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例当通例 特例当常态的话题真的看多了
公寓的优缺点很明显阿
好处就是便宜 单价低 位置大多较好(近市中心)
至于屋龄高 垃圾 信收发 停车 楼高空气品质 治安 消防安全比较差
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
硬要去挑一项项出来战 然后说有钱就能解决
问题是 会这样花的人凤毛麟角
举垃圾场来说好了 大楼社区有公共冷藏子母车区 什么时候都可以去丢
公寓找的大多就是堆在特定区域 请人来收
脏乱 臭 也不会有冷藏设备 还是你要号召整栋住户集资在1F建设备?
而且事实上 请人来收的公寓比例我想根本连个三四成都没有
大部分人都是自己去等垃圾车啦
大家都知道常态是什么
我自己念竹中 上台大 所以说学区不重要?
台北高级学区 还不是一狗票人连大学都念得比我差
但事实上 学区本来就不是保证能够怎样 而是"相对"机率比较大而已
大楼当然也有素质差的 公寓当然也有素质好的
但是硬要把50年老公寓古蹟 说的跟新大楼重划区生活品质差不多
#觉得不输
#公寓也能请人收垃圾
实在没什么意思啦
大家比的都是通例 也就是普遍你看到的新重划区大楼生态
跟旧公寓生态
我很小的时候住过旧公寓三四年 真的就是1F被停脚踏车放杂物
然后下雨大家都把雨衣挂门口 挂楼梯扶手 鞋都放外面
公寓卖点真的就是便宜 便宜是非常大的优点
但要讲到每项都不输 真不知道是谁给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