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2022房价趋势

楼主: H2 (oh!my志玲)   2020-09-10 09:52:38
台北市有一百万户家庭,
家庭所得中位数以上表示50万户
但台北市新屋供给一年不到一万户
连中古屋在内的买卖交易一年约三至四万户
只占中位数以上所得家户数的一成不到
所以台北市高房价完完全全是供给问题
供给必须解决
一个是扩大交通可及范围
所以需求会往新北市甚至桃园交通好的地方扩张
北市人口往这些区域流出是正常的
一个是推动都更
让市中心低土地面积利用率的旧住宅转化成高
利用率的新大楼
这个随战后婴儿潮退休老化,子代遗产分配问题
以及政府推动,个人评估阻力会降低
至于年轻人在大都市购屋困难已经是世界级现象了,
没办法,民主自由经济下,总不可能强制把市中心老人
赶走给年轻人住,只能透过社会住宅跟扩大都市圈
范围解决
一小时通勤圈在各大都会都是很正常的状况,
举凡香港、东京、上海、首尔、纽约跟伦敦都是
往好处想,随着交通进步,其实你一小时可以到
的城市距离比三十年前上一代还要远的很多
※《zxccxzewq3 (NGNL)》之铭言:
: 新手弱弱的借题讨论一下
: 因为目前买房还是以自住为考量,还没有步入到投资的等级
: 想讨论尤其是大台北地区的房价
: 以主计总处统计2018年的薪资中位数大概在年薪49万左右
: 在台北工作我们抓高一点,抓个60万好了
: 扣掉日常开销、孝亲等等,假设能存30万
: 出社会23岁,工作七年30岁,开始盘算成家买房的话
: 大概可以存210万
: (工作初期可能没有60、工作后期可能超过,就以60万算)
: 以此做头期,无后援下能买得起多少的物件?
: 800-1000大概就很勉强了吧
: 一个人住大概可以到50/p、要组家庭可能还要买到更大+车位,可能25/p就是极限了
: 当然每个人薪资状况不同,买得起的当然大有人在
: 但我想讨论的是统计上多数人的状况
: 以台北市动辄60~80/p(甚至超过),现在想自住的年轻人都纷纷往新北去找
: 或许是因为这样,导致勉强买得起的新北,房价跟着上涨
: 现在交通机能较好的各区域,或是规画较好的重划区,大概也都要40~60/p,
: 这又逼得大家又纷纷往淡水、基隆、新北其他更偏远的重划区来找
: 导致即使通勤可能要超过40分~1小时,也都不少超过20/p的物件
: 比较好奇的是,现在人口也开始负成长
: 这些年轻人买了这些偏远、又不容易涨价的区域(至少看到不少版大是这样讨论)
: 未来还会有往市区内买的需求(或能力)吗?(结了婚也是很多花费)
: 买房的人跟需求不会越来越少吗?
: 那是不是那些台北或新北越来越高价的房子就一直没人买得起
: 或是全部都靠投资撑著了?
: 是不是大多数的年轻人真的要买到理想的房子是遥不可及啊?
: : 社团跟ptt的文章看看就好
: : "趋势"不是人多的社团喊一喊就赢 要跟着筹码走(有钱人走)
: : 我不知道你那是什么社团~
: : 看看有没有过去社团的发表的文章 实际准确率多少
: : 你可以看看我四月跟先前在房板跟股版的文 我相信准确率都高得多
: : (那时候四月有听我的把房地产的资金 我周遭去先去买台积电远雄的朋友都大赚)
: : 我常讲资金不会蒸发 只是会移转
: : 目前台湾人多数的资金多数在股票 这阵子外资是不断脱手的
: : 股票已经创历史新高 能不能再在突破创新高是个问号 现在进入盘整
: : 但如果前两三年愿意相信我 把高总价房子卖掉 进入股市会上万点的
: : 现在可能就是获利了结 等待盘整期的
: : 有很大部分的人就会拿钱买房地产
: : (包含我最近回头 再来看看有没有便宜货~ 前阵子都不看房版)
: : 未来两三年新建的预售屋预期肯定会大涨
: : 因为缺工非常严重 因为太多台商回流设厂
: : 现在钢筋 模板 泥作工 抢人抢得很凶 回流的科技厂房很敢喊价
: : 出现很多破坏行情的发包单价 相对的建筑业也只能跟着往上喊
: : 但是....其实很多基础的工人的薪水还是不变
: : 绝对大数的受薪阶级的薪水也还是停滞的
: : 所以我还是总价论 总价过高的不宜追
: : 我会建议要长期持有的年轻自住客去买六都有发展潜力的重划区
: : 你可以看我的过去的文章 在大家不看好的林三淡的情况推荐北大特区
: : 我姑姑跟我堂妹都在单价20左右买学勤路的房子
: : 现在很多人还在网络看房 去看看现在的林口跟北大特区生活机能变得多好
: : 很多社团跟PTT的人都是房仲跟投资客
: : 他会鼓吹并倒货发展好但昂贵的区域 并贬低待发展的区域
: : (我姑姑最爱买这种 从北大买到青埔 再买到竹北 都是没有机能 房子便宜正在盖时
买)
: : 或是老旧但装潢的房子 装潢不是结构补强 RC设计就是50年
: : 没说50年一到就会倒 但已经是不建议居住 因为地震来很可能就倒
: : 40年以上的老房 除非有产权单纯的土地否则别碰
: : 机能发展好的区域就像是股票说的末升段 可能会还上涨一点 但崩下来的机会也不低
: : 像这里以前很推新板特区(去看几年前的文章)
: : 我朋友靠爸买两千多万的房子 赔400~500万
作者: zxccxzewq3 (NGNL)   2020-09-10 09:54:00
只觉得塞爆了ORZ
楼主: H2 (oh!my志玲)   2020-09-10 09:56:00
我跟一个纽约工作的客户聊过,人家在纽约中城工作,也是五点多起床出门坐火车上班人家还是中阶主管,远程通勤在大都会真的没啥大不了单算台北市面积在大都会中并不算大
作者: sagarain (HNY 2010)   2020-09-10 09:58:00
我ok你先搬台湾人当然知道外国都通车 就是不认命啊
作者: icevenus (才不告诉逆勒~)   2020-09-10 09:59:00
可是时间是人生最珍贵的资本(我的青春阿)目前目标改放在不用通勤上班QQ
楼主: H2 (oh!my志玲)   2020-09-10 10:00:00
所以不能让没钱住外围的年轻人有承担高额通勤成本啊,1280政策推一个不过,Remotely Work风潮可以起来,时间成本就降了
作者: robin5339 (robin5339)   2020-09-10 10:07:00
同意 WFH的行业增加 配合自驾发展 往外围的成本降低
作者: Anyotw (Yoman)   2020-09-10 10:10:00
青埔高铁真方便155咻咻就台北了。机捷160还绕半天,车站还爆干远什么烂东西...
作者: gust0985 (还在努力到人生下一阶段)   2020-09-10 10:12:00
通勤距离没有什么远近,自己能习惯那种作息就可以,有朋友房子买在淡水靠近三芝那附近,也是每天搭捷运通勤到内科上班,其实自己能习惯就好了……
作者: Unsullied (酷酷)   2020-09-10 10:14:00
yes
作者: icevenus (才不告诉逆勒~)   2020-09-10 10:15:00
有小孩差很多,如果想陪小孩的话,不过这些问题都很个人就是了
作者: zxccxzewq3 (NGNL)   2020-09-10 10:16:00
比起吵架 应该说怎么去讨论出问题的症结在哪边吧大家都想过得更好 就看有没有多赢的解的确不用拘泥台北市 但也不希望其他县市也炒起来
楼主: H2 (oh!my志玲)   2020-09-10 10:20:00
问题症结点就是钱太多啊也有没炒起来的地方,只是你现在不一定想去就是了当然你要说实价课税或者囤房税来抑制投资需求,我觉得边际上也有帮助但最终房地产还是承接货币的容器,钞票印的多,都市房价就很难低
作者: walelile (wakaka)   2020-09-10 10:23:00
WFH对很多企业来说可以降低办公室支出 很多公司心动吧硅谷会不会开始大楼拍卖呢XDD
作者: icevenus (才不告诉逆勒~)   2020-09-10 10:24:00
WFH看产业看企业文化看老板观念
楼主: H2 (oh!my志玲)   2020-09-10 10:24:00
可惜要不要wfh是老板决定的,问题是老板都住市中心,没通勤压力 XD
作者: icevenus (才不告诉逆勒~)   2020-09-10 10:26:00
大而老的企业,观念僵固的也不少,跨国的也是,或是很在地化就…
楼主: H2 (oh!my志玲)   2020-09-10 10:30:00
文化改变需要时间,或者外部冲击
作者: sagarain (HNY 2010)   2020-09-10 10:39:00
Wfh在2000年就出现过了 后来就这种事情是循环的 不会向一边发展台湾应该做的是卫星城市 不是以台北为中心
作者: icevenus (才不告诉逆勒~)   2020-09-10 11:18:00
或是站上高位权力核心,路不转人转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0-09-10 11:19:00
台湾其实就业分散算还不错了 台积电三大厂区都有大量高薪工作跟周边便宜的新房供给 北中南都有兼顾返乡需求台积电要是盖台北周边三峡林口汐止才是区域平衡大灾难
楼主: H2 (oh!my志玲)   2020-09-10 11:22:00
台湾本身就不大啊,台北到高雄五个小时车程而已过去20年是因为台湾制造业萎缩才导致大量服务业工作只集中在大台北
作者: SkyFee (迷你天天)   2020-09-10 11:43:00
未来就不是集中单一都市区了
作者: ryanwen (FAST CAR)   2020-09-10 11:58:00
中位数以上50万户,然后这50万户都要买房?好像不是这样
作者: Unsullied (酷酷)   2020-09-10 12:42:00
未来绝对是重划区的天下而且 是政府要炒的重划区
作者: flyaway1030 (天蝎王子病)   2020-09-10 12:51:00
楼上那么旧城区的新房子您怎么看
作者: shawncarter (Duffy Huang)   2020-09-10 12:57:00
这个算数问题很大吧 五十万户都没地方住都租房吗
作者: midmid   2020-09-10 13:32:00
时间就是成本,时间不值钱的人住远一点很划算
作者: sagarain (HNY 2010)   2020-09-10 14:27:00
淡海那个年代的计画都是带产业的 后来执行时因为某些原因产业被砍掉了 所以只剩住宅所以台积电只有一个产业 能维持多久 很难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