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freekid (世界真是小)》之铭言:
: 大部分的人都会有两个误区
: 1.没有理解房市的规则
: 2.对投资客有不切实际的想像
: 先讲第一点
: 房市的规则其实因应房价的涨幅不断地在改变 对刚需来说
: 当贷款的规则盛行的时候 房价本身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 核心变成了头期 而不是总价
: 要注意的是每月还款额 (这由贷款年限 成数 以及利率调配)
: 而不是房价所得比
: 一千万的房子 涨成了两千万 头期从两百变成四百
: 但只要贷款成数从八成变成九成 再调整一下年限及利率
: 两者的负担其实是一样的
: 房价涨了 你有因此多付一千万吗?
: 其实没有 你只是强迫多做一个一千万的储蓄而已
: 许多人害怕还三十年四十年 其实不是<还> 是<存>
借串问一下,请问这个多一千万的储蓄有考虑到紧缩的可能吗?
如果因为政府政策或市场变化
导致房价下跌
原本多贷一千万就变成负数了喔
: 钱不是消失而是存在房子里 版上的强者讲这些已经讲到烂
: 况且买房还比租房的付款弹性大
: 租房每个月要给房租 一个月给不出来就被迫搬迁
: 买房每个月还本息 但遇到了状况可以开宽限期 可以转增贷
: 一个宽限期就是三年 如果三年无法解决问题
: 那也跟是否买房无关 是你的人生出了状况
人生不用考虑风险?
买鸡精都会先跟你讲有赚有赔了
: 这些都还没算到提前固定负债额 所能够带来的好处
: (通膨跟负利率的相关观念 可以去爬IBIZA的文章)
: 全现金买房的时代早已过去 缅怀无用
: 我们该做的是正确理解并运用新的规则
: 当贷款规则开始时
: 买房的逻辑就变成了用每月的利息跟政府租房
: 至于每月还本的强迫储蓄是三十年还是四十年 房价是两千万还是三千万
: 我自己是完全不在意 中间有太多弹性的操作方式
: 更何况负利率时 提前固定负债额的贷款是优势不是劣势
: 许多人把买房看做奢侈品 潜意识觉得几千万丢出去就没了或无法动用
: 所以房价涨了几百万就觉得痛不欲生
: 我觉得这观念并不透彻
对于领固定薪的人来说
这几百万绝不是还好而已
: 你说2017年买房跟现在买房的压力不同 这当然没错
: 但房市是几年就循环一次的 并没有你想像中那么绝望
: 这一次的涨潮没有跟到 耐心存钱各种投资等待下一次就好
: 不用担心存钱的速度跟不上头期
: 当刚需无法累积足够的头期时 政府就会改变规则 让压力释放
: 不然你觉得为何几十年来 贷款成数跟期限一直往上加
: 接下来就是普遍八五成 九成贷款 首购四十年的时代
: 规则一改变 刚需就能进场
: 而趁规则改变时最快速度反应的人 可以拿到最好的红利
: 这一波拿到红利的人(你口中的既得利益者) 有些可能是上一波的失败者
我相信会有成功的人
依照八二法则
会有二的人成功
八的人韭菜
我有理由怀疑你想增加分母
: 但他们理解了规则也做好准备
: 这点你可能没想到
: 几十年来规则改变几次了 你可以自己算
: 接着谈投资客
: 许多人把房价上涨的因素怪给特定人士的炒作
: 但事实上 上涨有很多因素 像这一波主要是qe的热钱影响
: 以及台湾因为疫情拿到比较多的红利
: 假设投资客完全消失 去看全台每年的新建案数量
: 仍然是满手现金的刚需互抢 比谁速度快
: 供需原理下房价一样上涨
: 如果你没买到 红利只是换成被其他有买到的刚需吃掉而已
: 你一样无法买便宜
这我不认同,房市刚需从来不是无限上涨
现在还有刚需是婴儿潮父母帮买房
等到婴儿潮父母都买完的时候
需求在那里?
: 投资客很多时候能做的其实不多 当然有一些资讯不对称的优势
: 但是他们都只是顺着风势 无法改变局势
: ceca那么强 有没有想过为何他2016~2019跑去买老公寓
: 而不去买预售屋跟中古电梯
: 在我看来 大部分的投资客只是运用自己的知识面
: 在风吹起时第一步启程 风停时第一个下船
: 并无法造成全面性的房价上涨跟下跌
: 很多时候 只是当下没有上船的人 想办法将怒气转移到别人身上而已
: 事实上分享正确的经济原理以及购屋细节的
: 真正有帮助到刚需让他们做出正确的抉择并买房的 其实是版上的投资客
: 一般人该做的是调整心态 拟定策略
: 妥协买小买偏 先吃上涨红利以便小换大
: 或直接等待下一波机会的到来
综上,我合理怀疑你只是想增加分母
降低自己的风险而已,因为你深信自己是那个二,不会是那个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