惧传统压力 大陆同志觅结形式婚姻

楼主: id4 (无限可能)   2014-06-02 11:22:36
中国时报 2014年05月29日 04:10
“每逢佳节被逼婚”的大陆同志族群,在开放程度不如台湾,社会压力、传统束缚更为沉
重下,发展出男女同志组合的“形式婚姻”、尤其盛行于大城市的同志圈,并有众多专门
配对媒合的交友网站平台,亦吸引部分台湾同志登录寻觅形婚对象。
在云门舞集“流浪者计画”奖助下,台湾实验电影创作者陈鹤碧走访大陆各地女同志,期
盼“用文字及影像描绘中国同志族群图像”,观察到大陆家长基于升学压力,不容许求学
的孩子“早恋”(谈恋爱),一旦子女进入社会,却催著赶快结婚;也让同志族群衍生出
“形式婚姻”,以及“同夫同妻”(同志夫或同志妻)现象、问题浮上台面。
结婚目的在于离婚
陈鹤碧指出,大陆同志圈相当普遍的“形式婚姻”、又称“互助婚姻”模式,对同志而言
是件“喜事”,结婚目的往往在于离婚,先结婚借此向家人亲友有所交代,证明本身性向
“正常”;将来离婚后也可用“走不出婚姻伤痛”为理由,保持单身不婚。
号称大陆“最早、规模最大、最专业”的形式婚姻网站,“中国形式婚姻网”所公布注册
人数超过36万人次,并已促成43742对形式婚姻。网站跑马灯上也以醒目红字,不断秀出一
条条“恭喜某地某会员达成形婚”喜讯。在大陆“流浪”期间,陈鹤碧即遇到一位女同志
穿上白纱,其同性伴侣欢喜地在旁协助这场“形式”婚礼进行。
网络上的“台湾形式婚姻网”,连上后仍是“中国形式婚姻网”,据估计该网站20至40岁
的台湾女同志会员超过400位,同年龄层台湾男同志会员则仅20余位。陈鹤碧表示,台湾
风气较自由开放,晚婚乃至不婚族相当多,形式婚姻从未成为同志圈的热门话题。
对传统的无奈抗争
大陆同志的婚姻现象以年龄为临界点,70年代前大多数仍选择维持传统婚姻;70至80年代
初经由妥协,创出“形式婚姻”与“四人婚姻”(由一对男同志与另一对女同志,共同生
活于一个屋簷下)。对此陈鹤碧认为:“必须跨越道德批判,用一颗柔软而且开放的心”
,才能真正认识并且理解大陆的同志族群。
楼主: id4 (无限可能)   2014-06-02 11:23:00
我是GAY,心中也有这样的想法,想找一对拉形式结婚只是不知道这里的板规允不允许征求有结婚压力的拉拉我今年36岁 有交往3年的伴侣 有正当工作
作者: white9cat (九命)   2014-06-02 15:34:00
你其实可以爬文,查看相关讨论串。
楼主: id4 (无限可能)   2014-06-02 19:36:00
我讨论串和版规都搜寻过了 并没有说可以还是不可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