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gishileh (三结义市xx局长下台!)》之铭言:
: 这几年 常常听到睡城这个名词
: 一开始形容的是像淡水那样
: 只有晚上睡觉 白天都去上班那种地方
: 后来普遍用在都市外围 那些以居住为主的区域
: 尤其是新北和桃园最多
: 这些区域普遍特色是 夜间人口>日间人口
: 部分区域商业不算发达
: 但睡城后来也开始有负面出现
: 形容一个地方只剩下睡觉功能 缺乏机能 或是缺乏活水
: 甚至于被批评像淡水那样 交通不便 就业不便
: 究竟 大家眼中的睡城 要算正面 还负面 还是中立名词?
无论是睡城,鬼城
都是记者媒体为了增加点阅率产生的污名化标签
当年林口三峡就是被冠上鬼城
招惹一堆人讪笑,结果其中林三一去不回头
剩下的淡水也涨到均25万,离当年的16万也差了许多
109年内政部统计处
公开电信信令人口统计
可以很清楚的显示
板桥就是双北夜间停留最多人的区域
主因就是重大交通设施都贯穿板桥
火车 高铁 台铁 客运 公共汽车 捷运 高架桥 快速道路
全部都具备
107年的内政部电信信令研究
新北市夜间人口停留最多的就是板桥 三重 中和 永和 新庄
所以这几个区域的房价都持续有支撑
而台北市夜间人口最多就是中山区
相对反映出夜生活的区域
电信信令人口统计资料中的“日间活动人数”
主要是上班上学人数
而“夜间停留人数”
主要是当地居住者人数
如上图所示
,而内政部的电信信令人口统计以
行动装置讯号定位作为统计依据
更能充分反映就学、就业
租屋或居住的人口分布
可作为未来房市潜力的领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