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婚姻咨商?个人咨商?

楼主: SincereBob (诚实老包)   2019-11-21 01:06:57
是否同意记者抄文:NO
之前就想要分享一点个人的咨商经验,刚好最近版上分别有关于婚姻/个人咨商的文章,
就藉著这个机会分享一点心得,也提一下一般对咨商可能有的理解误区。
首先,常常看到版友贴文倾诉自己婚姻遇到的问题,底下的推文一窝蜂“去咨商吧”,
我每次看到这类贴文,心中都会纳闷“这样推的人,有多少真的去咨商过?”,
还是就像听到有人感冒了,直觉反应就是“去看医生”。其实,两者是有差异的。
不论是婚姻咨商或是个人咨商,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不是包治到好。
就像许多有经验的版友分享的,咨商是协助双方或个人更认识自己和面临的挑战。
至于咨商过后,是持续婚姻,还是选择分开,是夫妻自己的决定。
至于第一步该选择婚姻咨商还是个人咨商?自己的经验是先选个人咨商。
这是因为当婚姻到了需要咨商的地步,双方的心结通常已经很严重。
也就是会把多数的责任怪给对方,这样的状态下,要求两者同意去咨商有些为难。
这时,需要有一方先接受咨商,既是理清自己的问题,也是向对方做出好的表态。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2290
但这边我想要讲一下,个人咨商师和婚姻咨商师是不是要选择同一人,我有疑虑。
个人经验是,自己先找了一位咨商师单独对谈几次,也很坦承主动揭露一些问题,
等到好不容易劝另一半共同咨商,那位咨商师因为对她不了解,
内人又是口很紧、不喜欢谈自己原生家庭的问题,当时又对我怀有很多不谅解,
几次咨商的过程,变成咨商师比较容易从我这找到切入点,提出一些问题,
内人事后认为“你看,连咨商师都觉得是你的问题、是你不好”。我:“囧”。
当然,有人会说先找咨商师单独对谈,他会比较容易掌握一些婚姻的基本状况。
是没错,所以我个人的经验不见得人人适用。但若从之前的经验判断,
婚姻咨商不但没有协助我们达成沟通目的,还加深了裂痕,且所费不赀。
(我是找一位过去在士林某医院很有名气的心理医师,在他的协会谈,很贵)
在花费数万元后,我决定停止。直到现在,内人还是引这位医师的话为“注脚”。
我也只能笑笑,虽然是苦笑。
至于个人咨商,我除了上述这位医师,也找了一些外部资源。
自己觉得最受用的是“男性关怀专线”。在这边也谢谢星期二的“二号老师”。
https://www.mohw.gov.tw/cp-16-36734-1.html
这个专线会登录你的个资和联络方式,可以和特定老师约专属时段。
其他时间若有需要,也可以随机打进去,他们会依据你的电话找到你的资料。
所以纵使是之前没接触过的咨商师,也可以稍微了解你的情况,尽快接上。
而且这是免费的。除非是对政府介入很不信任的朋友,我蛮推荐这个管道。
我也找过坊间的身心科或心理咨商诊所,有健保也有非健保的。
健保的,分成地方政府心理卫生中心体系下、在每个区轮流问诊的公立机构:
https://mental-health.gov.taipei/cp.aspx?n=8C6AC26A640E7DE1
但这种的问题在于每次只有30分钟,而且多在平日上班时间,难排也难约。
也有一般医师出来开业的健保身心科,这种就很多了,不列出。
我也很难基于个人有限经验来保证品质,自己就遇过不太OK的健保诊所,
直接跟我说:“我是健保的,时间精力都有限,而且我觉得这个案子牵涉
‘边缘性人格’,我们最讨厌遇到这种案例...”
也是啦,健保嘛,大家出来混口饭吃,我可以理解XDD
而且,对健保身心科来说,“咨商”,尤其是婚姻咨商,不是他们的正业。
身心科处理的比较是精神疾病、身心失调等,至于你备受婚姻折磨导致身心痛苦,
对身心科医师来说,你有点跑错棚,应该去找专业咨商机构比较对。
这是我的试误过程,也不怕丢脸贴给大家参考:))
至于非健保的私人机构很多,有基金会、诊所等,我简单列几个台北市的管道:
旭立基金会:https://www.shiuhli.org.tw/counseling
好好好基金会:https://www.lifesolutions.org.tw/family-counseling/
联合心理咨商所:http://www.veryhelp.tw/files/11-1448-8454.php?Lang=zh-tw
格瑞思咨商所:http://www.gracecc.com.tw/
非健保的咨商,个人咨商每小时一至两千元是常态,婚姻咨商每小时三至五千也常见。
大家应该可以理解,咨商很花时间、金钱的,不是去诊所看小感冒一次领个药就好了。
所以,我不是很喜欢一直叫版友“去咨商”,真的有咨商经验的,就知道这是长期抗战。
假设你的伴侣一开始不愿意一起去,你自己到非健保体系接受个人咨商,随便就破万。
等你的伴侣一起去咨商,几乎前几次都花在对质、让咨商师初步了解两人的情况,
随便几万块就飞了。等到真正要进到比较深入的对谈,很可能要花到六位数字。
这对台湾一般的受薪家庭来说,是不小的负担,不是人人都能承受。
讲到这里,我觉得“万事起头难”,最难的地方是双方都还想努力,也愿意一起找问题。
这可以称做“问题意识”,至少两人都觉得婚姻有问题,也愿意一起去寻求专业协助。
我认为能踏出这一步,其实已经解决了一些双方的问题,最怕就是其中一人打死不去,
或是勉强去了,结果不愿意面对自己的问题,只是一直指责对方,这叫花钱受罪。
结论,我只能对男性版友说,不论你的婚姻有没有走到要咨商的地步,
我都推荐你在心情烦闷、无人可以倾诉时,不妨试试看“男性关怀专线”。
至少它免费、方便、不用跟咨商师面对面,对有些重面子的男性朋友多了层保护。
至于对夫妻,我建议先从免费或健保体系的尝试起,但咨商师也像人际相处,
他们也是人,是人就会有“投不投缘”,不要因为感觉踩到地雷就轻易放弃。
况且就像上面提到那位医师说的:“我们只是健保体系,OK?”
如果想要尝试自费体系,我比较担心因为时间与收费高昂的压力,
两个人没办法把事情讲清楚,反而造成彼此相处的更大困扰。
(我真的觉得台湾的医疗保险应该要参考外国作法,把心理咨商纳保,心病也是病阿)
(至于夫妻会在咨商师面前争宠,取得以后更多相骂本和道德高地,就是另个故事了)
最后,希望需要咨商的朋友,都能找到合适的管道和方法。Happy Counseling!
作者: yuhung (MimiBao)   2019-11-21 01:09:00
国外心理咨商不见得纳保,要看保险的package另外不同等级执照的咨商师,国外价码也不一样,但个人经验收费大概是台湾的2倍起跳台湾相对起来,收费算相当亲民了。不过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咨商师,有时候也要花一点时间另外我很同意你说的,个人咨商和婚姻咨商,最好找不同的咨商师。另外我也推你说的先找个人咨商,再讨论婚姻咨商
作者: transiency (transiency)   2019-11-21 01:14:00
我很讶异你的个人咨商师居然继续接你们的婚姻咨商。我还以为这是违背咨商守则的。咨商师应避免接原个案介绍的个案,尤其双方生活有重叠时,何况是婚姻咨商。
作者: yuhung (MimiBao)   2019-11-21 01:14:00
同楼上,我也很讶异。没听过同时接个人+婚姻的
作者: transiency (transiency)   2019-11-21 01:15:00
光是他续接,我就怀疑他的咨商师职业道德了。
楼主: SincereBob (诚实老包)   2019-11-21 01:17:00
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他可是很有名气的呢...他说:一般健保门诊我很忙,推荐来看自费门诊后来又说:来我协会吧,或去跟我合作的自费诊所我前后花了好几万,觉得不值得。大家要慎选阿!
作者: transiency (transiency)   2019-11-21 01:20:00
名气?哈哈!我遇到学历跟资历最高的那位咨商师,就是违反咨商守则对个案推销商品的。只能说,不要太崇尚名气,在慎选的时候。
作者: catlyeko (暂时的....我很爱你)   2019-11-21 01:35:00
但现在健保体系下 是以量为主 可能更不能满足真正需要
作者: selene79616 (豹子)   2019-11-21 01:45:00
咨商是协助梳理问题满好的方式,但确实费用高昂,而且还有一个风险是遇到不对盘的咨商师,会让关系或状态更糟,这我有切身之痛。我现在比较倾向夫妻之中比较有觉察的那方,可以从一些自我疗愈的课程或是看书去做,先用自己的步调去开拓观点,等能量比较回来时再邀请伴侣一起尝试,有时候只是一方开始转变,另一个人也会受到正面的影响,会是比较经济也比较不受伤的做法。
作者: yuhung (MimiBao)   2019-11-21 01:58:00
咨商或任何心理治疗,应该是找和自己最对盘、最能帮助自己的咨商师/治疗师,而不是看名气
作者: chunpei ( )   2019-11-21 02:00:00
我的个人咨商师也拒绝耶 因为他说他已经先认识我在先了咨商师说他也是人,也会有不公平的问题 XD我也是因为去个人咨商后,才开始看书通常心结与责怪,背后会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咨商可以帮助自身跳出两人关系客观看待其实健保体系的咨商师也有几个在私人执业的
作者: uwmtsa (补刀)   2019-11-21 02:56:00
咨商不一定比找律师省钱(误)
作者: yuhung (MimiBao)   2019-11-21 03:02:00
回楼上补刀大,咨商还是比律师省钱(认真)美国律师hourly rate $250算便宜的,大城市有点名气的资深律师可能一小时要价$700甚至更高...
作者: uwmtsa (补刀)   2019-11-21 03:04:00
我是在想台湾的情形....
作者: annepi0 (霸先)   2019-11-21 04:12:00
谢谢分享通常若个案要同时做个人咨商和婚姻咨商的话,绝对是推荐找其他人并说明为何,若个案坚持想要同一人应该同时双方都做个人咨商才可以另外人在美国的话推荐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ist;然后我记得以前留学去找保险有给付的五十分钟copay$25
作者: dd670905 (微恩)   2019-11-21 05:11:00
作者: joan210217 (葩葩喇)   2019-11-21 09:12:00
我想补充一下,医院也有健保的心理治疗,是由临床心理师负责,也提供给大家参考。可以至各大医院洽询,详情可至心理版置底文。
作者: Agneta (阿妮塔)   2019-11-21 09:13:00
推分享心得
作者: djboy (雞尾酒)   2019-11-21 09:13:00
大推,值得M!!
作者: clasp (one and only vip)   2019-11-21 09:21:00
谢谢分享
作者: oceanfishwu (fish)   2019-11-21 09:41:00
谢谢分享,不知道是否也有女性关怀专线?
作者: bluebear0914 (bluebear)   2019-11-21 09:44:00
推实际分享 世上没有万灵丹 有的是师父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 解铃还须系铃人 好的师父能提醒你怎么解 只有自己能解开情绪的结
作者: alaskatomato (哪里可以抽菸)   2019-11-21 09:46:00
感谢分享~
作者: tomap41017 (绝梦)   2019-11-21 09:57:00
纳保可以,加税/加费啊
作者: yawpb (怨念貍猫)   2019-11-21 10:01:00
推一个!
作者: r5252 (邱于玥心灵塔罗)   2019-11-21 11:58:00
女性关怀专线像是高雄市有妇幼馆跟儿咨中心,打电话过去就可以咨询...不过一般来说没在分男性或女性啦,只有打电话过去咨询都会有人接的一般专业伦理是个人跟婚姻咨商要不同咨商师没错喔,不然会影响治疗关系跟品质,蛮讶异原po会遇到这种情况。
作者: sunjanet (JJ)   2019-11-21 12:09:00
很棒的分享
作者: unlag (小店长)   2019-11-21 12:22:00
谢谢分享!
作者: PIZZAQQ (最讨厌必胜客)   2019-11-21 13:16:00
谢谢分享!推推
作者: yukichi (七雪)   2019-11-21 14:19:00
推心得分享!很实用!
作者: DividBud (歧芽)   2019-11-21 14:52:00
谢谢分享
作者: didnotwork (坏掉)   2019-11-21 15:07:00
实用推,我也打过一些政府资源提供的咨商专线,当时是因为工作影响到婚姻而失和。结果遇到的专员建议我把婚姻也当成工作经营,把老公当成老板应该就能忍耐下来了。咨商也要货比三家,不然反而容易对关系更沮丧
作者: caramelputin (bobo)   2019-11-21 20:20:00
可有很多资源是不用花大钱,不然是要推找律师吗?我自己有咨商,同时也找过律师,是有用的,我不懂推咨商有什么错。我们每次75分钟,持续了6-8次,没有花钱。
作者: zhvikn (zhvikn)   2019-11-22 02:41:00
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