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12资工所跨考(含找教授)心得+资源分享

楼主: shangg1111 (无糖辣布丁)   2023-03-27 16:45:31
(文极长)
第一次在板上发文,不知不觉就打了好多字,不太熟悉排版,请各位见谅。
如果只是想要资源的请直接滑到第九点吧~
零、前言
1. 考前受到Grad-ProbAsk版上很多资源的帮助,和交大土地公许愿考上后要把心路历
程回馈给之后的迷茫考生。
2. 因为第一志愿是交大,所以准备方式都是特别往交大的方向去准备。
3. 我的读书时间偏少,因为四上必须进医院实习。当初找不太到类似于我的考试心得
,所以这篇我尽量写得很详细,希望能帮助像我一样时间很少的考生。
4. 我没有加讨论群、没战友,考古题解答都是从网络、补习班讲义或自己通灵来的。
5. 我没有女友。
一、背景
台北青岛社区高中 (找教授时有被问高中读哪?)
113 北投学院军舰岩分部 非医牙证照系 应届毕业 (系排约30~40%)
有学过程式 (Python、C/C++),没修过资工六科 (系上必修课业超重,四上还要实习QQ
而且要修资工六科要跑去新竹,好远)
二、动机
大一下就发现读系上课业都在死背东西,加上自己极度不想进医院工作 (地位和医师真的
差了十万八千里),做生科相关工作又一生科科,对未来极度徬徨之下,却又不敢下定决
心转行。
直到某天恰巧买午餐回宿舍,遇到一个家长 (小孩读酱料)。帮了他一点小忙,于是后来
跟他交谈,过程中有提到现在的科系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后来就被他直接爆嘴一波。
“这个科系学的对你没帮助干嘛不重考? 你想要一辈子这样吗? 你最好要考虑清楚欸。”
当下其实听到觉得挺生气的,想说你干嘛对我的人生指手画脚,可悲的是我竟然无法反驳
。后来冷静下来后觉得他说的没错,现实就是我如果不积极寻找未来想做什么,未来可能
真的会一生科科。
于是积极修跨领域的课,看看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又学了程式,觉得写程式挺有趣的,开
始对资讯领域产生兴趣。然后去询问在科技业工作的亲戚了解各工程师的工作内容,考量
以后决定转行当软件工程师。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跨考研究所?首先是因为决定转行时已经大三,转学或重考的机会成本
太高。再来是想知道自己对学术研究到底有没有兴趣,所以想先进研究所拓展视野,并增
加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才决定跨考资工所。
三、考试成绩
数学 资演 计系 英文 录取
台大资工 85 45干== 65 86 落榜
台大电机丙 57 78 36 50 备33
交大资联 70 48 60 X 正取资甲
清大资工 68 50 X 备22X
中央资联 60 32 54 X 备67
台科资工 62 61 X 备123
好读版
https://imgur.com/8ncqHcG
(成大资工和交大资联撞期,有报名但没去考)
因为第一志愿是交大,而且不觉得台大电机能备上,加上教授好像很难找?
最后选择去交大资工
四、进度情形 (有补大X)
[大三下(2~3月)]
决定考资工所,开始准备相关研究所书单及资源 (补习+读原文书)。
[大四暑假前(3~7月)]
三月资结、计组计结春季班开课,就先跟个补习班进度读,没写题目。
大概4月左右觉得自己跨考没优势,之后大四上又要进医院实习,于是开始学习无情翘课
兵法,考试只读考古。后来得知某堂必修点名占50%,开始每天睡觉前、睡醒后都提醒室
友帮忙签名XD。结果另一堂原本都考考古的课,今年期中突然大改题目==
(干连续10年都同个老师出题,期中都一样,就今年突然改)
后面如何挽救成绩又是别的故事了QQ
然后开始狂K离散线代补习班上下册讲义,全部证明都有看懂,但能不能记起来又是另外
一回事。
考虑到8月初到12月底要去医院实习,所以赶在7月底前去数位学堂听完另外4科的全部课
程 (纯理解没复习)
此时期因为必须挽救系上必修,此时期大概每天读3~6小时(只读数学),期末则花两周全
力念期末 (熟到现在还记得期末的内容==)
[大四上(8月初~12月底)]
由于每天早上8点~下午5点强迫进医院实习,内心极度崩溃。基本上除了一些可以忙里偷
闲的时间外,每天大概只读了2~4小时,甚至10月和12月都还大概完全放掉好几天准备实
习的报告。
此时期进度安排:
8~9月初:
每科重新理解一遍,因为之前完全没复习,所以极度崩溃中。
只先读了各科笔记。
9~10月初:
抓紧时间尽量在10月中实习报告前把各科理解完,并同时崩溃中
这时期大致就把笔记看完了 (某些部份看不懂的会多看几次),开始写离散、线代补习班
讲义的习题。
10~12月:
医院报告结束后,因为觉得要落榜了,开始在假日时穿插交大考古试水温,想当
然直接被电歪,心灵受到创伤后再认真检讨交大题目。
题库班开始后则跟着题库班进度复习,以找出盲点为目的复习。
开始去原文书中查补习班只有稍微提到一两行,但交大考的很细的部分 (去恐龙本找OS考
古某个选项,然后发现交大怎么考得这么靠北细;算法开始自己弄懂每个图论的正确性
,其他还有读像是Greedy、DP、NP的一些定理和证法,结果发现自己怎么都看不懂)
11月左右开始刷恐龙本 (从头刷到file那大章,没读资安、分布式系统)
枫叶本除了读算法正确性外,还读了amortized analysis那章,然后上Geeksforgeeks
去看一些经典算法的变化,印象最深是学了3 way quicksort和second minimal
spanning tree,后来在台大交大考古有遇到。
另外,有过去神人心得指出写MIT期中,算法的实力会大幅上升,于是我也抓了几份考
古挑战看看,说实话题目真心觉得精彩,但碍于时间因素,只看了一份之后,觉得cp值不
高,就没有继续尝试。
这时期写了104以前的交大各科,也写了计组、离散、算法题库班题本。
[跨年后到过年(1月)]
12月底实习结束后全心投入考试。每天关在房间硬干台交考古,同时回去原文书在看一次
不熟的章节。每天大概从早上10点读到晚上11点,中间每1小时休息10分钟。
此时期压力、实力开始同步上升,写考古分数变高的同时,觉得自己好像一次就能考上,
然后马上被考古光速打脸 (108交大资演)。
总共写了104~108交大全科,103~111台大数学+资演,105~109清大计科,都有计时90分钟

另外听说中央会考考古,于是特地写了111中央资演 (写了一科发现没解答,果断放弃不
写)
[过年前到考试 (1月中~2月初)]
特地留了近3年交大来练考试手感,殊不知第一份就遇到109年杀人式的交大资演,因此内
心充满恐惧,但还是咬牙硬读下去。幸好最后练111年分数有稳回来,也增加了几分信心
,觉得稳定发挥交大应该会上。
最后写完考古的几天都在读数学,我有特地整理一些交大会考的那几章证明、定理,考前
直接用背的,也背了鸽笼一些题型来应付台大电机丙&清大的离散 (但这两间我都没考好
QQ)
之后就是等待2/2第一间清大,准备上战场。
五、各校心得:
[2/2 清大资工]
其实2/1就有中山先考了,很多人有报来练笔,我自己是没有 (想说用清大练笔,交大再
认真写XD)
虽然内心这样OS,但其实第一间真的很紧张,加上近几年都没公布题目,所以早上写计科
时脑袋大概卡了3~5分钟才开机,简单的题目有点看不太懂,就只好一直跳题跳到最后觉
得会的都写完了,再回来看那些一开始看不太懂的,这个做法大概帮我挽救了10~15分吧
(虽然还是考很烂,倒扣扣光了,今年答错倒扣1/5还1/3 )
因为清大没公布题目,我大概列出一些我有印象的题目:
<计科>
1. Hash两个元素碰撞机率之类的
2. 有考一题条件机率,要考清大记得要念
3. 给一个foo()的code问你操作结果跟时间空间复杂度 (跟tree有关)
4. 长得像a|b!c!d-e⊕f之类的infix问你postfix,然后下一题问stack中最多几个元
素 (打钟前才看出来⊕是对称差?)
5 有一题Matrix chain
6. 做Topological sort后的可能答案 (多选,全对才给分)
7. 考了一题代数那边的,好像是给群的定义,然后问你那些选项符合 (多选)
8. 多选某个选项问HP在DAG上是不是polynomial bound
9. 多选某个选项问找质数是不是NPC
(多选写起来跟交大蛮像,但正取的分数都好高,我写起来感觉没那么简单==)
另外两题很有印象的:
https://imgur.com/qEVKvVM
https://imgur.com/dckgW4P
第一张图片是简易的解法,第二章图片那题考的是何时会使用循序容器
(第二张图片出自C++ primer)
<计系>
今年考的超细,我写起来的感觉和念书的方向完全不对,很多题我大概只看得懂
一两个选项,就乖乖下去了QQ
(考了40题,我实在记不了那么多题,只能大概写一下考了什么)
1. 除了补习班教那些基本章节外,OS大概也考了蛮多file system的东西
2. 有考dynamic loading 和static linking搭配的话会发生什么事
3. 有考deadlock定理的计算题 (应该是1≦MAXi≦m那些?)
4. 给code问你它违反了Critical Section design的哪个条件(mutual
exclusion/Progress/Bounded waiting) (考两题)
反正OS就几乎都是出笔记上+原文书中我有读的章节,但就是考某个很细的观念
5. 计组计结我感觉没OS那么惨,也大概考很多补习班讲义1~6章的内容
6. 今年还有考加法器,补习班正课没教,所以我只有念交大考古考过的,考两题吧我
就直接送他。
[2/4 台大资工]
这间想说就考考看,没上就算了,因为主力是放在交大。
<资演> 前面写的还行,然后我也不知道为啥出来分数那么低,干==
可能后面手写那30分直接爆开了。
<计系> 窝不知道QQ
<英文A> 完全裸考,考前还跟朋友说比谁裸考英文比较高XD 写完大概睡了50分钟
<数学> 考完早上想说台大应该888,就轻松考,我是觉得蛮简单的,但比去年难一点吧?
题外话: 考英文前我在暗黑朋友,跟他说等等数学会考光谱分解,结果多选还真的有考
== (考了光谱定理)
[2/5 台大电机丙]
也是考考看,顺便当明天交大的练笔。
<英文B> 同样裸考,但比英文A难太多,我只有阅读比较会写 (我觉得大概比指考英文难
一点)
<离散> 其实没什么写考古就去考,第一题那个鸽笼想40分钟都想不出来,后来就先交卷

<资结> 写起来感觉很顺,然后多选有印刷错误,遇到这种情况建议留在位子上等,不要
太快交卷。
<计系> 没练考古,加上没遇过OS有50分手写的,掰不太出来,直接翻船==
[2/6 交大资联]
第一志愿,加上想在同校新竹校区读书的憧憬,所以卯足全力拼了。
<资演> 本来以为会跟去年一样全部多选,结果一开始阅卷发现怎么有问答区,心态有点
爆炸,当下策略是前面多选部分直接飙车,只写看得懂的,然后大概花60分钟写手写 (但
有些还是不会,直接瞎掰XD),大概留15~20分钟回去想前面多选不会的 (后来有写出两题
)。这个策略应该有让资演不算太翻车,至少这样我还能靠其他两科拉到正取。
<数学> 一开始看到线代那10分的二次式我就直接跳了,后面的证明题都有写出来,然后
全省应该只有我错e^c那题,因为写完QR分解+算limit C就剩40分钟,根本来不及写。
后面写离散就开始飙车,离散题目不算难,最后那题dumbbell凭印象想出n^(n-2) 套进
去算375,最后再回去把线代证明想得严谨一点,就打钟了。
数学都没有特地花时间检查,因为我当下就在验算了,所以解题会比别人多花一点时间,
但大概每次写考古的正确率可以有九成。(会这样是因为我学测有被计算错误搞过,直接掉
一级== 后来整个大学都在懊悔这个失误)
如果有粗心问题的可以试试看这招,不过一定平时练习和写考古时要知道每题会花多少时
间,免得写不完 (像我QR分解可能要花15分钟才写得完)
<计系> 其实我写交大计系一直都蛮稳的,大概写考古前面多选可拿40~50;题组可拿
10~15,所以就稳稳写,不会的不要乱猜,大概就差不多。
我空了deadlock那题,后来送分有加到,但有一题不确定的乱猜被倒扣2分,所以真的不
会不要乱猜,写自己会的就会上了。
[2/8 台科资工、2/9中央资工]
考完交大后有点无力了,这两间就轻松考,台科大概写60分钟就交卷。
考中央时甚至进考场前五分钟才发现没戴手表,直接轻松愉快惬意地作答,写完就收工回
家睡觉惹。
六、各科准备方式
[离散数学] 补习班正课、上下册讲义、题库班(林伟)、手抄笔记
因为网络上都说离散很容易忘,所以我最早念它。准备方式就是先正课听完(没复习),然
后读上下册1~7章,第一遍没写题目,后来发现不行,就乖乖把一些一定考的题型练到反
射动作 (其实大概考古看几年就知道重要题型就那些,太难的一律跳过,然后图论我觉得
练子嘉讲义后面习题没啥用,因为我都写不出来QQ)
下册一开始也是全念,后来发现部分章节cp值不高,所以只有复习树和逻辑。
(下册没写题目,但有念的章节定理都有记起来)
后面就是不断Try & Error,然后一直去读忘记的题型。
记得某篇心得有说可以整理各章会出现的题型和错误本,我自己是有做来帮助自己快速复
习忘记的观念,个人觉得蛮有用的。
另外,对我有很大帮助的是题库班讲义,大概11月左右开始听题库班,后来就发现自己还
有一堆盲点,就再对回去上下册讲义看观念、题型,像交大考的那题dumbbell spanning
tree就是后来听题库班才发现的盲点。
[线性代数] 补习班正课、上下册讲义、手抄笔记
线代我也是先听完正课(没复习),然后开始练一些固定题型。我有特别把一些章节的应用
问题全部整理在一起,方便自己快速复习。
然后这科没补题库班,因为我考量之下觉得自己会听不完,加上这科交大考的不像台大那
么难,就决定自己念。
有把补习班讲义第1~5章、第7章的T/F写个三次,easy挑题目写,后面精选例题写两次。
第6章会算Jordan Form和极小多项式解应用问题。第8章只有记各种算子的特性、SVD分解
、么正分解,不会算双线性、二次式、householder转换 (所以今年被交大的二次式惩罚
了QQ)
另外,本来看网络心得说近几年证明少考 (至少109年以前好像交大每年只考1题,而且还
很简单),后来写考古的时候觉得不对,怎么110年开始考了一堆证明,而且都占10分以上
,就还是有回去读证明,从笔记下手 (子嘉笔记真的太神666 ),就读那些正课说一定要会
证的那些证明,数学系的证明只有纯理解。
读证明的方式是先理解一遍,然后写看看,写不出来就弄懂,过一两天等自己好像忘记它
了再重新拿出来证一遍,如果有证出来就代表真的会了。
[作业系统] 恐龙本、补习班正课、手抄笔记、清大周志远教授OCW
这科补完正课后一直拖到9月多才开始认真念 (想说背科太早念没什么用)。
一开始读笔记先着重在观念的理解,后来去写交大考古(104以前)发现被电惨,于是大约
10月多时开始慢慢读恐龙本,读到大约12月才读到file system。
我觉得如果本身英文底子不错的话,一定要读原文书,因为里面会藏一些正课没提
的观念,像buddy、slab system,或是一些图表早期交大会直接搬上来考,还有file
system的directory structure也是有考过。
另外推荐清大周志远教授的OCW,因为补习听课时一直狂抄笔记,导致没什么吸收笔记内
容,后来听OCW才又重新把观念慢慢建立起来。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 白算盘、补习班正课、上下册讲义、题库班
这科因为是报春季班,大概3月开始就慢慢听。读的感觉是觉得很像高中化学?
就是观念要记起来才能解题 (观念很多很杂,所以有自己整理各章重点)。
之后就刷了两三遍讲义后面题目,然后题库班讲义刷一遍。
大概一月初刷完题库班讲义,发现一堆东西正课没教,在题库班才有提到,就再回去读熟
一点 (交大真的很喜欢考一些很偏的东西,像hamming code,看到想说是三小)。最后在
犹豫要不要去读后面平行化的东西。后来还是有稍微拿白算盘理解完概念,没做题目,
所以今年考出来还是都不太会写。
[资料结构] 补习班讲义、上课发的补充教材、手抄笔记
其实资演我今年考得不太好,反正念法大致上就和其他人心得差不多,就不赘述。
就是还有额外去多念CLRS上的图论、B tree、Hashing相关的定理和正确性,
RB tree插入有特地去学bottom up作法。Fibonacci heap那边补习班的速成教法我觉得教
得很乱,我自己去查原文书后才知道笔记有些表格是从不同原文书里面抓上来放的,所以
如果你觉得补习班的教法有怪怪的地方,请一定要自己去原文书搞懂。
然后我没有为了台大电机丙去读那些特别偏门的tree。
[算法] 补习班讲义、Geeksforgeeks、CLRS、题库班讲义(林立宇)
同资结,这科如果考太难我会直接爆开 (详情见109交大资演)。
念法是把补习班正课有教的东西全部自己原文书看到懂(上洪杰正课,没有收林立宇的讲
义,后来发现教太少了直接原文书硬干起来),主要也和其他人一样着重在DP、NP,然后
图论我花了很多时间去读它的定理和正确性。大概就是读到把pseudocode都能从零默出来
的程度,然后知道如果其中一行的资料结构改变(像如果array变linked list、Heap),时
间复杂度会变怎样?
然后闲暇时间蛮常看Geeksforgeeks来当作消遣 (毕竟念书压力太大,要找点娱乐XD),大
概就是看了些考古出现过的东西再延伸吧,像是maximum shortest path、second
minimal spanning tree、3 way quicksort、 DFS/BFS还可以运用在哪之类的,可能有点
读太偏了,但在理解这些算法的过程中其实觉得还蛮有趣的。
这科到后面有点不知道要读啥了,所以复习就只是讲义上结果记一记而已,没有再深入探
讨各个概念怎么来的,导致交大手写考了蛮多概念上的证明我都只能瞎掰XD
如果重来一遍的话我应该会花更多时间去复习各个算法的概念和正确性吧 (我主要只有
理解图论的正确性而已)
最后11月多也是用题库班讲义抓到自己蛮多盲点,然后再赶快再回去把这些漏洞补起来。
七、心态调适
其实我的读书规划做的没有很好,本来预计每天至少要唸到5~6小时,殊不知每天实习完
回家就累到爆开,看到床躺上去常常起来就晚上8、9点,起来读又觉得力不从心,就这样
一直轮回了半年左右直到一月。
想要戒掉手机、电脑,结果还是会偷滑,后面就想说这样逼自己反而会造成反效果,就跟
自己说每天读多久可以滑多少时间手机、电脑。后来这个奖励机制运作得还不错,有成功
让自己每天多读了一些时间。
这样看下来书有没有读进去才是最重要的,全心读书4小时的效率远大于没精神坐在书桌
前8小时,所以结论就是每天还是要睡饱再起来读书比较有用XD
八、跨考生找教授经验分享
先说结论,跨考生不要太挑,不管教授是否冷门,有兴趣的请全部寄信,因为是教授选你
不是你选教授。有极高的机率教授考虑好几天后才跟你说他后来收别人了。
[感想]
当初不知道会不会上就没有先准备找教授的功课,直到放榜后才匆匆查了一些找教授心得
和有兴趣的教授。
不得不说,跨考生去找教授真的很容易踢到铁板,有些就是摆明不收跨考,或是面谈时问
一些刁钻的程式问题让你知难而退。
可能是因为我大学不算太差,所以有些教授还是很愿意回信面谈,并给我一些有用的建议

这时候就要对自己有信心,多花点时间去针对教授的研究领域和计画再去做深入的研究,
然后规划出可行的读书计画让教授知道你不是来洗学历的。
最后,和好几位教授面谈后,就遇到我觉得很ok的教授,教授也愿意收我,于是终于上岸
了QQ (不方便公布找谁,反正就某个人很好的教授)
[面谈的对话情形] (觉得有点有趣,也放上来分享XD)
教授: XX吗? (教授有记我的名字QQ),恭喜考上我们学校,XXX……XXX,然后我们交大XXX
X,阳明应该XX…XX,你想做XXX方面的研究的话XX…XX,XXXX,然后我们实验室coding
会有点重喔,XXX…XXX…。
(以下省略)

阿问一下你高中读哪?
我: 台北的青岛学店高中。
教授: 哦,在我们那个年代是台北的XXX…XXX,XXX…XXX,那确定想清楚要来的话再寄信
给我~
我: 谢谢教授XD
[以下是不负责任的建议]
网络上通常会有文章问教授评价的,我的建议是那些教授领域不排斥的都问看看,可能会
获得意外的收获~ (仔细看文章会发现有些是跨考生问的)
然后网络上的评价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可能今天你的地雷教授明天就是我的好老师,
所以还是要自己实际问一次教授和实验室学长姐,才会知道是否适合自己。
我是还有听说可以去A实验室问B实验室的评价,这个就见仁见智喽。
九、其他
[资源分享]
(整理了有用的考古资源,并附上我自己写交大考古时整理的答案,大部分是计系,但不保
证正确,请斟酌取用)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Sxh4mfxvq4afwA-It2weHmwKYsBaIYgI?usp=s
hare_link
[写交大考古题的分数]
https://imgur.com/DQ0lCnL
[过程中一些有趣的事]
1. 补习旁边坐一个妹子一来就直接趴下来睡,搞得我也很想一起趴下去。后来因为疫
情大调位之后,旁边变成坐一个认真A肥宅,就和他一起奋发向上惹。
2. 拜交大土地公的时候有遇到一位年迈的阿婆突然跑出来说要帮我加持,当下想说好
喔,反正不管怎样我就照她说的做,结果后来真的正取,想想觉得真的好神奇喔XD
3. 考台大时巧遇高中同学,才知道原来资工所一堆叶台清交热门/冷门科系的人跑来
考,要跟众多强者竞争顿时觉得压力山大。
4. 考完和高中老师吃饭,听到老师觉得现在的家长会长讲话口条非常有条理,非等闲
之辈。进一步追问下发现竟然是交大资工的教授,也就是说教授儿子是高中的学弟,觉得
世界也太小了吧。
十、感想
1. 看完可以发现我这半年虽然时间很少,但还是念了很多东西,所以时间少不应该是
书没念完的借口。然后我全程都在家读,因为我觉得在房间这个诱惑最大的地方都能读下
书的话,上榜就离自己不远了。(没有极强的自制力请勿尝试)
2. 今年其实很犹豫到底要考成大还交大,后来是实习认识的一些朋友说你想去新竹读
书就考交大阿,要相信自己会上。整个被激励到,就跑去考交大惹
(不过还是有报名成大就是了)
3. 考完看到网络上一堆暗黑,什么交大资演有够简单前面多选全拿,手写预估拿一半
,或是写完还可以检查两遍之类的干话,心态先凉一半,就觉得保底中央唸一唸就好,结
果成绩出来那些人根本是超少数,所以暗黑文还是看看就好。
4. 考研真的是一条特别辛苦的路,尤其当自己还是跨考生。平常已经一堆考试作业要做,
假日补习班又要从早上十点到晚上十点。然后身边同学都爽爽躺着推甄台大或是留原校,
自己还要读一堆天书,和本科强者或重考生竞争,不知道自己这样的决定到底对不对。
不过既然决定跨考这条路,就是为了要让人生变得更好,所以真的要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
看看,莫忘初衷。
5. 考试没有绝对会上榜这回事,我也只是恰巧考得比旁边那个戴眼镜的高一点才能上榜。
如果不幸落榜的话,其实也没关系,可能就只是要多绕一点路才能达到自己未来想要的样
子吧,休息一下再看要怎么规划人生,人生还很长~
(孔子55岁才开始周游列国,相比之下我们还很年轻XD)
最后,特别感谢爸妈给我金钱与心理上的支持,还有前室友帮我每节课都点名,以及实习
伙伴跟我每天分享负面情绪,如果没有你们我一定就在战场中变成炮灰了。
祝福未来所有考生都能顺利考上自己心目中的第一志愿~
作者: david070889   2023-03-27 17:40:00
高中同学推
作者: cscjp6   2023-03-27 17:51:00
作者: daniel5225 (士林KI)   2023-03-27 19:19:00
推 找教授有遇到你
作者: qazStarStar (我不是派大星)   2023-03-27 20:09:00
推 阳交大阵线阵容越来越顶
作者: keepingtime (最美好的时光)   2023-03-27 22:39:00
学校不能好好写清楚吗?!
作者: w199381 (恶心肥宅)   2023-03-27 23:54:00
没有女友必推:)
作者: stallings (瓜子)   2023-03-28 00:07:00
Yummy 大学的 IP 也是 113?
作者: k12795 (远远)   2023-03-28 00:35:00
作者: holebro (穴弟弟)   2023-03-28 00:52:00
好了啦阳明就阳明 打成这样
作者: evan90938   2023-03-28 10:57:00
学弟推,随意早餐还在吗
作者: laplacian (laplacian)   2023-03-28 19:42:00
成功什么时候变成社区高中了QQ
作者: hardy18 (茄子蛋好帅)   2023-03-29 03:12:00
作者: ma19and5566 (56最帅)   2023-03-29 11:37:00
非台北人应该看不懂你再说什么高中
作者: stallings (瓜子)   2023-03-29 14:20:00
看不懂不重要,那又不是重点在再不分比较欠嘘,嘻嘻
作者: greedycat (大猫)   2023-03-30 00:34:00
Buddy 和 slab 这种真的会出喔?是要考啥?
作者: Skyraker1320 (星)   2023-03-30 09:48:00
其实被嘴的那句 我觉得说得很好台大软就 懂得就懂
作者: compass9981 (中兴风笛锁)   2023-03-31 11:49:00
学校的别称也太长...
作者: tyleronan (矻矻霞)   2023-04-04 13:10:00
题库有写过buddy slab谢谢原po 明年重考一定要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