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为原PO说个话
我并不认识原PO
但我们家有个先天性心脏病非常严重的小病人
状况复杂就不多叙述
简单说就是无药可医也无刀可开
唯一一条路是整套心肺移植
我们多次拒绝医生移植的选项
因为肺脏的移植手术在全世界成功率或手术后的存活率都很低
八卦版的前版主在台大做的肺脏移植
在他生前我也有跟他询问过移植的事情
他也鼓励我们有机会就去做 但前几年他还是走了
假设最好的状况 移植成功有五年的存活
可是移植是要开正胸打断肋骨 手术完还有一大段的复原复健的日子
我们舍不得孩子这么辛苦
我们希望他活着的时候生活有品质 开开心心
我们并没有听信任何偏方 也没有中断医疗
只是做了一个不一样的选择
我的爸爸 前几天因为急性的主动脉剥离突然走了
在急诊室时 我人还在西雅图
透过视讯 我必须跟姊姊马上做出决定
我们放弃急救 请爸爸安心离开
因为爸爸状况非常地糟 手术不一定会成功
且因为缺氧已伤到脑部 就算幸运救回
也不大可能会醒
我连爸爸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但我不后悔 我爸不痛我就不痛
我不要爸爸很辛苦得活着 只因我们自私的舍不得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要怎样生活的权利
有的人觉得赖活着很好
有人觉得生命长短不重要 活着的时候开心生活有品质就好
原PO并没有完全放弃治疗 他有选择的权利
有些人在旁指手画脚
就像那些无论如何要孩子将重病父母救回 不然就是不孝
但之后医疗后续负担完全跟他没关系的亲戚一样(还好我爸的亲朋好友都很明理)
※ 引述《sunnyborage (阳光琉璃苣)》之铭言:
: ※ 引述《opm (活着堆好积木)》之铭言:
: : 是否同意记者抄文:NO
: : 跟老婆说我走了树葬,别留个骨灰还是要祭拜啥,让宝宝以后麻烦...
: : 她说要买塔位,活着的时候就是路障了,死掉找不到我怎么办...-.-
: : 我说活着的时候赖著就算了,死了还要赖著,是要赖到哪时候去...-.-
: : 继续想办法沟通中...
: 看你在妈宝板的文
: 孩子应该三岁左右而已吧
: 前阵子我参加了一场告别式
: 孩子的爸实岁才刚要四十
: 睡梦中离开
: 留下两个未满七岁的孩子
: 孩子的妈过了好一阵子才写出当晚的惊滔骇浪
: 我读完双手发抖 眼泪无法停止的掉落
: 因为我自己也是人妻人母
: 那种情况下
: 她要求援 急救 还要安顿孩子们
: 该是有多么的无助惊慌
: 还要面对后续排山倒海的哀伤
: 告别式当日
: 孩子的妈很坚强地撑著
: 抱着孩子无声地流泪
: 家祭时 孩子们跪在地上 一边痛哭着
: 一边随着司仪的悼词叩首跪拜
: 旁边的服务人员不停帮孩子们拭泪安抚
: 连拉二胡奏哀乐的女乐师看了都眼眶泛红
: 老大已经会写字了
: 妈妈分享他思念爸爸的日记
: 字字都疼入心扉
: 生完孩子后我一直觉得身体不大好
: 曾经也想着若真的死了就死了
: 只要安顿好留足够的钱
: 不用坟地也不用塔位
: 就不会给孩子与老公添麻烦吧
: 但经过那场丧礼 心中动荡数日
: 我的想法改变了
: 有些人说要比另一半晚一步走 是真的啊
: 谁能舍得看家人如此哀痛?
: 若是不幸先走 地下有知
: 见到爱侣与孩子如此哀戚 无助脆弱
: 就算是大闹地府遭受天谴
: 也要回来抱上一抱啊......
: 希望你遵照医嘱 积极治疗
: 不要再只是试验自然的方式了
: 如果你的实验输了
: 家人稚子亲友都会非常 非常 非常 非常痛
: 那不是留下遗产 遗言 回忆
: 就能轻易安抚的伤痕 轻易填补的空缺
: 祝福你与家人一世健康平安 相知相守到老
作者:
agnesfreda (Beyond Silence)
2017-04-02 15:49:00推!
作者:
suzyn (苏玲)
2017-04-02 16:00:00推
作者:
ytwu (愿 天佑全球)
2017-04-02 16:13:00我认同你说的,我觉得会有积极建议原原po的,主要是肇因于原原po几篇文都非常灰色,给人感觉没什么求生意志。再加上他自己都说他是奴隶+钱包,所以上一篇作者才会提醒他不是有钱就好,家人(至少孩子)感情上还是需要他这个“人”的。我也认同上一篇s大说的,说真的对幼儿而言,就算你留给他全地球的钱,都比不上爸爸陪自己成长吧
作者: jjino (失衡的蓝色星球) 2017-04-02 17:52:00
推!
作者: nah (每晚一盅孟婆汤) 2017-04-02 18:17:00
推
作者:
isaacc (小元宅爸)
2017-04-02 18:31:00节哀顺变。要家属决定DNR等于是让家属判定亲属往生...哎
作者:
wakuwaku (倒立喝汽水)
2017-04-02 18:41:00推这篇
作者:
lindaz (自由的寂寞)
2017-04-02 22:28:00楼上上就是你这种想法造成一堆悲剧
作者:
eun0818 (豆芽菜)
2017-04-02 22:39:00推观念
作者:
isaacc (小元宅爸)
2017-04-02 23:23:00楼楼楼上,DNR制度本来就需要大量沟通,任意指责才是悲剧家属临时碰到这种状况,本来就很难接受,社会需要更多教育毕竟若完全没有DNR,那只会逼迫医生做更多的防卫性医疗...
作者:
sweet212 (sweet)
2017-04-03 01:46:00推
作者:
opm (活着堆好积木)
2017-04-03 07:15:00我妈住护理中心,之前病床对面的老太太家属说,他们家那位在各收容单位已经住了30年,看不见,听不懂,下不了床,灌食,大小便不能自理
作者: ALENDA 2017-04-03 14:26:00
推
作者:
evie1204 (vicky)
2017-04-04 04:34:00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