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删
基本上小朋友的教养问题,给婆婆或者保母带这边我就不做辩论
因为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无法一概而论
我只提供自己亲身遇到的经验给各位参考
案例一
亲家公亲家母 各为 68 岁 与 64 岁
我弟的小朋友目前,哥哥 & 妹妹 大的小三 小的幼稚园中班,
这两个我都有带到这两个,三岁前 白天都在我弟媳的娘家,晚上才带回来
我弟媳的娘家也有一个同龄的小朋友是姊姊大几个月
所以我亲家母跟亲家公一次带两个轮流带因为亲家母有时要外出工作
男生小朋友天生语言发育本就比较迟缓到三岁都还不太会说话,
但因为都是第一胎所以跟外公外婆都特别疼,之后我姪女出生
过了半年,我弟媳娘家那边也生了一个妹妹,
这时两位比较年长的 姐姐 跟哥哥都已经上幼稚园了
当然两只小的一样给亲家公跟亲家母带。
结果:
姊姊跟哥哥同为小三,目前姊姊成绩班上排前5名,哥哥班上成绩排倒数的
妹妹跟小妹妹,妹妹目前中班,老师建议跳级念大班,小妹妹一样念小班
案例二
同事 A 家住高雄,他们夫妻都在新竹工作
小朋友出生后,在三岁前都在高雄给父母带,他们夫妇就每周五晚上从新竹开车回高雄
看小朋友陪小朋友,星期日晚上或者星一凌晨再从高雄回新竹上班
同事 B 家住新竹与父母同住,但是他们坚持小朋友要给保母带晚上再带回家自己顾
A B 两个人的小朋友刚好目前都二岁半,在某一次的公司员工旅游一起带出来玩,
同事 A 的小朋友就比较活泼会找人玩,同事 B 的小朋友大多时间都还黏在父母身边
也不太喜欢自己走都要人家牵着走。
以上是我的所遇到的众多案例中的两个
个人觉得小朋友给谁带不是重点,重点是父母对小朋友的的养成教育付出多少心思
作者:
et6335 (天才妖狐)
2016-10-21 09:23:00不理解小孩成绩或给不给人牵能评断什么
作者:
fppull (小扑扑)
2016-10-21 09:25:00文中婆婆已经70了…不要累坏老人家好吗?
根本是小孩个性的问题,而且成绩不能代表什么,我亲戚三个小孩都给奶奶带,个性都不一样,成绩也是从资优生到不爱读书都有
作者:
ji3 (ji3)
2016-10-21 09:29:00从案例ㄧ中我看不出来要表达的意思耶?
作者:
Pinkete (Pinkete)
2016-10-21 09:32:00个性问题+1 跟教养无关好吗
案例一都是给亲家带,成绩差异能当结论吗?案例二如果要说给保姆带所以不活泼,也太独断。前头说每个人生活环境不同到中间的案例到结论父母要用心思培养孩子,个别看有道理,连起来看没有因果关系逻辑性
作者: Cucoco588 2016-10-21 09:50:00
跟小孩个性有关吧两岁半还要牵着走很正常阿,我每天跟小孩走去上学也都牵着走阿,这很怪吗?
作者:
fox999 (fox)
2016-10-21 09:59:00幼稚园也在搞成绩排名喔 哈哈比谁奶吸的快吗
作者:
gati (团购进度请Q我)
2016-10-21 10:02:00怎么我看到的例子是给爷爷奶奶带,结果已经小一了不爽就哭闹表达能力远比其他母亲亲带的,大班跟中班小还差?
fox 大 你是在跟国考哥比拼谁比较看不懂重点是吗?
作者:
Sutter (哈囉你好吗)
2016-10-21 10:04:00这种已经有你个人见解的经验,还跟别人说你没别的意思
个人带入只有最后一句,请父母对小朋友多用心思所以 我提供的经验 = ????
看到这篇只觉得小朋友很可怜,要跟同年龄亲戚比成绩,起码比20年吧,逃不掉,我因为这种事超讨厌年节的
作者:
fantys (香菇 ㄟ(╯▽╰)ㄏ)
2016-10-21 10:17:00觉得案例二跟小朋友的个性有关 不是谁带的问题...
作者:
jlome (迷迭香)
2016-10-21 10:20:00提供这种样本好像也没有什么作用耶
最讨厌拿亲戚小孩比成绩 小孩都知道的...这种氛围长大的小孩真可怜...
没有人翻译 只是说你的案例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而已而且文不对题
我只是从这原原 PO 篇文的推文中,所延伸的提供真要说文不对题,这点我得承认
作者: Doralice 2016-10-21 10:45:00
你的例子根本不能证明什么啊
作者:
tanyawai (我的愿望....)
2016-10-21 11:11:00我需要翻译米糕
从案例到结论都不知道在写什么 这几个案例有父母教养不用心或特用心的吗
作者:
ncube (kerokerokerokerokeroker)
2016-10-21 11:41:00这真的是毫无根据啊 每个小孩个性发展不一样 被教养的方式也不一样 到底要参考什么
作者:
mayko (mayko)
2016-10-21 11:42:00一的问题在于语言迟缓,如果六岁前没跑早疗,入小学后又在ox大鸡慢啼,这才头大好吗..现在小三快满九足岁了,有些早疗中
作者:
ncube (kerokerokerokerokeroker)
2016-10-21 11:44:00你先改善一下自己的表达能力 再来谈小朋友发展吧 整篇不知所云
作者:
mayko (mayko)
2016-10-21 11:44:00心只收到九足岁,建议是跟学校辅导室讨论,看怎么进行语言or职能治疗.不是拿来比较好吗....
你到底要讲什么...?我只看到有可能是天资与天性不同而已
作者:
mraznice (mraz(马滋))
2016-10-21 12:18:00你打这串=我跟旁边的人长得不一样你的意思是兄弟姐妹的个性喜好都一样囉?
作者:
Lunasol (露娜)
2016-10-21 12:25:00想表达什么?不知所云。
作者:
plokmn 2016-10-21 13:03:00呃 小孩个性问题吧
作者:
mishiya (╮(﹀_﹀")╭)
2016-10-21 13:48:00难得想嘘。每个小孩个性不同,是在比什么?拿成绩出来比更可笑外向内向是个人气质,跟谁带关系不大好吗?
作者:
Gestalk ( )
2016-10-21 14:06:00中文学好再来发文好吗,完全看不懂第一个案例在讲什么
作者:
sai0613 (赛嗓)
2016-10-21 14:25:00小孩被你拿来比来比去好虽小哦,本来就是有人内向有人外向 ,有人悟性高成绩好 ,有人晚开窍。每人都是独特的 ,你心里一天到晚都在给别人家的小孩打分数,而且还只是幼稚园而已郭台铭学历比你低 ,资产是你的几万倍 ,我也拿你来跟他比你说好不好啊
作者:
hypeng (狮子云)
2016-10-21 14:51:00有没有给牵手跟活泼程度不代表小孩的能力或发展,这观点跟整体社会的内向偏见很像,觉得内向一定比外向差。
作者: volvic (volvic) 2016-10-21 15:11:00
我是认为原原po那的推文有些偏见成分。毕竟乡民又不是她的家人,如何得知婆婆只会让小孩看手机跟电视,又或是给的刺激不够。婆婆是有用心带小孩的,而不管是隔代教养或是父母带,贵在用心。
觉得原文那篇到底哪种带法好不知道实际状况不好说,但也不是重点,婆婆都表达带孙给她造成负担了,媳妇也没意愿,只有儿子一厢情愿的要强迫老妈带孙以符合他对祖孙和乐天伦情的想像,真的很糟糕
作者:
iangkor (???)
2016-10-21 16:15:00哩公吓?
作者: Doralice 2016-10-21 16:36:00
原原文就是她老公坚持长辈带比托婴或保姆好推文才会有反向举例啊......
作者: volvic (volvic) 2016-10-21 16:47:00
我想原po只是延伸某些推文的说法,毕竟有些人真的对隔代教养抱持不屑态度。如果原原po可以证明她也能很认真带小孩,而不是用脚泡牛奶或是其他一些事情,婆婆也能轻松开心
作者: Doralice 2016-10-21 17:23:00
楼上有看过原文内容吗......囧。 为什么她先生不需要举证托婴比婆婆差却是要求原原po举证啊又从何判断出原po用脚泡牛奶了
作者: highpa (不要再逛ptt啦~~) 2016-10-21 17:54:00
我被cue出来了,我没要比较谁会带,只能确定托婴不会比较差,想搬出去前,先以小孩的发展为最大考虑,但是我要求私人空间,减少通勤,多陪伴孩子,减轻公婆压力 也减少自己压力(长辈看着你做事,就像主管在你旁边看你工作,不说话,但仍有压力,不是吗?)这些点有错?更何况这是婚前就谈过的事,毁约是对的?那买房子意义何在?to volvic大,若要证明的话,三个月以前老公不会抱孩子,最近会了,至今没帮洗过澡,但他确实有帮我处理周遭的杂事,让我专心带孩子。下班回家后,先吃顿饭,再来孩子就没离开视线,直到他睡觉,这样可以吗?也禁用3c带孩子
作者: volvic (volvic) 2016-10-21 18:01:00
原原po自己补充有说
作者: volvic (volvic) 2016-10-21 18:36:00
原原po,老公帮妳处理杂事,所以可以专心带孩子,那如果他不帮妳处理,妳有没有办法?妳的论点都对,但是要自己独自带小孩回中和,妳还是多想想,一家人一起回去才是对的,大家都提供妳很多意见了。
作者:
selenahu (selena)
2016-10-21 18:47:00叙述混乱,重点不明补嘘
作者:
salem713 (RedFa)
2016-10-21 20:08:00第一段有点不知所云。第二段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是孩子的不同在于性格差异。我儿不管在保母处或在我身边都很热情活跃不怕生。我自小给奶奶带大,怕生到换了N间幼稚园。我妹沿路都是保母带大,不怕生。我老公沿路是奶奶带大,小时候非常怕生。找保母时很怕找到嬷字辈的,只会让孩子傻吃傻睡。年纪大了体力不足刺激不够。不会把小孩往户外带
作者:
Pinkete (Pinkete)
2016-10-21 21:48:00众多案例?有归类出什么吗?没有的话只能证实是个人差异啊...真的很言不及义
作者:
psynana (赛娜娜)
2016-10-21 22:30:00个性和资质 是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本来就ㄧ直是交互作用,还是看家长在意什么,给得起什么
小三不到成绩定论时期,小时候常常第一名,高中大学却烂的大有人在。
你小时候给谁带的呀? 让你的表达能力.........
作者: kenshe123 2016-10-22 20:52:00
有没有人可以翻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