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代po)110化工所考取心得

楼主: roger88228 (香蕉果冻)   2021-03-26 10:17:40
(代po)
一、背景
应届中正化工系,班排13/53,虽然三下有拿过一次书卷奖,但都被其他学期拉低了,
推甄要推成大也很危险,所以果断直接考试。
二、考试成绩
学校 单操/工数 化热/化动 英文 总成绩 结果
台大 29/50 75 60 184 备二(185最低正取)
成大 57 63/86 45 78.17 正4(63.17最低正取)
清大 67 82 149 正取(105最低备
取)
中央 34 83 117 正5
(45最低备取)
中正 84/43 73 66.67 正3
(44.33最低正取)
三、准备过程
大二下流力只有是一半,大三暑假后半开始听化热,开学热传及化热跟着学校进
度完整读一次。三下寒假把流力的洞补完,质传刷完一轮,化动进度到林隆第四章结束,
此时的我开始养成早上上课下五写题目的好习惯,而我的做法是一次多写几个章节的题目
但个章节少量,让自己每天接触更多观念,而不会腻。开学除了跟着学校进度,还有自己
当前的进度,等于会把同样的东西刷过两次,我在春假前也把化动上完,约在期末考前一
周开始复习化热,之后暑假开始复习化热跟三传,一天读书时间来到8小时以上,大四开
学附近开始读工数跟单操,约在10月初单操第一轮结束,之后再将考科内容复习到一到两
遍,并开使整理一些容易写错的题目或观念的笔记。
约12月中开始刷顶大考古考试前,从101到107结束后继续写三中北科台科106、10
7的历届,把写错或不会的题目整理在ipad里面,我也发现到这个时候的我林隆讲义的题
目对我来说效果已经不大,甚至让我失去一点手感,之后我就开始写108跟100,写完之后
就是开始再把写过考古题写错或不熟的题目好好订正重算一次,并且搭配原文书做一个很
好的观念厘清,全部准备好就开始写109(越后面的考古越珍贵,越接近考试写最准),
最后几天就是再看看自己缺什么就读什么(要动笔),包括考试那几天我也是都有在读书
的。
四、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籍
3W、bird(BSL)、Smith(7th、8th)、Fogler、林隆绿色讲义、化动热学校老师上课讲义、
成大触媒上课讲义
读书工具是ipad pro,我除了考古题以外,平常刷题上课都用ipad(软件goodnote5)非业
配,只是讲一下个人读书习惯。
单操输送:
基本上三传的概念都蛮类似,流力在经验式的地方有点像是热传跟质传的中间人
,林隆的讲义内容一定要很熟,之后才有时间去读他没上到的,像stream function之类
的东西,通常考题都是观念问答或是解微分方程,质传最近也是考很凶,均相非均相都有
,甚至有考过混在一起,另外无因次群的部分要非常熟,也可以到3W跟Bird看看,有蛮多
林隆上课没有提到的无因次群,输送基本上就是这样。单操则是近来越考越多,不建议放
掉任何一台,而且考试方向也越来越活,可能会比较没有那么直观,今年顶大的单操:热
交换器、蒸馏、吸收、萃取、沥滤、湿度、沉降都有考,清大近两年沉降考不少,而台大
今年比较疯狂考了很多没看过的东西,可能因为我没有买McCabe,如果有的话可能会好一
点XD。对了有些写不出来的题目,可以看看可不可以用因次兜出来,向中正今年第二题我
根本没写过那种东西,不过我就照着题目给的东西(黏度、时间等等)凑出题目要的单位,
结果就写出来了,个人觉得单操输送算是题目变化很大的考科,就算读很熟有时候还是会
考得不太好,但还是要努力!
化工热力学:
第一本古典热力学几乎大家都唸得不差,所以关键会在溶液热力学的部分,今年
有两家学校考到The 1st Law 的unsteady,而每家学校的出题方向都不太一样,像成大常
常考觉热火焰温度,也考过不只一次stable equilibrium的概念,还有一些EOS及求其Res
idual propertise的问题,而清大会考偏向物化的内容(smith第13章以后内容),如:r
eaction coordinate、电池、化学平衡等等,也考过不只一次的regular solution,以及
已经连续考6年的相图的自由能分布曲线。反观台大最近出题方向有改变,除了今年有较
往年难一些,其他考试不会太难。
在这边分享我溶液热力学准备方式,我当时早在学校老师要上到之前就提早两个
礼拜听林隆的课了,林隆老师这个部分真的要跪在地上,上得太清楚了。而听完课就是自
己默写架构跟每个符号的关联,当时的我其实真的有感觉到这边蛮难的,这个章节要很强
就必须要整理架构,纯物质和混合物之间以及真实溶液理想溶液之间的关系,理想气体和
理想溶液在整个架构上又分别再什么位置,都要靠自己去整理才会印象深刻,而只要核心
架构,溶液热力学就十拿九稳了。
此外清自由能相图可能要看看物化课本,而我本身是学校老师有额外补充,有考
过spinodal(immiscible gap,VLLE或LLE的一种)、azeotrope、isomorphous(SLE的一种
)等等,网络上也蛮多资料可以看的。
化工反应工程:
这应该是我比较拿手的科目了,首先是每台反应器的design eq’n怎么来,而且
必须熟记,什么时候用到ε(莫尔或体积修正因子),体积、压力、温度何时要修正,常利
用mass(mole) balance及design eq’n合并来求参数,因为观念简单所以可以考得很难,
林隆化动热第四本的第五章题目有不少都蛮烧脑的。
近年很常考非恒温反应器,林隆老师这边也上得比较少,尤其multiple steady
state可以多看看原文书,搞清楚什么条件,什么样的反应器才会发生,又可以利用改变
什么条件来避免,ignition temp及extinction temp,还有R(T)、G(T)函数的意义及用法
,thermal run away是什么,为什么会有此现象?条件?如何避免?还有Arrhenius及Van
’t Hoff诸如此类,更难一点有考过非恒温的反应器串联并联,而原文书这类型的题目也
不会少。
最后是触媒,如果没准备成大就88了,林隆主要是上Fogler第十章内容(表面反
应),这部分真的很长考,尤其是给数据要求rate eq’n的题目要很会看,还有林隆没有
上的decay Law,今年成大跟清大都有考到。再来是外部质量及内部质传(11、12章),
首先11章很多东西跟质传有重叠,Sh(sherwood number)、质传系数kc、流体速率(U)及触
媒粒径(dp),之间关系很重要,有时也有药物动力学(质传pseudo steady state)。12章
基本上就是林隆质传孔洞触媒,要注意catalyst density和bulk density的不同及使用时
机,另外thiele modulus、内部有效因子、总有效因子都很重要,以及内部外部质传或表
面反应限制的问题。最后是PBR有压力降的问题也要会。
化动只要观念有抓好,大部分题目都可以做得出来,算是好拿分的一科(比起
单操输送...)
工数:
我是补欧大亮老师,不过我的真的太晚开始准备了,快开学才开始准备,到一半
还断掉(专业科目真的太多啦~~),差不多11月初,之后12月中后才又继续的,准备方
向以台大化工为主,主要是微方为主,向量跟矩阵最多各一题,微方主要在ODE、PDE、La
place transform、bessel、级数解、联立ode(今年破天荒出了傅立叶积分跟反转换)。
一阶跟高阶ode是必拿的分数,今年台大就考了一题二阶正合,还好有看出来,
基本上欧大亮的ode题目很够用了,此外PDE老师上得很好,用特征函数展开可以节省很多
时间,今年台大PDE出到两题的情况下真的可以省下很多时间,Laplace 也是必拿分,其
他我自己是靠着做考古题(有点像在背做法不太好XD);而向量的题目就主要围绕在曲率
、高斯散度定理、葛林定理、史托克旋度定理来出题;矩阵常常考求特征值及特征向量,
复变我就完全没准备了。
五、心得:
很庆幸自己跟系上约10个好兄弟都在同一条船上,每次读到想休息时,就会想到
其他人现在还在狂读猛读,就可以再撑一下,好在我们是很多人一起准备,彼此有问题都
会互相讨论,跟他人讨论的可以找到自己盲点,搞清楚自己想法思路是否正确,林隆讲义
也有些答案有瑕疵,我们也常常抵老师的bug。
记得在考前1个月大概是我读得最快乐的一段时间,那时观念都差不多在脑袋中
,而都会有一些小洞要补,我平时习惯在家念,那时我的一个朋友就常驻我房间跟我一起
读书写考古讨论问题,加上我们本身有包栋,晚上可以串门子讨论东西,一起复习。印象
最深刻是我们考前一个礼拜到图书馆开读书会,大概从12点多讨论到晚上快7点,大概有
快四小时都在讨论单操输送,那天讲到的东西也考了不少出来,后来我们这群的各位也都
考得挺好的大家都有学校念。
为了这个考试,我从三上就开始布局,路上也受到很多好朋友的帮忙,一起奋斗
努力,而最后也考出了让我很满意的成绩,感谢身边的伙伴还有自己的努力跟坚持!!
作者: cwh0105 (阐释者)   2021-03-26 13:30:00
今年化工心得真多
作者: victory0044 (bananajeff)   2021-03-27 16:07:00
推推
作者: rm61u32324 (Calmeme)   2021-03-27 23:17:00
推推,不过很多要的注意的重点内容怎么都跟水哥讲义还有社团档案提到的很类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