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外部环境条件的选房逻辑

楼主: NovaShin (DAMN)   2022-07-30 00:35:48
※ 引述《Karida (卡丽妲)》之铭言:
: https://v.douyin.com/2gM5hqG/
: 我觉得这个博主说的蛮有道理的,除了不买车位以外。
本篇仅建议房地产初心者观看
如果你是老手请跳过,避免又战成一团
觉得这个短片讲得非常好,所以把它条列式
内容主要针对”会增值的房子”
所以并不一定符合每一个人
1:如果要买又老又破又小的房子
不是地段顶级就是学位顶级
以台北市来说就是蛋黄区的老公寓
前面有人讨论老公阈值不值
比方青田街够老但有钱也买不到
是地位的超脱,是生活环境的极致
https://imgur.com/y4GVnd2
讲什么新房子新建材那是俗气
人与自然交融相处才是生活的真理
2:如果以后想要好卖而且利润要好
要买大城市里面的小户型
正确,任何双北的重划区都是两房卖最快
新的房子虽然单价比较高
但雨遮不计坪不计价,室内会放大
因为台湾各区域受薪阶级可支配所得大多只够买这样大小
离市区越远虽然单价低
这是正确的,市区单价高两房卖最快
蛋白区单价低两房反而卖不好
爸妈都加码到三~四房总价差没多少
3:人生第一间房子装潢不要花太多钱
正确无误,我也是做到第七第八年
看过几百间样品屋
还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而且小两房有很大的机会
会在5~10年内换掉
装潢太好都送给下一手了
装潢要好价
是要建立在灾难现场的公寓变身才有利润
新成屋弄个无印良品,北欧风就好
https://imgur.com/LY43QuQ
室内25坪内用起来都很好看
成本越低,未来卖掉会有更多现金
才能帮助你买到下一间更大的房子
或降低下一间房子的负担
内文提到不要车位其实是对的
在之前的法规大多一户一车
很多消费者都希望能不要买车位
毕竟车位就近两百万
换成室内空间大很多
但好消息,新法规已经不用一户配一车了
但坏消息,再等下去好的地段越少
要车位的别等了,不要车位的可以等
会发生加了车位的旧房价
跟没车位的新房价差不多的惨剧
4:不要在蛋白区之间换房
个人也是这样做&建议消费者
年轻人就是买小蛋黄老了换大蛋白
买小蛋白老了只能往蛋壳去
除非你在南部有块地
5.她说的喔
她说买房是薪水阶级最好的储蓄理财工具
储蓄:硬要缴房贷
理财:随着通澎或公共建设发展地段增值
举例
知名艺人费玉清,蓝心湄,乃哥
应该都是房子一大堆等收租就好
忠孝东路以前两旁都是田就在买了
至于开店做股票的大多
https://imgur.com/V8qEgVX
这波股票明明14000还是高点 还有人毕业
股票赔钱的也都是拿房子去卖
没听过卖股票去救房子的
欧美也有很多靠卖掉旧房产撑著
https://imgur.com/zOcaMpK
6:还是一样
买精华区小房旧房也不买郊区大房
但中国大陆真的很大
台湾所谓鬼城 林三淡 也没这么远
台湾小到连安坑都拉捷运涨一波
7:不要赌很糟糕的区域
不会翻身的
但台湾有台湾的玩法
各地重划区,点石成金
但以模拟城市的角度来说是对的
旧的公寓>新的重划大厦
在每个国家都会发生
https://imgur.com/BuL5vYR
https://imgur.com/BGZIdik
王家的乐扬事件大家应该都知道了
且台湾所得成长没办法跟上通膨
才会有这么重的强烈剥夺感
但这次海运与资讯业
就很有感享受到疫情产业红利
没跟上的公务员与服务业也超有感
8:国家级的重划区要等很久
对,如果共产体制能说铲就铲也要十年
https://imgur.com/AWW3Yg8
那台湾的效率要等多久呢?
如果不能忍受等待,建议找旧市区
讲个笑话,某荒芜的重划区开了一间7-11
粉丝团与Line群组非常的开心分享开店讯息
对老永和人像是看着 原始人发现火一样
那不是楼下就有的东西吗
9:生活机能
商圈学区地铁(台湾的捷运)
统称生活机能与联外道路
台湾成功的重划区都有一样的条件
但也因为台湾小,高铁旁也是什么都有
反而台湾的游乐园都盖在真郊区如早期八仙
现在的小人国九族等等 就没这个问题
但青埔冠德那栋还有球场加成
https://imgur.com/uAv53ub
https://imgur.com/QdQpo4z
下面又图书馆大卖场捷运站
要他怎么输
10:越市中心地铁(捷运)站对于房价越小
大安跟信义屋龄差不多的房子价差不大
但如果越往蛋白差价越大
如板桥>府中>亚东 一个板桥三四种价格
11:度假房较无地段生活机能等增值潜力
除非你真的很有钱,不然用租的就好
用租的还能住不同的房型
地段 地段 地段 基本上就是这三个重点
房地产是复合性产品
有房,有土地,有财产
既然是财产,就是金融产品
既然是金融产品,那就是利己最大化
所以上车的不会希望房价跌
上很多车的希望车越来越多
没上车的人会不爽
然后一直叫人别上车的某学者自己换了三台车
越换越大就算了,还说我没叫你不要上车喔
某网红更不用讲了
资讯落差跟一来一往的状态下
此消彼涨,已经不是M根本就是K
2020年台股破万航海王>万八
是这十年来第一二次资产分配的机会
回想当初股市熔断VIX好多次
如果都没跟上,回档到14000又回万五
但美国升息+升息缩表还有资金回台股吗?
在这样的市场如果不能创造资产
那我会建议试着保留资产
之前赚到钱不是车,音响,出国,3C自己都汗颜
买房后有人说是屋奴,但我觉得当存款还能增贷 很好
这两年有买房的资产重新累积
没买房的资产被拉开
人生资产分配的机会这两三年就看到两三次
你觉得你还年轻可以再等看到几次
现在是不是高点没人知道
会不会崩我也不知道
毕竟我们是看过大崩过的
心理早就有准备了
重点是建立健康的观念
题外话我的文其实都针对新手
如果你是老手或是有经验希望高抬贵手
你觉得对 我觉得对 没意思
大概是这样
说真的
看到 房地产从业人员被 等号 炒房
那看到工程师 等号 包oo宅你们会爽吗
作者: gerychen (邪惡肥宅)   2022-07-30 01:04:00
是否一户一车的限制是看土管的,普遍是以楼地板面积计算
楼主: NovaShin (DAMN)   2022-07-30 01:07:00
主要是针对重划区大多一户一车,市区其实超过300非必要但新的重划区已经可以不用一比一了,难得的两房免配车
作者: qqphor (骂你又如何)   2022-07-30 01:10:00
第5点非常认同,涨了赚到跌了就看长期当作存钱。
作者: normangood (康宝)   2022-07-30 02:10:00
我认同原po说的,这几年资产重新分配,年轻人的资讯能力有没有跟上脚步,真的是关键;我遇过很多人宁愿追剧、打电动,也不关心目前社会氛围与金融机构运转模式,一直沉浸消费圈,不做努力一直抱怨。
作者: kathydog (初半马go)   2022-07-30 21:15:00
很实在的文章
作者: penguine33 (饿鹅)   2022-07-30 21:59:00
讲的不错 推个
作者: fancy (折叠爱情)   2022-07-30 22:08:00
作者: bms ( )   2022-07-31 06:48:00
推个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