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双北和桃园和新竹该如何选择?

楼主: bmw606042001 (多空双buff)   2022-01-04 10:26:15
※ 引述《s8752134 (AndyChen)》之铭言:
: ※ 引述《a3300552 (EYE)》之铭言:
: : 目前一年可存100万,我在台北市内湖工作,太太在龟山上班,
: : 目前是住在桃园,
: : 由于家人都是住在台北市,现在想到之后可以爸妈帮忙顾小孩有以下选择
: : 1.台北市老公寓2500万内(40坪),没车位,
: : 优点:以后小孩可以读的国高中比较好,有家人帮忙一起照顾小孩
: : 附近很多医院,老了环境友善
: : 缺点:房子真的烂又旧
: : 2.桃园:新房桃园市艺文特区2500万内(约50坪),有车位
: : 优点:新房,有接待柜台,气派
: : 缺点:小孩教育不知道跟不跟的上,没爸妈亲戚照顾
: : 3.新竹:新房价格跟桃园差不多了
: : 优点:本身是工程师,相对换工作薪资可能可以找到多40~80万年薪
: : 缺点:听说新竹教育费真的是最贵,没爸妈亲戚照顾
: 你们现在住桃园两个小孩是自己送去幼儿园 & 接回家?
: 是说幼儿园多半都下午4:30就下课了,目前是谁去接?
: 还是你们是读私幼让两个都延到晚上6-7点才去接?
: 基本上你这状况如果长辈愿意帮忙,绝对是秒选台北市。
: 你工作在内湖你长辈也是在内湖那带吗?
: 如果是的话选内湖老公寓根本是首选中的首选,甚至是看你老婆的工作性质,
: 如果工作可替换,请她的工作也换去内湖或是就近找工作,对你们夫妻俩来说,
: 会拥有更多充裕的时间。
: 你现在住桃园当趟通勤内湖上班要不要一小时? 来回两小时+......
: 基本上新竹你不太需要考虑,一来那边的生活成本不比台北低,二来新竹
: 没长辈可以支援顾小孩又多一笔费用,你两个小孩费用x2,第三是你得换
: 工作外,对你太太龟山工作距离也又远,除非你换去新竹薪资大提升,你
: 老婆愿意且可以不工作顾小孩,那新竹才有考虑的必要。
: 至于艺文特区...... 基本上就端看你是不是想爽新大楼牺牲时间了。
: 说真的老公寓整个翻修弄一弄室内也非常舒服+漂亮,看你最终是在意时间还是住
: 新大楼的虚荣感而已。 老公寓选有都更机会的,花钱翻新爽住他个10年以上,顺便
: 拼个都更,一直都是一般中产买不起台北新房的绝佳选择之一。
我也很不懂极度排斥公寓的想法
我自己从出生到今年33岁都住在公寓三楼 而且一直都是三代同堂(7人住约40坪)
(公寓跟我一样大 我爸妈在我出生时入住的)
历经了我妈妈带我们三兄弟的幼儿期 到我阿公过世的9X岁(阿骂还健在)
排斥公寓的说法 最大宗就是没电梯很累 其他细项就先不探讨了
奇怪 我阿公到过世前一周都还是上下很正常 阿骂到现在近90也还是正常上下
我妈全职家庭主妇 从婴儿期带我们三个小孩也没说过后悔住公寓
连我前几个月要买房时也说买公寓就好
上上一代一辈子公寓住到过世 上一代带三个小孩到大
都没有在抱怨
反而是听年轻的一直在喊累
怎么回事?现在人的心还是身体比前几代脆弱吗?
说完了反对公寓的论点 我自己倒有个反对电梯大楼的论点
就是时间不确定性较高
住公寓每天出门就是走楼梯 楼梯不会有塞车问题
所以赴任何约或上班时间规画上都非常稳定
电梯如果卡到邻居频繁上下楼的时段 或一些意外的爆满
要等到第几班才进得去
我在公司上下班时间等电梯常常气到后来还是走五层楼梯下去停车场
看的到搭不到 迟到还多一个借口
作者: samm3320 (sam)   2022-01-04 10:27:00
你阿公身体好呀,我阿公就没办法,走不动之前中风过行动没那么方便
作者: birdpon (独钓寒江雪)   2022-01-04 10:28:00
又不是每个老人到90岁都还可以健步如飞爬楼梯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22-01-04 10:28:00
80岁以上能正常爬楼梯的人就不多了
作者: s8752134 (AndyChen)   2022-01-04 10:28:00
年轻人想爽, 但又假掰不承认 就这样而已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22-01-04 10:29:00
还有婴幼儿没地下停车场也很不方便当然一切都可以远脚解决没什么不行的
作者: s8752134 (AndyChen)   2022-01-04 10:29:00
其实我很好奇 去健身房跑跑步机就不会累 说运动健康爬楼梯就快死了的那群年轻人是什么心态 XD但其实答案也很简单, 因为去健身房好像很潮 很高端拍个美照 假掰一下 可以给人看
作者: chrisstar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   2022-01-04 10:30:00
遇到中风 行动不便的你就知道
作者: s8752134 (AndyChen)   2022-01-04 10:30:00
但爬楼梯无法给人看 所以哭啊~爬个2-3楼累爆 XDDD
作者: chrisstar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   2022-01-04 10:31:00
然后上下楼还要搬婴儿车 追垃圾车
作者: ppnow (no ways)   2022-01-04 10:31:00
人就是喜新啊,风光气派比CP值重要啦
作者: iamala (it depends)   2022-01-04 10:33:00
所以户梯比要小啊,最好1~2为佳。不然等电梯真的有够浪费时间。
作者: yiliang1107 (海门天险)   2022-01-04 10:33:00
现在动不动停电,说不定限电成常态
作者: iamala (it depends)   2022-01-04 10:35:00
公寓最大的抗性在于梯厅的气味啦,而气味来自于采光,通风甚至角落霉菌的清洁等综合。其实寄生上流讲的气味真的很真实...
作者: samm3320 (sam)   2022-01-04 10:39:00
中过风还硬爬真的很不舒服的,老人家还是让他们过得舒适些吧
作者: kagaya (~~)   2022-01-04 10:39:00
我觉得要住公寓的吃脚力。脚力不行的就不会选。然后脚力可以但是另有原因嫌弃旧公寓的,跟着一起不选XD这跟三房一卫一样,膀胱或肠胃不行的人 不会选但是可以的人,就很可以。所以...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0:42:00
重点是1970年代盖的房子,当时是GDP一百多名水准盖的
作者: kagaya (~~)   2022-01-04 10:42:00
所以还是看人买。
作者: taohua (taohua)   2022-01-04 10:42:00
你可以接受 不代表每个人都要接受 像之前还有人讨论地下室要放推车的 我也觉得提 夸张 结果意外的是 有推车的社区还不少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0:43:00
台湾现在是前20的经济强国,当然看早期穷人时的产物不顺眼就像很多人现在也讨厌路边摊,夜市牛排,大卖场衣服一样
作者: s8752134 (AndyChen)   2022-01-04 10:45:00
等等...? 很多人讨厌路边摊 夜市牛排 大卖场衣服???我觉得楼上口中这种眼睛长在头上的比较令人讨厌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0:45:00
以前机车四贴不戴安全帽,现在汽车没安全座椅谁敢让小孩坐我说的是现在90后年轻人心态...要常观察才不会脱节阿...
作者: CharleneTsai (给他200块去吃麦当劳啦)   2022-01-04 10:48:00
没什么好战的 青菜萝卜各有所好 公寓派/大楼派说再多也不会让对方改变心意 买得开心就好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0:50:00
10年前公寓派大概8~9成辗压大楼...现在比例一半一半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XxbKZydnow&t=120s这个正妹就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想法...但一定有老人不顺眼
作者: kagaya (~~)   2022-01-04 10:53:00
老实说我也觉得90后会爱新房 旧屋可能买不下去
作者: OHHEEEEEED (茫茫)   2022-01-04 10:54:00
本来就很讨厌地下经济啊==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0:54:00
然后我记得小时候去夜市牛排就是考前3名才有.....
作者: M105 (Toi, T'es mort)   2022-01-04 10:54:00
就说一句 如果公寓这么好 为什么没变回主流 可想而知
作者: kagaya (~~)   2022-01-04 10:54:00
租屋也有感 要新嫌弃旧社区 宁可小 不要旧
作者: wseedw (无法反转的理由)   2022-01-04 10:56:00
你阿公福气好,不是人人都有这种福气躺在床上、不良于行十年以上的老人很多
作者: jecko (振作....)   2022-01-04 10:57:00
早就讲到烂 会买公寓跟大楼早就不同客群 放在一起讨论没交集的 只会战来战去 无聊老人爱买公寓 年轻人网红爱买新大楼 臭了吗 奇怪馁 各取所需 爽就好
作者: hanyi0923 (hanyi)   2022-01-04 11:00:00
公寓没变回主流是因为土地成本吧,六都以外还有一些6楼25%公设的建案,那个不就跟公寓差不多
作者: kagaya (~~)   2022-01-04 11:00:00
那网红老了会喜欢买哪种阿
作者: chimouse (手汗王945)   2022-01-04 11:04:00
说老人家不能爬的 有多少跟老人家同住 一年才来几次要新大楼/管理员/停车位/垃圾间/华丽公社 再来说买不起
作者: azasibyl (湖水绿)   2022-01-04 11:06:00
就你没遇到而已…….现在不构成困扰,未来不一定
作者: kagaya (~~)   2022-01-04 11:06:00
能爬的能爬阿 不能爬的还是不能爬阿 这又不冲突
作者: chimouse (手汗王945)   2022-01-04 11:06:00
不然就是买了再说管理费怎么那么贵 社区群组一堆87
作者: azasibyl (湖水绿)   2022-01-04 11:11:00
不喜欢的人就是不喜欢啊,干嘛去懂他们。少一个人竞争公寓不好吗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2-01-04 11:13:00
台北市在公寓长大的中年人占比满高的 能接受的也不少
作者: gigi0316 (gg)   2022-01-04 11:13:00
没什么好批评的 青菜萝卜各有所好
作者: R3hab (小师哥)   2022-01-04 11:18:00
作者: F93935 (帥氣小書生)   2022-01-04 11:22:00
我都有 电梯社区跟公寓,我只能说社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每年选举都在派系内斗每年都在查对方的帐 还那边花社区公款付律师费,没有哪里比较好啦,住的全家健康幸福就好了
作者: OxFFFF (65535)   2022-01-04 11:23:00
跟吃东西、买耳机一样,可接受缺陷就不用多花钱。像我爸就觉得我们电梯华厦没有无障碍走道,年纪大时会不方便...xD换个角度想为了无障碍走道换房子也是满盘的不是吗,但每个人有他不能接受的缺点,就用钱去补阿
作者: blue821229 (喜德)   2022-01-04 11:26:00
你家老人可以爬 别人家老人不行爬啊 有什么好不能理解?而且说电梯会塞车 根本没住过大楼吧 就算真的被占用不就走楼梯而已吗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1:26:00
公寓高楼层出入很累是事实 能不能接受看个人不管电梯塞车、常态停电、爬楼梯很累, 买一楼就解决了所以一楼确实是, 行!
作者: blue821229 (喜德)   2022-01-04 11:28:00
拿公司下班人潮比大楼住户进出??逻辑还好吗
作者: R3hab (小师哥)   2022-01-04 11:31:00
作者: clement80161 (我喜欢妳~)   2022-01-04 11:32:00
老公寓就怕火灾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1:33:00
有什么好吵的 都买就好了啊
作者: samm3320 (sam)   2022-01-04 11:33:00
有老人爬不动楼梯有什么好气噗噗的能健健康康健步如飞当然好,但很多就没办法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2-01-04 11:35:00
家里长辈小时候经历87水灾 遭过小偷 所以不敢住一楼不然公寓一楼真的是最佳解 可惜没什么货可以买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1:37:00
怕一楼淹水就买透天嘛 想住几楼住几楼买, 都买
作者: kagaya (~~)   2022-01-04 11:39:00
要有钱啦 有钱我也想买电梯透天
作者: l79cm (欧亚美跌 义股优)   2022-01-04 11:45:00
买公寓是不得不的选择,你把公寓讲的比大楼好就太反串了能有钱开车怎么还会觉得骑车好棒棒不难理解吧
作者: z520314 (知足常乐 多贪则忧)   2022-01-04 11:48:00
公寓最大问题是屋龄其实都不低了,现在买公寓是要等都更还是要等下一个921在来倒几栋?公寓是不得不的选择,不用买公设坪造就相对亲民各有各的好坏,但公寓要讲缺点也说一说别只说一边而已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1:50:00
921来 大楼跟公寓谁倒还不知道
作者: Hall (找回做研究的快乐)   2022-01-04 11:53:00
多的是老家住蛋黄旧公寓孩子买在蛋白的新大楼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1:55:00
台湾的防震及格标准是看区域, 甲区0.33g, 乙区0.23g哪一年盖的, 新旧标准都一致
作者: l79cm (欧亚美跌 义股优)   2022-01-04 12:01:00
新大楼绝对是比老公寓耐震也不需要辩驳吧,假如要定义一个安全的住所不用批判年轻人爱新大楼,买了要住几十年的耶
作者: Inzaghi0227 ( )   2022-01-04 12:04:00
完全没说服力的一篇,把公寓的缺点用没遇到或是不在意带过,是要讨论啥?又不是每家老人双脚一直健康,又不是每人都扛得动娃娃车或背小孩上下楼….
作者: epicurus (A3)   2022-01-04 12:07:00
你的居住环境跟你阿公一样 没有进步就是退步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2:07:00
哪来的绝对 新大楼就不会偷工减料?防震几G是看检测 从来不是看新旧看到新的东西就觉得一定比较防震 根本就错误认知看看商业地震险对公寓或大楼的费率就知道了
作者: GetSeasick (晕船)   2022-01-04 12:11:00
你一辈子就不要脚受伤
作者: osirisobelis (osiris￾N￾NN )   2022-01-04 12:17:00
住过大楼跟公寓、不会考虑公寓了
作者: wingsway (空)   2022-01-04 12:23:00
是有多少人新大楼住一住跑去住老公寓爬楼梯的?老公寓优点通常是在周遭机能而不是房子本身,住大楼最好是跟虚荣心有关,你未来也可以继续爬到90岁,反正自己开心就好
作者: justsmall (hey)   2022-01-04 12:44:00
因为你没爽过啊。住过爽过就知道回不去。没比较没伤害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2:47:00
结构安全要问技师不是看保险吧....版上就一堆技师了像地震火灾这种又不是保险公司主力..你说车祸还比较准一点
作者: kian3256 (江小侠)   2022-01-04 12:48:00
多走楼梯多健康,我肥宅还是搭电梯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2:49:00
版上乡民SDboxer就解释过,为何老屋不安全了.....火灾也是...大楼公寓谁安全,消防局都知道...干嘛问保险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2:50:00
刚好我家公司下面有间土木结构技师事务所XD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2:51:00
火灾一年也才理赔10亿......车祸一年理赔是上百千亿的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2:52:00
你以为保险公司乱保吗?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2:52:00
这种超低机率事件...其实可以不用太在意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2:54:00
最好车位一年有理赔有千亿 车险一年总保费都没千亿唬烂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2:54:00
车祸一年都赔几百几千亿了阿...所以保险分级就算很细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2:55:00
产险业一年总理赔才800亿啦车祸占一半 哪来几千亿?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2:56:00
所以我说上百千亿...这枚很唬烂吧,强制险一年就要赔两百多火灾一年也才10亿,40~50年赔的钱还比不上一年车祸....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2:58:00
火灾本来就少 现在是讲地震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2:58:00
地震也是...用50年来看,无法跟车祸相比......
作者: ss88812 (zzz)   2022-01-04 12:59:00
怎么感觉像井蛙...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2:59:00
只要发生这样规模的大地震 牵涉的赔偿就是上千亿你觉得产险公司会觉得反正50年一次 随便他吗?保险对于意外发生的机率 自然会反映到费率车祸一年赔400亿 自然也是会反映费率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3:02:00
我不是产险业拉...但这种data少...机率低...你不可能估得比车祸费率还精准...听保险还不如听技师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3:03:00
听技师的也可以啊 我家就有技师啊你过一样的标准 那就是一样的防震强度 不会有差别除非号称制震宅 自己有去检测0.4g的不然大家都是通过0.33g检测 跟几年的房子关系在哪?台北的话是乙区 0.23g没有特别作 基本上就是用0.33g当标准 不要觉得新房子一定比较防震 好吗?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3:07:00
版上SDboxer有解释为何老屋不安全,他是专家我相信他阿
作者: samm3320 (sam)   2022-01-04 13:07:00
可是921前后应该有差吧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3:07:00
不安全检测就不会过 内政部有补助检测 不会去申请吗?@samm3320, 921有改甲乙区的范围跟分级 但改过之后的标准不分年代都适用921以前台湾是分四区 标准分别是0.33 0.28 0.23 0.18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3:09:00
SDboxer应该是成大土木...他有讲很多为何台湾老屋不安全了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3:09:00
921之后只分两区, 0.33跟0.23, 然后有些地方原本是乙一或乙二也改成甲区, 主要是中部以前中部被认为非强震区, 921改变了看法我家结构技师是匹兹堡大学硕士 有美国执照的
作者: l79cm (欧亚美跌 义股优)   2022-01-04 13:20:00
0.33是规定又不代表此区房屋都有如此耐震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3:21:00
0.33是规定 但是因为危老条例 内政部有补助30年以上建筑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3:21:00
SDboxer的论述很完整,版上都有拉...简单说就是机率问题
作者: l79cm (欧亚美跌 义股优)   2022-01-04 13:22:00
当初盖房符合0.33经过40年后室内装潢顶加后还有0.33?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3:23:00
危老条例的房屋检测项目很多 但只要防震一项不过 就是不过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3:23:00
另外土木结构,普遍亚洲技师比较强,就跟IC制造台湾强一样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3:24:00
匹兹堡大学土木系你可以打听一下我是没听过土木亚洲较强的说法危老补助前几年一年都大概做上千栋防震没过的机会并不高 而且防震没过基本上就是要你打掉了其实那个技师就是我堂哥 我阿公当年为了家里公司特别培养他去念的防震如何要看检测 绝对不是看屋龄
作者: JerryLian (我在萤幕的后面)   2022-01-04 13:27:00
有什么不能理解 就有更好的选择啊 以前人没马桶也是活下来你要吗?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3:28:00
#1Nr_XNVS ,这篇就简单说明为何50年老屋不安全了...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3:29:00
再说一次 防震如何要看检测 绝对不是看屋龄检测有过 不会因为你的屋龄比较老就变得不安全内政部有补助30年老屋健检 想知道防震如何就去做 不是靠猜难道SDboxer去做结构检测 看到30年屋直接给不合格吗?事实上 历次地震告诉我们 其实屋龄没什么关系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3:33:00
你有点在鸡同鸭讲...人家是说屋龄老了结构会劣化......本来屋龄0,结构100,屋龄50年,结构变70.....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3:34:00
所以咧? 劣化就会倒吗?不知道对吧 要检测才知道新屋就没有结构问题? 不知道对吧 要检测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3:34:00
所以人家的重点是屋龄老了会劣化...不是说一定不合标准
作者: popcool (我不懂)   2022-01-04 13:35:00
我跟你一样住33年公寓到大,但就是不喜欢缺点太多了:没天然气管线冬天洗澡到一半没瓦斯、没收发挂号宅配一定要有人在家收、东西太多没电梯要分好几趟搬,我上次买了哑铃50公斤一个人扛四楼楼梯上去真的干、双薪下班时间根本赶不上垃圾车时间,公寓缺点一堆就摆在那边,你砲这个说年轻人就是想爽真的没意义,上一辈是没得选择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3:35:00
是啊 所以你在吵什么?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3:35:00
但就是机率问题...我知道你懂,但你就是硬ㄠ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3:36:00
检测结果告诉我们 机率不大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3:36:00
重点在于屋龄久了会劣化...本来屋龄0,1万户有9990户合格
作者: york1987 (明华~明华~!!!)   2022-01-04 13:38:00
愤青文 XDDD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3:38:00
老屋防震有问题的比例 比大家认为的低很多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3:38:00
8%其实不低了..,你可以比对2005年后盖的,等2035年测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3:39:00
是低于8%
作者: l79cm (欧亚美跌 义股优)   2022-01-04 13:40:00
没关系啦国产车也是符合安全法规,所以开国产车就够安全了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3:40:00
我懂你觉得很多人以为30%还是50%会倒...你觉得唬烂太夸张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3:40:00
国产车跑不快啊XD 你开奔驰都要开250km/hr 谁会出事?不对 我的主张就是其实没有比较危险老公寓除了不合格比例不高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连栋+楼层低历次地震 各种建筑的死亡或倒塌比例 其实都跟各种建筑的比例相当其实火灾也一样
作者: l79cm (欧亚美跌 义股优)   2022-01-04 13:42:00
那些宣传抗震7级的建筑都是广告事实上通通都一样安全484
作者: Jaymainal (发呆中)   2022-01-04 13:42:00
家人70岁受伤 10年前受伤过 当初都还能上楼 这几年退化好快 家里三楼走得气喘吁吁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3:43:00
真的抗震7级应该是比较安全 但你买的是吗?产险公司一定会反映在费率 别把产险当呆子如果地震火灾的财物、人员损失有明显差距产险公司一定会反映在费率 别把产险当呆子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3:45:00
火灾不一样吧...火灾每年都有date就多了.....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3:45:00
地震也有921 十万栋可以参考啊Xd
作者: l79cm (欧亚美跌 义股优)   2022-01-04 13:45:00
又在扯保险,耐震8级的房子保费有没有比较低没有的话保险跟耐震系数有何关系
作者: amordelcor (heyheyhey)   2022-01-04 13:46:00
住大楼也可以走楼梯 就不用等电梯了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3:46:00
耐震8级 可以去找产险公司谈看看啊XD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3:46:00
火灾死伤的,6楼以上历年都3%以下...而且大多是自杀的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3:47:00
没特别讲 产险公司当然是套表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3:47:00
大多都是老人多的公寓,透天...比较容易有死伤
作者: f860506 (Vindex )   2022-01-04 13:47:00
愿意塞车一小时 不愿意走两分钟楼梯 真的好笑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3:48:00
火灾死伤最多的就一楼 但那是因为一楼很多是厨房甚至开店火灾48%发生在一楼 24.2发生在二楼这是因为一二楼特别容易发生火灾? 还是因为低楼层比较多店面?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3:57:00
1~5楼都很多,10楼以上为何趋近于0 ???现在新建筑物消防要花的钱实在是太多了......= =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4:01:00
10楼以上哪有趋近于06-12 14.4% 13-19 4.8% 20-29 1.1% 30+ 0.1%6-12的14.4% 算3/7好了, 6% 加上13以上的也有12%
作者: bboywhite (BboyWhite)   2022-01-04 14:03:00
0~18岁住公寓18~30岁住大楼现在轮到我自己要买房,秒选公寓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4 14:05:00
作者: vicet (蔚蓝海岸)   2022-01-04 14:05:00
最大宗理由是太老 一堆40以上的
作者: chein17 (哈哈呵呵)   2022-01-04 14:17:00
台北公寓最大的价值就是可以都更 就这样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4:19:00
我看不懂你引的资料,有人看得懂吗?????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全国800万户,10楼以上就150万户了但历年A1,10楼以上会死亡的,长期10年只占整年A1,2~3%你引用资料好像都不会稍微检查一下,啥是三五三万栋???然后2010年,公寓+透天约490万户,电梯大楼约310万户但长期以来1~5楼死伤大概就占了近九成...10楼以上也才2~3%但10楼以上的户数已经占全国近20%了...这还是2010年
作者: AndouErina (えりな)   2022-01-04 14:54:00
我就新大楼从小住到大住二十几年买公寓啊,空间真的大离捷运站又近,又不是买了公寓就要住一辈子,过两年再换新大楼也可以啊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4:57:00
5楼以下占全国60%,可是占死伤9成以上10楼以上占全国20%,死伤占全国2%.......这样还不够明显
作者: checkman (御风而行)   2022-01-04 15:05:00
要战老公寓比新大楼安全很无聊 就像是抓B罩杯比C罩杯爽一样 会买公寓就是CP值高 便宜 money talk老公寓结构墙水泥都剥落了 我看是很难不倒
作者: prostar   2022-01-04 15:30:00
青菜萝卜各有所好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15:32:00
是没错,但IBIZA大哥是真不知道还是故意,用一堆错误误导人人家再说老屋劣化...他就要转到合乎标准,根本鸡同鸭讲但地震这种统计数据资料少的就算了,火灾数据还算多...要用错误资讯误导人,不被人挑战就比较难了.....
作者: lcu481131 (政治小鬼)   2022-01-04 15:49:00
选公寓不就预算问题...
作者: otira (欧特拉)   2022-01-04 15:51:00
新的耐震规定还要把地盘共振周期加入计算不是单纯只分0.33 / 0.23
作者: yayayogo (优格)   2022-01-04 16:22:00
老人其实是因为没有选择,只好慢慢爬楼梯
作者: wowzz (wowzz)   2022-01-04 18:25:00
好奇,有电梯老人还愿意不搭硬爬楼梯吗?
作者: a60414010299 (科科)   2022-01-04 18:49:00
光修缮就饱了公寓自扫门前雪难管理
作者: wingsway (空)   2022-01-04 19:22:00
多得是一辈子没住过新大楼的在嘴新大楼多差,老公寓多好,老人没得选被说成没差
作者: mfcke (drive)   2022-01-04 20:02:00
我去技师啊 怎了吗九二一之后耐震修法 所以比较耐震九二一之前 可以跑耐震详评 不够的就补强老公寓也可以补强到规范值至于新建案跟旧建案 你没跑分析 比较设计规范确实新得建案好因为921之后 发现缺点debug法规事实就是满多台北市私人民宅需要补强当初校舍 公家机关 补强案 肥到流油 科科 老技师们爽赚有兴趣可以狗一下RC设计规范 说真的没什么学问大家RC建案就是用这本设计出来的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4 20:22:00
SDboxer大大说60年后补强效果就差点,是降吗?我记得他说早期60年老屋补强,还不如打掉重盖?
作者: chjghjg9487 (andy9487)   2022-01-04 20:33:00
想搭电梯你也要管
作者: overhead (overhead)   2022-01-04 20:43:00
就年轻人体验过爽的,不想回去,可以理解啊。搬行李箱快累死。而且真的有老人家爬不动啦,你家长辈刚好可以是你们家福气
作者: mfcke (drive)   2022-01-04 21:36:00
你硬要补都可以比核电厂猛啊 预算问题完全用新结构去取代旧结构而已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5 00:11:00
应该问说这样滑算吗?重盖和补强那个CP值高?
作者: mfcke (drive)   2022-01-05 00:53:00
要看分析出来要补强程度 太夸张当然拆掉弄新的
作者: pxycho (trolltrolltroll)   2022-01-05 01:44:00
电梯可以直达车库就是爽!挤电梯?完全WFH表示可怜哪老公寓就是投资产品租给买不起的,自住我只考虑高楼层电梯直通停车场大楼或透天
作者: dreamfree   2022-01-05 03:34:00
很好阿 你们全家喜欢爬楼梯就买公寓
作者: Sam27 (Sam)   2022-01-05 10:04:00
谢谢mfcke,降听起来就理解且合理了...
作者: shawncarter (Duffy Huang)   2022-01-05 17:54:00
住公寓住一辈子还住这么挤 难怪要拿奇怪的理由骗自己公寓比大楼好
作者: yuchi0978 (只爱麦芽糖)   2022-01-05 20:53:00
公寓只剩下土地残值。房壳完全没有价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