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ancle (天南地北双飞客)
2014-10-14 22:31:15http://miupix.cc/pm-F2TR6C
http://miupix.cc/pm-B2HEPW
http://miupix.cc/pm-VH3FWF
以上三张照片 是很久前发问的姜皂
后来我看它变正常 就切切拿来洗了
很好洗 也没油耗味 还有很淡的姜味!
最近做的那条桂花果酱皂 还没时间重制
现在还躺在阳台上T_T 待我观察下再来报告
※ 引述《H2Ogirl (哇特)》之铭言:
: ※ 引述《WAMA920 (WAMA~啾尬意)》之铭言:
: : 部落格版(内有果酱效应&补救步骤的图)
: : http://wama920.pixnet.net/blog/post/299012141
: : 以下是纯文字简化版本
: : 关于果酱效应的问题,之前怀疑的点有2个
: : 1.氢氧化钠错用成氢氧化钾
: : →原PO已否定这点
: : (虽然当时还是请原PO再次确认)
: : → X
: : 2.水份太多
: : →看原文也才放2倍多的水
: : → X
: : 上述2点最容易想到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的话
: : 最近爆发的问题油品事件,给了一个提示
: : 3.碱量不足 & 压力
: : 橄榄油掺棉籽油的问题油,导致碱量不足
: : 橄榄油皂化价 0.136
: : 棉籽油皂化价 0.138
: : 用橄榄油皂化价计算碱量,实际却是棉籽油
: : → 近乎减碱15%
: : → 原PO用了大量的橄榄油,正好符合这点
: : 也可能是刚好这批油的皂化价偏高
: : 不一定也是掺了其他的油
: : 原本碱量不足的皂,应该出现油水分离的现象
: : 可能因为压力和高温,变成油包水,水包油
: : → 碱量不足+压力+高温 = 果酱效应
: : 这和电锅蒸皂很容易出现果酱效应一样
: : 恰恰好达到甜蜜点,不该出现的都来了
: : 解决方案就是"缺碱就补碱吧!"
: : 氢氧化钠水溶液和果酱皂搅均匀
: : 再用热制法重制
: http://i.imgur.com/PIlRTS6.jpg
: 不好意思我提出一个疑问
: 0.136和0.138的皂化价
: 我觉得没有差到哪里去~ 顶多不超过2%
: 但Wama版友提出会差到15%让我有点疑惑
: (其实我不懂什么是果酱…我也很少遇过
: 会提出来只是不觉得果酱化就是少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