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省思]从为何要推婚姻平权而非同性伴侣专法谈起

楼主: bigfeet (我爱女神~)   2016-11-21 19:46:36
※ 引述《justforyou0 (单单为你)》之铭言:
有关于第一点,有些历史脉络。
不过,现在主要谈的是同志婚姻平权,其他法案暂时不重要。
: 一、同志大游行的“多元”诉求,模糊了最重要的焦点:
: “多元”含哪些诉求,本人不赘述。落实“婚姻平权”而修法最重要的焦点是
: 《为什么要推婚姻平权而非同性伴侣专法?》内容里面那三点,
: 但同志大游行的诉求太多,模糊了焦点。
有关第二点,我也曾经疑惑过,后来慢慢懂了
建议可以搜寻<污名认同>这个字眼,以及看一下<骄傲大联盟>这部电影。
此外,女性运动和同志运动交叠在性/别解放运动,
有许多同质性的议题交织合作,拆开只会让同志被传统道德绑死。
: 二、同志大游行的反宣传效果:
: 除了婚姻平权的诉求外,从参与同志大游行的民众展现于装扮、标语的诉求来观察,有些
: 诉求的确具有“维护人权”的正面意义,例如(我个人解读的):女性身体自主、解放性
: 压抑等...,然而若使用低级淫秽的语汇、不堪入目的图片制作标语、猥亵的装扮或者夹
: 杂着商业目的的帅哥猛男内裤秀等等,即使主流媒体未加以报导,这样的画面仍然能够在
: 网络流传,也正好成为反同婚团体能加以使用的素材,提供了该等团体诉求保护儿童、守
: 护家庭...等充足的理由。
: 这些画面和影片只要加以宣传,很容易造成无暇了解修法理由或观念较为保守的民众(不
: 管是信耶稣或拜关公妈祖的)普遍的负面印象,结果同志游行成为“婚姻平权”最好的反
: 宣传活动。
第三,作者是否有宗教信仰?向自己的宗教师出柜了吗?
你说宗教沉默不语,那你呢?
有关宗教内部的改革你又认识多少?掌握多少?
宗教背后的政治与金权,你看懂多少?
这段话不是为了谴责你,而是希望你能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每一步都很困难,特别是在生活中实践,同志运动需要很多人的加入。
: 三、基督教界“道德”诉求的理所当然:
: 一个国家的治理不能忽视对国民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除了透过体制内的学校教育外,宗
: 教是一股很强的能够维护及提升国民道德的民间力量。因而,当上述同志大游行的反宣传
: 效果加深社会上一般民众有“同性恋者很不道德”的印象时,基督教界站出来发声便具正
: 当性。
: 此时沉默不语的“传统民间信仰的宗教”何以沉默?是因为它宽容吗?或者它是无益于提
: 升道德的宗教?因此无话可说(赞成也不是,反对也不是)。
: 当同志运动蔚为风潮(不可讳言的,很多年轻人也纯粹是赶同志流行风而已),许多原本
: 排斥基督教的传统民间信仰者,反而会对基督教产生好感,尤其对许多家有未成年小孩或
: 尚无法接受孩子是同性恋的家长而言,他们会向教会求助甚至进一步愿意信仰基督教~这
: 是目前已发生的现象,不争的事实。
台湾的宗教人口中,民间信仰是最多的,
其次是佛教,基督教是7%。这部分要修正一下数据。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235
此外,<基督教教会教友很具自主性,很难操弄>
这句话我质疑。毕竟他们连修什么法都搞不清楚了。
不过,性平教育的策略要调整了倒是事实。
: 四、11月17日短期号召成形的抗议活动不容忽视:
: 基督教教会会友其实很具自主性,很难操弄,从今年年初立委选举信望盟的政党票得票数
: 只有约20多万票可知此一现象(以10%基督徒人口推估该次总可投票基督徒人口数约180万
: 票),政治性活动会造成会友间不同政治立场的分歧,因而无法汇成巨大声浪,然而就11
: 月17日的抗议活动我个人观感~~这是我本人第一次看见“这么凶的教会”~~
: 基督教界从未宣称自己是“弱势”,但就人口数来说是“少数”(台湾广义的基督徒人口
: 数不到10%)。何以11月17日“少数”人的街头抗议令人觉得声势浩大,个人觉得,四大
: 平面媒体的头版广告达到效果,使得议题的诉求直接达到台湾社会基层传统保守人士面前
: (个人把“婚姻平权”议题定义为“都会议题”,不是“基层议题”)。
: 平时主流电视媒体从不报导基督教界游行活动,然而这次却不敢等闲视之,因为透过传统
: 平面媒体的广告效果,这次抗议活动唤起的是(选票占最多数的)在全台各地保守的、基
: 层的、沉默大众的注意。
: ==========
还有,这句话听听就算了,是恐吓,虽然看来对你有用。
: 本人在网络浏览当天实况时,听到抗议活动主讲人士说一句话,说得很重:今天修法通过
: ...“以后社会会算帐”…。
作者: white9cat (九命)   2016-11-21 20:39:00
妳真有耐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