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岫 中华日报副刊 101.3.4
初春,到国家图书馆去看意大利室内与建筑物摄影家 Massimo Listri的“世界图书
馆摄影展”。
Massimo Listri不愧是被誉为“不仅拍摄美丽的事物,同时也是创造美丽事物”的艺
术摄影家,二十二幅欧美具有悠久历史的教会、公共及学院图书馆,不仅呈现典雅又金碧
辉煌的建筑之美,里面满墙满壁的典籍文献,更把“古人日已远,青史字不泯”的传承人
类文明之图书馆精神表现出来了。
看到这些图书馆建筑,谁能否认曾担任过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长的作家波赫士( Jorge
Luis Borges, 1899-1986)所说的:“我心里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呢!图书馆的美丽、静穆和知识的庄严,真是让你犹如置身于天堂,不是吗?
身为图书馆员,退休后,我还是经常回到图书馆看点书,找点资料。我发现,国家图
书馆真的越来越像天堂了,因为这几年来,由于电脑网络的发达和兴盛,读者进图书馆的
似乎越来越少了,我去的二楼参考室或三楼期刊室,读者都稀稀落落的,不仅有安静的气
氛,调借书刊和利用电脑或影印机,都轻松、愉快多了,那像我还在上班的二十多年岁月
,国图读者众多,大学期中、期末考的尖峰时刻,更像菜市场一样拥挤,连楼梯间或地板
上都坐满看书、找资料的学生;彼时彼刻,不仅图书馆空气不良、图书馆服务品质受到影
响,我们担任参考服务的馆员也累得半死。那时,每当夜晚九时闭馆,看到书桌典籍凌乱
,拖着疲惫的身体要下班时,真想不通图书馆为何有天堂的模样呢!
电脑网络改变了情况。许多读者弹指间就可从电脑查得、下载、打印许多所需的资料
,他们渐渐少进图书馆了。国图最近几年,读者以每年3万人次的下降率在减少,不能将图
书外借回家的国家图书馆文献典藏之任务和角色地位,使国图比一般公共图书馆,更显得
读者利用之减少;书不能借回家,我去图书馆做什么呢?要查资料,我利用电脑网络查询
就好了。国图近年来为吸引人潮,办理各种阅读、展览、演讲活动,甚至于降低读者年龄
,连高中生也可进馆了,甚至于周六也延长时间到晚上九点才闭馆了,真是用心良苦。但
阅读、展览、演讲活动,终究是吸引一些过客性的民众,长久型利用图书馆的读者,还是
没有回来。
其实悠游于典籍文献间的读者,反而认为目前这种人数不太多的阅读环境,是舒适的
、有品质的图书馆,天堂的氛围就是这样呈现出来的。这些读者,是天生或真正的爱书人
,不须催促、不须活动引诱,他们就会进入图书馆,有如英国作家帕森斯(Tony Parsons
所说的:“图书馆只是一个房间,却能拥有宽广的全世界”(A library is the whole
wide world in just one room),他们知道图书馆有世界众多作家朋友的灵魂,可以透
过书籍与其交谈,或增进其见闻;这些作家朋友,虽然看不见,可是却环绕在图书馆四周
,透过书籍,悄悄传递给你知识。图书馆之宁静,反而便于其和作家朋友的交谈,菜市场
似的图书馆,反而吵扰到他们了。
但因为图书馆经费经常受到国家财政或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谁知道什么时候会受到删
减呢!我最近看到美国芝加哥公共图书馆,因为2012 年经费被市政府删减6百70万美元,
不得不解雇176名图书馆员工,同时,全市75个分馆,减少开放时间,星期一全部不开放
,连同原来的星期日闭馆,一周开放时间只剩四十小时。
这是图书馆首长们的两难吧!既要图书馆有一些人气,又要图书馆像天堂的氛围。但
我想,培养会常进图书馆悠游阅读的人,或许比办活动更能确保图书馆的基本人口吧!
想来,我们还是幸福的,图书馆不仅有经费办理各项活动,还能延长周六晚上的开放
时间,一周开放时间达八十小时呢。
或许图书馆也犹如少子化的教育一样,少子固然可形成小班制,让教育品质提高,犹
如天堂似的图书馆,有较高品质的阅读环境。但少子化也容易造成教育体制的崩解,图书
馆如果利用人数过少,也最容易在经济不景气时,首先遭到政府裁减人力和经费,如何拿
捏,还真是图书馆首长的难题呢!
但不管如何,会常进图书馆悠游阅读的读者,可能是从小就需培养的,他们是真正塑
造图书馆成为天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