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朋友聊到一个状况: (以下以台北价格为例)
一般正常台北的自住首购族我自己观察大约价格在 2500-3000 万以下的物件,
大部分买方都是付完 20%-30% 头期款后,身上剩余的存款就几乎所剩无几。
例如付完后顶多剩个100-200万之类的,甚至扣掉装潢后就真的全干的都不少。
尤其越低总价的越明显有这现象。
也就是说你现金大概400万左右,会all-in买个2000万的房自住都属于很正常的。
这区段买房的人,大多把身上所有或大部份的现金都投入买自住房
或许买的是属于中低总价物件,所以大部分的心态都不会或无法再去想说要去做
资产增值规划。(如果有的话理应会有剩余资产作为其他投资才对)
而中高总价带则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大约在4000-5000万以上的房子,这阶段高比例
买自住房的人,不会把全部的资产都灌入自住房内。
例如你现金有1000万,但你不会全部 all-in 进 5000 万的自住房,实际上可能会
是买了一间 2500-3000 万的房,剩余的 400-500 万继续拿来做资产配置(投资)。
这也造就了从 2500-3000 万以内,提升到 4000-5000 万以上 会有一个明显的资产
累积差距断层。
现金有400万的人会买2000万的房自住毫无问题。
但现金可能需要2000-3000万,才可能会提拨一半作为头期去买5000万的房,并将
剩余一半的现金拿去继续投资
用头期来看理应头期是 400万 -> 1000万的差距而已,随着资产越多,就越无法
全部 all-in 自住房,造成实际上资产 400万 -> 3000万的差距。
当然其他县市的价格带范围不会跟台北一样,可能需要自行体会。
单纯就这个现象去解读,所以这也是台北中高总价带去化慢的主因?
或是其他版友有什么其他看法可以分享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