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eca (生活艺术大师 N)
2018-08-29 22:26:21哀,不是这样看得.
不动产是印钞机.
你平时没事印那么多钞票干嘛?
你嫌市场货币不够多??
股票都一万多点,你在印钞票你是要上她标上2万点?
然后物价一定喷发,之后就恶性通膨.
你要想,如果你开放全额贷款.
之后就有上亿的资本家开始大量换手.
第一时间一定把货币全都贷款出来,反正你100%贷麻,所随便转增贷都轻松.
利率又那么低.
然后一边换手,一边就把这些头期款挪去其他地方使用.
例如炒股,或是干嘛干嘛.
你要知道,当你动了这个头期款的比率,制造的热钱量可是很大.
更不用说,例如你本来头期款40%变成20%...看起来是砍总20%,原本的50%.
但是20%变成0%...这不叫砍总20%..这叫直接没有.砍原本的100%
这在数学概念上面是差非常大的...
你要买1000万的东西你要准备200万,根你都没钱你可以买1000万的东西.
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这样制造出来的不栋产换手量会爆炸性变高之外.
价格一定会往上叠高...那就制造更多的钱.
也就是这边有100间房子,价位100,大家都贷款20%,所以基础资金有2000,但她总金额10000.
也就是用2000资金进去洗出1万的热钱...
你今天变成0头期款,就变成,0员进入,洗出1万的货币.
这1万的货币是无中生有的概念....
更不用说它们开始交换,当一间换手价格做成120..银行鉴价可能就全面上拉到120.
这样就变成0员进入造就12000的货币.
之后因为交换我不需要成本,我一定继续换,没多久我就把他换到200 300 500.
你这边就产生了疯狂货币制造工厂...
我还可以利用会计帐的做法,把自己换手的价格上拉做成我的收益.
再用收益去当自己的条件担保....
这就成为无限循环.
而最重要的就是,他这样洗钱是不需要成本压在那边的,因为头期款是0...
而我洗出来的钱,只要随便做个比银行贷款1.7%还高的投资,我就可以爽爽套利.
也就是说,我一开始什么钱都没有,然后透过不栋产交换洗出一万五万十万单位的资金.
利率成本1.7%,我拿去买远雄,今年刚发8%我记得,那我就是套利6.3%..
对喔...我没有付出半毛钱喔...那我投报率多少??...无限大.
更不用说我的房子还可以出租,租金投报也比利率高,例如我出租2%就好,利差0.3%.
我现金投报还是无限大...因为我没出钱阿...
也许你会说什么要还款压力.
我只能讲,你只有一两间房子你当然要烦恼这个.
像我没烦恼过这个,因为我房子进出速度很快,所以我随时都在办房贷和涂销.
因此我的贷款额是一直落在我手上操控的.
也就是说,我从来不用思考还本金的问题,因为我随时都有再办新的房贷.
我很简单就可以维持只付利息不付本金的操作.
(这也是我爱把一笔钱切割然后买一堆中低价物件的主因之一.
这样我对无论是物件,还是我的资金,有很大的支配能力,和很多精密的操控空间)
企业更差不多,企业随时都在贷款也随时都在涂销贷款.
所以她们只在乎利息成本多少,什么还本金??...哪个人在还本金了...XD
so...当你开启100%贷款,就会像阿扁开启台北房价神话一样.
立刻资金爆炸性产生+不栋产开始大量交换.
基本上我讲过,不动产对政府来讲是一种资金控制的金融工具.
所以当年阿扁干嘛要开启大贷款时代??..
是因为2000年网络泡沫+大量有钱人把钱带出台湾.
所以她必须透过不栋产来印钞票补这个缺口.
而你看到马英九开始,就有了针对性审慎措施.
因为美国QE之后产生疯狂的大热钱潮.
而针对性审慎措施哪时候出生的?2010年.(马英九2008上台)
马英九那时候会有这一连串证交税,针对性审慎措施,奢侈税等.
(奢侈税2011立院通过,证所税2012)
就是害怕这一波世界级的大浪潮会把台湾的金融冲得乱七八糟.
so..阿扁在金融风暴后大量制造热钱,马英九在美国QE之后压制热钱.
(美国QE在2007就开始准备,一路施行到2014)
基本上,政府平时对不动产的"大政策"都跟什么多多空空无关.
他根本没空思考你们这些小人物什么买不买得起房子,套不套的问题.
他看的是整个市场的资金变化,市场缺不缺钱,外面的钱会流入还是流出.
不动产则是一个"内需市场印钞机"....
所以政府透过操控不动产这个机器,对市场的热钱做释放或回收.
等到这个控制对一般人影响过大之后,才透过其他手段去平衡这些问题.
(例如实价登录阿,房地合一阿,这些才是专门针对不动产的政策)
因此你今天讲到要100%放款.
那相对政策就是针对性审慎措施,这种对贷款限缩的政策.
当市场缺钱,才会开启100%的放款,这样可以制造大量热钱进入市场.
并且房价越高,市场钱越多.
(一堆外行人在讲什么房价高钱锁在房子里是大脑不清楚.
物品交换,钱又没烧掉,他只是换手持有..哪来的锁在房子里.
你的钱被锁在里面,但卖你房子的人可是拿了你的钱去逍遥的好吗)
同样的,当热钱过多,就会如马英九的那几个政策一样,压制热钱.
甚至回收热钱,因为当你本来贷款八成,变成贷款六成.
那本来100单位总价,20单位头期款...
换手后会变成虽然一样100单位总价,但头期款40单位.
这样市场可以回收20单位的热钱...
所以金八条逼寿险业资金不能进入不栋产.
再透过针对性审慎措施等,在回收热钱.
连续技是这样放的...
所以我们寿险就跟李嘉诚一起跑去英国伦敦炒房去了.
什么空空多多,你们什么东西...政府根本没把你们当一回事.
一堆多多空空自以为是,把这些政策解读成"针对一般买房子的人的幸福指数"
这根本是一个愚蠢的丑陋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