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结: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732075241718.html
内文:各地新建案百花齐放,有的县市热销情况严重到出现抽号码牌和过夜排队抢预售屋,但也
有些地方没有跟上这一波房市暖流,甚至出现盖好了晚上建案一片乌漆麻黑,根本没人入
住。
不少民众就心生好奇,觉得为什么没人买房,某些区块的同一家建设公司,却还是大举造
镇、盖好盖满?对此,房产专家田大全受访时做出全面性的分析。
房产专家田大全表示,针对建商卖不掉一直盖要先厘清问题本质,是真的有卖不掉的情况
发生吗?根据今年的统计全台已经销售了8、90个建案,他认为卖不掉继续盖只是一种讲
法。
他认为重点是有几个状况,现在有很多建设公司是上市公司,导致它必须要有业绩
、财报等压力,如果因为整体市场考量选择不推案,可能导致股价受到影响,股东也会因
此有不同投资意向。这样的情形下,大型建设公司必须要有推案才能有所交代,也是建商
推案的实质考虑要点。 除此之外,这样大的压力之下它必须要不停的生产,放到市场去
拼拼看,这也是为什么建案的房型会“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都是为了迎合市场的
潮流,大的买不起、豪宅不好推,转向兴建小宅;小宅又被消费者嫌弃,再陆续做其他应
变,而且地点也会受影响,台北不能推了再转往其他五都扩散,一切都是源自“市场机制
”的问题。 另外田大全也点出,说到供给量多的话,从内政部的余屋量统计来看,台北
市的余屋量是六都里头最少的,余屋量最多的是新北市,这样比较的话又该如何解读,如
果再把城市人口数纳入比较,新北市400万人余屋量1万7千多间,桃园市223万人余屋量1
万2千多间,到底该说哪里比较失衡?所以他提醒不能只从单一面向来做比较。 而针对余
屋量他更直言可能是“市场退流行”,10年前景气大好大家拼豪宅,从80坪一路盖到200
多坪,等到景气荣景5、6年过去,大坪数已经成了非主流,导致物件销售问题发生,呈现
建商“被囤房”现象。
心得:被囤房这新的说法大家认同吗?一直盖不是问题 只要你资金充足没人能管 就是怕
有建商没钱盖 还继续盖 然后卖一卖就跑路惹RRRRRRRRRRR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