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6 (çŸID真好)
2024-12-20 08:54:02※ 引述《MoreLight (大文)》之铭言:
: 据说李光耀把新加坡的英语化当成新加坡富强的关键,连他的自传副标题都是“我一生的
: 挑战 新加坡双语之路”。但既然新加坡是从马来西亚联邦独立出来的,用马来语好像也
: 顺理成章?甚至新加坡国歌歌词也是用马来文写成的。
因为新加坡要吸引外资
之前看过一个新加坡崛起的纪录片
过程其实有点像是大一点的公司 尤其像台积电
新加坡的崛起 其实是牺牲一代人
那一代人 低廉的劳动力
而吸引外资最好的手段 就是优质的员工
最好是能英语沟通
台积当初也是特别办了班给他输送优质员工
而新加坡 因为小 所以显得更加全民化学英文
这是小国要崛起必然的结果
作者:
saram (saram)
2024-12-20 09:33:00台湾有一段引进外资,成立加工出口区,代工(把美日的加工制造产线搬来),也雇用不少低学历(国小,国中毕业的女工)的员工,以勤劳敏捷的精神撑起外销.请问他们英语流利吗?你的祖父恐怕就是其中之一.劳保也在当时兴起,还能看诊.不需要.基层员工英文好和生产力无关.
他们不会没问题,但去拿单子回的,技术员转移的会啊所以一直说,英语好不好,不要将庸才扯上关系。
作者:
saram (saram)
2024-12-20 09:38:00日本工程师英文好吗?谁相信?他们工业实力不输英国.说技术员.当初几乎都是高职毕业生.(电子,机工,电器)听不懂英语啦.到是去救国团学日语的很多,效果还不错.日资工厂里课长要训话,公司有现成的翻译(也是职员).现在科技厂里大咖开会讲英语,没有翻译.但他们都是硕士以上甚至留美生.而基层员工英语好也轮不到他开会.员工交谈讲来讲去那几句专业术语而已.没什么困难.要紧的是工作成绩.
日本"冈开始"引进技术的人,都是海龟人士好不好。不然latin 字符有几个你都不想,给你书也看不懂。
作者:
saram (saram)
2024-12-20 10:04:00英属殖民地教育精英当然用英文.菁英以外的市井小民,有钱上学?各说各地方言啦.但是建国后教育继续提升(每一国皆然)英文自然使用与扩大使用范围.印度人马来人也一样随众.你说有什么理由排拒英文教育?日本要是战胜,继续统治台湾,你我都讲日语了.有问题吗?你看琉球人哪个还在说琉球土语?
时空错乱的家伙,当年新加坡全民英语不就很正常。当时新加坡一穷二白,招资引商,正是需要英文的情境,引进来的技术,总得要有人做,这人总得要看得懂手册吧这还不用英文?是有翻译给你?译成中,印,马来语?y日本人英译日,技术用语上,有标准的翻译,所以后来的技术人员,可以从日文翻译中得到相应的资识。但现在..而中文呢?别说台湾这种乱七八糟的翻译了,大陆也是一个样子。我就不知你拿日本和华人地区来类比什么。
片假名不是为了外来语而发明的是汉籍训读标注用而产生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