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双杀?建商2招闪“降价盘”囤房税2.0却狠袭 专家:卖压来了
好房网News记者蔡佩蓉/台北报导
囤房税2.0即将上路,房市恐陷入未卖完的余屋,再加上新释出的“先建后售”推案,双
重量体的卖压。市调机构分析,囤房税2.0的特别针对建商持有余屋的税率上调,将考验
建商成本回收时效拉长的忍受度,部分地区恐会有卖压。
内政部1月公告2023年第2季全国待售新成屋共9万462宅,创统计以来新高,季增2.8%、
年增16.7%,六都皆呈季增。住展杂志则调查北台湾2024年推出的先建后售住宅案(不含
厂办、商办),目前至少共27案,这也意味着,旧案余屋与新案成屋,将直球对决销售买
气。
该调查近一步汇整,迄今北台湾公开销售中的住宅案新成屋共311案,合计待售户数约660
7户,居冠的新北市共100案,待售户数约2596户;其次为桃园市,新成屋91案,待售户数
约2046户。
两县市当中较醒目的地带是新北市板桥区有14案新成屋,共725户待售;淡水区有18案成
屋案、578户待售。桃园市方面则是桃园区13案新成屋,共547户待售;中坜区14案新成屋
、335户待售。
住展杂志发言人陈炳辰指出,市调许多区域房市热度高,包括热门的板桥区江翠北侧重划
区,中坜区的青埔重划区,桃园区的艺文特区、中路重划区,和淡水区的红树林一带等,
但除了先建后售案外,不乏卖到成屋还卖不掉的案体,不脱坪数大、总价高所影响。
另外,所在地段蛋白像是淡水区新市镇,从而形成抗性遂见新成屋卖压也不难想见。对于
建商的影响,他提醒,除非是北台湾外围地区民众固有购买成屋习性、新成屋案量体也小
,且猎地造屋成本相对低等因素,否则还是会考验成本回收时效拉长的忍受度。
事实上,建商为了避开平均地权条例修正案的禁止预售屋换约限制,以及透过先建后售减
量经营,稳固市场价量,再者,营建物料飙涨,先建后售可让营建成本易于控制,且央行
购地贷款限18个月内动工,使得不少建商近2年转向先建后售。
但如今囤房税2.0恐让房市余屋,强碰先建后售的新推案。陈炳辰分析,去年虽有低首付
、新青安成功刺激买气,但政府却反抛出囤房税2.0的利空政策,特别是建商持有余屋的
税率上调,先建后售案优势光速退散。
不过,先建后售对于彰显建商资产品牌形象,又免于预售烂尾风险上有其效益,但会偏属
区域市场、特定个案。至于新青安话题与低首付策略推动低总小宅热潮,可见杠杆购屋特
性,反观余屋、新成屋推案“双杀风暴”当中,预料中高价新成屋的发展,恐与今年乐观
以待的房市热潮呈现两样情。
红色子房瑞德资本董事总经理苏明俊表示,囤房税2.0之下,部分想加速去化待售余屋的
建商,可能会出现微幅让利,或是总价含装潢,这部分是购屋族可特别留意的。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36765413760.html
囤房税一上路,建商都慢慢盖,
等预售卖完才完工,
到时候喜欢买新成屋的选择就变少了,
新成屋供不应求,再加上囤房税增加成本,
房价原地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