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央北某建案公设闲聊

楼主: landline (天海一线间)   2020-03-28 14:52:02
前阵子群组有人在讨论这个案子公设的问题
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公设要有顶盖,车公也算公设,我想这是大家普遍知道的常识(??
一般买屋消费者对买到的公设“认知”是
就是会用到的大公和小公
建商在销售预售屋的时候,理论上应该是算好大小公有多少才能算出公设比
再看看要取舍多少车公来调整公设比和销售一坪单价
建商的考量应该都是以这个案子要拿多少利润,公设比是拿来调整单价的手法
(附属建物:阳台和雨遮也是拿来微调公设比的一个工具)
但这个案子的算法还蛮特别的,看到的算法应该是用逆推的
预售阶段的公设不分大小公,只分销售公设和车公
因为车公是属于公设,但是内政部有规定单一销售车坪有抽查下限“原则”
所以这个建案的销售车公就用内政部的抽查“原则”下限来销售
剩下的车公就算进大公,塞到建商觉得符合消费者可接受的公设比后
还有剩余的车公就不拿出来销售,等产登再进共有部分
这算法真的跟一般人的认知不太一样
(当然车公塞大公这种作法,业者都会说要留给没买车位的人也可以到停车场行动
只是我问身边的朋友,都说没买车位除了去地下室丢垃圾外,谁会去停车场?
而且现在垃圾区那一层几乎都是大公)
内政部这个车坪规定只是给地方政府抽查用的原则,并不表示销售车公是这样算的吧...
想说这样的算法算是建商业界的标准算法?
但有些建商的确在销售的时候就会列出大公小公的坪数
这个建案属于旧建照,但销售时是使用内政部最新规定定型化契约
所以产生雨遮计坪不计价,但契约上没有雨遮
销售时是使用雨遮不计坪不计价来销售
最后权状会有雨遮坪数
但这都没什么,因为现在买房的都知道雨遮不计价
就算有计坪也没什么,消费者会去算出真实的单价
所以最后权状上算出来的公设比应该会跟预售时的不一样
当然如果以内政部最新定型化契约的算法
这张权状就算有雨遮,算公设比的时候要先剔除雨遮坪数,就跟剔除车坪一样道理
“如果真照”群组里面说的,最后的公设比应该会比预售时的公设比高
但就算最后公设比变高,认为没花钱得到那些多的公设也别高兴
因为那些坪数本来是属于有买车位的人的,只是被拿去塞到共有部分
只是在想
建商留下那些没销售的车公,现在想到的除了拿来调整找补外
我真的想不到为什么要在预售的时候留下那些车公??
作者: Anyotw (Yoman)   2020-03-28 15:23:00
没有,都是总价论。其他都是你自己催眠自己的问题。不认同就不要买。得房率都会写在合约书或建物说明书公设比没有规定,是建商跟周围商品自己比较的结果。卖的掉就是本事。户数小会偏高。户数多会接近行情就是30%。台北市我看过最高48%的、20户小社区古代有人算车公吗?新建案我相信99.9%建商,买不买车位的住户、得房率应该一样。先问哪个案子这么屌,敢让得房率每户不一样,新梗。
作者: tamacugi (哥吉拉)   2020-03-28 15:43:00
消费者因为公设坪变多而找补,只是吃亏多缴钱而已,台北某知名建商(3个字),因为玩这手法太过恶劣还上过新闻现在定型化契约规范有规定找补上限,勉强好一点而已不一定是预售留的,也可能是"不小心"多盖出来的"误差"
楼主: landline (天海一线间)   2020-03-28 15:50:00
回楼上,那些坪数有几百坪,应该不是误差造成的依看到的契约,推出来的数字确实凑不出总共有部分坪数
作者: smaller ( )   2020-03-28 16:53:00
完了 看不懂 有实例解说吗
作者: colon2 (boy)   2020-03-28 17:44:00
那一个建案?
楼主: landline (天海一线间)   2020-03-28 18:15:00
公设比怎么来,得房率就怎么来
作者: dc8 (大家好)   2020-03-30 02:49:00
哪个案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