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rin (nat)
2021-08-13 20:49:36我觉得这种事情重点不在产权,在观念
传统家庭尤其大家族常常房子很大上百坪的透天厝
同个屋簷下更容易有这样的冲突
所以要观念上去尊重这是谁的“家”
不是“房子”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弟弟跟爸爸住在一间南部的透天厝里
那房子是我妈以前因为受不了婆家买的
后来继承给我,但我因工作住在台北
我弟结婚后,我爸爸跟他就住在不同楼层
基于尊重我爸就再也没有跑去我弟弟的楼层
而我姊姊住的房子是我爸爸在她刚到台北时买给她,但是登记在我爸的公司底下,而我弟
后来会家乡继承家业
我刚到台北时也是住一间爸爸买的房子
但是爸爸观念很传统希望每个小孩名下都要有房,所以房子是登记在我弟名下
虽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我另外买了别间房
所以家里房子产权跟住的人根本不同
但是大家都很清楚,这个房子现在是谁的家
要尊重住在房子里的人
我记得有一次我爸跟我弟上台北找我在家吃饭
后来因为大家喝酒聊天到有点晚
我太太就有点不高兴
后来有一次我跟他们说上次吃饭害我被骂惨
他们就再也不约晚上在我家吃饭了
像我弟太太对家里的各方面都有她的要求
我们回去也都是要尊重
所以不要坚持房子是谁的
既然同意这个人住在那间房子,那间房子就是他的“家”
其它人做任何事都要经过他们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