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 阿公三七.出殡

楼主: aquawill (幽灵四指新娘)   2012-01-15 21:29:33
上星期四、星期五连续两天,一天是做三七,一天是出殡,连续两天的法事真的让人觉得
很累,久站加上需要跪着、长时间走路,膝盖也开始痛了。
图与全文:http://goo.gl/XnlgD
上一篇“[摄影]阿公过世那天.人生的体悟”发表在Marvel板之后,得到一些不错
的回响。在这边要感谢所有愿意回响的板友们,真的非常感谢。
这次拍照跟之前阿公过世那两天比起来,算是更特别的体验,因为之前是偷拍,这次是光
明正大的拍。虽然我还是只带着LX5,画质比不上单眼,但轻便好携带,在这种自己必须
参与的仪式中,方便多了。
三七,俗称“女儿七”,是在诸多法事之中,由女儿主办的。做七是台湾传统殡葬仪式中
不可或缺的,从亡者过世那天开始算七天,就是头七,依序就是二七、三七、四七、五七
、六七、满七、百日、对年(周年)、三年。做满了十次之后,就代表功德圆满,可以转
生。而每一次的法事也对应着地狱十殿中的每一个殿,例如头七就是一殿秦广王,二七二
殿宋帝王、三七三殿楚江王、四七四殿伍官王、五七五殿阎罗王、六七六殿卞城王、满七
七殿泰山王、百日八殿都市王、对年九殿平等王、三年十殿转轮王。
其中每一次做七都是依照天数去计算,所以从亡者过世那天就可以知道每一个七的日期。
不过百日、对年、三年都是要看日子的,并不是真的用日期就算。而且所谓的百日,也不
是真的算一百天,而是在一百天之内,依照亡者的年龄再去看日子。例如阿公是八十八岁
过世,所以就要在88天之内看一个日子,我记得最后决定的百日是第六十几天,因为除了
要看日子吉凶以及配合亡者的生辰八字外,也要看看是否刚好是假日,这样大家要回来也
比较方便。
做七的观念并非儒家所原有,而是佛教进入中土后,融合中土、印度文化而形成十殿阎王
的地狱信仰,尤其是在头七与满七,仪式较为隆重。大七的做七仪式中,头七由儿子举办
;三七则由出嫁女儿办,称为“女儿七”;五七由出嫁的孙女办,称为“孙女儿七”;满
七仍由儿子办,以示功德圆满。
三七是女儿七,所以所有的仪式都由女儿主办。我阿公的三个女儿也就是我的姑姑们有个
很特别的现象,就是大姑姑笃信佛教,二姑姑是一般台湾民间信仰,三姑姑则是笃信一贯
道。所以刚好每个人对于法事的想法都会不太一样,不过他们最后讨论的共识是使用类似
佛教的仪式,并且采用全素的方式进行,也就是当天所有的饮食、祭品都是全素。因此这
次是比较特别的经验。
三七的法事隆重所以是从早到晚进行,因为采用的是偏佛教的方式,所以整天都是诵经,
不过她们请的这团在诵经时,还有电子琴伴奏,这是我比较觉得不是这么喜欢的,因为我
觉得这种宗教仪式,还是尽量以传统的乐器比较好,弹电子琴还有伴奏,感觉实在是非常
的违和。这天我的姑姑们应该是真的很累,因为要一直站着。而三七这天最特别的就是午
餐跟晚餐的办桌也是全素,现在的素菜花样非常多,素鳗鱼、素排骨、素三杯鸡等等的料
理,整个就是栩栩如生,刚开始吃会觉得很新奇,不过吃了几道之后,那口中萦绕不去的
香菇与豆皮味开始起了作用,对于眼前的一切就开始慢慢的不感兴趣……到晚上看到满桌
的素菜,已经几乎没啥胃口了。
三七这天因为主要都是姑姑她们的事情,像我们这些亲属就比较悠闲一点,虽然外面下著
雨,但我还是拿着相机趁雨停的时候拍了些雨滴照。
做完法事已经将近晚上十点,但还没办法休息,因为子时的时候就要移柩,把阿公的棺木
移到外面已经搭设好的式场。式场从下午就开始搭设,整体规模并不算大。在法事结束后
,接着就是把罐头塔跟花篮都一个个搬过去摆好,各方寄来的挽联,也在两旁依序悬挂好
,之后就是子时要移柩。移柩的过程其实很快,因为都由礼仪社的人员包办了,他们会用
推车把阿公的灵柩从家中推到式场,跟我记忆中外婆过世要移柩,请了不少亲朋好友来帮
忙扛有很大的不同。移柩之后就要把灵柩摆在式场的中轴线上,遗照、灵柩、神主牌必须
连成一直线,不偏不倚。因为在民俗的观点上,灵柩的摆设也会对后代子孙有影响,例如
灵柩如果偏左,对于大房子孙会庇荫的比较多。因此在灵柩最后归定位的时候必须每一房
的儿女都到,再加上第三方公正人士例如村长在现场确认以免有所偏颇,一番挪动之后终
于确定了最后的位置。
灵柩归定位之后,式场也差不多布置完毕,一切就等待明天早上的家祭与公祭。现在开始
阿公的四个儿子们要看守灵柩直到天亮。其他亲属们则是找地方睡了,也有睡在车上的。
我则是躺在之前阿公灵柩放置的那个工作间角落的一张床,是阿公生前睡过的病床。睡觉
时间差不多一点。
朦朦胧胧中突然听到外面金属撞击的声音,还有人开始大声说著话,起来看着手机,大概
两点多,走到客厅往窗外一看,原来总铺师与他的班底都已经抵达开始工作了,前一天晚
上他们十点多才离开呢!真有点佩服他们的工作能力!他们要张罗隔天的祭品与早上中午
众人用餐所需要的饭菜。上个厕所之后就去睡了,再起来大概是五点,我被其他人拿东西
的声音吵醒,走到外面吃了早餐,早餐是白饭、油饭、鱼丸汤、猪血汤。
草草吃完早饭之后,就到式场去看看,已经有亲属陆陆续续来了,现场有点混乱,来吊丧
的、找人的、搬东西的、问事情的混杂在一起,如果似乎每个人都没有办法掌握全局,而
这一切是由每个人脑海中的零碎印象所排列出来的印象派拼图。家祭与公祭期间,因为我
必须要参与,所以没办法拍照,而其实整个流程是蛮赶的,我感受不到太多悲伤的气氛,
当然儿媳妇、女儿们几乎都有流眼泪,孙子辈的却只有出嫁的堂妹哭得很惨,因为她跟阿
公的感情很好。其他人,我感觉就是被盲目的规定做着什么动作,摆出什么姿态,犹豫、
不太熟练的接受这一切的进行,一分一秒。
之前帮忙拍摄婚礼的时候,有个新郎跟我说“结婚,就是时间到了人家叫你干么就干么!
”,我必须说其实葬礼也是如此。
家祭与公祭很快的结束了,没有休息的时间,只有一点点空档让大家去上厕所,接着就要
出殡了。
公祭结束之后,式场就开始拆除,一定要马上拆掉,因为不能“留给下一个用”。一旁亲
友致赠的罐头塔也要赶快拆掉。众人上完厕所回来之后,就分别跪在式场的两边,祭祀的
用品、桌子也已经很快速的移除,剩下阿公的灵柩,两旁是葬仪社人员。出殡的时候乐队
要先来一个开场分列式,不过依旧是上次那个感觉很鸟的乐队,依旧连音都对不起来,听
了实在很令人摇头。乐队出发之后,再来就是灵柩要开始移动。我觉得这时候比较特别的
是,司仪竟然看我拿相机在偷拍就问我“你是不是要拍照?”我还不太敢回答“是”,司
仪就说“你要拍照的话魂繙给别人拿。”,从这一刻开始好像就变成顺利成章的可以光明
正大拍照,也没人再过问什么。之前做七的时候,拍照总要面对别人异样的眼光说……而
且上次看我拍照骂我的老妈,这天竟然问我怎么没带单眼相机回来拍XD。
从一开始我对于拍照这件事情,就觉得即使会得到异样的眼光,我还是能拍就拍,因为我
相信到最后,那些用异样眼光看我的亲友,最后也会来跟我要照片的,果不其然。我觉得
那种传统观念觉得葬礼不要乱拍照,其实也是一种心理作用,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很好的
纪念呢?这样的时刻比婚礼还要特别,而且一个人一生只会丧父一次(除非有极少数的特
例,例如生父与养父等等),在离婚率高涨的年代,一个人一辈子结婚两次也不是什么特
别的事情,葬礼反而更值得纪念呢!
回到现场,灵柩启动之后离开式场,儿子们必须回头,不过他们也不知道,是司仪叫他们
回头他们才回头的,所以我说其实也就是跟着别人的指示去做一些礼俗规定应该要有的动
作,即使没这个念头。
跟着灵柩走了一段之后,到了大马路上,灵柩上了灵车之后,我跟长孙、叔伯们上了灵车
,其他亲属则是搭乘预先安排好的游览车,目的地是位于员山乡的福园。福园是公立的殡
仪馆与灵骨塔,规划的很好,环境优美清新,完全不像是殡仪馆,倒像是公园。阿公的灵
柩到达火化室之后,就推到焚化炉前,因为原本预期是会有人使用中,必须排队,但因为
没人使用,经过简短的讨论之后,就决定立即火化。师父进行了简短的仪式之后,就由殡
仪馆的工作人员把阿公的灵柩缓缓推入焚化炉中,一直到焚化炉的门关上之前,亲属都必
须不断地呼喊叫阿公赶快离开,以免被火烧到。
焚化过程开始之后,出殡仪式算是告一段落了。所以男性的孝服必须把头带扎起来不可以
垂落以免不吉,女性孝服的头盖也必须折起来,女儿与媳妇身上配戴的红色灯笼也必须用
香戳破代表所有仪式结束。于是我们就搭车返回阿公家。但是在离阿公家还有一段距离的
地方就把大家都放了下来,包括乐队,因此也就这样浩浩荡荡的走了一大段路才回到家。
阿公家的午餐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大部分的人就座开始吃午饭,少部份人把阿公的神位
弄好。今天终于不再是充满素料而是荤食,不过因为前一天已经吃了一整天桌菜所以这天
即使看到桌上很多佳肴也没啥胃口,觉得有点厌倦,吃没多少就到处闲晃。午饭结束后大
家开始整理环境,把剩菜打包、扫地、整理厨余。
两点多我们再度出发前往福园,准备要开始进行捡骨。到了捡骨室之后,殡仪馆人员端出
一个铁盘,上面有许多白色的骨头,就是阿公火化之后剩下的部份。骨头没有想像的多,
因为在高温之下骨头会脆化,很多都化为粉尘,而殡仪馆会先筛过之后再把剩下的大块碎
片挑出来。阿公的象牙白骨头与我之前看外婆捡骨的黑褐色骨头差异很大,不过火化竟然
没有办法保留完整的头骨,大家都觉得有那么一点遗憾。
众人依照亲疏的顺序用长筷子把阿公的遗骨夹到骨灰坛中,还要一边请阿公入新厝,就是
在夹骨头的时候,嘴里要说“阿公,住新厝喔!”或是“阿爸,住新厝喔!”。待众人依
序夹过一次之后,殡仪馆人员就先请我们离开捡骨室,接下来把所有骨头摆到骨灰坛的步
骤就由工作人员完成。
众人在外等候一阵之后,殡仪馆人员请我们进入捡骨室,入坛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众人双
手合十准备恭请阿公离开。骨灰坛由大伯抱着,就这样,搭著车,我们来到员山乡同乐村
的公墓。阿公的骨灰即将暂厝在这里。
依照民间的习俗,阿公的骨灰不能马上下葬,而是要等待对年之后,另外寻黄道吉日再入
土。阿公的儿女们要感谢阿公的一件事情就是,阿公生前就已经交代要入土,而且要入家
族坟,因此大家省去了很多繁复的土葬步骤,也不用再多花时间另寻坟地,也算是阿公对
儿女们最后的关照。在公墓中走到家族坟之后,一旁已经准备好水泥筒,把阿公的骨灰坛
放进去,盖上盖子,用硅力康封口。众人一样要先祭祖,告诉祖先阿公的骨灰要暂厝在这
边,一年后择日入土为安。
祭祖完,烧完金纸之后,今天的流程也差不多算是告一段落了。离开的途中,我们遭遇到
另外正准备要进行土葬的队伍,阵容浩大,除了有电子花车外,还有素质颇优良的仪队,
军容壮盛还会操枪,跟我们请的这种蹩脚乐队差太多啦!电子花车上面的女郎没有如预期
的清凉,歌声也soso,她唱的是“啊,啊,心内金想要返去,但是无~勇气,离开了~心
爱伊~”……在这种场合,有点不搭轧。
整天出殡的流程到此算是告一段落了。一回到阿公家我就换衣服回到台北,原本晚上想要
去参加活动,不过头痛加上连续两天一直走路还有跪拜,右边膝盖开始痛,所以就还是在
家休息一晚。顿时突然觉得……提早回来好像也没有什么意思。搭乘首都之星回到台北之
后,走在台北转运站,膝盖的疼痛让我突然思考起一个问题:如果我火化,膝盖不知道会
是什么样子?
另外,同乐村的村长林骏愿本身也是经营殡葬业,因此这次他也帮忙很多。我妈这边家族
所居住的七贤村,村长高明芳也是经营殡葬事业,可能担任村长对于他们的事业也会有不
少的帮助吧!而且担任村长本来就要跑红白场,能够用这样的方式达到最大的效益,也是
一种不错的生财方式。
作者: luvchanel (我的亮北鼻~*)   2012-01-15 23:16:00
很有感触。前几天刚送完叔叔。你的内容好熟悉。 我叔叔
作者: luvchanel (我的亮北鼻~*)   2012-01-15 23:18:00
也是在员山福园火化的。 告别式内容都和你差不多
作者: nhestkd (头好痛)   2012-01-16 11:55:00
我奶奶也在大前天出殡,看到原po的经验我的眼泪都在眼眶
作者: nhestkd (头好痛)   2012-01-16 11:56:00
打转了,由其是火化那一段,我看到奶奶烧到剩下一点点,当
作者: nhestkd (头好痛)   2012-01-16 11:58:00
下都崩溃了,好好一个人,烧完什么都没有了
楼主: aquawill (幽灵四指新娘)   2012-01-16 22:57:00
给nhestkd,请节哀,也相信您的奶奶会安息
作者: UnaC (新生活)   2012-01-19 20:29:00
家人能接受拍摄真的很好 很开明
作者: AceGuard (MyLadyOnlyYou)   2012-01-20 15:58:00
这是人生的最后一站,每个人都会经历,要趁早接受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