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12年化工应届正取心得

楼主: gigifanyijun (萁萁)   2023-03-29 19:54:40
基本上今年考试,每过几天就会上来参考前辈的心得
所以今年考完就来分享一下!
一、背景
台中私立应届考生,一开始没有想到研究所这条路,混到大二结束才想到要读研究所,学
期成绩很烂,大概30%左右。能看的都是主科,其他选修都是低空飞过,没办法只好去
考试。
二、考试成绩
学校 单操/工数 化热化动 英文 总成绩
台大化工 54/27 56 28 备1X
清大化工 50 73 X 正取
成大化工 27 35/49 19 X
台科化工 51 31 X 备1
中央化工 48 69 X 正36
三、准备过程
大三上~大三结束
上学期基本上就是维持一周两部影片或三部影片,我个人是会把单操输送和化动化热平均
分配,尽量不要太偏科。其实是因为配合学校课纲,想说这样学校考试能舒服一点,也确
实是很舒服,最大的障碍在学校和补习班讲的偶尔有冲突,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老师的微
信,只能自己翻原文书或跟学校老师讨论。
下学期开始有工数课程,虽然工数是佛系看看,但还是有好好的上课跟抄笔记。影片开始
是只要没上工数就只少一天一部,简单来讲就是每天上一次课,工数、单操、化动热都可
以,除非有出去玩还是啥的不然都尽量保持。
在五月中的时候因为确诊所以改云端在家中看,在七天隔离一口气把单操跟化动热看完,
其实那个时候剩下化热纯物质混合物和相图那三章而已。
其实大概三月开始,我会斟酌拿讲义算一下题目,因为一开始的影片距离三月也是四五个
月前看的,我怕到时候复习会很痛苦,而且其实复习前面的同时看后面的影片,我觉得可
以更快帮我整合整个科目!
7~10月
这时候工数进入后半段,而化工主科也开始有暑假班,这段期间蛮无聊,因为影片看完了
没东西做,补习班有出每周作业而且是分章节顺序,所以我开始用二倍速重看影片来对笔
记,看完影片就写106前的习题,然后做作业交出去,每周一个轮回。每天平均读7个小时
左右,已经扣除吃饭跟休息,因为这时有用那个叫ypt的软件来计时,那个时候很紧张看
到一堆大神都读14小时以上,当时真的觉得自己读太少会考不上。
这时候最大的障碍大概是毕业专题吧,我这组都是考研究所的,扛了很多专题的事情,苦
了。
11月~12月前半
这时候开始有题库班,因为我做了一件很乖的事情,我拜托我爸给我题库班的钱成功所以
才报名。题库班的冷门单元今年还好有用到,吸附塔、Boundary layer都有考到,运气很
好,然后这时候我很迷惘,到底要不要做浓缩笔记我犹豫蛮久的,还是要直接开始刷考古
比较好。我后来决定先做笔记,但我的考前笔记好像有点太厚,基本上就是讲义的超级浓
缩版本,跟一般大家知道的不太一样。我是用平板写的,单操输送跟化动化热都写了一百
页左右,里面的顺序不一定跟讲义一样,写法是先写观念,再写出题方向,再来解题策略
其实一开始只有八十页左右,但很多都是我后面写考古,发现很多都是原文书才有或是讲
义没有写太深,只好自己翻原文书补上,或很多要注意的地方。当初写还想说可以用来以
后可以当家教,后来想想不对啊谁研究所还用家教但也来不及了。
浓缩笔记包含所有单元真的是我最花时间写的东西,集中写了一个半月才写完。但这个整
理过程让我对所有观念都更加深厚,有一点点像自己编讲义的感觉,这对我后来的考古题
有非常大的帮助。
12月后半~过年(考前)
剩下最后四十五天,我开始写考古。基本上是先一天一张,只写107~109三年,只写我考
的这些学校。每天写完再一口气改,睡前订正,当天比较早写完就抽时间看工数。然后一
路到这15张写完,把想补充的补充到浓缩笔记里。写什么科目我就会在写前先翻一遍我的
浓缩笔记,然后再写。一开始都要翻超久,后面其实基本上都把整份背起来了。我最后才
写110跟111,因为暑假班跟题库班都快把这些题目背起来了,果然写完基本上不是100也
有80,其实都有点懒得写这两年。
我一月初学期结束后就开始9点睡4.起,因为我每天都要睡满七小时,而且我起床又要滑
滑手机醒脑,所以只好设定这个时间才能习惯到时候考试要早起(我没钱订饭店)。过年
就快快乐乐休息几天,在倒数8天时开始做最后总复习,其实就是练练错题,翻翻笔记,
看看原文书之类的,然后开始写工数考古,不读工数我也不知道要干嘛。
每所考试的考前一天,我会把该学校的107~111年题目看一遍,在脑中解再看答案。但我
后来发现有漏洞,因为今年第一所是考清大,也是我的第一志愿,但我后来发现欸那我不
是越后面的学校才越能复习完所有的题目吗。顿时很扼腕考前没有提早做这件事情,但也
来不及了。
就这样考试结束了。
四、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籍
原文书部分:Fogler, Smith, sandler, 3W, Bird
其他部分:化工绿皮、化工制造所(虾皮跟作者买的)、补习班出的考古书
五、心得整理
先讲各科心得:
单操输送的话,输送的部分真的都那样,根本就是同一套换皮而已。只有质传稍微多那么
些特别的地方。流力我觉得只要能清楚分辨有什么作用力在流场中就可以了,好多解不出
的其实就记得回到化工最基础的balance,有时候真的会突然就解出来了。热传我觉得只
要能搞清楚题目再问什么,其他真的还好,Steady state或Unsteady state、有无电热、
是否流动之类的,剩下都很好辨认。质传稍微杂一点,但印象中今年的除了台科和成大有
考出“很质传”的内容,好像其他还好,也可能是我忘了而已。三种输送的Molecular
transport equation和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一定要搞清楚,基本上就这几个在跑
而已。
今年单操很少,有考也都很基础,就不多赘述。
化动化热今年算中规中矩,除了台科和成大(还是中央)今年考了统计热力学的范围,其
他学校应该都算还可以,而且今年化动非恒温出超少,反而触媒中央直接可以算拿来定生
死,直接50分甩在你脸上,没准备就下去,好在考前有刚好把触媒的原文书内容看一遍。
工数的话我有点后悔,完全没想到会考证明题,也是我自己烂,以为会跟往年不会相差太
多,因为太晚准备,矩阵向量直接放飞,只有读ODE、拉氏、傅立叶这些而已,不过拉式
有在台大蒙到一题,至少分数不会太难看,算运气还可以。
英文是永远的痛,成大分数有正取但英文20分才过门槛,我英文超烂我对不起我自己。
读书心得:
这部分就比较我自己主观,我个人觉得做那份笔记真的帮助很大。我一开始写考古时很担
会疯狂超时,我还要想办法练。结果除了清大单操常常写满以外,其他的考卷基本再久也
80分钟以内可以写完。留给我自己非常多时间,当然相对来说我后面都在努力保持时间一
的情况下减少粗心的可能和写字太丑的部分。
我觉得考古不用写太多,我只写了前五年,我觉得考古只是用来看出题方向,其他没什么
好参考,毕竟不太可能出一样的!
原文书肯定要看,我输送、化热、化动都有看原文书,除了厘清观念,还有时候会给你蒙
到类似的出法或是一些小公式,大推原文书。
每天不用读到吐血,最重要的是找到你适合的复习方式,这很重要。
是否需战友我觉得见仁见智,我个人是没有,我只会跟朋友偶尔抱怨读书好累,极少在讨
题目什么的,比起自修室我更爱在家读书,我觉得不要看别人去哪读就以为比较好,找个
自己舒服的地方吧~
六、结语
感谢我的家人支持我考研,考前五个月也女友也没有吵要出去玩,愿意等我考完再说,而
都会给我鼓励什么的。这一路走来也是多贵人,希望文章也能帮助到未来的考生。
作者: Bird1111 (早安)   2023-03-29 20:16:00
推 恭喜
作者: dante110059 (Dante110059)   2023-03-31 20:17:00
衡哥学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