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pds1 (莫对恶人慈悲)
2015-05-19 13:29:42内文:
维特‧倪德厚夫(Victor Niederhoffer),经济学博士,美国壁球公开赛冠军,他知识博
古通今,精通赌博、扑克、西洋棋、音乐、电脑程式等等。最出名的莫过于他为索罗斯操
盘十年,及十多年保持每年30%的回报,真的是叱吒风云的大投机家。直到1997年的亚洲
金融风暴,这位市场的巨人终于倒下,输得一无所有而破产,成为他自己口中曾嘲讽过的
华尔街“幽灵”。
Victor在事业最高峰时出版了第一本书,名为The Education of a Speculator (台译:投
机客养成教育),书中详述他的投机理念,但这书出版的十个月后他就倒下来了,变成送
给自己的碑文……
Victor强调因自己年少时受环境的影响,训练出不喜欢随波逐流及逆向的思维习惯,这种
思维习惯使他在各种活动中都很成功,包括他早期的投机生涯……而他也很坦白承认自己
是一个逆势交易者,就是那种当价格大升,他不断加码卖出,当价格大跌,他又不断加码
买入,他也多次强调不用停损,这种交易法十多年来为自己的避险基金带来每年超过30%
的丰厚回报。
索罗斯的踪影也不时在Victor的书中出现,他和索罗斯不仅曾是上司与下属的关系,也是
好朋友,大家经常一起渡假、打网球及下棋。他曾为索罗斯赚进很多钱,而索罗斯也曾对
他有很高的评价。不过由他的书中亦可看到索罗斯有时也对他的交易法有些微言。
有一次Victor替索罗斯赚到一大笔利润下,索罗斯却建议说:“Victor,下马吧,你顶多
只跟明天的交易一样厉害。你为什么总是对抗趋势?你为什么让自己这么难过?你是受虐
狂吗?你没看过我的书吗?市场是反射性的,会有积极回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
超级国家而无私的权威,来稳定一切。”
Victor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他举例说:“为什么莫札特同时代的人,不能更欣赏
他的音乐之美?当时的奥地利皇帝指出,答案是莫札特写了太多音符”,而Victor则承认
自己做了太多的交易,索罗斯告诉他:“你总是进进出出,一笔又一笔的交易”。莫札特
知道自己的缺点,而他只是年近三十的时候,改变成简单的风格太容易了,但Victor则认
为对于当时自己已经五十出头的人来说,要改变就难多了。
Victor很敬重他的父亲,他学识渊博,是警察也是法学博士,他的父亲在Victor很少的时
候已告诫他不要接触赌博及投机,因身为警察的父亲看过太多曾叱吒风云的投机大户,孤
独死在贫民区。在父亲离世前告诫了Victor:“现在该是我给你最后的忠告…你确定你那
些技术分析数字,能够考虑到战争、选举、火山爆发之类的基本因素吗?我送过太多投机
大户的尸体,并亲手为他们“打包”送进殡仪馆。他们当中研究的统计资料,比你研究的
还多。”Victor听后心惊胆跳,他扮出平常向索罗斯保证知道潮汐的涨退特性一样回答说
:“Dad,别担心,没有危险的,我已经把所有危险量化了,一切都在我掌握中。”
1997年10月,危机终降临在他身上,他认定泰铢不会贬值下,以保证金形式在逆势下大量
买入泰京银行股份,又在没避险下大量卖出道指认沽期权,这是间接和促成亚洲金融风暴
的索罗斯对赌。索罗斯在不顾曾是旧下属及老朋友的情况下,狠狠地将Victor推进万劫不
复的地狱,最后Victor的基金资本全部蒸发掉,他经历过无数的风浪,但这次他过不了,
要变卖家中所有的一切,他破产了。父亲的遗言就像法老王的诅咒一样灵验。
Victor并没有放弃,几年后他的新基金成立了,誓要东山再起,数年间的每年回报更达
50%,但那是风平浪静的时期。来到事隔约10年后的2008年,他再遇上了比1997更强劲的
金融海啸,而他看来还是坚持逆向思维及对拒趋势,基金资本由最高的水平亏掉超过75%
,最后仍是敌不过趋势的洪流,关门大吉。
索罗斯在自己Soros on Soros一书上就指出Victor的问题:“他的系统是为了抓紧市场中
的小涟漪。他把市场视作为赌场,参与者都是赌徒,而他们的行为可以由研究赌徒来理解
(这些赌徒就是在市场中创造出那些小涟漪)……他持续运用这个方法在市场中赚取蝇头
小利。我给他资本而他的确有好回报,但…他的方法是有缺陷的,他的方法只适用于没趋
势的市场。如果一个大浪到来,它就可以完全压倒由赌徒所造成的小涟漪,这样他就会伤
得很重,因为他没有一个恰当的故障安全机制(Fail-safe mechanism)……他的理念严重
和我的交易理念相违背。”这本书在1995年出版,Victor当时事业如日中天,但可见索罗
斯的远见。
Victor无疑曾是叱吒风云的大投机家,但却不能走到终点,他在第一本书时经常提起索罗
斯,言词间看似很敬重他,认为他才是大师,但可以感受到他很想超越索罗斯。破产后的
第二本书,再没有多提索罗斯了,因为他已自知永远也再无法超越这个巨人,他已变成为
自己曾嘲讽过的华尔街“幽灵”,他们都曾是叱吒风云的大投机家,但输掉一切,也已经
过了60岁的年限,很难东山再起,终究要在寒酸的公寓里度过余生。
你能串联以上所有的事件及说话,找出交易的一点灵感和启发吗?
叱吒风云到终点的始终只有George Soros。
连结:
http://www.bituzi.com/2015/05/VictorNiederhoffer.html
其他:上一篇PO的被板主说洽股板,但我想是这样,
虽然很多人不乐见房地产成为投资工具,但在世界各主要国家当中,
房地产现实上却是一种重要性完全不亚于股票、债券的主要投资工具。
本篇主角虽非房地产起家,但其内容提到(暗示)的一些概念,
如投资不是赌博、不要与趋势作对、适当避险(风险分配)、投资市场的不可预测性等,
如同文末所言,应该能给同为投资工具的房地产市场其参予者一点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