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为何东亚没起司

楼主: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9-01-31 22:32:10
东汉就有乳酪了,刘熙的《释名》:酪,泽也。乳汁所作,使人肥泽也。
三国时代也有酪苏,邯郸淳所著之《笑林》:吴人至京,为设食者,有酪苏,来知是何物
也。强而食之,归吐,遂至困顿。谓其子曰:与伧人同死,亦无所恨,然汝故宜慎之。
西晋《郭子》:陆机诣王武子,武子有数斛羊酪,指以示陆,卿东吴何以敌此,陆云,有
千里莼羹,未下盐豉。
《晋潘岳闲居赋》:..庶浮云之志,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灌园鬻蔬,供朝夕
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臈之费,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晋大康起居注》:诏云,尚书令荀勗,既久羸毁,可赐乳酪,太官随日给之。
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更是对如何以牛羊乳做"酥酪",多所描述
就连马奶、驴奶也用得着
这里只贴其制作方式,关于在什么季节、以怎样的人工饲养,直到取乳这步
有兴趣的可自行查阅
该书作者是山东人,看起来连北方的汉人也能享有这等食物的感觉,若考虑时代背景
还是因为塞外游牧民族带下来,中原跟着学习的关系?
作干酪法:
七月、八月中作之。日中炙酪,酪上皮成,掠取。更炙之,又掠。肥尽无皮,乃止。
得一斗许,于铛中炒少许时,即出于盘上,日曝。浥浥时作团,大如梨许。又曝使干。
得经数年不坏,以供远行。 作粥作浆时,细削,著水中煮沸,便有酪味。
亦有全掷一团著汤中,尝有酪味,还漉取曝干。一团则得五遍煮,不破。看势两渐薄,
乃削研,用倍省矣。
作漉酪法:
八月中作。取好淳酪,生布袋盛,悬之,当有水出滴滴然下。水尽,著铛中暂炒,
即出于盘上,日曝。浥浥时作团,大如梨许。亦数年不坏。削作粥、浆,味胜前者。
炒虽味短,不及生酪,然不炒生虫,不得过夏。干、漉二酪,久停皆有暍气,
不如年别新作,岁管用尽。
作马酪酵法:
用驴乳汁二三升,和马乳,不限多少。澄酪成,取下淀,团,曝干。后岁作酪,
用此为酵也。
作者: okery (叶君秦)   2019-02-01 04:18:00
文言文真美
作者: LF25166234 (阿扬)   2019-02-01 08:24:00
推推
作者: EntHeEnd (ㄆㄆ)   2019-02-02 00:35:00
推推
作者: leisesnow (怡然恬适.方得自在)   2019-02-02 21:25:00
真赞!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19-02-03 04:48:00
不过这乳酪跟现在印象的差很多,但是优酪乳这东西倒是很像
作者: patentshit (patentshit)   2019-02-03 16:07:00
有些地方还会把这类液态酸奶干燥制成固态条状保存跟食用,这种东西目前在大陆的卖场很容易找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