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我讲很多次了。
首先,这个问题只有台北市新北市严重到不行,
其他县市的房价所得比或是房租所得比都没那么严重。
再来,真的盖了便宜租金的房子给人民住,其实就是在变相补助给低薪的企业。
今天新闻讲了,台北房租一万五, https://a.msn.com/r/2/BBB4PF5?m=zh-tw
但你看看台北有多少公司开24K的工作?一餐吃一百,24K-15K-3*100*30=0
这些企业宁愿付那么贵的房租留在台北市,那就表示台北市真的有这样的价值;
但是付的薪水却连一个人维持正常生活水平都没有。
今天我们开了很低的房租的结果是什么?
比方说今天房租从原本一万五降到一万,突然之间做24K的工作每个月可以存五千耶!
结果就是更多人从中南部涌进台北;
企业看24K能找到这么多人,不是降低薪资就是会增加工作的负荷量,
怎么想都不可能是增加薪资。
那我们便宜租的社会住宅要盖多少?一百户?一千户?一万户?
我看大概盖了一千万户全台湾的人都住在台北的社会住宅这个赛局才会平衡。
因为你盖不够,就是会有人住不到要在外面租房子,就是会有套利空间,
房租房价就会依照这个套利空间调整到合理的位置;
如果说房价问题是个个大泥坑,
盖一栋社会住宅相当于我们在大泥坑中挖了一个小洞,
在把泥坑挖干净之前,旁边的泥浆就是会一直填进来。
而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回到问题的本质,人民所强调的居住正义应该是:
有个住得起的家(理性)、建商去死(因为害我住不起房子)
真正要解开这个赛局,最佳的办法就是直接让基本薪资的公式变成这样:
所在地居住成本+基本生活开销+合理的储蓄金额
居住成本应该要,
依照企业所在的位置计算出合理的通勤时间范围内、适当坪数大小的租金,
不管有没有在这个区域买房子,居住成本都必须要列入。
这样,居住正义就和房租房价脱钩,
找的到工作就保证住得起这个地方,就不会有企业花24K请人。
而对建商不爽的问题也会解决,因为建商跟你能不能住得起的现在住的地方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