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毛骨悚然、科技的恐怖
出处 http://fumibako.com/kowai/story/6/5809.html
颜认识:特选怖い话-最恐怖い话まとめ
这个故事不是可怕得要命那种,大概只会让人背后一僵,但却是我遇过最恐怖的事。
刚才在电视上看到相关话题我才想起来。
好几年前,我是一间公司某研究团队的成员,
不过不是穿着白袍摆弄药品的那种研究工作。
我们做的是“摄影机脸孔辨识系统与应用”的研究。
把应用软件放进一台主电脑里,然后再输入各地防盗摄影机的画面,
辨识脸孔后就能自动生成“ID:00001从X→Y→Z移动”这样的资料。
但这在当时就已经很普遍了,所以会在这个脸孔辨识软件的基础上一步步加上其他功能。
不过我们是乱枪打鸟啦。
一开始致力研究的是“年龄推断”功能,大家应该听过吧?
原理就跟气象预报一样,事先把几千组脸孔跟年龄的组合输入电脑,
辨识完脸孔后再对照这份“正确解答”就能计算出估计值。
方法很单纯但精确度很高,在实验阶段就有四成上下完全正确,
误差值在正负八岁左右,实在是很有意思。
但我们还要继续类似年龄推测的种种挑战,努力创造更独特的功能。
所幸我们手边有大量的脸孔照片和个人资讯,可以做各种尝试,
像是姓名、学历、出身地……等等等等。
预测姓名实在没办法,那么离散的东西电脑无法理解。
但“学历推测”(分国中毕业、高中毕业、大学毕业、一流大学毕业四组)
非常令人惊讶,有高达六成的正确率。
出身地也是,将北海道到冲绳的连续数据输入电脑(都道府县等级)
就有将近10%的正解率。
不要想说“才十趴啊”,这样就够惊人的了。
推测年龄人类大致也办得到,但推测出身地大概就没人能十次猜中一次了。
重点是要有足够的样本数电脑的推测就能更准确。
到这里都是前言,正文现在开始。
某天团队里一个相当疯狂的科学家(就叫他A)提出“我们来做“余命推测吧”。
应该是受到当时红极一时的死亡笔记本的影响吧,
但个人资料样本里当然不会有“余命”这一栏。
“就用知道拍摄年分和死亡年分的历史人物照片啊,
虽然是黑白的但对辨认精确度没什么影响吧?”
当然跟彩色照片相比分辨率较低,但在脸孔辨认上几乎不成问题。
不过这样一来样本数不足。
“只要知道脸孔、拍摄日期和死亡日期就好了,
所以天灾和意外死亡的被害者也用进去吧。”
等等,这样因外界因素死亡的样本不就混进去了?
“没关系啦!(.∀.)”A笑着说。
看来这家伙不是打算“从相貌推测人的健康状态”,
而是要让电脑做马路旁算命师的工作吧。
要使用死者的样本心里多少有点抗拒,但我们都是好奇心旺盛的家伙,
还是立刻着手进行。
每天一点一滴的输入照片和“死亡日期-摄影日期=余命”,
几周后样本数就到达了两千。
然后就是实际测试,只是不知道“正确答案”所以没办法计算误差值。
第一只白老鼠是我,启动系统后我站在相机前。
很快就锁定脸孔,停格数秒后输出的答案是……“60”。
嗯,以男性的平均寿命八十岁来说,这条线说不定可行?
忘了说,我们都是二十岁出头,只有组长三十几岁。
其他成员一个接一个测试,但样本数果然不足,答案参差不齐。
23、112、75、42……答案非常混乱。
其中最震撼的是A,他被电脑判断“余命0年”。
果然要让电脑模仿算命师是不可能的。
但都手动输入两千笔资料了,不可能就这样封存。
当晚我们用自动生成模式让电脑读取存在公司服务器里各地的摄影机画面。
第二天,电脑吐出了几千笔辨识结果。
统计处理后,得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结果。
摄影场所不同,估计值也有大幅度的差距。
例如在读取的影像中,
在小学的摄影机画面余命推测平均值是“106”(大概的数值,以下同)。
与总平均值“46”相比有极大的差距。
反过来说,第一个出现比总平均值低的是在休息站拍到的画面,那里的平均值是“38”。
是说开车的人比较短命吗?
接下来平均值逐渐减少。
平均余命倒数第二的是县内的一间老人院,平均值“15”。
倒数第一呢?你应该猜到了,是医院,平均值竟然是“4”!
不过等等,就算是医院,平均余命四年还是不对吧?
也有很多未来还很长的小孩,在社团活动受伤被送到医院啊。
大概有哪里出包了吧?我们去参考原始数据,结果一片哗然。
“ID:1234 VALUE:34(←这个是推测余命)……”这行字出现在萤幕上,
但也有好几个不该存在的数字混在“34”、“50”等普通数字中。
就是负数。
保险起见,我们也确认过其他地方的数据,每处都有两、三个负数,但没有医院那么多。
从字面上解释的话,“余命负3年”就是“过世3年”的意思。
因为余命负数的人极端地多,所以余命平均值被大幅拉低了。
……虽然努力想保持冷静,但全身还是汗如雨下。
后来我们团队讨论过,却只得到讨厌的结论。
不是“因为余命推测的误差过大所以不可信”,
就是……“我们周围有余命负数的家伙若无其事的走来走去”。
当然最后采用的是前者,适当地写份“利用脸孔辨识调查健康状态”的报告书交给上级
(这是从以前就预定好的),这份企划就葬送在黑暗中了。
我每天都会和几百个人擦身而过,视线交会。
该怎么肯定里面没有“余命负数的脸”呢?
该怎么肯定里面没有“余命负数的脸”呢?
哦,忘了说一件重要的事……
A在被电脑判断“余命0年”后不到一年,真的死了。
在通勤人潮中从月台一跃而下。
为什么电脑能预测这件事?
完全不晓得。
电脑能得知的情报而只“样本”和“对象的脸孔”而已。
但事实就是A如电脑判断地死了。
有个词叫“死相”。
有些“能力者”就是能知道人快死了。
我不想相信不科学的事情,但这次的事件之后,
我觉得为防盗摄影机和人群恐怖得不得了。
如果不是有生命危险或绝对必要的话,我也不会靠近医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