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eca (生活艺术大师 N)
2019-02-15 18:09:14※ 引述《Refauth (山丘上的长号手)》之铭言:
: 刚刚想了想柯文哲盖公宅"企图修正台北市房租市场"
: 突然很好奇,从古代到现在这几千年下来,
: 人类文明中的各种地方政府,已经归纳出哪些方法可以拉高房价呢?
: 在房子旁边建造新的公共设施,这算是一种最广为人知的方法。
: 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中央政府比较有办法.
地方政府能做的只有..
吸引资金,无论什么资金都好.
也就是这边本来有5兆,地价10...
你吸引1兆近来,无论这些钱跑去开工厂开公司还是干嘛.
地价可能就会上升到13.
而如果两兆,地价可能上升到17,3兆地价可能上升到2x.
(因为资金进来之后会滚动,每滚一次透过贷款和杠杆就放大一次,
所以产生的地价增值效应很可怕)
其他方面地方政府其实无能为力.
地方政府过半收入都是靠不动产,但不动产又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上.
这一直都是地方政府烦恼的地方..XD
你资源跑去支持商业发展,问题是所得税,营业税,营所税都是中央收走.
统筹分配款又因为直辖市或是其他原因分配并不完全正比.
当然如果单纯只是论地方政府的财政.
地方政府可以靠"盖更多大楼"和"重划更多土地"和"增加土地容积率"来赚钱.
因为房屋税,地价税,土增税都收在地方政府,外加政府的土地出租bot招标等等.
所以老透天近乎没有房屋税,那我整片都更,政府就先公办都更拿走55%的土地.
然后所有的土地都拿去盖大楼,所以房屋税立刻大量暴增.
外加我重划后可能有什么奖励容积干嘛的,但是在公告地价上我也调涨.
因此之后土增税大增之外,你交易我还抽一笔土增.
之外,我抢劫了55%土地,扣掉公园和马路,我还有2x%抵税地可以卖给建商盖大楼.
所以市政府发大财....!!!!
但这是区域性的炒地皮就是了,并不是整个市政的大规模炒地皮政策.
大规模政策还是看中央....
另外,就像我讲过轻轨干嘛要跑大顺路.
因为他跑过去,车站附近都有30%容积加持..
那政府自然调高公告地价,那土增税和地价税就可以回收一笔.
外加经过三民区工业区,那边以后会重划...容积可以刺激重划意愿.
更不用说之后政府取得土地的容积更高,他卖价更高...
so...市政府扣除他自己不动产之外.
赚钱就是,房屋税,土增税,地价税,和抢劫土地...
你从这个方向去思考就知道很多事情为啥市政府应要这样干..
市政府花钱都要有自尝计画,也就是花这笔钱例如两百亿,你要怎样赚回来.
而不是想花就花,你自尝计画写不好,计画很难通过的.
而政府要自偿,基本上都不是靠什么更多公司,更多创业...那个都写不进计画中.
计画全都是.
怎样炒地皮,怎样抽房屋税土增税地价税.
以及可以取得多少土地,多少政府手上的土地增值.
中央不敢打房也是因为.
中央打房,什么银行死第一??
第一个死的是地方政府.
你看台中举债上限额只剩88亿....=.=
高雄为啥负债那么高,那是因为高雄的举债空间很高很高.
其他县市负债低是因为,他举债空间就那么低...
不然,每个政府都想借好借满阿,平均0.7%的利息不用还本金,傻了才不多借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