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这个大议题,看了许多板友的讨论,不禁感到生命所承担的轻重,果真因人而异,
每个人只能为自己选择、负责,看着大家的生命故事,觉得辛苦了。
我二十八岁,同样面对着生不生孩子的抉择关卡。
上周也才po过一篇文,说自己的状况,也因看了一本书,而感觉和另一半的讨论看见曙光
。我所谓的“看见曙光”并不是问题有了答案(比如说,另一半被我说服生孩子、或我被
说服不生)
我是个爱孩子的人,但我也能理解“无法爱孩子却拥有孩子”的痛苦,我虽然也没有过往
经验,而且也是正在面临这个“生不生孩子”问题的人之一,但也想就我的认知,提出想
法。文章很长…
我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人,但是爱将我们连结在一块,就像我和我的另一半,是因相爱
才在一起的,所以面对文问题前提,是记得我们相爱。面对“生不生孩子”的问题,每个
人都有着自己的难关:
像是我,就是想生,但另一半不。老公则是相反。
有板友则是,不想生,但生了,该面对的是责任或是离开后的折磨。
板友的另一半,同样要面对,有了孩子,但夫妻之间无法同心。
要怎么做出选择,并且百分百地承担结果,真的很不容易。但我相信,无论怎么选择,都
是自己的。就比如我,我会优先选择“爱”,那么对我来说,什么是“爱”?是倾听我的
另一半最真实的声音,并非我会顺着他的意就不生孩子,但是我希望能借此机会,更了解
我自己,也更了解他。虽然绝对不希望有一天我们会因此离开彼此,但我明白那也是一个
选择。但也有另一个可能,就是我们继续在一起,孩子不生了,但我们彼此相爱相惜。
我想要了解自己“要孩子”背后的原因,也想了解他“不要孩子”背后的原因,不是只是
“喜不喜欢”的问题,而是像我先生说的,他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社会。
我希望能诚实面对生命的选择,这样我相信对未来可能出生的孩子,是最好的。
上次分享的《亲密关系:通往灵魂之桥》,我想再po出作者提出关于面对“问题”的心态
和方法:
P 278
6.问题能让你自由。亲密关系遇到问题时,不要尝试去解决它、逃避它,或压抑它,而是
应该问自己下列问题:
.这个时候,爱会怎么做?
.如果我能百分之百对自己负责的话,我会怎么选择?
.我能采取什么有创意的步骤吗?
.这个问题是不是唤醒了一些熟悉的感觉?我愿不愿意百分之百地接受这些感觉?
.如果我爱自己的话,现在该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或提供些什么。)
.我是不是该放弃些什么?
.我是不是该原谅某个人?
.是不是有人比我更痛苦,我应该用爱来支持他/她?
.我能说出哪些不争的事实?
你可以问的问题,实在太多了。当你想摆脱旧有的知识时,灵魂会引导你想出该问的问题
。
7.内省能让你了解个人问题及亲密关系问题的本质。
1.要解决问题,必须先跳脱问题的框架。
2.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经过伪装的礼物和宝贵经验。
3.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
4.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百分之百负责。
5.自由并非来自答案,而是来自问题。
6.没有什么问题是大到爱无法解决的。
另外还想分享一些电影,故事能反映人生,我记得许多电影皆说过,不是每个母亲都爱孩
子的。
所以虽然我自己是爱孩子的,但我真心希望,不要再有认为“女人一定要生孩子才圆满”
的这样想法。以下分享给大家!
1.《凯文怎么了》(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
我认为与其说电影中,在校园射杀9个人,并杀了自己的父亲、妹妹的儿子凯文怎么了,
也可讨论母亲艾娃怎么了。电影中的母亲,从来无法真心喜欢儿子,电影中表现出的母亲
对儿子的疏离感,很值得一看。
2.《时时刻刻》(The Hours)
三段不同时代的女人的故事交织,其中一段1949年茱莉安摩尔饰演的母亲,同样生了
个儿子,却因自身性向,而无法真心爱这个儿子与家庭。后来她选择抛弃家庭、遗弃孩子
,选择诚实面对自己的生命。电影同时也演出了这位被遗弃的儿子长大后的模样,能窥见
儿时的阴影对他日后生命、情感的影响。
另外几部我没有全片观赏过,贴上简介予大家(简介来源:
):
*《一刀未剪的童年时光》Running with Scissors
Annette Benning饰演躁郁、不得志、在医生不当用药下精神渐趋解离的恐怖母亲,她狠
心将孩子将付别人抚养,并且开发出女同志性向,尽管醉心文学却始终活在无法平静的阴
影中。
*《蝴蝶》Butterfly
改编自台湾作家陈雪的中篇小说《蝴蝶的记号》,和《意》、《时时刻刻》一般,本片同
样有着一位忧郁、缺乏母爱、一意寻死的母亲,女性角色亦为了情欲觉醒而陷入家庭自我
两难的痛苦挣扎;麦婉欣将记忆打成碎片,再用情绪串接那些散置在青少年、成人阶段的
爱欲和伤痛,虽然叙事时空跳跃,青春的气味与躁动被捕捉得诗意而畅然,情感亦相当细
腻动人。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The Postmodern Life of My Aunt
本片一开始乍似以喜剧形式,演示城市里世代、价值观的冲突,后来透过一组组人物的图
像拼贴,以及突如其来的意外转折及亲人探视,观众才明白,原来这是一个诉说受过高等
教育的理想女性,抛开母职来到繁华都会,却在逐渐步入中老年,却事业、财务及情感状
况始终不遂,最后只得满怀伤感离去的一场凄凉春梦。片中斯琴高娃将那位外表势利尖酸
、实则心肠柔软的大婶演得带点无俚头、歇斯底里,但整体而言相当传神,片中周润发有
突破以往形象的演出,而赵薇也和斯琴高娃亦有相当精采的母女对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