红著脸、觉得难堪不安。
所以三年级时换了班级,再度面临同样作文题目时,他做了一个决定:抄隔壁同学。
但是心知每一个小朋友——包括他状况的新老师非常生气,他大声地点名批评他偷懒、不
诚实,还把阿嬷叫到了学校,当着一办公室的老师面前,对阿嬷指责他的罪行。
“给阿公阿嬷带又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老师言之凿凿地教训著:“你这样写,一是不
老实,长大会变成满口谎言的人;二是给你阿公阿嬷看到,他们会有多伤心......”
那天回到家,他看着晚霞余晖下阿嬷在厨房落寞切菜的背影,泛起说不上来又难以解释的
酸楚,跑去院子里找阿公。心想反正要被骂、早早骂完总比等等开饭要让阿嬷再伤心一次
好。
阿公坐在院子里的板凳上聚精会神地削著竹丝,看见孙子悄悄凑过来爬上了椅子的另一边
,老人只是淡淡地瞟了他一眼:“金稀罕别人有老杯老母陪腻?”
“我才不是在意。”小小的他握了握拳头,总算把实话说了出来:“只是不想要跟大家不
一样而已。”
老人家没多说什么,叼著烟斗慢慢喷呼一口气,空出一只手拍了拍他的头。
四年级的时候阿嬷因病过世,头一次面对死亡的他还没有很深的实感,他木然地跟着阿公
回到家,跟着村里邻居们的指挥把家里打点成灵堂。因为事发突然、从他五岁起就去了美
国的父母并没有即时赶回来,当夜深了人们都走光后,家里静静地、只有他跟阿公的声息
。
他睡不着,心想着阿嬷一个人躺在窄窄的棺材黑黑的客厅,不知道会不会害怕,于是悄悄
溜下床想去与阿嬷作陪。但到了客厅发现总是一副乐天样的阿公独自坐在灵堂的摇椅里,
脸埋在阿嬷的枕头闷著低低的哭声。
年幼的他此时意识到:习以为常的日子已经远去,自己与阿公成为了彼此的唯一。
他走过去静静伏在老人的膝上,小小的手轻轻拍著老人的腿,用自老人身上学来的方法安
慰他。
老人被他笨拙的小动作破涕为笑,摸摸他的头:呒代志,搁有阿公,阿公陪你。
在那之后,每次碰到这样的作文题目,他都会非常勇敢自豪地、结结实实写下“我的阿公
”。
他一直是个乖巧的小孩子,除了男孩子天性的顽皮,不怎么让老人费脑筋,老人很少打骂
或责怪他,他也一直小心翼翼地陪伴着这个唯一的家人。
国中二年级那年,爸爸妈妈回国,带回了他听说过、但第一次见面的弟弟。
三个大人在客厅里谈要紧事,把兄弟俩差回他的房间,两个青涩的孩子对坐远远,生涩又
尴尬的聊著事后完全想不起来到底是些什么的、僵硬又不对盘的话题。
当晚阿公把他叫进房里,与他深谈了很久很久。
老人说:小孩子就是该多见见世面,跟爸妈回城里去吧,阿公希望你未来好。
他听话地顺从,几天后就收出了行李。当搭上车离开时他频频回望,深深记下了老人家挥
手笑着送别、却孤独落寞的眼神。
他住到有着最新款电车与公共汽车、霓虹灯此起彼落闪烁的都市,随着父母亲定居在高耸漂亮
的高楼,转到有立体剪裁漂亮白领制服的学校上课。光鲜亮丽的优渥生活不过三个月,他
捏著一把零钱独自逃回了村子。
昏暗的、有蚊虫绕着灯泡飞舞的老式吊灯下,老人家扳起脸问他怎么回事,一边像是骂他
又一边往他碗里拼命添菜。
骂吧,他心想,继续骂吧阿公,我活该。
装着浴缸与莲蓬头的舒适大楼、随时都有公共汽车不用困在一个地方等超过三十分钟的街道、
来往的人都穿着最新最好看的潮衣潮鞋、漂亮先进配备有电脑跟冷气电梯的学校。
这些是村子里完全没有的风景,一切都让他觉得都市很好,父母与弟弟也对他很好,但他
一直感受到一种窒息的、彼此都不自在的隔阂。他觉得站到人生的一个崭新的位置,自己
却像个同极的磁铁,明明很贴近却左摆右摆、怎么样都无法好好对应上去。
每天的晚餐是父亲要求一家人一定要聚在一起的时段,他们...他们仨,在餐桌上时都聊
得开心,父慈子孝母爱,几乎可说无话不谈;但当话柄转移到他身上时,气氛就会急速下
坠、微妙地拘谨而生硬。
自己的生父、自己的生母、与自己同样血缘的胞弟。
他沉默著,感觉自己被锢在一个很窄很窄的壳里,精神体像变形虫不断扭来扭去。
明明应该是家人,他却浑身不自在。
在那个家里,他觉得自己是个外人。
那一天下课时背著书包要回家,同侪们聊著最新款游戏的话题从他身边笑闹跑过、声音很
快远去;而他无意间转头、瞥见远远一抹水墨般的山林余影。
他才发现自己万分想念。属于他的原来还是一方青山绿水,以及那个洗澡要打水、煮饭用
大灶、下雨天要在室内摆满水桶接漏、破破旧旧却每天都有人等着他回去的家。
他用尽全力奔跑才赶上开到村子的最后一班公共汽车,到达的时候已经晚上快八点,阿公自己
本来只弄了点酱菜跟干煎鱼将就,看到他后一愣、随即折腾起了新鲜的炒青菜跟卤食,上
桌都快十点,爷孙俩饿得咕咕直叫。
“啊系搁毋讲腻?”阿公低着声音威吓他,看着毫无回应、埋头一根一根地啃豆芽的笨孙
子。“听恁老杯讲学校每卖啊…系什么升学名校、什么先端科技拢有,可以在内底好好读
册......”
他停下了跟豆芽过意不去的动作,干脆盯着碗里的米、连筷子都不动。
爷孙俩就这样静默了一会儿。
“呒爱企就呒爱企啦,惊啥?阿公做你靠山。”老人家气势轩宏地宣布: “阿公明天就去
跟学校讲给你转回去。......金架系,生鸡蛋呒放鸡屎有,这个讨债囝仔......”
虽然嘴上碎碎念著,却一连吞了两大口菜,一边不忘把最大块的卤肉卤蛋都堆在他碗里。
他则趁老人低下头吐鱼刺的时候快速地举起手臂、用袖子抹掉眼泪。
宁静的乡村生活持续。偶尔,他会跟阿公分享在大都市生活的那几个月见识到的趣闻与点
点滴滴。
虽然说不上津津有味,但每当他说起这些时,阿公都会很专心听,在脑海中勾勒那些对他
来说太过陌生的风景。
少年这时候才知道,阿公虽然一直都活得很乡村,但年轻的时候曾经憧憬过都市,梦想当
一个城里人。
阿公最常说的,就是后悔自己当年没有到大城市去打拼,才会一直踞在这个小小的乡村、
当一个没有见识的莽夫。
“所以恁要爱读册、考着大城市的好学校,未来才可以出头天,读一个博士返来让阿公看
。”老人心血来潮就会挟著烟斗对他说,用那双干松充满粗茧的手像搓汤圆一样搓他的头
。
“阿公你不要这样弄我啦!!”还只是个国中生的他,头上顶着不习惯的发蜡,左闪右躲
、小心翼翼保护自己按著网络教程影片努力过还是杂乱无章的发型。
“吭?大汉了、有自己主见啊腻?梳装成这样瞎趴是要去叨位?趴妹妹齁?”
“阿公你再乱讲话我不理你了!”
盛夏的晴空下老人搧著草扇,咧开缺了大半牙齿的嘴、苍朗地哈哈大笑。
国三毕业那年他考上了公立高中,学校不错,是市里的第一志愿。父母为了奖励他给他买
了最新款的智慧型手机,妈妈几乎隔几天就会跟他打一次视讯通话,偶尔爸爸跟弟弟也会
凑过来聊几句,他跟原生家庭的鸿沟终于开始慢慢填补起来。
有一天他跟母亲闲聊,才听说了自己一直以来误会的、有关于他为什么会从五岁开始就独
自与阿公阿嬷一起生活的真相。
从小他一直被周遭的人半开玩笑地灌输说“你爸爸妈妈丢下你去海外工作”,他一直以为
这就是事实。
但母亲告诉他,当年其实本来要带他一起去,但出国前置准备时期实在太忙,就先把他寄
托在老家两个月给老人家帮忙照顾;等到父母那边终于忙完一个段落要接他回来时,他涕
泪纵横的赖著老人、怎么样都不愿意跟父母出国,因为听说接下来会很久很久看不到阿公
阿嬷。
妈妈对他说,其实那时候阿公的店舖本来要收起来退休了,姑姑也准备好了接阿公阿嬷去
城里生活,却为了他在旧宅留了下来,靠着一双手艺又坚持了好几年。
少年的脑子轰轰地转,挂了电话静静走到客厅。“阿公,”他站在老人背后,小心翼翼地
、轻轻开口:“是不是为了照顾我,你才一直留在乡下?”
老人坐在客厅,正闲适地边看电视边编织一只手袋,听到这么没头没脑的一句,淡淡地睨
了他一眼,转回电视哼哼哼一笑:“中猴腻?”
高中一年级的他在那时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上阿公期望的、大城市里的理想大学,他
要把阿公带去城里一起安安适适的生活,补足老人为了他多熬了几年辛劳的后半生。
于是他以第一名毕业、顺利进入志愿,在台北租了一个足够爷孙俩居住、周边生活机能与
交通都相当优良的公寓,他还给阿公办了储值卡,让老人闲暇时可以搭著捷运在这个繁荣
锦盛的城市新鲜地到处跑,回来以后会满脸红光地与他分享:去大稻埕逛街拜拜看见古货
店(得意的说那些手艺没一个比他优秀)、在市政区闲晃看见好多打扮时髦的漂亮小姐、
去了淡水吃名产、到基隆庙口看了热闹、还跟着老人会成员一块去乌来泡汤。
短短两年,看着阿公自阿嬷过世后就鲜少再有的笑容,少年觉得自己这几年的努力用功终
于有了意义。
他更拼命打工攒生活费与学费,同时为了累积实作,传承了老人细腻手艺的他也开始手做
饰品上网拍卖,名气小小地遍传,渐渐也成为一笔稳定的收入来源。
除了靠网拍与同学捧场,偶尔他也会在文创市集摆摊。少年挺喜欢那样的环境,很有成就
感,也可以借此多加拓展自己的友谊圈与业务圈。
他低头雕塑着手上的银土,看见摊子前有身影驻足,抬起头来招呼、正好对上华以容投过
来的温婉眼神:“又见面了。”
少年认出她,清秀的眼眸随即扬上神采。“姊姊?好巧,妳也来逛街?”
“嗯,”她轻轻一笑,拉下一路打过来的阳伞,慢条斯理地收阖伞叶。
“受人委托,来办一点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