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uwy (Hank)
2019-11-14 11:52:10两个实际案例分享
[案例一]
本案位于台北市大安区(容积率225%),为四楼公寓改建为大楼之重建案,
某地主原本持有:21.95坪(主+阳) 与 1.51坪(楼梯间) 无车位,
重建完工后分回:21.95坪(主+阳) 与10.33坪(公设) 与1个平面车位,
【重建前价值:(21.95+1.51)x每坪65万=1525万】
↓
【重建后价值:(21.95+10.33)x每坪110万+1个车位350万=3900万】
[案例二]
本案位于新北市中和区(容积率300%),为四楼公寓改建为大楼之重建案,
某地主原本持有:17.06坪(主+阳) 与 1.45坪(楼梯间) 无车位,
重建完工后分回:18.77坪(主+阳) 与8.83坪(公设) 与0.56个平面车位,
【重建前价值:(17.06+1.45)x每坪30万=481万】
↓
【重建后价值:(18.77+8.83)x每坪42万+0.56个车位100万=1259万】
以上两个案例都获得了2.5倍总价值,
虽然获利如此巨大,但许多屋主还是不愿都更,
其原因也不难想像,大概就是:
1. 一楼、顶楼争执分配不公。
2. 违建、顶加、一楼加盖通通不算产权,屋主不爽。
3. 重建后,土地持分会被稀释,感觉像在卖祖产。
4. 要缴土地增值税、大楼管理费、更多房屋税。
5. 老年人要搬家,嫌麻烦。
6. 对合约不懂,怕被建商骗,也怕盖到一半建商跑掉。
7. 拖越久,以后政府给的容积奖励越来越多。
更深层的还包括,精华区的新成屋释出越少,手上房产价格越硬。
总之,以台湾的现状来看,
都更就是富者恒富,不都更则富者更富
这些本来就是属于地主的资产,都更对他们来说并没有获利地主房子打掉重盖一样可以获得差不多的利润都更反而还需耗掉许多地主的资源,例如实施者拿走的10%
倒不如说回去怪自己父母阿公阿嬷,那个年代这么好存钱
作者: niko0202 (Niko) 2019-11-14 12:18:00
一毛不出就能住新房 才是居住正义啦(误
作者:
reil (REIL)
2019-11-14 12:31:00地主自行实施都更,理论上利益最大,事实上困难重重
作者:
Yanzi (Yanzi)
2019-11-14 12:37:00都更实际能分回的坪数(主+附)不会缩小吗?
作者: wu7477 2019-11-14 12:44:00
看容积增加多少 有多才有利基
一楼一堆路霸占车位 都更后不能停会森77 怎么可能同意
对 要怪阿公阿母,但就是不能怪既得利益者跟制度不公喔!!不努力就可以赚大钱,才是炒房正义喔!!!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19-11-14 15:13:00第一个案例重建前也不会只有1525万, 这种重建前会看土地价值室内空间一样的公寓, 土地大小不会一样啊建物坪数这种没办法只用坪数考虑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19-11-14 15:31:0020坪公寓在大案区要低于2000 万得在六张犁了
作者:
alex8398 (ijust2009)
2019-11-14 18:48:00大安区新房有110的区,老公寓也有80左右还是赚很大
作者:
casko (^(oo)^)
2019-11-14 19:15:00新北三重 无期限地上权建物20坪 建商收购价800万 合建的话分得权状30坪+平面车位 行情1600万以上
作者:
bonaqabo (Always_missing_you)
2019-11-14 20:18:00重建前价值估太低了
作者: jciw 2019-11-15 00:24:00
谈都更前,应该把违建检举拆除,成功率才会高
作者:
wowoin (wowo)
2019-11-15 15:50:00不可以单纯从房屋价值来看,有时候土地价值更是大于房屋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