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迟来很久的心得文。
亲戚的小孩前阵子考上研究所,跑来问我该注意什么。
看着他满腔热血的模样,像是十多年前的我...
等等,好像扯远了
小职112理工硕毕。
很多人说硕士学的东西,以后在业界不一定用得到。
不错,就每个人的研究论文题目来说,确实如此;
但若我们专注在论文"由无到有"的产生的过程,会发现这才是硕士养成的精髓。
面对不熟悉的产业或有难度的问题,你会怎么做呢?
虽然这些能力早在大学就可以开始培养了,
甚至不少人不需要经过硕士阶段也能有一样的能力,
但现实是在台湾拥有硕士学历的新鲜人,工作机会总是比较多一些,
甚至在科技业中,普遍有待遇落差。
有人会说大学或以下学历一样会有很有能力的人,这我完全同意,
职场也遇过不少这类人,他们的工作能力毫不逊色,也能发展得很好。
缺点就是相比于硕士开局,他们起步更需要舞台展现实力。
因此硕士学历,尤其是理工科系,在台湾还是值得花时间投资。
理工硕士除了选校、选科系、选研究方向,最重要的是跟到一位好老师。
因为指导教授将与你生活2年,而且握有决定研究生能否毕业的大权。
博班更是4年以上,如果不想遇到恐怖情人,一定要谨慎选择。
跟到好老师可以将你专业跟解问题能力显著提升好几个档次;
不好的老师让你过得痛苦,甚至可能浪费更多时间才能完成学业。
另外,对于教授的理解,要注意的是,
教授在研究中是指导的角色,协助你探索研究的方向或是引导你解决问题,
千万不要以为指导教授是带着你手把手完成作业的幼稚园老师。
既然选老师很重要,那要怎么选呢?
1. 认识教授背景
学经历、产业经验、研究领域只是基本,
建议选择自己有兴趣或比较有把握的研究领域,因为接下来两年时间都埋在里面。
那么需不需要为了未来工作硬选相关领域题目呢?
我觉得能相关是不错,无关也没关系。
因为很多学界的研究在业界是无法量产,或可行性低的;
或是业界的技术变化太大,就业时更先进的技术还是得重新学习。
但诚如一开始所说的,硕士学习的不是新技术,而是从无到有研究的过程。
当你认真完成硕士学位,事实上也该具备面对不同职场的学习能力。
教授职级、计画与近期论文发表数也能透露一点端倪。
教授们有升等压力,与教学相比,做研究产生论文或是计划才是业绩。
虽然教授不一定会把学生完全当作研究或计划工具人,
但也一定程度反映实验室的研究气份与精实程度。
产学界超级大佬、拼升等的助教、待退教授,都能隐约看出来。
2. 研究生论文
研究内容看不懂正常,不需要浪费太多时间研究。
有兴趣研读当然没问题,
但请重点观察下每年毕业人数、出版年份与学号、致谢词内容,
里面有毕业密码,致谢词有时可以观察到研究生对教授隐晦的态度。
3. 拜访实验室
拜访教授前,强烈建议先拜访实验室,
这里有可能是你未来生活两年的地方,一个能立即感受到实验室气份的重要情报点。
环境如何、有什么设备、研究生都在里面做什么、一周作息如何,
这些都取决于老板的管理态度。
甚至这里可以很轻易地取得研究生对老板、实验室的评价。
有了不同研究室探访情报后,可以交叉比对确认是否可信。
大部分研究室都是很正常的,
但看过一些极端的,好比网咖型、告别式型、严密阶级型、部队式管理的、
被老板当自己家的、会罚钱的、把访客当透明人的都有。
自己务必好好判断是不适合自己。
4. 拜访教授
跟男女交往一样,
无论是写信或是网络搜寻资料,都不如一次见面拜访。
从言谈、面相,可以大致勾勒出一个人的个性。
不过,学生通常江湖经验不多、时间也很短暂,只能凭感觉判断合不合拍。
一开门还不认识就很热情要你加入的、讲没几句就画大饼要你来个博班的、
面谈威压气场太强的、莫名其妙洗你脸的,自己都要注意点。
我新生的时候,有遇过面谈的教授很和蔼,但实验室学长姐都在干谯的教授。
老话一句,事前掌握的情报越多,你的侧写能力就会越强。
当然,面谈的时候,不只你在观察教授,对方也同样在面试你,
建议面谈前,多做点功课,才不会表现太差。
如果硕士学历对你来说是为了就业,个人对于选择的顺位是:
1. 准时毕业(2年首选)。
相比于3、4年毕业,硬生生多赚一、两年工资与资历。
不过也有看过准时毕业的实验室有人延毕的,做学问这事还是得靠自己啊。
2. 研究室气氛。
3. 实验室研究量。
这看个人,多学总没有坏处,缺点就是会比较累。
凉的也没差,你有多少本事以后在职场会见真章。
我当初也找了一个很操的实验室,但其实与就业关系没那么大。
有面过论文相关的公司,人家只是稍微翻下没兴趣XD
4. 其他
以上是最近有感而发的心得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最后祝各位跟到好老板,顺利准时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