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益] 金门人下南洋和澎湖人移民高雄有啥么差别

楼主: longman12579 (longman125779)   2025-05-20 20:36:00
引述此网站https://penghu.info/OBC03870A36691400B3C
历史上因为金门的耕地很少,而且水源不足常常闹饥荒而且卫生环境又差,所以很多的金

人都要被迫到东南亚即南洋讨生活,所以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都有不少金门的侨社,但是由

能在船上能撑过船上的风浪和疾病的人其实算不多,而且又加上东南亚的湿热环境导致有

少的虫子,而且当时的殖民地主都把那些下南洋的福建人称为猪仔,就是给他们微薄的薪

,然后也不给他们医疗,只想让他们当奴隶所以能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发财的金门人其实有

。但是这个移民的历史也造就了每一个金门的家庭几乎都有在东南亚的亲戚,特别是马来
西
亚和新加坡以及印尼,由于距离遥远,所以很多人都要等到做出一番大事业,甚至10年后

能回到金门盖房并发放饼干,也就是番饼
但是历史上澎湖也面临过耕地不足和水源不足的问题,最早的历史是直接移民到恒春和台

去经商并种植地瓜叶在夏天的时候回澎湖。后来台湾被日本统治之后,由于高雄港的建设

所以许多的澎湖人移民的地方转而变成高雄,在移民最高峰的时候澎湖人占了高雄移民的
20
%,所以至今澎湖人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在高雄的亲戚,不过因为澎湖到高雄的距离没有

到太长,所以可以夏天的时候再回到澎湖省亲
请问一下这两个连锁式的移民有什么差别?
作者: duriamon (亚门)   2025-05-20 21:50:00
没什么差别就为了讨生活出外打拼,但对某些绿色鸟类金门不重要澎湖重要,笑死!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25-05-20 21:52:00
金门文化比较像中国东南沿海,澎湖比较像台湾附属岛屿从清朝开始金门、澎湖就隶属不同行政区马关条约割让台澎,金门还是大清的所以为什么要特别搞一个连江县金门跟马祖文化又有差异比起金门,马祖那边隔阂感又更重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25-05-21 02:13:00
没有差别 差别在引路人是去南洋还是去澎湖或是去南部然后澎湖现在主流的闽南文化脉络远长于本岛任何地区结果被讲成台湾附属岛屿...? 然后金门是大陆地区东南沿海的定义是什么? 知道金门的文化只要脱离厦门湾这圈 基本上就连闽南语的腔调都有很多的不同吗? 反而澎湖腔还比金门腔像勒==然后中华民国连江县跟马祖列屿是组合而成的 闽东闽南两者文化都有 因为原本是分属数县的好吗..
作者: kkStBvasut (奥匈帝国皇家铁道)   2025-05-21 03:39:00
清朝人自己把澎湖划归台湾府的 怪谁知道鹿港腔吗 听得懂鹿港腔就听得懂金门话难不成要把鹿港开除出台湾岛?澎湖就是台湾的一部分 中华民国台湾省的一部分 我也不认为是什么“附属岛屿”就是了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25-05-21 09:00:00
那是政治划分 跟文化有啥关联性== 难道高雄台南分治百余年 两地闽南文化就不一样吗==
作者: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25-05-21 10:31:00
红跤笭、做十六岁、放火马、十八娆……
作者: mangle (mangle123)   2025-05-21 11:01:00
都是“其余人口”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25-05-21 11:51:00
上面那个又是各自小区域因当地环境衍生的习俗文化好吗 如所谓送肉粽 问彰化朋友 那个原本也只是彰化某个区域的习俗 是媒体报道结果张冠李戴变成(全)彰化的习俗 他感到很不满... 阿请问这小区域文化等于有是巨大差距? 金门也有各村落的小文化习俗 那这样可以说跟大陆地区的闽南已经出现巨大落差 已经独树一格毫无关系? 真按这种逻辑 全台湾岛可以分出独立的几十个闽南文化变体?
作者: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25-05-21 12:18:00
实际上就是存在这些变体啊,你要选择无视,当然都会长一样。
作者: duriamon (亚门)   2025-05-21 13:01:00
闽南人的共通点大概是都拜妈祖但是却喜欢械斗自相残杀(信徒之间互杀真刺激?)吧?械斗这在台湾的专用术语叫分类械斗而在大陆的术语叫宗族械斗跟乡族械斗,历史上早就记载闽南人喜欢互相残杀,由这习性来看最准,只要符合以上两点的八成就是闽南人吧?呵呵!
作者: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25-05-21 13:28:00
哇!跟你的“唱台语歌=会台语”同样具备说服力呢~
作者: duriamon (亚门)   2025-05-21 13:36:00
台湾闽南人的分类械斗在历史上可是很有名的,你有上学过吗?笑死!典型例子就是发生在台湾同为福建省闽南人的漳泉械斗,从北到南互相残杀好不快活?
作者: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25-05-21 13:48:00
你说的很对,广东“土客械斗”想必也是福建省闽南人惹的祸,这跟你“唱台语歌=会台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 duriamon (亚门)   2025-05-21 14:07:00
土客械斗是省籍械斗,是移民跟本地人的械斗,真要类比是原汉冲突例如汉人抢原住民土地,而漳泉械斗为什么是互相残杀?你知道漳泉在哪个省吗?呵呵!历史上台湾闽南人的漳泉械斗可是让清朝朝廷非常在意,开兰名宦杨廷理就是因为非常擅长解决台湾闽南人的漳泉械斗而被清朝朝廷当作救火队来用,笑死!
作者: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25-05-21 14:13:00
呵呵,所以“土客械斗”没“械斗”吗?是“福建省闽南人”惹的祸吗?
作者: duriamon (亚门)   2025-05-21 14:14:00
你的逻辑真的很棒,因为你八成看不懂别人打的东西,土客械斗跟漳泉械斗完全是不同类别,笑死!
作者: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25-05-21 14:18:00
快别这么说,我的逻辑就是你“唱台语歌=会台语”的逻辑。
作者: duriamon (亚门)   2025-05-21 14:19:00
对你的逻辑也不抱什么期待吧?毕竟是台罗仔,呵呵!
作者: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25-05-21 14:23:00
好说好说,毕竟是从键盘台语大师身上学到的逻辑:“唱台语歌=会台语”。
作者: NKN (99%是眼镜与吐槽)   2025-05-21 15:06:00
金门离岸近已有实证拿颗篮球就能游泳到厦门所以金门人的离乡背井更接近福建省的问题一部份而已不下南洋也能去中国本土发展澎湖人是不管要去哪边都要坐船远离家乡然后澎湖的历史是渔民跟走私商中继站起家 定居史相对短些
作者: Falajack (法拉)   2025-05-21 15:20:00
金门人是辐射状移民,不只东南亚,周围的国家全都去日本来说,金门山后王家在神户发迹,还曾资助孙中山革命长崎福济寺有近百座金门人墓碑台湾来说,早在明末就有一群金门人随郑成功渡台新竹孔庙乡贤祠入祀7人,有4人祖籍金门(王世杰、郑用锡郑用鉴、郑崇和),更不用说近代有大量金门人在中永和澎湖唯一位进士蔡廷兰,祖籍金门琼林..所以金门人到处去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25-05-21 16:13:00
金门的环境太差 只要有门路都会去 所以足迹比其他闽南地区多的多 甚至清初就在本岛有足迹 一大堆金门会馆就是印证 而清中叶到清末的金门人跟一脉相传的澎湖人选择的落居地不同 应该是与金门隔壁的厦门被选为五口通商有关 大量闽南人借由厦门下南洋 也让厦门取代漳泉成为第一大城 金门人就被隔壁亲戚关系的厦门人一起带下去 而澎湖没有这直接门路 台湾岛又开始进入初步的工业化开发 那就成了当时澎湖人首选了吧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25-05-21 20:59:00
严格来说妈祖是莆田原乡神,不一定是所有人的原乡神不过施琅攻台成功加封天后之后,地位提高神力也强大了各籍贯群体都能接受,在日本人成了共同敌人后,妈祖也成了团结群体的台湾主神闽粤两地械斗状况明显是比其他省份严重,闽南(漳泉)兴化(莆田)又是械斗更盛于其他。依照纪录是明末倭乱后期,海禁导致生存困难,对土地与资源竞逐加剧斗争发生金门澎湖更小,可耕地自然更少,抓鱼也不能满足就业,出海寻求发展就是必然
作者: saram (saram)   2025-05-21 21:40:00
妈祖是闽南渔民共尊之神.唯一的海神.不是时么普田原乡神.原乡是客家话.闽南人不用.他们称家乡为咱厝(我们的房子).连南洋地区都有妈祖庙.只要是闽南人移民处就有妈祖崇拜.反倒是客家人只是跟拜.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25-05-21 22:03:00
金门是以前就有天后宫啦 只是追溯到多早之前的不可考 最早的号称追溯到宋就是了至于械斗 这样应该是根植于闽南人的习惯 源自于地贫地狭又人稠 光是金门 隔壁村 同姓隔壁聚落 甚至到隔壁间不同 而已 就可以因为地就几乎都打过几代的仇人了.地可以打 树林可以打 水井溪流可以打 沙滩(蚵田)可以打 甚至屎坑都能打...*隔壁间不同“ㄊㄧㄠˊ” 我想懂闽南语的应该看得懂这是什么意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