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持有成本太低是假议题

楼主: Freak1033 (金が信念! XD)   2014-05-23 15:45:49
→ rdcf:回T大,自有率7成,另外三成不是人? 05/22 19:09
→ Tosca:不用讲这么多 你家房子实价课税1% 你爸妈缴的出来?? 05/22 19:10
→ rdcf:我说过,高报酬高风险,看你要怎么选,不用当了老板还羡慕员 05/22 19:11
→ rdcf:工,领钱时你怎么不羡慕员工? 05/22 19:11
→ Tosca:真的实价课税1% 我爸我妈我阿妈 全部养不起自己住的房子 05/22 19:11
→ Tosca:我还可以帮他们缴税 请问其余一般人谁来帮他们养房子?? 05/22 19:11
→ Tosca:七成自有率很夸张了 你要一个政策打死七成国民??? 05/22 19:12
→ rdcf:我说过啊,我房价省1000万,分300万给爸妈缴持有税,请爬文好 05/22 19:12
→ rdcf:吗,乱入没有比较聪明XD 05/22 19:12
→ rdcf:我爸妈也是那七成,为什么我们就有办法你不行?还是不想? 05/22 19:13
→ rdcf:还是这样真的很难懂?? 05/22 19:14
→ rdcf:所以很多人只会拿坏的来讲,赚的都不说… 05/22 19:16
我觉得啊, 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吵来吵去, 追根究柢问题就是在大多数人都不懂财务,
投资消费傻傻分不清楚, 连个净资产都算不清楚才会有这种奇怪的想法.
房价打下来 1000 万, 并不是你省了 1000 万还可以拿 300 万出来孝敬,
你的支出少了 1000 万, 同时你买进来的房屋净值也少了 1000 万,
其实是没赚没赔, 反倒是你父母的房净值也跟着赔掉了 1000 万.
如果你父母原本就有房了, 你绝对不会是买不起房的那群人,
如果打房打掉 1000 万你就买得起,
那没打房的时候你让你父母把房子拿去贷款贷 1000 万出来不是一样买得起?
而且持有成本还更低.
我直接拿例子算给你看, 假设原本持有税为 0%,
你父母房子价值 3000 万, 手上有 500 万现金,
你要买的房子价值也是 3000 万, 银行贷款利率 2.5%,
你的初始资产负债表长这样:
资产 负债
父母房屋 30M
现金 5M
现在你用父母的房屋贷款 1000 万出来, 加上 200 万现金, 贷款 60% 也就是 1800 万,
买完你的房子之后资产负债表长这样, 再加上你每年要缴的利息:
资产 负债
父母房屋 30M 理财型房贷 10M (利息 250K/yr)
你的房屋 30M 房贷 18M (利息 450K/yr)
现金 3M
你的总资产算起来还是 3500 万, 然后你每年要支出 70 万在利息上.
现在换成房屋税 1% 的情形, 假设因此房价打掉 1/3, 少掉 1000 万,
现在你的初始资产负债表长这样:
资产 负债
父母房屋 20M
现金 5M
现在你用 500 万现金, 贷款 75% 也就是 1500 万,
买完你的房子之后资产负债表长这样, 再加上你每年要缴的利息跟税金:
资产 负债
父母房屋 20M 房贷 15M (利息 375K/yr)
你的房屋 20M (父母房屋税 200K/yr)
现金 0 (你的房屋税 200K/yr)
变成你的总资产只剩下 2500 万, 不但如此, 你的年支出还增长成 77 万 5 千.
你确定变成这样你还是觉得加税打房对一般老百姓有利?
而且你要想到, 增税之后房价会跌, 自然是因为有人承受不起税金而逼得忍痛抛售,
你有没有想过, 打到的不只有投资客, 也会有那些只是想得到一丝小确幸的人们?
如果是房贷已经缴完的也就算了, 卖完之后手上有笔钱至少还租得起不至于露宿街头,
那些像你一样出社会不久, 才刚买完人生第一栋房的家庭要怎么办?
我再举一个例子给你看, 一家四口月入 10 万的小家庭,
贷款 70% 在台北市买了 1500 万的第一个家, 年利率 2.5%,
地产税用 0.1% 计算, 月付额 4.27 万,
若是地产税改成 1%, 月付额将增加到 5.4 万,
除了吃饭交通的支出以外, 两个小孩年纪还小, 学费之外放学之后还要上安亲班,
哪有办法每个月多挤出 1.13 万来缴税?
一旦周转不出来房子被拿去法拍, 房价这个时候被打到只剩下 1000 万,
毕生积蓄毁于一旦之外还欠银行 50 万,
这个时候租金还因为房东把地产税转嫁住户而飙涨,
要你是这对夫妻会不会想自杀一了百了?
别搞错了, 我讲这一大堆不是反对实价课税,
课地产税的好处是可以让那些屯房的把房子让出来, 把缴不起税的鲁蛇赶出精华区,
把那些毛二毛三没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弄倒, 促进产业升级.
这些都是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好事.
但我会这样讲, 是因为我人在国外, 我在台湾没有房产也没有住屋需求,
我也不需要那些中小企业来养我, 我倒是想要退休回台之后接鲁蛇让出来的房子.
你可以再想想加税打房到底是打到了谁.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2 19:09:00
回T大,自有率7成,另外三成不是人?
作者: Tosca (hi)   2014-05-22 19:10:00
不用讲这么多 你家房子实价课税1% 你爸妈缴的出来??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2 19:11:00
我说过,高报酬高风险,看你要怎么选,不用当了老板还羡慕员工,领钱时你怎么不羡慕员工?
作者: Tosca (hi)   2014-05-22 19:11:00
真的实价课税1% 我爸我妈我阿妈 全部养不起自己住的房子我还可以帮他们缴税 请问其余一般人谁来帮他们养房子??
作者: Tosca (hi)   2014-05-22 19:12:00
七成自有率很夸张了 你要一个政策打死七成国民???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2 19:12:00
我说过啊,我房价省1000万,分300万给爸妈缴持有税,请爬文好吗,乱入没有比较聪明XD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2 19:13:00
我爸妈也是那七成,为什么我们就有办法你不行?还是不想?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2 19:14:00
还是这样真的很难懂??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2 19:16:00
所以很多人只会拿坏的来讲,赚的都不说…
作者: zp3m06 (bb)   2014-05-23 15:49:00
其实只是政府想找地方收钱而已啦
作者: top911 (圣诞)   2014-05-23 15:53:00
正确。。收民之税。。加官之薪18%与勾结商人
作者: top911 (圣诞)   2014-05-23 15:55:00
别忘了政府机关用地加上财团法人之地一律免税
作者: BingLing (坏人请别再靠近我)   2014-05-23 16:01:00
就马政府乱花钱举债举过头又作不出大事 只能到处加税美化
作者: LsBlue (shallow)   2014-05-23 16:20:00
套一句老话 半桶水响叮当 现代版就是小屁孩大放厥词我回过头去看我学生时期也会嘴砲一堆自认为对其实是错的论
作者: torso (未完成)   2014-05-23 16:22:00
既得利益者的思维吧...最后一个例子 如果同样的小家庭用一半
作者: LsBlue (shallow)   2014-05-23 16:22:00
政府就是缺钱要拿钱 民意可趁时打着旗帜跟民众拿钱
作者: LsBlue (shallow)   2014-05-23 16:23:00
平时跟你们这群X民调税调油电价不容易 有借口就容易多了
作者: torso (未完成)   2014-05-23 16:23:00
的价格就可以买到房子,那他们可以有更多的小确幸
作者: LsBlue (shallow)   2014-05-23 16:24:00
怎不想想台湾加的税被怎么用? 真的是劫富济贫吗?
作者: LsBlue (shallow)   2014-05-23 16:25:00
这篇根本不是既得利益者的思维 是简单的投资与消费的思维
作者: torso (未完成)   2014-05-23 16:27:00
他的假设就是站在已经有房子的人的角度来看事情 那当然资产会缩水搂
作者: LsBlue (shallow)   2014-05-23 16:27:00
返回头说 要抑制房价涨 为何一定要用税?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16:28:00
其实你猜错了,我跟很多人一样是从南部上来打拼,南部房子给父母养老用,不会卖,市价300万,我在台北想买的三房约2000~2500万,房价腰斩我等于省下1000万以上,至于家里的持有税是一年3万,不是像你说的各3000万,3000万应该是台北的价位,那我台北有房就住家里就好了……
作者: LsBlue (shallow)   2014-05-23 16:28:00
我随便举几个立马见效的方案 例如全面取消房贷缓冲期
作者: torso (未完成)   2014-05-23 16:29:00
当然我觉得加税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以现况来说 实价课1%也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冲击
作者: LsBlue (shallow)   2014-05-23 16:29:00
不让投客只还息不还本 第二房以上房贷限制三成以下
作者: LsBlue (shallow)   2014-05-23 16:30:00
再来赠与税调高 遗产税部分调高(跟房产有关连的调其他不动这样做有很难吗? 我相信比调高税金来的简单多了为何政府不干? 为何只趁民怨时要加税?
作者: LsBlue (shallow)   2014-05-23 16:33:00
这整套剧本都是写好的 这时放出张大帅喊加税 妳以为是他上任所以才被提出的? 还是要踢一个人出来做这件事?
作者: LsBlue (shallow)   2014-05-23 16:34:00
时间点跟事情都差不多规划好了 看看那精美的615证所税就知
作者: goldmark (刺兔马)   2014-05-23 16:38:00
房价掉下来父母的房也不见得是赔,很多都是基期很低的时候就买了,房价掉下来反而可能加速换屋潮。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16:40:00
楼上说的没错,南部的房最近涨了不少,不过还是只有300万,其实涨跌跟持有税1%都非常不起眼…
作者: iamlucky888 (优雅的祐)   2014-05-23 16:46:00
R大,你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在台北生活呢...?
作者: iamlucky888 (优雅的祐)   2014-05-23 16:48:00
如果每个年轻人都坚持在台北买房,稍低于市价即被接手
作者: iamlucky888 (优雅的祐)   2014-05-23 16:49:00
那又何来居住正义之说,最终还是弱肉强食。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17:07:00
回楼上,在台北生活这点应该很多人讨论过,简单说就是薪资跟发展性,八卦板应该很多讨论串…
作者: iamlucky888 (优雅的祐)   2014-05-23 17:16:00
我没去过八挂版...,也不清楚台北薪资多少,但假设台北薪资是南部的两倍好了,房价却是八、九倍以上(不计空间大小),这样比较好吗?地方的企业需要年轻人与人才,何不回流让自己压力不要那么大。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17:19:00
而且你的说法并不正确,黄金崩盘时,多少中国大妈撑盘,那黄金有撑吗?跌到多少…跌势一旦形成,不是说撑住就撑的住的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17:22:00
其实薪资两倍,存下来的钱不会是两倍,赚10万跟五万,开销3万,一个存7万一个存2万,差粉多,这还不包刮工作机会跟未来发展性考量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17:23:00
南部的工作机会…
作者: iamlucky888 (优雅的祐)   2014-05-23 17:35:00
其实R大漏洞颇多...,但回到房市,房价还是需要看刚性需求,何谓刚性需求?即“居住、租屋、投资”这三项(基本上应该只有前两项),没有人会投资没人要的东西,如果地方的年轻人大量回流,基本上对于台北的房价一定有影响。
作者: Ruminative (沈思火)   2014-05-23 17:36:00
你的算法建基在持有税让政府税收增加,但我的提议是维持政府税收不变,也就是课到的持有税,从所得税和其他
作者: Ruminative (沈思火)   2014-05-23 17:37:00
福利还回给人民。假设用最简单的均分法,课到的持有税,平分给每位国民,假设全国的房价都是30M,则你家会拿
作者: Ruminative (沈思火)   2014-05-23 17:38:00
每年40万的退税,这样子你的资产是25M,但是你的每年利
作者: Ruminative (沈思火)   2014-05-23 17:39:00
息支出只剩375K,从70万支出减到37.5万支出不好吗?你的前提错误,后面算的当然错误。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17:49:00
lucky可以说说漏洞在哪吗?至于你说的年轻人回流,你可以想想为什么年轻人挤在台北市不回去,或问一下你身边的人,你会找到答案的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17:51:00
其实这篇一开始假设就错了,各3000万就错的离谱了,后面就全错囉
作者: iamlucky888 (优雅的祐)   2014-05-23 17:54:00
漏洞1:纸黄金不具有刚性需求,那是一种金融衍生商品
作者: iamlucky888 (优雅的祐)   2014-05-23 17:55:00
漏洞2:南北部的基本开销基准不同。
作者: iamlucky888 (优雅的祐)   2014-05-23 17:56:00
漏洞3:所谓的工作机会并不是只有拿人薪水一条路。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18:37:00
你的漏洞2跟漏洞3也有漏洞XD. 开销北部当然比较高,但你没考量到工作机会跟时间成本,相较之下台北还是可以存更多钱,因素当然很多,你指的只是其中一种,这样并不客观,也很难简化问题做比较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18:39:00
至于你的漏洞三,不是领死薪水这在北部也是一样,但台北就是比南部机会更多,这是不争的优势跟现实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18:45:00
简单说 某人他家只有老家旧屋一间 他想买台北屋 他要1%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18:45:00
你的漏洞一,很多人跟你一样觉得黄金并不是刚性需求,跳出这个框框,其实都是炒作的结果…还是你觉得台北就是有这个价值?都没囤屋,都没投资客炒作,都没建商哄抬价格?台北就是刚性需求撑起一片天?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18:46:00
他反而可以趁台北大贬捡便宜 好处都他得那其他人得什么利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18:52:00
所以楼上觉得投资客大把大把钞票在赚,都是问心无愧囉?都不需要改革,维持这种炒作就好?皆大欢喜??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18:53:00
打投资客方法有很多 政府做不做而已 课1%影响很广 伤及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18:53:00
只能说你的心态…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18:54:00
无辜 限贷什么的都可以有效达成 怎么做而已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18:56:00
课1%不是我说的请勿戴帽,我只说过要课1%就课第二间,第一间维持原税率,但漏洞还是很多,我不是税率专家,但总比什么都不作的心态好很多
作者: tonyd (天生平凡)   2014-05-23 18:57:00
我以为这次提高只提高3房以上 小家庭也会被提高??谁搞错了??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18:58:00
你这么会说那怎么不想一个给大家参考?这不就跟大老板心态一样?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18:59:00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我又不专精在国政 我只就事论事跟你讨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19:00:00
论 我都以我身边的人当例子提问 这政策下去他们怎么办因为这政策下去伤及了无辜的他们 所以我不觉得这个好政策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19:05:00
你看到的只是课1%,配套措施看了没?有版友说可以把课的全部拿来回馈全民,很多方法啦,重点是你看了吗?为什么只看到这1%?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19:08:00
如果你只是乱入那也不是你的错,讨论串太长了…
作者: iamlucky888 (优雅的祐)   2014-05-23 19:11:00
不能讲R大其心可议,只能讲这是他自己的选择,宁愿被当垫脚石、也不愿改变思考逻辑。
作者: prpure (风速)   2014-05-23 19:12:00
要有免税额的机制,如每户每人可抵1万
作者: prpure (风速)   2014-05-23 19:14:00
房价会跌到让你缴的起持有税
作者: prpure (风速)   2014-05-23 19:15:00
这才是正常的现象,除非你的邻居所得都是你的好几倍以上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19:26:00
楼上说的没错啊,有配套措施就好,但有人好像想不出梗了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19:27:00
提出的配套数据都是假设的 能参考??? 持有税能课到多少??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19:28:00
什么人该给多少回馈??? 能维持多久??? 这些都不确定难道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19:29:00
只能边走边看吗 想不出梗 不好意思 正在工作中 抽空回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19:34:00
一个政策的成形需求经过仔细的计算评估 我之前好几篇回文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19:35:00
就有回 只要把配套做出来确定不损及穷人利益我就挺你1%
作者: iamlucky888 (优雅的祐)   2014-05-23 19:36:00
套房限贷、奢侈税、实价登录、房贷限贷、严查红单、
作者: iamlucky888 (优雅的祐)   2014-05-23 19:38:00
追查预售屋买卖所得利润、到现在的屯屋税,有用吗?
作者: prpure (风速)   2014-05-23 19:39:00
别忘了政府抽税也是回流到公共支出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19:39:00
实价课税 第二屋限贷 我相信会有效 愿不愿意做而已
作者: Ruminative (沈思火)   2014-05-23 19:40:00
最简单而且一定不会损及穷人的方式,就是看去年收到多
作者: iamlucky888 (优雅的祐)   2014-05-23 19:40:00
只要有买卖、就有投资,只要有内幕消息、就有投机,
作者: iamlucky888 (优雅的祐)   2014-05-23 19:41:00
这就是人性...。
作者: Ruminative (沈思火)   2014-05-23 19:41:00
少持有税,从个人户收到的,在排富后,均分给全国人民,从法人收到的持有税,就分给法人。这样穷人绝对不吃亏
作者: prpure (风速)   2014-05-23 19:42:00
良好的制度才能让社会的各个阶层互利,而不是压榨
作者: INGNI (株式会社)   2014-05-23 19:53:00
买不起滚回乡下跟父母住阿....卤味那么重,还跟人家谈什么居住正义,连你这种咖都要在台北买房,台北房价怎么跌?
作者: assunny1012 (笨桑妮)   2014-05-23 19:57:00
人人都想买台北房 人人都不想隔壁住阿纱布鲁的邻居又要房价跌到阿纱布鲁的人都买的起 一整个矛盾
作者: assunny1012 (笨桑妮)   2014-05-23 19:59:00
要台北房价跌 就只有没人想买的时候 才是唯一解不过既然没人想买 跌不跌又有谁关心呢?XD
作者: matsui55 (尽其在我)   2014-05-23 20:06:00
奇怪 只有我觉得买一间房能少背13m的贷款比较实在
作者: matsui55 (尽其在我)   2014-05-23 20:07:00
其他什么净资产跟我只买一两间房自住家人住的有关系吗?更何况 提高持有税的配套通常会保留自用住宅一两户吧?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4-05-23 20:31:00
是啥么时候想住台北市是要全民资产大缩水,银行接烂帐的理由了
作者: assunny1012 (笨桑妮)   2014-05-23 20:35:00
台北高价 你我都推了一把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20:46:00
INGNI不用愤怒,赶快把资产卖掉就好,我看你很关心这个议题喔XD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20:47:00
e33195,你怎么知道那些政策都不会有配套就推出来?现在不就在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20:48:00
讨论??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20:49:00
像我就说第二间才实价课税1%,不过当然还有很多漏洞没考量到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20:50:00
如果只是一昧的批评,何不表达你的意见,或许有更好解法
作者: INGNI (株式会社)   2014-05-23 20:52:00
我又不住台北,台北涨翻天干我屁事,最会哀哀叫的就你这种
作者: INGNI (株式会社)   2014-05-23 20:53:00
马的,没那个屁股不要吃那个泻药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20:53:00
不用被打几次脸,辩论不赢就发飙阿,气质气质XDD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20:54:00
心境的修养不是一天两天,只要有心,你也可以^^
作者: INGNI (株式会社)   2014-05-23 20:56:00
#1JVOKTpr 呵呵最会靠感觉的是你吧,原本不是很呛
作者: INGNI (株式会社)   2014-05-23 20:57:00
讲得很自以为,结果讲什么被打什么,在这边颗颗笑自我安慰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21:01:00
你真的超气的耶XDDDD 多想想为什么一直被我打脸恼羞成怒吧情绪化不会对讨论有任何帮助,去冲个冷水澡吧^^
作者: iamlucky888 (优雅的祐)   2014-05-23 21:09:00
R大不当业务可惜,如果当业务应该业绩会不错@@。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21:12:00
哈哈~可以考虑一下XDD 当业务应该蛮有趣的
作者: iamlucky888 (优雅的祐)   2014-05-23 21:15:00
业务做得好,真的是吃到饱,人脉也有或许就买房容易了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21:18:00
完全同意~top sales应该很赚
作者: iamlucky888 (优雅的祐)   2014-05-23 21:21:00
当初我也是很恨房价那么高要死,结果还是屈服了@@
作者: kkmon ( )   2014-05-23 22:30:00
烂的中小企业倒掉才有好的中小企业出现的机会不然劣币驱逐良币
作者: kkmon ( )   2014-05-23 22:31:00
废文,自删吧,不要没事乱教错误的计算方式
作者: iamlucky888 (优雅的祐)   2014-05-23 22:46:00
现在中小企业大多往服务业方向走(人力银行、网络平台、贸易),加工业或需要原料类的创业,要进货屯货成本高,很难有所谓的体质好的、赚国外钱的中小企;而只赚台湾钱的中小企(服务业),对台湾经济帮助很小,只不过是把台湾人A的钱转到台湾人B手上而已。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23:14:00
1%下去 投资客自住客都死了 资产缩水 只有无产阶级胜利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23:15:00
我只反投客 并不希望一个政策下去会伤到无辜的自住客不管自住客有钱没钱 人家只是自住而已 伤及无辜干么 打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23:17:00
投客 实价课税&第二屋限贷第三屋不给贷 我相信有其效果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23:19:00
配合严查人头及资金来源 断绝人头使用 这些都还没做啊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23:20:00
楼上,1%就要搭配配套措施,不是只有1%其他什么都没有,乱打一通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23:20:00
不是每个投客都满手现金 限贷再加实价课税 投客会少很多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23:21:00
你再怎么配套 资产缩水部份呢 你怎么补偿 现在省吃俭用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23:22:00
刚买房的年轻人资产立即大缩水 他情何以堪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23:25:00
这些人没有真实存在我们周边吗 人家又不炒房 只想有个窝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23:26:00
为了个窝 标会兼差不上馆子 好不容易买了却面临一道政策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23:27:00
令他资产大缩水 这对他公平 多站别人立场想一下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23:30:00
其他人提的企业问题银行问题那非我专门我无法回答 我只是
作者: kikicoco168 (起飞)   2014-05-23 23:30:00
希望房价跌的人 其实没那么多!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23:31:00
想 你的政策下去 我周围的人会遇到什么 对他们公不公平
作者: kikicoco168 (起飞)   2014-05-23 23:31:00
多数人是 :希望我想买的房价跌..我自己的房价涨!XD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23:39:00
回应你一下,我之前提过的1%要搭配第一间维持原税率,第二间就1%来课,这样还有什么问题吗??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23:40:00
没看懂我推文??? 你提的这点我OK 所以没反驳 那资产缩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23:41:00
水部份呢 人家又不炒房 为什么要面临资产损失 有房就该死?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23:42:00
你拿什么补偿这些无辜的自住客 你配套补贴了他们持有税
作者: tonyd (天生平凡)   2014-05-23 23:43:00
以国家总体经济角度 总利益大于总成本 政策就该推展 不能因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23:43:00
但资产缩水部份呢 拿什么补??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23:43:00
资产?那以前买的资产翻倍赚的需要缴给国库吗?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23:44:00
遗产税让资产翻倍,实价课税让资产腰斩,还是只能赚不能亏?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23:44:00
不是每个人都买了翻倍 就没有刚买的吗?? 你身旁都没有刚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23:45:00
买房的人吗 他们有赚到这波???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23:45:00
有阿~自住型~不会卖的~因为只有一间,跌了才有机会买第二间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23:46:00
T大 总经我没法辩 那非我专门也不敢班门弄斧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23:46:00
一个政策不可能顾到100%的人我有提过,70%好就应该做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23:48:00
做了或许可以让房价健康20年~难道革命都完全不留一滴血?
作者: INGNI (株式会社)   2014-05-23 23:49:00
最好房价腰斩有顾到70%....你有没有想过那些背一堆房贷的人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23:49:00
如果你要这么说那我没什么想说的 你直言革命就好 革命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23:50:00
不用顾虑公不公平 有想法就可以做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23:51:00
好吧~我换个名词,改革好了XD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23:52:00
我想的是宁可放过也不杀错 你要的是宁可杀错也不放过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3 23:53:00
ingni你可能状况外吧,请爬文,不要看到rdcf这四个字就想战,理性点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3 23:53:00
我们想法差太远 我还是默默地做好我自己的事就好
作者: tonyd (天生平凡)   2014-05-23 23:58:00
其实在景气过热时 政府用紧缩财政政策 央行用紧缩货币政策让过热景气适度降温是必要的 一来避免泡沫越吹越大 二来让
作者: tonyd (天生平凡)   2014-05-23 23:59:00
景气软着陆 减少在牌桌上的玩家 但这不意味着是在狠狠打房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4 00:00:00
其实买房本来就没有稳赚的,股票也是,况且房市也涨了几倍了,是能赔多少,慢慢回归健康房市不好吗?还是选择继续吹泡泡,直到破了拖垮整个国家后才来想办法救?日本就是很好的例子,可惜大家都说台湾不一样…
作者: tonyd (天生平凡)   2014-05-24 00:00:00
他可能顶多让增长减速 但景气还是朝上 只是速度减缓 三来国家在面对景气萧条时 也才有筹码做扩张财政货币政策推展
作者: tonyd (天生平凡)   2014-05-24 00:01:00
我不觉得今天收到1%就会崩盘 顶多减少投机炒作 但价格还是
作者: tonyd (天生平凡)   2014-05-24 00:02:00
趋势向上 速度放缓一些而已 真正鬼岛房价有可能腰斩大约
作者: tonyd (天生平凡)   2014-05-24 00:03:00
只有几种可能: 1.对岸金融风暴把鬼岛卷入 2.老美QE全部结束
作者: tonyd (天生平凡)   2014-05-24 00:04:00
外加过快的升息让亚洲某些区域发生破产 鬼岛也被卷入其中3.鬼岛自己因为泡沫无限炒作 引发房地产大崩盘 一堆人跳楼
作者: tonyd (天生平凡)   2014-05-24 00:05:00
导致银行呆帐无限度扩增而倒闭 存款户血汗钱瞬间归零 社会
作者: tonyd (天生平凡)   2014-05-24 00:06:00
整个大萧条 等等 目前我看第一&二个比较有可能 不过也要几年
作者: tonyd (天生平凡)   2014-05-24 00:07:00
时间等它出现 搭板凳看戏吧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4 00:11:00
我看空的原因是人口下降 但这还要好一阵子才会发生 到时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4 00:12:00
供过于求房价自然要下修 如果发生你说的那几点 那时程会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4-05-24 00:13:00
提前不少 嗯 太深奥难懂 看戏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4-05-24 00:14:00
楼上说的人口下降约是2023~2025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4 00:17:00
只要有炒作,人再少都可以炒翻天,看看中南部....
作者: rdcf (电脑又挂了..)   2014-05-24 00:18:00
所以人口下降我不认为是转泪点~政策才能真正抑制不健康房价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4-05-24 00:36:00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政策,特别是执行面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4-05-24 00:38:00
中南部也有北部人去炒,所以不是人少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4-05-24 00:41:00
华人空方也卡在无论如何都想买房的观念这才是房价易涨难跌的原因,国外实价1%,华人照样去炒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4-05-24 00:44:00
解决不合理房价只要一句话......别再以为房屋自有是华人必需的过程啦!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4-05-24 00:46:00
房价甚至不在国际通膨CPI的公式计算内.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4-05-24 00:47:00
华人都从小被有土斯有财给绑架人生观
作者: iamlucky888 (优雅的祐)   2014-05-24 06:42:00
有土斯有财是真的,但并非指投资房地产;在农业社会时,种植需土地;在工业时期,厂房需土地;就连现在商业时代,也都需要商办;一块地、一间房,可以带来多少的务农经商利润,这才是有土斯有财的真正定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