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直须看尽洛城花

楼主: flirq (flirq.com 交友)   2012-12-05 08:41:34
※ [本文转录自 prose 看板 #1GlfVxyn ]
作者: flirq (flirq.com 交友) 看板: prose
标题: [转录] 直须看尽洛城花
时间: Wed Dec 5 08:40:24 2012
【谈词说爱】直须看尽洛城花 (作者:西江月)
转载自:http://tw.blog.flirq.com/chinesepoetry6/?r=p
今天想介绍给大家的词,是欧阳修的〈玉楼春〉:
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这首词大概作于景祐元年(1034)欧阳修二十七岁之时。
这年三月,他任满洛阳留守推官,准备回去开封。
归去前,在离别的筵席上,他作了这一首词。
词的内容似乎是向一位钟爱的歌妓告别,
但事实上,则是藉歌妓名义,来向所有人告别。
以歌妓为名义作词,是当时流行歌词的习惯作法。
由于世俗习惯已有,所以要写得不落俗套,便十分不容易。
这首词则是此中佼佼者。
上片前两句,说的是打算向女子说明自己即将归去,
但女子灵心慧性,未待词人说出口,
便早已先知离别之意,于是掩面哭泣了起来。
后两句,欧阳修没有接着写女子之悲伤如何,
或者写词人如何去安慰。
当然一方面暗示了女子之悲伤哭泣,无法安慰,
另一方面,他将观照提高一层,从人情根本立言,
点出:人是感情的动物;虽然景物季节都能触动人的感情,但归根结柢,
那是因为人内心确实先有这样深刻的情感,
然后某一景物季节才能去触引起这情感的突然爆发。
欧阳修似乎是从理性来看待离别,而这理性不过是种包装。
他说的固然是女子对两人的离别感到无比的伤心,
何尝不也是说自己同样拥有深刻的悲伤。
一般而言,七字句多作四三句法,
但在这一首词里,全都采用二五句法,也使得阅读效果独树一格。
上片的主旨是“说别”,而下片的主旨则是“作别”。
既然离别无从避免,只好勉强面对。下片前两句说的便是女子强掩悲伤,
为词人演唱一首离歌送别。可以想见,女子唱出的离歌,让词人深受感动,
所以他委婉地说不要再演唱第二首了,
因为才一首就已经让人悲不自胜了!
前两句是女子对于离别这一件事,能力之所及,后两句则是词人能力之所及。
词人能作的,只有就眼前尚且存在的相聚,努力把握住。当下即永恒。
对于不断消逝的世界,无人可以挽留,
但我们可以留住最美好的记忆,让一切在脑海中成为永恒。
关于“直须”二字,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就应该”的意思。
譬如杜秋娘〈金缕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即作此解。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欧阳修这两句“于豪放中有沉着之致”。
所谓“沉着”,指的就是一种“信念”,
让读者感觉到词中主角坚定不移地相信某件事物。
即使面对人间离别,但词人话说得豪放,说得乐观开朗,
因为他相信双方的情感牵系,将跨越时空,成为永恒。
第二种是“直等到”的意思。
譬如石达开替理发店写的一副对联:
“磨利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再譬如岳飞之罪,秦桧说是“莫须有”。
以上的“须”都相当于“待”。
若取这个意思,则是承接上文的哀感情调,
表明词人自己和女子一样,为分别而伤心,不忍于今日的欢会,依依不舍……
各位朋友,我们不妨来统计一下,你喜欢“直须看尽洛城花”的哪一种解释呢?
到 http://tw.blog.flirq.com/chinesepoetry6/?r=p 投个票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