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yapid的旅行笔记 ◎李佳原

楼主: kkkk123123 (Tolas 27382长多)   2015-06-26 20:20:08
※ [本文转录自 kkkk123123 信箱]
作者: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标题: Fw: yapid的旅行笔记 ◎李佳原
时间: Fri Jun 26 20:19:40 2015
※ [本文转录自某隐形看板]
标题: yapid的旅行笔记
我的旅行笔记
◎李佳原
  二00三年五月三十一日 比利时 布鲁塞尔
  嗨,你也是一个人吗?晚上八点,我一个人在HOSTEL的房间里,好孤单。
  一个人旅行有时真的很寂寞吧?没有人可以用中文说话,常常有和外面的世界隔绝的感觉。总是会想找个有东方面孔的人搭讪,却又总是发现对方不是日本人就是韩国人,就算是会说中文的大陆人,却也不是我心中期待的人,我还是想和台湾人说话啊!
  天啊!请赐给我一个台湾人吧!在长久的旅行后,你是不是也常在夜里这样呼唤著,却常常无法如愿呢?你是不是也曾经如我一样,躺在卡欧桑路旁某家GUEST HOUSE的小床上,听着窗外喧哗的摇滚乐,虽然才晚上八点,却因为无事可做,只好强迫自己早点睡觉。不然就是藉著反复翻著早就被翻烂的LONELY
PLANET,计划著其实早就计划好的明天、后天、下周、下个月的行程?更没办法时,索性就把钱包里的钱出部拿出来再算一次,把有多少美金现金、美金旅支、欧元、泰铢、台币等等全计在小笔记本上,再顺便算算今天、昨天、上周花了多少钱,最后终于受不了,跑到网咖,下载中文、南极星,上台湾奇摩看新闻,写EMAIL、连MSN,或是到旁边的一家小杂货店买份华文报,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借此渡过一整个下午、甚至一整天。
  其实你也是想在巴里岛KUTA的night club里,听那些吵死人的LIVE BAND,喝着一杯贵得足以把印尼人吓死,对你却还算平价的啤酒,一边和朋友说说笑笑,聊一大堆吹嘘多于事实、完全言不及义的话题,享受那有些奢侈的异国风情呢?只是你没有朋友,一个人做很多事感觉都不对了。其实这时最好就是有个女朋友在身边,这样一切都完美了,不过有了女朋友,也许你就不会在这里了吧?虽然也是有些室友,但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因为你想要的是轻松地和同伴交谈、分享感想,聊些台湾人才会了解的东西,对吧?
  为什么我又开始写笔记了呢?其实我已经很久没写了,因为我找不到写笔记的原因与动力。不过二个星期前,还在非洲时,有一天在冈比亚BAKAU的渔港看夕阳,想到了一件事情,就是其实人和人交谈,不见得要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面对面地说话嘛,其实交谈是一种可以超越时空的事情,一方说话,另一方在另一个时空下听到,再回应到另一个时空的对方,不也是一种交谈吗?虽然我们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中旅行,然而只要我们心灵相通,一样可以彼此诉说,彼此分享,不是吗?只要这样,我们就不孤单,我知道有未来的你,你知道有过去的我,虽是时空交错,ꬊo也能彼此相伴,就好像你我随时都在身边一样。
  在巴赛隆那时,我在为一件事犹豫不决,现在想来有点好笑。在西班牙和法国之间,在庇底牛斯山脉,有个很小很小的国家,叫作安道尔。如果你也是倪匡迷,你应该会听过这个地方,是的,它就是“迷藏”这本小说的故事背景。这个小国,没有自己的货币、电信体系,一切都是依赖西、法两个邻国。它存在的意义,在于当个购物和避税的天堂。我在犹豫不决的就是,我想去马德里,从巴塞隆那有车直接到马德里,但是我也可以选择,先到安道耳,逛几个小时,再搭车到马德里。因为我是用EUROLINES PASS,所以二条路线对我来说都是免费的,苦脑的是我想去安道耳ꄊA却怕如果我到了那里,当天到马德里的车要是满的话,我就要被迫在那里住一晚,而那里,据说是完全没有便宜的旅馆。当然,如果我真那么想去的话,也不会在意这点事,只是,我并没有特别想去的意思。
  那么为什么还会这么苦恼呢?说来有点不好意思,因为安道尔虽小,甚至根本就不是联合国的会员国,不过它名目上也是个国家,去了安道耳,哪怕是在市区逛个几个小时,我也可以在下次别人问我,你到底去过几个国家时,大方地把这几个小时的游历加进去。
挑战数字这种事,似乎抓到人类本性中某种收集癖的弱点,让人很难去抗拒。我以前听过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人会算自己去过几个国家,而且只在乎去过,去了就到处拍照好回国后向亲朋好友炫耀,这种行为就好像小狗到处撒尿扩张地盘,嫖客到处嫖妓,吹嘘自己性经验丰富一样。所以我在第二十五个国家以后,便告诉自己,数国家这种事就到此为止吧,以后要更加重质不重量。
  二十岁时,列了一个清单,五年来,剩下西伯利亚和南美洲二个地方还没去,又新增了爪哇的小乘佛教遗迹和南印度二项,现在总共还有四个地方在我未完成的清单里。二十五岁,我不知道这样是太快还是太慢。只是,回头看看自己的身边的现实世界,才发现这些年来错过、放弃了太多,现在的自己,早已经一无所有了。虽然觉得有点泄气,不过我告诉自己,在廿五岁时,就已经几乎完成了我人生的一个大梦,虽然也许没人会认同,但是悄悄地把这种满足放在心里,不也算是种幸运吗?就像很久以前,一个朋友和我说的:“Short in hand; rich in
mind.”我们自己偷偷地在心中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够了,不是吗?
  嗯,擦一擦眼泪,好啦,你在旅行对吧?真好,我还是会在家里默默为你祝福的啦,反正你再这样玩下去,以后也会和我一样一团糟的,好好享受你最后的自由吧!BON VOYAGE!
  有首歌,是我旅行的主题曲,从学生时代的旅行,就一直鼓励着我,也点给大家,不管身在何处,都不要忘记我们曾经有过的自由时光哦。
  DONA DONA
(Original Yiddish words by Aaron Zeitlin and Shalom Secunda;
English translation by Arthur Kevess and Teddi Schwartz)
On a wagon bound for market
There's a calf with a mournful eye.
High above him there's a swallow
Winging swiftly through the sky.
How the winds are laughing
They laugh with all their might
Laugh and laugh the whole day through
And half the summer's night.
Dona dona dona dona
Dona dona dona down
Dona dona dona dona
Dona dona dona down
"Stop complaining," said the farmer,
"Who told you a calf to be"
Why don't you have wings to fly away
Like the swallow so proud and free?"
How the winds are laughing
They laugh with all their might
Laugh and laugh the whole day through
And half the summer's night.
Dona dona dona dona
Dona dona dona down
Dona dona dona dona
Dona dona dona down
Calves are easily bound and slaughtered
Never knowing the reason why.
But whoever treasures freedom,
Like the swallow must learn to fly
How the winds are laughing
They laugh with all their might
Laugh and laugh the whole day through
And half the summer's night.
Dona dona dona dona
Dona dona dona down
Dona dona dona dona
Dona dona dona down
旅行的起点
  二00三年八月二十三日  巴基斯坦 奎他
  我今天晚上,去电影院看电影。魔鬼终结者二,这部片如果是在台湾的电影院播,我一定不会花钱去看的,哪怕是在HBO转台转到,恐怕我也不会多看一眼。只是在这里,就好像久旱甘霖一样,让我看得好感动。电影院的感觉和很小很小的时候,大概台湾民国七十年代的电影院一样,很硬的椅子,当然没有划位,没有冷气,只有很多电风扇,开场前和中场(居然还有中场休息哦!)都有很多卖饮料和零食的小贩走来走去,好怀念的感觉呀!我们六年级这一代,从小到大,正好目睹了台湾的转变,这些开发中国家的情景,都像是在唤回童年时光一样的令人怀念。其实不
只是如此,更重要的是我很喜欢很喜欢看电影。我前阵子才觉得奇怪,为什么总是觉得哪里怪怪的,直到今天早上看到电影院时,才想到对了,好久没看电影了!高中的时候,我家附近有间二轮电影院,每个星期都会换片,一次换四部片。当时我生活最大的享受,就是在星期五的晚上,穿上很厚很大件的外套,买些零食和饮料去看电影。有时候天气冷,就穿厚厚的大衣,有时下大雨,就带只长长的雨伞。最幸福的一刻,就是很晚的时候,一边踏着夜路回家,一边想着刚才电影的剧情。我很喜欢那种感觉。
  你是不是也会这样,一直在往一个方向前进,但你却从来没有想到过为什么自己会一直往那个方向走。
  在佛罗伦斯的一家HOSTEL,我坐在共同室里喝牛奶。一个女生对着咖啡机看了半天,不知道在找什么,后来终于走来问我:“请问,我想要喝咖啡,可是找不到杯子,你知道哪里有杯子吗?”
  我抬头看了她一下,身材略瘦,大约二十岁左右,轮廓和说话的感觉,不知该说是有拉丁味的美国风、还是有美国味的拉丁风的女生。
  后来才知道,她是拉丁裔的美国人,难怪说话偶尔会夹杂几句西班牙文。才大学二年级,真是个小女生(虽然我才二十五岁,不过大概是因为嫉妒人家的青春吧,所以只要还是在读大学的,我都觉得是小朋友)。第一次自助旅行,居然是提行李箱在旅行的,而且行李箱大得惊人,平常除了杀人魔为了分尸后清运尸块方便,我想是不会有人用这么大的行李箱的吧?我常取笑她,说她不是背包客(BACKPACKER),而是行李箱客(SUIT CASER)。
  后来我们成了朋友,相约到罗马时再一起去玩,不过却因为我弄丢了约定地点的地址而错过,我想大概一辈子不会有机会再见到了吧?不过也很难说,世界上没什么不可能的事。
  还记得在佛罗伦斯那几天,晚上时我们会在共同间喝啤酒、聊天,有次她问我一个问题,我发现我竟然从来没有想过。
  “是什么原因让你开始旅行的?”
  我还真的没想过这个问题呢。第一次一个人出国旅行,应该是北京|新加坡那次,不过更早,我有时也会一个人在台湾旅行,我从没有想过自己这种旅行的个性,是怎么开始的。我想了一下子,回答她说:“我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嗯,也许,是从我高三时开始的吧。”
  “高三时,为了要考大学,每天晚上都在房间里读书,那时我会在我的桌历上写下每周的读书计画,桌历的每一页,都会有张风景照片,有印度的泰姬马哈、日本的东大寺、巴黎的凡尔赛宫、罗马的圣保罗大教堂等等。我有一天读书读得很累了,便翻一翻桌历的照片。突然觉得自己很可悲。生在这么广大的世界,有这么多美丽的事物,而十八岁的我,却只能每天坐在桌子前面,盯着这些无聊的教科书。”
  “后来,我在那一页桌历写了一段话,我说,等到有一天,这一切都结束了,我重获自由以后,我一定要去环游世界,看遍所有美的事物。”
  “所以后来,你就开始旅行了吗?”她微笑地问。
  “事实上,没有”我摇头。
  “你知道的,上了大学,谁还会记得高中时那些狗屁理想?我上大学以后,早就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直到三年级,那时是我人生最颓癈的时候,每天不是喝酒、东晃西晃、就是睡觉。有一天,我又跷课在家睡觉,觉得房间很乱,便开始收拾房间,找到以前的那本桌历。我看了当时写的很多理想,对自己现在的生活觉得很惭愧。那个晚上,我便决定,我要去环游世界,还列了一串一定要去的名单。我从那个寒假就开始独自旅行,第一次从北京旅行到新加坡,等到学期开始一阵子以后才回国。”
  在那最初的年代,旅行就是由这样一个信念驱使,有计划地在旅行世界,后来被退学后,开始加入了对现实的逃避。再后来是为了年轻时未完成的理想,或纯粹为了玩乐。直到有一次,在多哥(TOGO)的首都洛梅(LOME),我在破旧的旅馆里作了一个梦,醒来时,觉得对旅行有种索然无味的感觉。
  二00三年六月十四日 威尼斯
  今天呢,我从维也纳来到威尼斯。为了省钱,我住在一处露营地的箱形屋里。这也是我第一次住露营地耶!一晚十三欧元,在威尼斯我想这样的价格应该算便宜的吧?在维也纳住在一间教堂的钟塔里,一晚才六欧元,而且还有厨房可用,自己作早餐和晚餐,每天都吃得好饱、好幸福哦!威尼斯这里,就没有厨房,离市区又远,不过幸运的事也不会天天都发生的嘛!问我我为什么好几天都不写笔记了?其实这就像为什么有些朋友很久没联络,会突然打电话给你一样,八成都是因为生活过得不如意吧?在维也纳的时候,室友都满有趣的,晚上就不觉得无聊,也不会想写笔记
了。而到了这,虽然是四个人的箱形屋,却只住了我一个人,感觉就寂寞得多了。加上又不能煮饭打发时间,无事可做的时间就多了起来,才又想起和你说说话。回想这些年来的旅行,住过各式各样的地方,从殖民时代的贵族建筑、到茅草搭的小屋;住过教堂、寺庙、海滩、妓院、车站,睡过仓库、阳台、沙发、屋顶、庭院、骑楼;西藏的土房、西亚的土房、非洲的土房;从太平洋到印度洋,再到大西洋。每次搬到一个新的地方,都有不同的感受,只是不断地迁徙,有时真的会有种不知自己身处何地的感觉。在非洲时,有一天作了一个超浪漫的梦:在一个天空很蓝、蓝得像
是颜料画上去一样的蓝,阳光大得让人发晕、树木绿得发亮的下午,我在几内亚的马利大使馆遇到一个很久很久以前喜欢的女孩子。除了变老了一点,她看起来还是没有太多改变,还是一样短发、还是一样笑容迷人,我一眼就认出她来,我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她,我竟然呆了一下,一时间不知所措,想说什么,竟然也不知所云,但是她在我说出口前先认出我来了。于是我们又像当年一样热络地聊起来了,她还是像当年一样、语气、口吻和动作都是那么热情、带着一点点粗鲁却不让人觉得无礼,一切都透露着她正是我当年认识的那个女孩,我好像在心中告诉自己,我终于找
回她了,找回我们曾经的友谊,也找回我遗失的过去。然而在梦醒之后,我觉得好失落,突然有种对旅行索然无味的感觉:的确,那是个很美很美的梦,旅行中还有什么比这样的邂逅更加浪漫、更加美好的事情呢?不过这个梦好像在告诉我什么。它好像在告诉我,我之所以会这么执著于旅行,其实只是想从现实的解放中,找到一些与年轻时相连的感觉。我不断地旅行到陌生的城市,看似毫无目的,其实只是想从流浪中,找回逝去的青春罢了。流浪是我和过去共同的语言,藉著阳光灿烂的异国天空、或是大雪纷飞的异乡寒夜,不管是东京的御苑、吉隆坡的国立体育馆、棉兰的
街道、湄公河旁的小吃摊、布达拉宫前的广场、寇斯巴撒的海滩,一段段美好却一去不回的时光,都是现在的我和过去的共同的联系。触碰著过去触碰过的东西、走过过去一直想走的路、感受过去曾经有的感受,我好像变回了那个最初的自己。虽然回忆在发生的那一刻,就已经一去不回地死去,但是依恋回忆的灵魂却无法安息,总是想找回一些回忆的碎片,找寻不著,只好漂泊。其实我是知道这一切都是妄想罢了,其实我心里一直很清楚,我在找寻的、我在等待的,是一个已经消失的世界。只是在那个早上醒来,我终于诚心地接受这些事情。从那时开始,我突然对旅行失去
了热情,眼前的旅行,从此只不过是一些未完成的行程罢了。唉,这房间里好闷好热哦,去海边散步好了,明天再聊吧。
  我说啊,很多事情的答案,其实是一直存在自己心中的,只是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要向自己的内心寻找答案罢了。当然,心中问题的浮出,心中问题的解答,就是成长的过程吧。你的旅行,也是为了寻找什么答案吗?我有首很喜欢的歌,也许很符合你现在的心情哦!就当作是今晚我给你的点播吧。
  
Desert Moon
"Is this the train to Desert Moon?" was all she said
But I knew I'd heard that stranger's voice before
I turned to look into her eyes
But she moved away
She was standing in the rain
Trying hard to speak my name
They say first love never runs dry
The waiter poured our memories in a tiny cup
We stumbled over words we longed to hear
We talked about the dreams we'd lost or given up
When the whistle caught the night
And shook silence from my life
As the last train rolled toward the dune
Those summer nights
When we were young
We bragged of things we'd never done
We were dreamers, only dreamers
And in our haste to grow too soon
We left our innocence on Desert Moon
We were dreamers, only dreamers
On Desert Moon, on Desert Moon
On Desert Moon, Desert Moon
I still can hear the whisper of the summer nights
It echoes in the corners of my heart
The night we stood and waited for the desert train
All the words we meant to say
All the chances swept away
Still remain on the road to the dune
Those summer nights, when we were young
We bragged of things we'd never done
We were dreamers, only dreamers
Moments pass, and time moves on
But dreams remain for just as long as there's dreamers
All the dreamers
On Desert Moon, on Desert Moon
On Desert Moon, Desert Moon
如果你也看过我曾经看过的世界
  在西奈半岛每天在红海浮潜的日子,每天晚上都要复习一下红海鱼类图鉴。其中有种鱼让我印象很深,叫作狮子鱼。这种其貌不扬的鱼类身上长满刺,就像狮子的鬃毛一样,所以被取名为狮子鱼。狮子鱼是浮潜者的大敌,因为要是不小心激怒了牠,被那具有毒性的刺给刺到的话,少说也要痛上好几天。不过浮潜者也不用太担心,因为其实狮子鱼大多时候,都只是静静地在珊瑚礁底层穿梭,只要稍微注意,很少会不小心碰触到牠。
有时,我觉得自己的就好像只狮子鱼,孤癖又别扭地存在,身上长满了刺,好像是个狠角色,其实只不过是怕别人太过接近罢了。张牙舞爪,有时不见得是为了示威,反而只是为了避免受到别人的伤害。
  时空交错的感觉真是诡异,其实在写这篇时,比起其他的文章,又过了几个月了,在时间上,我应该已经离这种种的事情更加遥远了,但是在某种形式上,却又更加接近了。
  我已经是个上班族了。在某公司,当外销业务,负责中东、南欧和非洲的业务。所以每天接触的,都是在那遥远世界的人和事,还是常常听到那几句亲切的阿拉伯话:“Salam”、“Acha”、“Shokran”。
  最近台北又在下雨了,又冷了起来,好像冬天又回来似的。坐在办公室和阿联的客户在谈论伊朗的标案,和窗外的景色真不搭调。
  上个星期天,在苹果日报看到一张泳装美女的清凉照,呆了一下。让我怅然的不是爆乳激凸的泳装少女,而是少女身后的夏日海滩。我又想到好多夏日海滩的回忆,想到和女友在泰国小岛的生活,想到在越南芽庄一起游泳的日本朋友,想到在柬埔寨金磅逊的私人海滩,想到孟加拉寇斯巴撒的夕阳,想到印尼棉兰的外港等渡船回马来半岛的下午,想到在非洲冈比亚河口的渔港,想到在威尼斯对岸的露营地看着威尼斯入夜的晚上,想到在西奈半岛每天浮潜的日子。我在心里大叫:“是谁偷走了我的夏日阳光和海滩?快把它还给我!”
  在巴基斯坦的拉瓦平底(RAWAPINDI),是首都伊斯兰马巴德的双子城。伊斯兰马巴德是建国后才新建立的城市,一切的布局都是经过意大利设计师的规画的。有高楼、有洋房、有商店、更有令人愉快的绿地。旅人们大多住在生活机能较好、较为繁荣的拉瓦平底,要到伊斯兰马巴德办事情时,再坐巴士去。二个城市间的公共汽车系统是相连的,因为这两个城市只不过是把一个都市该有的二种面貌拆开来,独自却又相依地活着。太阳很大,又闷又热的上午,坐车从拉瓦平底到伊斯兰马巴德,好像从喧嚷混杂的传统市场,逛到整齐干净的百货公司一样。在伊斯兰马巴德吃过午餐ꄊA到阿富汗大使馆领取签证时,外面突然下起大雨。下著午后雷阵雨的伊斯兰马巴德真是可爱极了。大雨和风,吹得两旁的树摇得好厉害;路边的草丛里,有青蛙的叫声,使馆区的旁边,流过一条小溪,因为雨太大,溪水都涨到路上了。往北方看,山上居然起了雾,好像我们家附近的象山一样,只是山的那边,逆着印度河谷游去,是喀什米尔高原,住着很多可爱纯朴的人们,有草原、有冰川、有积着白雪的高山,以前认识的一个香港大姐说,宫岐骏风之谷的画面就是在那里取材的,只是我个人倒是觉得那里比较像天空之城的场景。再往北去,印度河到了尽头,就是喀喇昆仑ꐊs,那附近有世界第二高峰K2峰,当年坐车在山脚下经过时,并不觉得特别雄伟,只是后来别人才和我说,因为我们在看它时,脚上踩的地方,就已经海拔五千多公尺的高处了。喀喇昆仑山的另一边,是中国的新疆,山脚下有个城市,叫喀什,有新疆最大的清真寺、有好吃的手抓饭、现拉的拌面,也是中巴公路的起点(英语叫KARAKORAN
HIGHWAY,也就是喀喇昆仑公路的意思,由新疆的喀什到巴基斯坦的伊斯兰马巴德)。当然过了喀什再往北,就是塔克拉马干大沙漠。其实说来有点有趣,因为要是一开始我们是由伊斯兰马巴德往南说起,过了奎它(QUETTA),也是一大片沙漠(那是个可以看到野生骆驼的地方!),所以站在伊斯兰马巴德时,其实你是身处于二个大沙漠之间的。也许人比起大自然很渺小,但是若是你曾经探索过这个世界,那么你再闭上眼睛,凭著记忆,便可以宛如在空中飞翔一样,让思想随意地在世界漂流,而不觉遥远了。
  不过用说的很快,但是当时走过些地方,花了好多时间才走完。伴随着其中一景一幕的,常常都炙热的烈日和好像永远到不了终点的火车和巴士。到拉瓦平底时,刚好是周末。为了等著办阿汗富签证,便在拉瓦平底住下来。其实我已经是第二次来拉瓦平底了,上次来,是由香港一路沿着丝路,最后走中巴公路旅行而来,而这次,却是由西班牙一路旅行到此,算是有点作弊地,分二次地在此完成了欧亚大陆横断。
  因为在旅馆里太无聊,便又到街上逛了逛,发现市区不远的地方,有个像假日书市一样的地方,好多人摆了好多旧书在卖。看了看,幸运地发现了几本英文的好书,其中包括几个月前才出版的哈利波特第五集。杀了下价,只花了一百卢比就买了下来(大概台币五十几元)。接下来的几天,把自己关在旅馆里努力地看着哈利波特,时间过得好快。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只是想和你说,我那时在哈利波特里看到的一段话,很有趣。大家都觉得预言学老师只是个老骗子,根本就没有预言能力,她有次很激动地说:“那些说我没有预言能力的人,不知道我所看到东西,如果他们也能看到我看到的东西,他们就不会这么说了。”
  其实故事详细的内容我早就忘了,会记得这段话是因为我后来有次在埃及阿斯旺的尼罗河畔看夕阳,突然想起来这一段话。
  当时,其实我的心里,是很焦虑的,因为旅行已经到了尾声,我就将要再回到现实世界。我知道,现在的这一切,到了现实的世界,就会自然而然的消失,再也不会回头,而我现在所追求到的一幕幕美好的画面,也不会被社会认同,也得不到别人的肯定。
  但是我还是有种想要大叫出来的感觉,想要大喊,如果你们曾经看过我所看过的世界,你们也会和我一样着迷的啊!就算付出了许多代价,我永远不会认为这一切是件错事,也永远不会后悔,因为这些已经成为我灵魂的一部份了。
  当个上班族,生活实在是俗气得很。其实我觉得很多世俗的东西我其实根本就不在乎,只是我一定要能在现实的世界中生存啊!因为我不是企业小开,更不是富家子弟,我是要用功才有书读,要工作才饭吃的人,想要有尊严地活着,我就必需努力迎合主流。我很想一直都那么浪漫与脱离现实,但是那对我来说真的是不可能的事啊。
所以啊,这些太过梦幻的事物,就当作是我们之间的小秘密吧,我们自己知道就好了。
下次还是参加旅行团好了
  旅行的人,除了很多的牺牲外,最需要的是很多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不过其实我是个软弱的人,意志坚强绝对不会是对我的形容词。只是我发现我一直都是个对信念很顽固的人。
  前几天,收到一个朋友寄来一封电子邮件。之前我回国时,寄了一封群组信给在旅行的朋友们,信尾不免抱怨一下回国后种种的不适应与困境。在埃及认识的奎克,回信给我一些鼓励。信中写了一段话,说,“既然你都曾经独自旅行过阿富汗,我相信这些问题,对你来说,一定都不会困难。”
  在延吉街的星巴克等人。等了第二个小时了,人还没来,店员带着一点歉意地和我说,十一点,店要关门了,我点点头,拉着背包,坐到外面的机车上,继续等。
  昨天开始,寒流来袭,台北也变得更冷了。等得真的有些不耐烦,却想起这段话。其实等个二、三个小时,对我来说,还不到等不下去的地步。廿岁生日那天,在老挝撒瓦那金的湄公河畔,为了看夕阳从湄公河的彼岸西落,坐在河边发呆,一等就等了快十个小时。在旅行中,为了等车、等船、等转机,二、三个小时,到十几个小时,三、四天都有等过,其实也不是那么难熬,毕竟没有耐心的话,旅行会很痛苦。
  很多人都觉得旅行很浪漫,很享受。对很多旅人来说,其实旅行的回忆除了美好的片段以外,还充满著辛酸。
  八月五日  伊朗德黑兰
  旅行有时候真的很辛酸,比如说,现在。
  凌晨四点,被巴士丢在一个像是的高速公路交流道口的地方,放眼所及,除了路灯和车灯,没有任何灯光,没有人会讲英语,也不知身处何地,更不知何去何从。搭了一整晚的车,还在车上被基佬猥亵,竟然趁我睡觉时,拉我的手去打枪!干,真想把手剁掉!恶心得令人想吐,害我一夜没睡。已经累得不能再累了,居然还在这种时间,被丢在这种地方,让人觉得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和自己过不去,好好在家当个普通人,过著正常的日子不是很好吗?当初真该先弄本L.P.再来伊朗的。唉,这就是旅行的现实吧,大家都只看到旅行美好、梦幻的一面,却不知道,旅人的生活,
有时候是很辛酸的:各种的困难、危机与陷阱、各种不同的人,用尽各种方法来伤害你,挫折你,一天又一天的孤单无助、一夜又一夜的寂寞挣扎,种种又种种,要不是太过坚强,或是太过执著,有多少旅人能撑到最后?又是一个陌生的城市,又是我一个孤单的人。
  老实说,在当年我所列的Must-go清单里,西非一直名列前五名。为什么?因为我想去看看世界最落后贫穷的地方。北印度很穷,不过和西非比起来真的可以算是先进国家。西非的贫穷,和亚洲的贫穷不一样。亚洲的贫穷,是人太多的穷;而西非的穷,是生产太少的穷。所以一样是穷,亚洲的穷国物价就很低,而西非的穷国物价反而更高。就像LP写的,到过印度和南美洲的人,到了西非一定会被当地的物价吓一跳,西非的物价大约和东欧差不多,偶尔比西欧更贵。同一个牌子的矿泉水,我在巴黎看过有的商店卖四十分欧元,但在西非都要卖到大约六、七十分欧元、甚ꘊ雱騥Q。
  虽然只是五个星期匆匆地从大西洋岸的塞内加尔(邦交国)、冈比亚(邦交国)、马利、布基纳法索(邦交国)、加纳、多哥、到贝宁,却是我旅行回忆中的大灾难之一。老实说,原本对埃及|南非的非洲纵贯还有点向往,在这次西非行之后,便觉得没有什么想走的动力。
  每次人家问我非洲行的感想,我都会说,那次旅行,就像我们那句俗语说的一样:“花钱受罪”。想说说那次的灾难,却真不知道该从哪说起。是要从十二人座的箱形车坐三十几个人开始说起呢?还是要从连坐将近三十个小时的破烂巴士说起呢?还是要从在达卡尔一晚二十欧元还只能住得到又脏又烂的低级妓院说起呢?是要说说在沙漠中奔驰的BUSH TAXI呢?还是聊聊二百五十公里的路,花了十五个小时才到的灾难呢?或是,火车没有出发时间,只有出发日期这种事?
  总之真的是太多灾难了,连后来我在阿富汗都没这么糟。的确,阿富汗刚打完仗,基础建设上的确比不上西非,毕竟西非接受了外援这么多年,主要的道路、发电厂也建设得差不多了。不过非洲人那种做事态度真的比不上我们亚洲人。拜托,连阿富汗人都不会在CORONA里面塞超过六个人耶!TOWN ACE本来就是十二人座(其实正常来说,应该只有八个位子)的车,哪有挤超过二十个人的!
  尤其当时去的时间不巧,刚好是一年最热的热季,在撒哈拉周边的地区真的是有够热。最惨的一天是在马利的凯依斯(KAYES),物资缺乏,一天只吃二颗鸡蛋,只是不断地喝水。我不知道到底几度,只知道我和亚历夫两个人一直喝水,每隔一、二个小时就去淋一次浴、把溼毛巾盖在身上散热。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在干热到了极点的地方,棉被、枕头、任何东西,就算没有直接晒到太阳,也会热得吓人。所有的东西,包括衣服、裤子、鞋子、哪怕是放在桌上的书都是热呼呼的。只有电风扇就已经够惨了,更惨的还不时会停电。出门没有餐厅,也热得吃不下,更重要的是ꄊA根本就热得不想出门。我自认我不是一个对沙漠陌生的人,在那之前,我也跑过几个大沙漠,但是还是第一次知道原来沙漠真的热的时候,可以这么热。当时身上长满汗斑,每天都处在很不舒服的状况下,尤其是睡觉时,觉得全身特别刺痛难忍,最惨的时候,平均五到六分钟就要想一次家。
  马利也真的个很穷的国家。巴士停在一个小市集,让乘客们下车吃饭。我们买了条面包,再去羊肉摊买了些炖羊肉夹来吃。到卖茶的摊贩点杯立普顿红茶,一边喝茶,一边吃面包。市场的小孩们聚集在我们四周,痴痴地盯着我们看,本想只是普通的乡巴佬罢了,不以为意。就在我们喝完茶,站起来要往回走时,小孩子们一拥而上。你知道他们要做什么吗?你一定以为他们要和向我们乞讨对吧?不是,他们从头到尾就没有和我们开口乞讨过。第一个扑上来的小孩子,一把就把茶杯里的茶包塞到嘴里,努力想多吸一点茶水出来,第二个扑到的小孩子,抓起茶杯,拼命地往嘴
里倒,好像想要把最后一滴茶水倒进嘴巴一样(早知道我就不要喝得那么干净了,那杯子里根本就没有任何一滴茶啊!)。连我这个在亚洲见识过无数乞丐的冷淡人士,看了都觉得好难过。后来在车上,亚历夫和我说,刚他面包吃到最后一口,觉得好硬,不想吃,拿到垃圾堆丢时,面包一脱手,小孩们也是一样扑过来抢,早知道我们刚才就多买几条分给他们吃了。是啊,虽然我一向很少对乞丐心软,但是看到这一幕,还是忍不住在想自己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坐在巴士,看到小孩们在我们走了以后,又回到市场的各个角落,每个人走路时,眼睛都一直盯着地上看,不知在找什
么。终于有个小孩子好像发现什么东西,高兴地捡起来,马上就塞进嘴里用力地嚼,我的天啊,那是个塑胶袋耶!
  所以说,的确,以成为旅人为目标的人,一辈子至少要去过一次非洲(除了北非、南非和肯尼亚以外的非洲才叫非洲)。但是就像一个也走过同样路线的法国人说的,这种事至少要做一次,不过做一次就够了,再做一次的人,就是疯了。在达卡尔开餐馆的大陆老板严佬说:那是人间地狱啊!
  在这个残酷又充满矛盾的世界,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在印度被拒绝入境后,我几乎陷入绝境。后来虽然还是找到路脱离巴基斯坦,但是想起来还是觉得很难过。从德黑兰搭直达车回伊斯坦堡,认识了从斯洛法克来的彼得。和他说我在印巴边境的惨事,他笑着说,至少你还有钱可以逃得出来,我这次才差点被印度人害死呢。
  他说,他从印度到尼泊尔,要再回印度一路旅行回欧洲,因为印度签证已经过期了,想在加德满都的印度大使馆重新办理,却因为一个星期前的某个政治事件,印度全面停发签证给斯洛法克人而遭到拒发。拿不到签证,又买不起机票,他完全陷入绝境。眼看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旅费愈剩愈少,他下了一个决定:偷偷潜入印度。
  在丛林里走了一天一夜,他还真的就这样混进印度了。进了印度以后,找到斯洛法克的大使馆求助,谎称自己的护照遗失,当然,签证也就跟着护照不见了。
  旅行时真的是很多千奇百怪的事都会遇到吧?尤其我们台湾人,一个人在异乡,出了什么事,常常也没人可以帮你,所以很多时候真的格外地辛酸。以前会觉得跟旅行团、什么自由行、半自助的都是老人家、逊脚在做的事,不过我现在真的开始认真考虑,下次旅行不但不要再到冷门的国家,而且还是跟团好了,人愈老真的愈吃不了苦了。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有时真的辛苦了点,但是要是能在绝境中意外找到出路,就会觉得好像一切都没那么糟了。
  二00三年八月八日 伊朗伊斯法罕
  虽然今天已经快结束了,不过我终究还是发现今天是父亲节了。从上次凌晨四点到德黑兰的事情后,已经过了三天了,而我,今晚也已经到了伊斯法罕了。你问我,那天后来如何了呢?嘿嘿,后来我绝望地在黑夜里沿着公路走,看到有个地方在修马路。工地里有个穿西装的人在指挥,我想这个人说不定会讲英文,于是上前向他问路。他不但热情地开着他那台大概有五公尺长的大轿车载我到市中心找便宜的旅馆,还招待我到他家吃饭,陪他的小孩子玩耶!原来他就是那个工程公司的老板!从那时就一路受到好心的伊朗人帮助。所以说,这就是盲目旅行迷人的地方:总会有
些特别的奇遇啊!
没有奇蹟的城市
  昨天晚上,是去年的最后一天。原本和以前的女朋友约要去吃饭,她临时说要加班,都已经准备好,期待了一整天,在家待不住,和她说工作完再打给我吧。搭了捷运,散步到她公司附近的一家麦当劳,看报纸打发时间,等了二个多小时,还没消息,打电话去问,也没人接。坐不住去逛街,肚子很饿,但是又想她加班到这么晚,不知道吃过了没,还是等她下班再一起去吃吧,又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接到她的电话。电话的那头很吵,原来她早就下班,和朋友去玩了。
  心情真的很沮丧,坐在回家的捷运上,一大堆人挤到市政府要去跨年倒数,心想,要是这个时候,我要是遇到谁谁谁,我一定要和她说,请原谅我过去对妳很坏,请和我一起去市政府倒数吧!
  不过,你也知道,这是一个没有奇蹟的城市。车到站了,我还是乖乖回家看电视了。
  其实我常常在想,为什么那么多人,对旅行有那么多的憧憬。
  也许,旅行和性一样,是一种在每天忙碌的生活中,你会轻易遗忘,但是一但有人提起,或是自己就快要拥有的时候,就会兴奋不已的事。小时候,我是个做作的小文青,很喜欢看小说,读古诗。“西出阳关无故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好多好多充满异乡旅行情调的诗词,或著壮阔、或著清幽;或著豪迈、或著感伤,从小就在我这个小文青的心中留下很深的向往;古典一点的小说,像中国的“镜花缘”、“西游记”或是西方的“奥德赛”、“辛巴达”和我最喜欢的卡通“金银岛”,都是很多很多的旅行故事。
  生活在社会的人们,受了太多有形无形的规范、限制,被现实剥夺了理想,让我们常常身不由己,被迫做很多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事。所以,人们总会梦想脱离现实,幻想在遥远的地方,存在着自己的幻想世界。其实对人们来说,远方世界和旅行浪漫这些事物的存在比实际拥有更令人振奋,就像偶像歌手一样,谁管他歌唱得好不好听啊,只要是他做的事、出的唱片,就一定是最好的。
  不过,你知道吗,我相信这世界上一定会有一些不可思议的奇蹟会发生。
  在孟加拉南方的寇斯巴萨(Cox’s Bazar),虽然是个寞寞无闻的小村庄,却有着世界上最长的海滩,与最美丽的夕阳。虽然四周都是观光大国,孟加拉却是一个观光客极少的地方,一路从达卡、吉大港到寇斯巴萨,都没遇到半个观光客,终于有一天,晚上在海滩散步时,遇到从加拿大来的情侣,石峻和凯利。他们学中文,所以有中文名字。他们也在寻找其他的旅人,找了一阵子了。后来,我们陆续在海滩上找到几个其他旅人。
  那真是段愉快的时光。白天睡得很晚,起床懒懒地洗脸、刷牙、洗澡,下午或著出门吃饭、散步,或著在房间里洗衣服、看书,快要傍晚时,走到大家约好的地方一起看日落。一大颗火红的圆饼慢慢沈入海的尽头,天空、云彩、海浪、沙滩都被染成金红色了。在海滩上,有好多人在散步,小摊贩、骑马的人、帮人拍照的人,还有数十个到百来个围着我们、好奇地盯着我们看的人。
  晚上是派对时间。大家聚集在石崚他们的旅馆阳台,聊天、喝酒、抽大麻,做所有挑战回教禁忌的事。
  后来各分东西,再也没有联络了。曾经在曼谷的卡欧桑又再遇到过石崚和凯利,不过那并不是太令人意外的事,毕竟,所有发生在卡欧桑的事,都不算奇蹟,而只是这个狂乱的街道中,另一件日常锁事罢了。在卡欧桑路的不期而遇,不是不期而遇,因为你早就知道,到了卡欧桑,总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
  当时我还是个中辍生。回国后,本想去当兵,都已经收到兵单了,却因缘际会下,转而到淡大城区部的二技班就读,成了不折不扣的技职体系学生,人生真是充满转折,不是吗?
  将近一年后,有一天,因为赶着要去考统计学的期中考,在教室大楼的门口,差了撞上了二个人。还来不及说声抱歉,抬头一看,我们三个人都惊叫一声,兴奋地彼此拥抱。对啊,我居然在那里,再次和他们不期而遇了。
  他们来台湾学中文,在淡大语言中心读书,和二技部是同一栋大楼,这段期间,我们完全没有联络,也不知道彼此的打算,在认识的时候,那栋建筑物,都是世界上和我们最没有关系的地方之一,但是在将近一年后,我们再次在那不期而遇,而且才知道从此要一起在那上学。很巧,巧到像是少女小说的剧情对吧?所以我说,奇蹟真的是会发生的,尤其是和有旅行关的事情。
  东南亚组的旅人在曼谷、西藏和印度组的旅人在加德满都和德里、欧亚大陆横断组在伊斯坦堡、东地中海环绕组在开罗,和同一个人在旅行中,再次遇到一、两次,甚至四、五次以上,都不是什么令人意外的事。不过因为一些巧遇,而发展出的故事,就比较神奇了一点。
  因为到赛内加尔的飞机要等八天才飞,我和亚历夫先到阿姆斯特丹玩几天再回巴黎搭飞机。在阿姆斯特丹时,挣扎了一阵子,终于还是决定花个几十欧元去看郁金香花园。适逢初春,百花初放,两个大男生一起逛,还真的觉得少了什么。逛著逛著,却听到身后传来台语的交谈声。
  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几个我们台湾驻欧盟的外交人员,趁著周末,带着家人来玩的。很巧吧,更巧的是,他们还有一个人是刚从赛内加尔大使馆调来的。知道我们就要去赛内加尔,他给了我们一个电话和住址,要我们到了达卡尔,就去大使馆找一位姓辛的秘书,他会写信要他代为关照。
  原本对西非的旅行,还有点忐忑不安,后来到了赛内加尔,因为辛秘书的帮忙,让我们的西非行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一路旅行赛内加尔、马利、布基纳法索、加纳、多哥、贝宁和冈比亚都没遇到什么大问题。后来在我们回欧洲的前一天晚上,辛秘书还请我吃了一顿晚餐,真是太让人感动了。
  后来想想,这件事真是神奇,当初要不是为了等那班飞机、要不是决定先到阿姆斯特丹、要不是最后决定花那个钱去逛那个花园,看似和这些毫无关系的西非行,会变成什么样子?一念之差,真的会改变很多事。
  回到台湾的日子,虽然偶尔也是会有些奇蹟的,但是绝大多数的日子,都是在一滩死水中度过。听说过一个韩国人,旅行太久,回到韩国,因为受不了平淡的日常生活,周末买了张来回机票,到曼谷卡欧桑路回味一下旅行的感觉。对啊,大家都是这样,体验过旅行那种刺激的生活,习惯明天和今天不一样的生活,平常的生活真的太乏味了。
  不过嘛,人生总是离不开现实的,虽然现实的生活,太过俗气,但是不在现实生活站稳脚跟,你的旅行,是无法走得太远的。
  二00三年六月四日 捷克布拉格
  嗨,你在哪里呢?我还在布拉格。今天从车站回来时,遇到一件趣事。
  火车到站时,车门打不开,后面一个洋妞拍拍我的肩膀,示意要我让开,然后他上前用力摇了门把二下,还是打不开,于是就用力一脚踹在门上,竟然就这样踢开车门了,不过也因为太用力,鞋子也就这样顺势飞了出去。下了车,我还眨眨眼,对她比了一个大姆指。后来在路上,我们碰巧地走在同一个方面,她和朋友忍不住爆笑出来,想到刚才那个鞋子着陆月台的精典画面,我也快忍不住笑出来了,不过因为我是一个人走,要是在街上突然就这样一个人哈哈大笑,就太丢脸了,只好假装打呵欠。神奇的是,后来竟然发现她们原来也是观光客,而且我们住的是同一间旅馆
呢!
  旅行偶有的一些奇遇,正是旅人无法自拔的原因呀!你是为了什么而旅行呢?是年轻的轻狂?是过份浪漫的梦想?是对现实的逃避?是对他人的承诺?还是只是为了旅行而旅行?这些都曾经是我旅行的原因,只是现在的我,不知道为何而走的时间愈来愈长了,只有偶尔有值得的感觉,而那些所谓的美景,不但愈来愈无法让我拿起相机,甚至无法让我向前走一步,你也会这样吗?愈想愈空虚,还是睡觉吧!
相遇与离别
  今晚打牌时,闲聊时,听到一件很神奇的事。
  “你出国时,阿呆入伍在成功岭受训,我们大家去参加他的恳亲会,看到一个辣妹,黑狗居然跑去和她搭讪耶!超敢的。”小崔认真地说。“然后,我们就和那个女生一起回台北,黑狗和她一路聊回台北,最后,还和她要电话。”我心不在焉地听着。
  “对了,那个女生说,她认识你。”他得意地说,我抬起头,满脸疑惑。
  “她说她是你国中同学。”他补充。
  很巧吧?经过他的形容,我终于大概可以猜到是哪个女生了。的确,我当年应该还算和她有些认识。我读的国中是男女分班,所以我们并不是同班同学。会认识,是因为一起在同个补习班补了二年。
  那真是个清纯的年代,成绩稍微好一点,就自以为是,因为可以认识女生,对补习比对上学还积极。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而努力保持成绩。那是个怕别人知道自己暗恋哪个女生的年纪,是个会想靠写情书这种白痴招式追女朋友的年纪,是个和女生多说几句话,就觉得有恋爱感觉的年纪。
  听他说起那个女生,我在脑海中试图找到她当年的模样,举止,谈吐。唔,当年的她真是清纯,实在想像不到十几年后,会变成一个“让人眼睛一亮,说话让人听得心痒痒”的辣妹。
  其实,我还真的非常想和她聊聊当年的事,那一定非常有趣。小崔说,黑狗那有她的电话,你可以打去找她啊。我摇摇头。
  “重点是要不期而遇啊,要像你们一样,搭了讪以后,才发现原来是有关系的人。”
  你是不是也是有很多这样的朋友?过去曾经很是熟稔,但是后来时空隔绝,慢慢变得没有交集了,最后连打电话嘘寒问暖也变成一件奇怪的事了,以致常常看着电话,却担心唐突。虽然其实你心里也知道,通常你打过去时,对方虽然可能会傻住一下,但是通常都不会有太冷淡的反应,甚至常常就此又重新找回昔日的友谊。只是,你在心中期望的不是这种事,你希望的是,有一天,在一个陌生的场合,彼此不期而遇。因为如此的邂逅,证明了你们冥冥之中的缘份,让你相信,不需刻意,也有一丝分不开的线,将彼此连接,让彼此不会失去彼此。
  你有看过李奥那多演的那部“海滩”吗?很多人都说那是部不知所云的大烂片。但是和几个朋友偷偷分享过感想,其实和我一样深受感动的人还是不少。要了解片中的故事,你就一定要去过泰国,一定要在曼谷的卡欧桑路住过,在泰国的海滩上生活过。唯有如此,你才能了解电影中,那种道出旅人心声的种种场景。狭窄阴暗的Guest
House(片中那间GH其实应该算是中等,我在泰国通常都住得更烂),热闹的卡欧桑路,世界各地而来的旅人,对无人小岛的向往,大麻、性等等。尤其是,片中最后,当大家发现,原来旅行久了,逃避现实的人们所做的一切,原来只是在遥远的世界,建立另一个现实世界罢了,在各奔东西,回到原来的世界后,却在某个下午,收到一封电子邮件,看到一张以前的照片,再次想起,自己曾经在一个和现在一样阳光灿烂的午后,和一群散落在世界各地,此生再也不会相见,不知是朋友的陌生人,还是是陌生人的朋友,在世界某个角落,一起共同分享了那短暂却美好的青春时ꔊ畍A你不会忘记那段日子和那些人,因为你知道他们也不会忘记,你们虽然不会再相聚,却知道那段回忆,是你们永远切不断的联系。
  不知道我画蛇添足的解说,是不是也能让你有同样的感动。不过其实我要说的是,这些事物,虽然也是一部份的事实,也是很多人心中最美丽的幻想与回忆,但事实却不见得常常如此,毕竟旅人的世界,只是从另一个现实世界,跳脱到另一个现实世界罢了,不是所有的旅人,天天都是在演“恋爱巴士”。
  说到恋爱巴士,虽然大家都说那是骗人的,不过我觉得是不是骗人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节目中的很多情节,都还满有真实的旅行感。旅行、相逢、分离、孤单,在异国的天空下,一段段的浪漫故事从来没有停止过。
  在现实生活,奇蹟似的相逢,是可遇不可求的奢侈。在旅行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世界、不同的旅行故事,让每次相逢从一开始就是美丽的邂逅,是特别的巧遇。
  所以每次看恋爱巴士,常常会想到旅行的一些事情。有人问我,在旅行中,有没有什么异国恋情?我想了想,我的确是在旅行中认识很多女生,你知道的,偶然地相遇,一同旅行,共同经历过一些事,最后告别,偶尔写写电子邮件。其中的一些,好像真的有什么,不过要说真的恋爱嘛,也不能算是。毕竟,旅人的生活就是分分合合,假假真真的。有几次和其他旅人聊起此事,发现真的曾经在旅行中,和途中认识的女生“免费”上床的人,其实很少(原谅我用这么俗气的方法来衡量男女交往,不过这肯定是所有最不客观的方法里,最客观的方法之一)。其实嘛,大家都住
那种破烂旅馆,过著那么小气的生活,除了一些革命情感和异国情调,能够擦出多少爱情的火花?反倒是常听说旅馆的职员有和女性房客有一腿的事。
  其实不只是异性,就连真的当初感情很好的同性朋友,虽然告别时,讲得好像情深义重的,还说什么“要来xx国时,一定要来找我哦!要保持联络哦!”但是真的能保持三个月以上联络的人,几乎是没有。看看自己的旅行笔记,记了E|MAIL信箱、各国电话、地址不知有几十个,一直到现在还有联络的,不过二、三个,而且频率非常偶尔。所以啊,每次告别朋友时,送人送到门口,拥抱挥手再见,不管在旅行时多么如胶似漆,除非对方先留E|MAIL,不然我也不会提起保持联络的事了:一定不会联络的嘛,何必这么麻烦呢?有个朋友说,在旅行中认识了很多欧洲人,大
家都和他说,到欧洲来一定要来找我。结果到了欧洲,大家不是有事,就是根本没回音,我笑说,其实他们也许不是故意的,之前也有个满有交情的日本朋友来台湾时,写了封信给我,要约我见面,只是我看到信、回信和她说我的手机号码、她再看到信时,已经是回日本之后的事情了。我不知道她会不会以为我是故意避不见面的,不过事实上,当我知道她已经回日本时,心中还真的有些懊恼,因为我其实满想再和她见一面的,毕竟她是我很少数一直保持联络的旅行同志。不过我也能体会那些不想联络的人的心情,旅行时的人,也许是他最感性的时刻,对人真的容易拿出真情
,或著说,表现出真情,但是一但回到现实世界,人又有太多要去面对的事,而不能那么认真地当一个充满灵性和幻想的自己,去延续过去的一段,也许当时是真情流露,而现在却变得过份滥情的友情。老实说,现实世界的他,你了解多少?现实世界的你,他又了解多少?你们的友情,只有在旅行的世界有效。
  这样说来,或许有点感伤,不过人生嘛,还不就是如此。我们每个人生来就个别分离的,彼此都只是彼此生命的过客罢了,相遇的两个人,哪有不离别的呢?能够偶然在此相逢,那就好好珍惜此刻吧,就像那首老歌,不是吗?
  “不管以后将如何结束,至少我们曾经相遇过;不必费心地约束,更不需要彼此的承诺...”
台湾人在世界
  心血来潮,把在旅行中所有巧遇过的台湾旅人都记录下来,想来每一个都有点神奇:
  第一次遇到台湾人,是在新疆的喀什。当时我也算小有旅行经验了,但却是第一次遇到台湾旅人。他们一行三人,是一对中年的夫妻和一个比较年轻的女生,关系我不太清楚。是在喀什的旅馆认识的,那时我听他们讲的普通话的口音,马上就脱口说出:“你们是台湾来的对吧?”
  当时我和浩子一起在北京拿到巴基斯坦签证,准备从喀什进巴基斯坦。他们因为在台湾没办法拿到,又没想到还有到北京拿的这招,所以到了喀什还是没有巴签。没想到后来却还是买了车票想要硬闯。车子到了巴基斯坦的苏斯特,果然还是被边警扣了下来。因为时间很晚了,我和浩子就先和其他乘客一起坐车到拍数。
  可是神奇的是,二个星期后,我和浩子到了浑撒的时候,旅馆的老板看了我们的护照,说,几天前,有三个也是拿这种护照的人住在这里,不过他们现在去了伊斯兰马巴德了。我和浩子一听大惊,连忙要他形容三人的模样,肯定是没有错了,就是他们三个人,竟然不但过了边界,还比我们早一步到了伊斯兰马巴德。至于他最后是如何突破边境那关,却是我至今一直没有答案的谜。
  在东南亚和南亚要遇到台湾旅人实在是非常难得。后来有遇到都是在欧洲了。
  在雅典一下飞机就在机场巴士遇到一对台湾来的父女,因为太久没说中文一时有点不知如何开口。后来在雅典的YH时,因为已经接近旺季,一大堆人排在柜台前想到争取到一床便宜的住宿。排在我之前的,是两个东方脸孔的小女生,她们原本有床位,但是因为超过当初预约的日数,被迫要搬离YH,在想办法和YH的人拗,希望能通融再住一晚。一听好熟悉的英文腔调,再听她们之间交谈的语言,是货真价实的台式中文。
  “如果妳们真的没地方住,可以住到附近一家HOSTEL,有点破烂,不过也很便宜。”我在她们背后用中文插嘴。告诉她们附近有家有点破烂,但是和YH一样便宜的HOSTEL。
  后来轮到我了,果然YH的人也和我说,没有床位了,虽然我有预约,但是没有床就是没有床。我便又背起背包,去投宿附近的那家HOSTEL,顺便问了柜台的肥佬老板刚才有没有二个女生来投宿?肥佬说没有,我连忙请他帮我留一间房间。我猜想我刚才那样随便指指,她们大概没找到,于是放了行李,马上跑到马路上去找人。七月的雅典,如果没有早几个星期预约,想在便宜的YH或HOSTEL找到一个床位,实在是件可遇不可求的事。
后来我在马路上找到那两个小女生,原来她们总共四个人,每个人都背着快要和她们自己一样大的背包。我看到不禁觉得好笑:“原来妳们是旅行团啊,难怪住哪里,哪里就客满。”
后来她们总算是住下来了,我也安心地出门了,出门前她们问我是哪里人?我想想,说:我猜我和你们是同一个地方的人。果然,我们都不是大陆人,也不是香港人,更不是新加坡人,而都是口操台式中文的台湾人。
在ANNABELL(就是那家HOSTEL)的日子,实在是有趣。除了前几天偶尔会和小女生旅行团聊聊外,看起来又机车又小气,其实人超好的肥佬老板、好多很好笑的室友、还有在HOSTEL打工的港仔JORDY(肥佬这个名字就是他取的,后来其实我在旅途中常从其他旅人口中听到他的消息,但却没有再遇到了,真是可惜。)都对我很好,每天晚上都喝得好醉,忍不住一住就住了两个星期。在我所有住过的HOSTEL里,就属ANNABELL、巴属喀什米尔,吉尔吉特省各地的小旅馆、TREE OF LIFE(土耳其伊斯坦堡)、REGAL INTERN
ET INN(巴基斯坦LAHORE)和SULTAN HOSTEL(埃及开罗)这几段时光最快乐。
我在TREE OF LIFE也遇过一个台湾女生,不过她显然是不知道TREE OF LIFE是一间非常日本人宿的日本人宿,所以住一个晚上就搬走了。但是我后来在SULTAN HOSTEL遇到的LILING就不一样了,她真的是个狠角色。
我到现在还是不知道LILING中文的正确写法。认识她也是有点巧合。我本来不是住SULTAN,而是住在VENICE(那是一栋在市场里的破旧大楼,容纳著几家开罗最廉价的HOSTEL,住一晚都不到一美金)。后来有一天在一个因缘既会下,认识了住在SULTAN的LILING。SULTAN也变成我旅行生涯住过最久的HOSTEL,前前后后加起来住超过一个月。不过比起像LILING那种根本就是在那定居的人,我也只能算短期房客。SULTAN很旧很破,但是很奇怪,就是越是这种地方,大家感觉愈温馨。后来LILING比我早二个星
期回台湾了,回台湾后偶尔还会收到她转寄来的文章或笑话,却再也没有见过面了。
危险?
  有一天,我突然惊觉一件事,就是其实我是个很不爱惜生命的人。
  不只是不在乎别人的生命,我也不怎么爱惜自己的生命。虽然我是个很怕痛的人,但是每次想到做某件事可能会危及性命时,我却没有害怕的感觉。我不知道这种个性我是在哪时候养成的,但是好像从很久很久以前就是这样了。虽然我还没有想过自杀这种事,但是说不定其实我是个厌世的人也说不定。
  但是说起来我也和很多矫情的伪左派小文青一样,嘴巴上说连死都不怕了,却还是有满多害怕的事,也还是汲汲营营于名利。虽然有些话听到别人说,自己都会觉得肉麻做作得可以了,但是自己讲起来时却觉得自己真情流露,感人肺腑,不知道像我这样的情结是不是也是种病啊?
  从希腊到土耳其,从土耳其到伊朗,从伊朗到巴基斯坦,从巴基斯坦到阿富汗,每次在离开一个国家之前,总会有人和我说:“那里和我们这里不一样,那里很危险,外国人到那里,一定会被抢的。”尤其是在喀布尔时,说道要去坎达哈,大家都一直阻止我,除了说有一些外国人在那一带被杀害,沿途常有塔立班军队和美军交火,甚至还有人语带威胁:“那里的人,喜欢男人,甚于女人!”
  很多女生,每次一讲到这个问题时,老是都会说,你们男生比较方便啊,我们女生比较危险。其实我并不这么觉得。女生比起男生,多了也只是个被强暴的风险,但是旅行中的危险何其多,和所有旅行中的危险比起来,女生遇到危险的机会其实不比男生多多少。尤其女生在百分之九十九的时候,都比男生还容易得到其他人帮助,而且因为女生天生细心,也比较容易趋吉避凶。
  旅人会遇到的危险很多,最常听到的,当然就是人祸。被杀、被抢、被偷、被骗、被强暴、被绑架、金光党、仙人跳、车匪路霸、叛军和政府军、真警察和假警察、小偷、扒手、和数也数不清的骗子。这些年,听了太多这样的传闻了。
  在伊朗时,有次搭夜车,半夜半梦半醒时,突然感觉有人在拉我的手臂,觉得我的手好像握著什么温温软软的东西,突然惊醒,才发现,我邻座的伊朗人,居然拉着我的手在自慰!
  在巴基斯坦时,和同行的日本旅人近也说到此事,他笑了一笑,和我说,那算什么,我还差点被基佬强暴过呢!他说,他在德里里,想去看一座清真寺,在清真寺门口,有个自称是巴基斯坦人的人,和他说,要进清真寺之前,你一定要淋浴净身。
  “那怎么办?我住的地方离这里很远耶!”近也问。
  “你运气很好,我家正好在这附近,你可以来我家洗澡。”巴基斯坦人说。
  于是近也就到巴基斯坦人家洗澡。洗到一半,浴室门突然打开了。是的,那个巴基斯坦人,全身光溜溜地挤进浴室来了。他从后面抱着他的腰,抚摸他的下体,想要强暴他。他拼命挣扎,巴基斯坦人没办法,只好自己用手对着他自慰,把白色的液体喷得他身上到处都是。
  当然,听到这里,我也是差点把头笑掉了。在旅行中,被基佬性骚扰太多了,尤其是在回教国家和东南亚。不过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真的差点(只算是差点吗?)被强暴。
  当然,女生被强暴的事,那就更多了,基于各种理由,不予置评。性犯罪在世界各地都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不过在回教国家格外严重。虽然要是被捉到,那罪刑一定比西方国家还要重非常多,通常会被叛死刑,但是因为回教社会对性的压抑,严格控制性行为,加上娶妻需要负担庞大的聘礼与婚礼费用,让回教国家的男性普遍都有晚婚、性生活不协调,心理不均衡的问题。在回教国家旅行的女性,几乎没有听过不曾被性骚扰的,强暴、下药事件也是偶尔会发生的,而男性被性骚扰也是不少。
  除了性犯罪,另一个严重,而且肯定是最常发生的麻烦,就是各式各样的骗术。除了根本是日常锁事的不当请款(二倍、五倍、十倍、一百倍、无限多倍,在印尼的棉兰,曾经有个脚踏车伕,十分钟不到的路程,向我要求相当于三百五十块美金的车费,这种人千万别怕麻烦,勇敢地和他们用力地吵)、常见的睡眠强盗系(睡眠药、睡眠烟雾等等)、串通诈财系(假装友好,邀你一起去餐厅吃饭、结帐时发现是天文数字)、假面超人系(假扮各种身份来诈财,包括警察、秘密警察、特别秘密警察、绝对秘密警察、观光客、好心的路人、卖门票或车票的人、收票的人、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