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 陈寅恪的语言能力是神话吗?

楼主: a874622 (流浪者)   2014-05-11 14:23:45
看书上如汪荣祖 陆键东 岳南的书都说陈寅恪是三百年来
罕见的人文巨人 精通各国 西洋语文 中国各种少数民族文字
冯友兰都甘愿做旁听生 刘文典说该比 自己多领十倍薪水
傅斯年说是三百年来仅此一人.......
但最近在新浪网看到一篇文章 节录如下:
...................................................
李继宏:陈寅恪走上神坛之路
陈寅恪精通十余种语言 很可能只是以讹传讹之说。
依据陈寅恪1956年亲笔在中山大学填写的“个人简历”,
1914年以前,他先后在日本、德国、瑞士和法国留学各一年,
从1918年到1921年,各在美国和德国留学三年,嗣后即归国担任教职,
按照常理并无“精通十余国文字”之可能。
当然我们不能排除陈寅恪是语言天才的或然性,
但非常之主张需要非常之证据,
如果陆键东能够证明陈寅恪出版过和十余种语言相关的著译,
或者最低限度曾用十几种语言写过读书笔记,
那么这个说法才有最基本的可信度。但陆键东并没有这么做,
也不可能做得到,因为这样的材料根本就不存在。
  陈寅恪公开发表的外文著述只有两篇短文,
Han Yu and The T'ang Novel(韩愈和唐代小说)
和The Shun-Tsung Shih-Lu and The Hsu Hsuan-Kuai Lu
(《顺宗实录》和《续玄怪录》),分别刊载于《哈佛亚洲研究丛刊》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即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
中所称的“哈佛大学亚细亚学报”)第1卷第1期和第3卷第1期,前者五页,
后者七页。这两篇总共十二页、笔法极其幼稚的介绍性文章,
显然不足以证明陈寅恪“精通十余国文字”,
只能证明其英文写作能力约等于如今水平较高的普通大学生。
另外,Han Yu and The T'ang
Novel文末注明由JR Ware博士翻译,
这也证明了陈寅恪的英文水平很低,很可能连基本的阅读校勘能力都没有,
否则他不会允许这样一篇东西署上他的名字刊登出来,
更不会在《元白诗笺证稿》开篇得意洋洋地说:“
寅恪曾草一文略言之,题曰韩愈与唐代小说,
载哈佛大学亚细亚学报第一卷第一期。”
顺便说一下,关于陈寅恪的“恪”字,有人读“却”有人读“克”,
从这两篇英文的署名“Tschen Yinkoh”
来看,陈寅恪自己的读音是后者,不过这是题外话了。
实际上,反倒有确凿的证据表明,陈寅恪在语言上的天赋并不高。
根据蒋天枢的《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第31页记载,陈衡恪之子、
植物学家陈封怀曾提及其叔父在1913年尚不会说上海话;
然而陈寅恪曾于1905年到1909年间在上海复旦公学读书,
如果真是语言天才,怎么可能在一个地方呆了四年还不会说当地方言呢?
再者,也没有任何现存的材料表明陈寅恪曾经宣称自己精通十几门语言。
陆键东把“能运用十数种语言文字从事文史研究”
作为陈寅恪是“世纪难遇的一个奇才”的重要前提和证据,
却不对其加以分析和考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 (.后略)
不知各位大师如何看?
陈寅恪留下的著作跟钱穆 吕思勉 陈垣相比似乎也不成比例
我在香港苹果日报也看过蔡登山描写赵元任神奇语言能力的文章
节录如下:
赵元任会讲三十三种汉语方言,会说英、法、德、日、西班牙语等多种外语。
而且说得和当地人一样,还会使用他们的方言。赵夫人杨步伟在自传中就说:
“战后我们到欧洲去参加世界科学会议,在巴黎车站,
赵先生和提行李的红帽子即刻说他没有机会说的巴黎市俗土语。
那提行李的听了,便向他叹道:‘您回来啦!现在可不如从前了,巴黎穷了。’
后来我们到了德国福兰克福,赵先生又说福城的土音德语,他们又向他说:
‘您回来了?打完仗头一次回来呀。’赵先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到了世界任何地方,
人家都说他回来了都认他是老乡。”
赵元任之所以能成为二十世纪国际上负有第一等声誉的语言学家和音乐界早已
公认的中国最好的“和声学家”,大概就因为他有一对超乎寻常的耳朵,
这在国际上公认是全球一共不到五对中的一对,它能听出极细微的方言的分别,
能辨出用仪器才能测出的“音的偏差”。
赵元任就说过胡适好像有点tone-deaf(音盲),他们在康乃尔大学同学时,
偶然有音乐会他总是拉胡先生一道去,但胡先生毫无兴趣。
赵元任在康乃尔大学主修数学,选修物理,他说:“倒是学自然科学的比较喜欢音乐,
如果像胡适之先生那样有影响力的人早年在北平也喜欢音乐的话,
说不定音乐的风气
|开化很早些。”在他们那一辈朋友中,傅斯年、李济也与音乐无缘,
赵元任说李济唱歌时五音不全;傅斯年一度好像喜欢过京剧,
但也没有入迷。
............................(后略)
有著作能证实超强跨文化经典能力的近代大师有谁呢?
我只听说钱钟书的管锥篇 谈艺录能证明他跨多国文化经典的能力
让汪荣祖钦佩不已
就教各位大师
作者: sitifan   2014-05-11 14:30:00
陈自己承认只能用汉文著作,其他语言只能阅读而已。钱钟书拉丁文能力很有限,希腊文不通。
作者: mayaman ( 马雅人)   2014-05-11 17:49:00
可能就跟忠孝日语三大保证一样吧不会听 不会说 不会写
作者: colin90149 (王者之狂‧狂者终不悔)   2014-05-11 18:21:00
(掏出王以铸)
作者: vijay (Kiss from a rose)   2014-05-11 18:22:00
陈先生自己也从没强调过语言能力,另可google李继洪其人其事
作者: ewayne (ec)   2014-05-11 18:49:00
这真的很无聊,语言天才在上海唸书就得学上海方言?什么逻辑?能看跟能写是两码事,当然如果你要认为精通就是听说读写都跟外国人的高级知识份子一样,那就另当别论
作者: xxxer   2014-05-11 18:57:00
如果任务是像传教士一样要应付3教9流的人....要不会听说读写其实还蛮难的....那是“任务”,可不是为了炫耀....那是“需要”.
作者: clementia (filia christi)   2014-05-11 19:30:00
我自己是同意没必要太过神话陈啦,只是说到语言能力我认为一个是他需要怎样的能力,另一个是和当代的人比较以前者来说,若仅需要阅读,而且只需阅读和中国或东亚有关的研究,那么对于一个语言天份够高的人,并非不可能另一个则是以当代华人的标准来说,这应该算精通了还有就是,当你只会一种外语,别人大概就说你会一种当你会三四种的时候,不了解的人就有可能传成五六七八种像我包括英文只有五种外语阅读能力,其中有些还超级落漆但总有人以为我“精通”八国语言,要澄清还被当谦虚 :p
作者: eric7385 (eric7385)   2014-05-11 21:16:00
季羡林说陈会的包括满、蒙、藏、西夏、突厥等等数种文字以做研究来说算是不少的了,但不知道陈可以确实掌握的有多少。对于做边疆或中西北亚研究而言,会这些文字才有办法更深入研究吧。
作者: wladimir (wladimir)   2014-05-11 21:51:00
复旦一位青年教师懂30多种语言,http://ppt.cc/WS53http://ppt.cc/wKiS 白钢,德国博士,2009年任教复旦大学因为有了他,复旦大学一下开出古希腊语、拉丁语、旧约希旧约希伯莱语等新课程.还有赫提语、吠陀语、巴利文、巴利文、阿维斯特语、古波斯语、古爱尔兰语、古教会斯拉夫语、立陶宛语、吐火罗语、阿卡德语.....现代就有这样的人了。陈如果掌握10种语言,也不足为奇白钢德国特里尔大学获得古希腊语文学、拉丁语文学、哲学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驸马)   2014-05-11 22:04:00
足不足为奇 和事实与否完全是两回事 无法佐证什么
作者: wladimir (wladimir)   2014-05-11 22:05:00
三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柏林自由大学获得比较语言学博士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驸马)   2014-05-11 22:17:00
传说郑芝龙也通南京官话,闽南语,日,荷,西,葡多国语言
作者: wladimir (wladimir)   2014-05-11 22:19:00
http://ppt.cc/4UBa 有年轻教师说老辈人外语水平很低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驸马)   2014-05-11 22:20:00
讨论陈寅恪会多少语言 举别人会30种语言根本无关啊
作者: wladimir (wladimir)   2014-05-11 22:21:00
是惹争议的。
作者: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14-05-11 22:22:00
会基本的是一回事,能会到多精的又是一回事吧就好比日文检定五级还是无法看日本的报章杂志吧
作者: wladimir (wladimir)   2014-05-11 22:29:00
学会拉丁语和古希腊语,基本就“会“欧洲几乎所有语言
作者: eric7385 (eric7385)   2014-05-11 22:29:00
陈寅恪的研究中与藏、突厥相关的就已不少,其中伯希和等学者对陈对唐蕃会盟碑的翻译亦感满意,可证陈确实有对于藏文突厥文的研究能力,而要能够研究突厥文,以及阅读外国学者相关研究交互比对(法德俄文),其语言能力很明显了
作者: gemboy (沉默的双子小孩)   2014-05-11 22:42:00
首先 要先定义什么叫精通 是听说读写样样都会 还是日常对话没问题 不定义只是各说各话 再来 地球好几十亿人口 几十亿人出个几百位天才很过分吗XD
作者: decorum (Festina Lente)   2014-05-11 22:53:00
陈寅恪的外语能力足以应付学术研究,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他最重要的作品,几乎都是用很平常的史料做出来的严耕望先生就说这是陈最令人佩服的地方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5-11 23:57:00
看得懂就够 要写作当然以最拿手语言写最好 翻译可以找强者翻如果其他语言只是平平 而勉强去写 反而浪费时间 也令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如果要把多种语言学精 那你真正研究时间也变少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14-05-12 13:05:00
听说读写真的很不相干, 我可以读得懂某些专业领域的日文刊物或是报纸, 但是要我听或写的话....这主要原因是我的日文是从阅读特定领域的刊物跟报纸学来而不是从生活中或向人/老师学来如果陈寅恪也是如此的话, 很可能他也是读(可能是特定领域)的方面ok, 但听说写不行
作者: youtien (恒萃工坊)   2014-05-12 19:27:00
现代有很多人都能掌握C++, Java, Python等数十门语言。
作者: wladimir (wladimir)   2014-05-12 23:51:00
在网上有瑞典的大陆留学生说,他学过德语,稍微花点时间就掌握瑞典语、挪威语、丹麦语共四种语言,都差不多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驸马)   2014-05-13 00:51:00
这就和说学了荷兰语就能掌握佛莱芒语和南非语一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