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edsopp (已经坏掉的宅狼)
2016-04-09 21:41:13※ 引述《jcrevecoeur (J. Crevecoeur)》之铭言:
: 我知道很聪明的人例外,所以我想问资质一般的
: 日治时期台湾人要到日本留学家境要多优渥才能供养?
: 非乡绅,无田产,只有爸爸当公务员或巡查佐或铁路人员或教师的家庭能在经济上给自己
: 的小孩去日本读中学或大学吗?累世佃农的家庭有可能吗?
: 毕竟台湾本地的教育在日治时期是采行差别待遇的,台湾人就学不容易,种类又少。
: 一般家世的人有可能给小孩去日本留学吗?
我去年刚过世的祖父(享寿92岁)当年便有去日本留学
小学中学他是跟日本人的小孩一起上学,之后是念当年的南一中(这是他非常自豪的事)
后来他也有去日本留学,而且有家里给予的零用金(多少我已经不记得了)
但因为战争学业就被迫暂停而回来台湾
当然能这样就代表我曾祖父确实挺富有的,但祖父当年有提过曾祖父年少就独立打拼了
算是白手起家的人,致富之后他很注重子女的教育,除了最小的叔公自己的问题外
祖父其他的弟妹都算是有念过书的人
已过世的叔公简直堪称活生生ACG那种日本传统的绅士(温文有礼)
但这样的关系也导致后来228之后,曾祖父被KMT抓去审问
在动用一切关系后才得以获释(不过没有被抄家就是了)
不过因为后来曾祖父执著于从政,最后家族也散尽家财,也没留给我祖父什么遗产了
在那个年代也只有拥有一定财富的人才能得到教育的机会
作者:
hizuki (ayaka)
2016-04-09 22:21:00你阿祖是ACG中的绅士,那你有见到他和小女孩很亲近吗?
只有我看这串一直注意那些日治时期很有钱的人在光复后好像都越来越走下坡了吗?XD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16-04-09 23:55:00走下坡好啊!这样下层才会往上爬
作者:
j815062 (齐川)
2016-04-10 09:02:00我家在民国68~80的确很低潮,直接说就是家道中落,但其他伯公叔公姑婆日子都过的不错(财产皆分到不少),虽然走了好一阵子下坡,但是伯父连任了三届县议员,是还未到早年的辉煌,但也算重振家声了
作者: poltmer990 (翰君) 2016-04-10 15:18:00
当时有政治天花板吧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6-04-10 15:54:00推。现在讲可能会觉得夸张,不过国民党威权统治时期,真的是外省人占据高位,本省人沉沦下僚,最多做个副手民国40、50、60年代,这种情形都相当明显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6-04-10 15:57:00阿废话 高位就比年资的 年资高的“各省都有”不是“单一种”外省人 反而是早早去混国民党台湾人爬到高位也被当半山而认定不是“本省人”还是台湾人因为是本省人所以应该空降到服务几十年的各省公务员头上才是台湾人最爱的“公平”?相比之下日本时代台湾人想当什么公务员? 有没有比较“不夸张”?台湾总督府内有几个本省人要不要算一下?
讲什么人? 连家算本省外省?当年逃来台的高官中有原本就是台湾的吗? 有吧.这不就是BITCOIN一样,你早早进去玩,就早发财.历史不就是这样的吗? 想不玩也要发财,这风险别人的利益归自已, 这么好?
作者:
kani (中华民国要百年了喔)
2016-04-10 16:57:00按省取人到78年才正式废止阿...讲的只是先来后到。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6-04-10 17:00:0078年“正式”废止? 那78年以前非本省籍录用有绝对优势?
作者:
unclefucka (冰不汁酱,酱不汁冰,难吃!)
2016-04-10 17:03:00一开始哪知道会被锁这回不去,所以就沿用大国体制....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6-04-10 17:03:00民国51年以后高普考录取人数都是本省籍占绝对多数了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6-04-10 17:04:00作者:
unclefucka (冰不汁酱,酱不汁冰,难吃!)
2016-04-10 17:06:00上命下从的行政体制哪来这能力/狗胆来改? 叫台湾人把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6-04-10 17:07:00再说民国45年时所谓外省人只有在“中央”公务员有优势
作者:
unclefucka (冰不汁酱,酱不汁冰,难吃!)
2016-04-10 17:07:00现在看起来大家享受的5%所得税立刻废了,改成一般潮流的20%以上起跳看看....由后见之明很正确唷....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6-04-10 17:08:00而在地方(台湾省)公务员则是100%录用台湾籍 人数约中央的8成结论:至少从民国51年度后本省籍在高普考上就没有显著劣势78年说是废除规定 但该规定在51年前已经因为外省籍报考人
作者:
unclefucka (冰不汁酱,酱不汁冰,难吃!)
2016-04-10 17:12:00要不要连升学一起比一下?民国46年次出生的才是九年国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6-04-10 17:13:00数严重不足下名存实亡(只有各省"1人"享降低录取标准优惠)
作者:
unclefucka (冰不汁酱,酱不汁冰,难吃!)
2016-04-10 17:13:00教第一届的样子,不要干叫了老半天,根本就是学历不足
都已经土断了 在法制上早就没本省外省 现在本省外省纯粹是政治问题
作者: poltmer990 (翰君) 2016-04-10 21:08:00
姑且整合一下1.外省优惠状况:1950-61高普考(分区定额),1958-81退伍军人转任特考2.战后出生的世代没有优惠情形,也就是不再区分基层公务员大概就是这样了
既然已经是纯粹政治问题,那么再炒冷饭,以今律古的人不就心态可议?不尽可能的考虑时空条件的差异状况,只凭一己之见便妄下定论,实在不可取。
作者: liddle (Guderian) 2016-04-11 07:10:00
要爬高位就学连震东嘛。一起打过仗又投对派系。还是有人没出过社会,不知道人脉的重要性和怎么来的?
本来就心态可议,现在除离岛原民,户籍的身分好处都消失了。真正在公职有优待只剩原民,连金马也都跟大家公平竞争。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16-04-12 10:33:00"按省取人到78年才正式废止" 但1952年起第二次高普考之后就不再采用分省定额了
是说把持中央把地方分一点肉屑出去就皇恩浩荡了喔?按省区分别规定名额1992年才终止1991年高普考定额数,合计取599名,台湾人只分配21人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6-04-12 20:52:00一 1962年后不管中央地方高普考本省籍录用比例占8成以上算什么“肉屑”二 1961年前地方公务员高普考本省籍录取百分之百 人数占中央的八成 这也不算“肉屑”三 1962年前之所以会有差别是因为大中国政府架构 曲解为歧视是状况外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6-04-12 20:56:00四 1962年的变革更不是什么皇恩 完全是因为现实问题:外省籍报考人数严重不足五 所以到1991年报考人数不足的情况只有更严重 所谓台湾人只分配21人根本是狗屁 实际录用的台籍人数远超过此数六 既然实际录用的台籍人数远超过此数 还在吵什么只分配几人?
作者:
bobju (枯藤老树昏鸦)
2016-04-12 21:56:00有一个重点很少人提, 就是即便是国民党, 当时需要的是熟悉[英语]的人才, 因为紧接而来的美援, 以及台湾由农业往工业化的转型, 还是以[英语]为优先, 能跟美国方面交涉, 在美国有人脉, 这才有机会被国民党真正重用. (当然也有不少政治丑闻). 台湾当时的菁英基本上都是懂日语的, 偏偏日语在当时的(战后)的影响力就已经远不及英语了.至于英语后来的影响力就不用说了, 大家都知道. 一路压着其它语言打, 成为无庸置疑的强势语言.当时哪些人懂英语? 正是海外华侨, 以及所谓的高级外省人.不少人都会提到台湾在当时日本的统治之下, 比大陆还文明,这点暂且不争, 不过若要讲国际化的话, 台湾应该是无法跟当时中国沿海开放通商, 有列强租借地的城市相比的.那些城市(天津, 上海, etc)的菁英随着国民党退到台湾来, 若说要论国际竞争力, 自然还是比台湾本土菁英来得高. 有国际化的见识, 还有跟美国的关系(语言, 人脉).
作者:
saram (saram)
2016-04-13 08:44:00在战后台日贸易旺盛期间日语是一种重要的商务语言.许多老人还来得及参予进出口买卖生意,陪日本客上酒廊,莫说日语无用了.到那时他才觉得年轻读日本书真好用.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16-04-13 11:34:00战后快二十年才开始荣景,当时日本受益于美国开始放弃低阶向外发包采购,战后军事工业的转型经济蓬勃,原本敏感的日语教学也在此时大量开设
作者:
saram (saram)
2016-04-13 12:35:00日语哪时敏感了?杂志,电影一直在台湾大卖的.只是没日文报纸与广播.直到日本断交后,电影才慢慢式微.但不久后摔角,职棒球影片又风行起来.日语当时是台湾人常用的国际语言之一.(其他只有英语)近二十年年来日语的补教教学反而衰退了.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6-04-13 12:48:001963年中国文化学院东语系首创日文组 1965年日本电影解禁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6-04-13 12:49:00在那之前国民党要扫除日本的影响力 确是敏感的另外直到1993年10月为止无线电视都禁播日本剧所以说国民党政府的影响力确实是存在过 不可用哈日风潮后的状况当成“日语哪时敏感了”的论据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16-04-13 14:37:00huang19898你看到91页,那你有没有看到92页?分省定额1992年废除, 但从1952年起就没照名额录取了1952年, 因为有鉴于高普考试分区定额造成不公平, 另外举办台湾省公务人员高普考, 此后一直举办到1968年, 才因为1962实施加倍录取后, 分省定额名存实亡, 而停办也就是说, 实际上照分省定额录取的只有1950年这一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