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11年中文所(国文所)考试上榜心得

楼主: yunyi16 (yunyi)   2022-04-13 21:35:58
(第一次po文,用手机排版,不好意思)
  考前受到多方人士的协助与鼓励,以及研所版上心得文的引导,希望这小小的心得文
,可以多少提供一些微末的参考。
一、成绩:
(一)师大国文:正取2
中国文学史:72/100(原始),18(换算)
中国哲学史:59/100(原始),14.75(换算)
文字学:40/100(原始),10(换算)
国文:79/100(原始),19.75(换算)
总分:62.5
正取标准:50
备取标准:42.5
(二)台大中文:英文未达标准
国文:35/50
英文(A):40(门槛48)
中国语文能力测验:31/50
文字学:17.5/50
声韵学:15/50
中国文学史:62/100
中国哲学史:53/100
总分:213.5
正取标准:217.5
二、背景:
  东吴大学应届毕业生,选修课程主要为古典以及思想类为主,四年来没有旁听其他学
校的课程。因为推甄落榜,12月才认真开始读书。
三、心得:
  以前人的笔记为主,搭配自己大学期间读书的笔记以及书籍,再另外整理一些较为大
略的内容以及拟答,因为我比较偏向一边书写一边记忆的人。不过因为当时读书的时间有
点来不及,考古题的部分只有大概看过,或是读书时搭配概念参考,没有针对每一题详写
答案。
(一)文学史:
  以“时代”为纲要,概略整理出哪个朝代有何种文类流行,以及代表作家及作品,有
点偏向“目录”的使用方式;另外搭配以前内容较为详细的笔记,某个朝代的某个文类,
有何种特色和演进、与时代背景(政治)的关系,以及其承先启后的价值。对于文类,通
常习惯针对这些层面思考,且以条列的方式记下关键字,一来简洁明了容易记忆,二来答
题方便,可以直接当成申论题的小标题。答题时举例的作品,习惯选择大学时期必修课程
里学习到的内容,因为既熟悉又方便,可以节省一些脑容量。
  另外,因为没有时间针对考古题拟答,所以在考前按几个重要“文类”梳理其流变,
不过我觉得自己这样有些叠床架屋,看个人读书习惯参考参考就好。
  考前大概看过台大开放课程上,欧丽娟老师、曾永义老师的讲义,参考讲义内容,将
一些自己错过或是不会的内容,补充在笔记上。
参考书籍:叶庆炳《中国文学史》、顾实《中国文学史大纲》、宋裕《中国文学史试题详
解600题(上)》
(二)思想史:
  分为“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
“明清气学”,以下再分学者整理其思想。思想内容而言,每个学者中又以其思想分概念
,并节录一段相关原文,以及写下自己理解之后的想法,每段原文都思考梳理过,这样比
较好记忆。
  另外,因为我习惯树状图以及表格的形式,所以在详细的思想内容梳理之外,亦以上
述的大主题为主,将当时每位学者整理成树状图浓缩在一张小纸上。表格的话,使用版上
前辈分享过的笔记,在最后的最后检核自己哪部分较为不熟悉。
  过程中除了理解内容外,亦比较将相近概念,整理其中差异或是承先启后的关系。(
像宋明理学的“心”、“性”、“情”等等)
参考书籍:张丽珠《中国哲学三十讲》(魏晋~明清)、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宋
明、明清)、周绍贤《佛学概论》
(三)文字学:
  笔记部分几乎完全参考版上前人分享的笔记,只有额外整理古文字的部分,以及典型
的“四体二用”、“四体二辅六法”,以及鲁时先先生、许锬辉老师的观点。阅读书籍部
分则看了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的2/3。
  古文字部分因为一开始不晓得有书籍整理好,所以直接上网查,推荐中研院的“小学
堂字形演变”。https://xiaoxue.iis.sinica.edu.tw/
参考书籍:裘锡圭《文字学概要》、许锬辉《文字学简编基础篇》
(四)声韵学:
  花费最多心力的一科。理论部分参考版上前人的笔记内容,音变则是努力看懂董同龢
《汉语音韵学》,不懂的地方则参考竺家宁老师的《声韵学之旅》;另外搭配陈新雄《音
略补证》,补上与董同龢不同的地方(例如拟音符号)。最后便是考前练习考古题(非常
挫折),答案的话,我是直接用中研院“汉语古今音数据库”的网页查询,里面有董同龢
与陈新雄的拟音。https://xiaoxue.iis.sinica.edu.tw/ccr
参考书籍:董同龢《汉语音韵学》、陈新雄《音略补证》、竺家宁《声韵学之旅》
(五)训诂学:
  因为只有师大考训诂学,而且小学三科一起,所以花费心力最少,只有整理“义训”
、“音训”、“义界”,以及“右文说”的概念,加上一些郭璞的“反训”。
参考书籍:陈新雄《训诂学》、蔡信发《训诂答问》、胡楚生《训诂学大纲》
(六)国文:
  考前稍微练习一下句读跟翻译,以及看看考古题的作文题目。答题时,考卷只有一张
两面,作文不一定要用文言文书写(我就是写白话文),不过要计算好书写篇幅,或者虽
然用白话文,但文字尽量简练。
四、结语
  我不算很早开始准备的考生,大学期间也不是经常阅读古籍经典的学生,就算时间不
多,努力准备也是可以成功的吧!(虽然我觉得就我自己而言,运气占大多数)。
  感谢诸多因缘的成就,我才能够考上研究所。准备考时的期间压力很大,谢谢身边鼓
励我的朋友、老师们,有你们的肯定我才相信自己做到,也才能够忽略心中害怕的情绪。
或许,可以找一些信任的朋友,陪伴自己走这段路。
  也谢谢版上曾经分享心得与笔记的人们,因为受到太多帮助,也想进一些微薄之力,
附上整理的笔记: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sZZFZSQcfZ870jnAnwLJpsY6SsKP_tuS
目前完成的只有声韵学,思想史表格则是版上前人分享的内容,其余的应该之后会慢慢补
上。
另外附上版上前人的贴文,真的非常谢谢这位大大!!
#1PCMs89o (graduate)
作者: john0601 (皮皮皮皮屁)   2022-04-13 21:53:00
怕有人嘴,我先补血
作者: waes9872 (fu19980908)   2022-04-13 22:14:00
作者: jij61029 (小白狮)   2022-04-13 22:50:00
推推,虽然过来人不建议唸中文所...还是恭喜!祝研究之路顺利
作者: cpx117110 (ㄚㄚㄚㄚ)   2022-04-14 17:15:00
先补血 骄傲仔要准备开喷了
作者: crownschou (最狂的那种铜牌)   2022-04-15 12:09:00
台大英文好可惜!达标基本上就正取了。
作者: yuhui6666 (派大星教授加博士先生)   2022-04-15 13:31:00
帮推
作者: aker0115 (薛宝钗的猫)   2022-04-15 19:05:00
推推 欢迎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