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oslaa (万变蛾)
2021-02-01 03:51:54※ 引述《JustSad (职业被告)》之铭言:
首先谢谢版友写了一大堆,愿意费神回文,令我开心暨感动。
但看过之后,我认为大致上属于您个人的看法抒发,
我就不再深入了。
======================================================
以下内容跟j版友没多大关系,
希望看成我基于个人兴趣,"聊"一下本籍(省籍/祖籍)这档事。
算趣味小知识?
一。
外省人一词在台湾虽然可能是光复后才出现,
但考虑到外省人是对应本省人一词而生,
本质上是试图区分 他们(你们) VS. 我们
从这角度,实质上台湾早已有外省人的观念,只是不是用"外省人"这个词而已。
具体反映在科举制度上。
清朝从明朝手中拿到台湾后,虽然归属福建省,
但在科举名额上,台湾是再另外计算的。
当时曾经发生过一件事
就是台湾的广东后裔跟朝廷陈情说:
福建后裔认为他们广东后裔不能算台湾人,进而阻止他们参加科举,
因为福建后裔认为这样会占去应该专属于我们福建后裔的台湾名额。
最后朝廷和稀泥,干脆给已移民到台湾多年的广东后裔专属于他们的台湾名额
这样井水不犯河水,皆大欢喜。
等一下,问题来了,朝廷怎么知道你人住在台湾,赴科举时,
到底是要让你属于福建后裔名额呢?还是广东后裔名额?
所以你家可能在台湾明明已经住几代了,
但你还是要跟朝廷证明你祖辈是从福建来 还是广东来。
从这点看,省籍/祖籍意识早在台湾建省前,就已经在台湾出现了。
二。
身分证上本籍注记的依据是户口名簿,所以根源不妨从户口名簿怎么写开始讲
本版可能有版友查过自己家族在日治时代的户口名簿
虽然当时的户口名簿上,没有本籍(祖籍)这个词,
但<实质上>是有的。
A. 当时有一栏叫"种族",这栏严格说来混合了本籍(祖籍)的概念
因为对台湾汉人的注记,区分成 福 广 汉
福指福建人 广指广东人
(故这里的汉,也不该理解成种族上的汉,而指来自非福建与广东两省的其他省人)
但福建人跟广东人从来都不是种族名称,而是省籍,
B. 当时还有一栏,叫本居地,乍看跟祖籍无关,
但如果你去看填写的法律规定,你会发现这是实质上的本籍/祖籍栏
当时关于填写该栏(本居地)的规定包含
: 本籍地如为中国住所填中国住所。
: 本籍地如为日本内地填日本住所。
三。
承上,延伸出一个趣味假设,如果日治时期人人都有身分证,
那么户口名簿上面的本居地(本籍地),会在身分证上注明吗?
就如同蒋光头的身分证上有尊爵不凡的"浙江奉化"注记?
答案是会
因为史实上就是会:
https://i.imgur.com/bcHMYcs.png
https://i.imgur.com/A3Ltefg.png
特别是下图,看到持有人的祖籍是日本内地,
大家有没有觉得特别香?笑
我想到台湾民政府,有这个在台湾民政府里可是尊爵不凡的象征
作者: andystupid (唐伯鼠) 2021-02-01 17:11:00
推
其实我看不懂你在说什么?你到中国生活过就知道,本来户籍跟居住地就不一样,在中国,户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对很多人来说,可能他刚出社会奋斗的目标之一就是能在大城市落户,因为有些城市规定是不落户你不能买房或者是你小孩不能入学。而你的户籍跟你现居地距离上千公里也很常见,本来就有必要区分管理。至于日本则是因为现在把社会福利跟选票与户籍解绑,所以本籍地现在已经没有多大意义。而台湾是因为小,你就算平时住台北,户籍设高雄也影响不大,所以大部分人其实也不太在意。像有些人的户籍在金门,但平时生活范围在台湾本岛,也只是为了不想放弃金门的一些福利而不想修改。
作者:
kshsbug (只记得无敌铁牛)
2021-02-02 13:08:00上海人民公园的相亲角 上海户籍的要求不逊于学历职业户籍甚至会影响医保内容 外地人可以申请到的报销较低不过有些城市也在开放非当地户籍享有跟居民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